趙傳宇 - 人物簡介
23歲的趙傳宇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nóng)村家庭。家庭條件艱苦,趙傳宇靠打工和獎學金完成學業(y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樂觀豁達,為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他做過家教,干過推銷員,當過超市收銀員,擔任過代課老師每做一件事都認真負責,贏得好評。盡管打工占用了不少時間,但趙傳宇從來沒有放松學習。今年報考研究生,他以優(yōu)異成績被華南理工大學錄取。他每月生活費不到200元,但每次班里發(fā)放困難補助,他總是要求減少補助款。他雖然節(jié)儉,卻經(jīng)常把打工掙來的錢借給同學。幾年來,趙傳宇先后被評為學校優(yōu)秀團員、三好學生,并在班里第一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趙傳宇 - 模范事跡
2007年1月22日下午,76歲的張多平老人在長江荊江段江邊洗衣服時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邊散步的趙傳宇聽到呼救聲來不及脫掉衣服、鞋子便縱身躍入冰冷的江中。這一段水深湍急,漩渦極多,落水人員生還幾率很小,生活在此的本地人也不敢輕易下水,而趙傳宇卻在這刺骨湍急的江水中急速游到老人身邊,他一手托起老人頭部,另一只手朝岸邊劃去。兩人的棉衣因浸水越來越沉,趙傳宇也越來越吃力,他奮力游到岸邊,把老人推上岸,老人得救了。上岸后,別人詢問他的名字,趙傳宇笑而不答,裹著濕透的棉衣,從人群中悄然離去。事后,張多平老人一家和熱心鄰居經(jīng)多方打聽,才了解到救起老人的年輕人叫趙傳宇,是長江大學的學生。張多平家人為了感謝趙傳宇,硬要給他2000元,在推辭不了的情況下,趙傳宇將這筆錢捐給了希望工程。他說,每一個善良的人,見到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手的,這錢我不能收,應該送給更需要的人。2007年7月4日一大早,家住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荊江亭社區(qū)的76歲的老奶奶張多平,買菜、洗菜忙個不停。中午,她將香噴噴的飯菜送到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專業(yè)1031班大四學生趙傳宇的寢室里。趙傳宇就要畢業(yè)離校了,這一老一少見面就擁抱在一起,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誼,感動著人們。
特殊的尋人啟事
“好心大學生,你在哪里。”2007年3月,荊州電視臺、荊州人民廣播電臺、楚天都市報江漢新聞版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了一則特殊的“尋人啟事”!皩と恕钡谋闶菑埗嗥嚼先。
2007年1月22日15時許,張多平正在荊州市長江沙市水文站岸邊清洗衣物,突然頭昏眼花跌入江中!皬埬棠虅偮渌,我伸個拖把想把她拉上來。”當時一起洗衣的老奶奶周順智回憶說,“可不行,僅僅幾秒鐘,張奶奶便被江水卷走了!崩先寺渌幩骱芗保D眼間,她被洶涌的江水卷離江岸好幾米遠!坝腥寺渌!快來救人啊”周順智大聲疾呼。老人落水處左邊20多米處有4人在釣魚,右邊有6人在玩耍,都沒人敢下水。危急時刻,只見百米開外處,一個小伙子撒腿便跑,跨過亂石嶙峋的江灘,來不及脫掉衣服和鞋子,縱身躍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
小伙子費了很大勁才游到張奶奶身邊,一手摟著老人的腰,一手奮力劃水,努力把老人往岸上拖。后據(jù)沙市水文站站長吳世勇介紹,老人落水處是荊江沙市段最險峻的地方,當時江面看上去比較平靜,但江面下暗流涌動,水溫只有16℃。一旦落水,生還的幾率很小。
當時,張奶奶穿著棉襖、棉褲和羊皮外套,在水中阻力很大,5米、3米、1米,小伙子用盡渾身力氣,把老人推向岸邊。“離岸2米時,小伙子也沒力氣了!敝茼樦谴髬屨f,“恰好,江水中橫著一根鐵棒,被小伙子抓住了,否則兩人都會被江水卷走!卑哆吶罕娳s緊把老人和小伙子拉上了岸。
“小伙子,快到我家換換衣服!”周順智說,可對方默不作聲,一陣手忙腳亂之后再回頭,已不見了小伙子的蹤影,只留下一串濕漉漉的腳印。救命恩人到底是誰?張多平身體恢復后第一件事就是開“家庭會議”,發(fā)動全家一同分析、尋找!翱茨切』镒拥哪,是個學生!睆埗嗥降膬鹤狱S輝明騎著摩托車在荊州的幾所高校打聽,10多天沒有收獲;朋友王邦樹打印了70多份尋人啟事在各個校園里散發(fā)、張貼;女婿伍德法求助于新聞媒體,可報道連續(xù)播出,無人提供線索。
恩人找到了,可謝啥啥不要帶著遺憾,張多平被在廣州工作的孫女接去過年。孫女本打算讓奶奶住到5月,但張多平心里一直惦記著尋找恩人,正月初七,老人便匆匆返家了。3月7日長江大學剛開學,張多平便囑咐王邦樹到該校新聞網(wǎng)刊發(fā)了《好心大學生,你在哪里?》的尋人文章。功夫不負有心人!3月8日,趙傳宇被班長盧振華“揭發(fā)”了出來。原來,趙傳宇救人后,手機因進水損壞,拿去維修,班長盧振華打他電話一直不通,就問了問原因,趙傳宇輕描淡寫地提到救人的事。尋人文章刊發(fā)后,盧振華恍然大悟,忙向學校報告了此事!拔以缇涂吹搅藢と藛⑹,知道大家在找我,但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不值得宣揚!壁w傳宇微紅著臉對老師說。
