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虹 - 事業(yè)
1987年,黃秀虹正好14歲,還在念初中。她22歲的大哥黃俊欽和19歲的二哥黃光裕,帶著3萬塊錢來了北京,開了一家叫“國美”的電器專營店。由于采取了脫離中間商、直接與廠家接觸和包銷的方式,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得到了飛速發(fā)展。 1991年國美已經(jīng)在當?shù)赜辛宋、六家連鎖店了。
1991年,黃秀虹加入了這個家族的企業(yè)。她從一般的財會人員,到財務主管,到商場經(jīng)理,再迅速竄升到現(xiàn)在的北京國美電器總經(jīng)理,自然難免有人會質疑兄長對黃秀虹的刻意提拔。但黃秀虹覺得不盡其然,因為一個人的發(fā)展平臺別人也許可以為你提供,但你能力的大小、你發(fā)揮得好與壞,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因為有了這個平臺,黃秀虹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從剛開始面對財務報表時的手足無措,到現(xiàn)在逐漸學會妥善處理每天不斷涌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這也離不開黃秀虹堅韌不拔、嚴己利人的做事風格。別人做不好還情有可原,但黃秀虹做不好就不行,她必須要做到比別人更好,誰叫自己是黃光裕的妹妹。
對于黃秀虹而言,兄長對自己的信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這并不代表在工作和業(yè)績方面有任何打折扣的地方。像黃秀虹這樣級別的地區(qū)總經(jīng)理,在全國就有十幾位,另外集團中部還有一大幫核心管理人員,而她又處在北京這樣一個敏感的地方,一絲半點的成績或者失誤,別人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也是讓黃秀虹感到壓力特別大的原因。讓黃秀虹欣慰的是,她經(jīng)過百般努力,終究還是沒有辜負兄長的期望。
黃秀虹人生理想是,通過自己10年時間的奮斗,達到自己的事業(yè)目標,然后就退出來做一個專職的家庭婦女,在家相夫教子。黃秀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辦一個慈善機構,做出一番類似于德蘭修女的事業(yè)——黃秀虹家里幾代人都是天主教徒,兄妹一出生就受過洗禮,她覺得冥冥之中總有一種神的力量在召喚她。
黃秀虹 - 談管理
黃秀虹認為家族企業(yè)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互相之間有一個天生的信任基礎;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別人總會以一種別樣的眼光去看你。黃光裕經(jīng)常對黃秀虹說這樣一句話:“千萬別把這個企業(yè)看作是自已家里的,不然你絕對做不大!秉S秀虹最欣賞自己二哥的一點,就是他的責任感和寬容、大度,以及用人的獨到之處——他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重用一個人,什么時候不該重用一個人,分寸把握得適到好處。
黃秀虹對用人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任何一個人你都不能夠長期的去信任他,你濫用你的信任,對一個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是絕對沒有好處的。一個領導對手下的人不能用信任和不信任這兩個字來界定他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有每一人在各個階段的情緒和需求,每一個公司也有每一個公司在各個發(fā)展階段的任務和需要,關鍵在于兩者之間的需求能否在同一時間點上達成一致。如果需求無法吻合,則沒有必要強求。有時用一個人,也許你是在考驗他、磨煉他,但在別人眼里或則他自己眼里看來,常常誤認為是你不信任他,所以常常容易過早地灰心喪氣。一個真正的人才是不爭一時得失的,是能經(jīng)得起考驗和磨煉的人!
黃秀虹 - 婚姻
黃秀虹自認為是一個十分傳統(tǒng)的人,在她的觀念中戀愛與結婚基本是劃上等號的。所以讀高中時當看到同學們有談戀愛的,覺得他們都在浪費時間與精力,認為這種早戀99.9%都是會無果而終的完全沒有必要。黃秀虹平靜地渡過了沒有初戀的學生生涯。
在進入國美不久,一個男孩走入了她的生活。當時國美電器還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企業(yè)的規(guī)模不是很大,所以公司一些重要的職位都是回到廣東老家去招人。他在一次招聘中進入了國美。他雖然剛高中畢業(yè),但由于聰明能干,很快就得到了賞識,成為財務方面的負責人,早幾年公司使用的財務系統(tǒng)軟件都是由他主要負責做起來的。
由于工作關系,兩人有很多機會在一起,慢慢地就產(chǎn)生了好感。兩人的感情經(jīng)歷沒有太多懸念,在相識一、二年后的1994年,21歲的黃秀虹嫁給了25歲的他。婚后兩人馬上有了一個小女兒,這個小家庭渡過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時光。也許在黃秀虹的腦海里,和一個可靠的人在一起,然后結婚、生子,做一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是一生中最大的樂事。
可這種幸福的感覺太過短暫,一眨眼的功夫,黃秀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夢想也面臨破碎的邊緣。他是AB型血,特別敏感,喜歡鉆牛角尖;而黃秀虹是0型血,心胸比較寬闊,能夠容忍一些別人不能容忍的事情,但對別人顯得比較苛刻。孩子出生幾個月后,本來性格就不一樣的兩個人,開始慢慢有了磨擦。
那時正是黃光裕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時候,企業(yè)資產(chǎn)在幾何級地增長。作為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元老和公司老板的大妹夫,他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回家后總是埋怨黃秀虹。后來他的這種敏感逐漸演變成一種自卑,覺得黃光裕做得這么好,自己永遠都沒辦法超越,心里的陰影越來越大。
黃秀虹小妹黃燕虹的丈夫張志銘同樣是一個聰明、能干的人,很快從一個很普通的員工做到管業(yè)務的副總經(jīng)理,與管財務的他一下子平起平坐了,于是心里難免有一種嫉妒心理。黃秀虹也挺為難,因為她不象妹妹那么爭強好勝,覺得即使不公平,也應該學會自己去調整心態(tài),盡量不讓二哥黃光裕為難。所以黃秀虹常常勸告自己的丈夫,希望他別太狹隘。但這讓他更為傷心,有一次他對黃秀虹說:“你要是對我有對你們家人十分之一好,我就滿足了!
2001年,黃秀虹無法再忍受這種對彼此的傷害,兩人結束了僅7年的婚姻。事后反思這段感情,黃秀虹覺得自己對他并沒有什么虧欠,覺得主要是他的心胸狹隘造成今天的這種結果。但黃秀虹也不諱言自己不對的地方,雖然自己是一個不服輸?shù)钠,但在婚姻生活中,無論你爭執(zhí)得有理沒理,最終雙方都是一樣的輸!
如果今天處理這件事情,她會用另外一種方式,更多的應該是一種鼓勵,因為男人有時候往往女人更脆弱,需要的支持而不是打擊與否定。黃秀虹覺得,男人其實更需要妻子給予的是一種類似于母愛的關懷和鼓勵,這是當年她不曾給予他的。
黃秀虹 - 家庭
黃秀虹自言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得比較快,一般人看不出她是一個曾遭受不幸婚姻的人,原因是她有一個非常懂事的女兒。黃秀虹現(xiàn)在既要給女兒母愛,同時更要給她父愛,常常鼓勵孩子去做一些勇敢的事情。只