張多平老人當即和家人趕到學校,見到趙傳宇,一把就將他摟入懷中,激動得語無倫次。臨走時,她又久久拉著趙傳宇的手說:“以后我就把你當成我的親孫子了,有時間一定要多到我家走動”3月12日,張多平和家人將寫有“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錦旗送到了機械工程學院,還帶來了2000元現(xiàn)金。老人說:“雖然我們家不富裕,但這錢你一定要收下,拿去買個新手機!壁w傳宇連連推辭:“不用不用,手機已經(jīng)修好了!闭f完便離開了。
其實,趙傳宇家境貧寒,他家僅有3間土坯房,其中一間還“住”著一頭小黃牛,一臺親戚送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是家里最值錢的物件。家中只有一張床,趙傳宇假期回家后,父母就得去別人家借宿。家里沒有飯桌,每頓只吃一個菜,大多是南瓜或紅薯,一年只吃3餐肉。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4000元。從小,趙傳宇和姐姐穿的都是別人送來的舊衣服。1997年,為了讓弟弟讀書,僅大傳宇一歲的姐姐放下了書包。
自強奉獻,感動四方
雖然自己不寬裕,趙傳宇還盡量幫助他人。2005年11月,學院決定發(fā)給他400元助學金。趙傳宇卻主動找老師說:“我每個學期都有獎學金,并且在外面勤工儉學,生活費已經(jīng)夠了,還是先考慮其他更困難的同學吧!痹谒膱猿窒,400元發(fā)給了別的同學。大學4年來,無論如何困難,趙傳宇從未拖欠一分錢學費。盡管身體并不好,可每次獻血他都積極參加。繁重的打工生活中,趙傳宇沒有放松自己的學業(yè)和政治要求。同學們都說:“他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每天,我們還賴在被窩里睡懶覺時,他總是輕手輕腳地獨自出去跑步,從不間斷。他愛好書法,始終堅持,水平提高很快,有幅作品還獲了學校的書法比賽獎!壁w傳宇多次獲得獎學金,大二時便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同時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全班最早入黨的學生。2007年,他又以339分的好成績順利考取了華南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著名作家魏巍在病床上看到趙傳宇的事跡后,深深感動,當即寫下一封信。4月19日,這封信寄到了長江大學。魏巍老人飽含深情地寫道:“這一切使我陷入深深的感動中,并使我透過歷史,重新看到雷鋒的身影、雷鋒高尚的靈魂!在當前,不少人的靈魂被‘一切向錢看’的魔鬼蠱惑、腐蝕和污染的時候,趙傳宇這種精神和英雄行為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啊!請你們向這位青年人轉達我這個87歲的老兵、老共產(chǎn)黨員對他的深深的敬意吧!”得知趙傳宇喜歡書法,魏巍還親手題寫了兩幅字贈給他,一幅是李白的詩句:“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幽香風遠,松寒不改容!绷硪环牵骸肮伯a(chǎn)主義理想,是我們前進的風帆!
趙傳宇 - 人物成就
2003年考入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來到荊州求學。
2007年9月,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2007年底,當選由本報評出的“2007年荊楚十大新聞人物”
現(xiàn)為華南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趙傳宇救人不留姓名的事跡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贊譽。一位87歲高齡的著名作家在給趙傳宇的信中寫道:“這一切都使我陷入深深的感動中,并使我透過歷史,重新看到雷鋒的身影,雷鋒高尚的靈魂!”
趙傳宇 - 模范感言
我早就看到了尋人啟事,知道大家在找我,但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不值得宣揚。
趙傳宇 - 火炬手
趙傳宇:傳遞助人為樂精神
助人為樂,甘于奉獻,這兩個看似空洞的詞,在去年被23歲的趙傳宇演繹得真實而生動。2007年1月22日,荊州市沙市區(qū)76歲的張多平太婆不慎落入長江。危急時刻,一名男青年跳入寒江,將張?zhí)啪绕,旋即默默離去。脫險的張?zhí)潘奶帍堎N尋人啟事尋找恩人,最后通過一部因進水送修的手機才找到趙傳宇。
作為華南理工大學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的成員,趙傳宇這段時間很忙,他要和其他同學一起為災區(qū)募捐,兩天共籌款11萬元!此后,他還連續(xù)一周到民政局幫忙搬運救災物資。廣州這里捐贈的東西很多,人手又不夠,趙傳宇的胳膊都受傷了。“不過心里真的高興,我能為災區(qū)作點貢獻”
趙傳宇 - 相關詞條
李明素 | 林秀貞 | 邱娥國 | 全二平 | 劉月生 |
趙傳宇 - 參考資料
[1] 央視網(wǎng) http://news.cctv.com/special/07gdz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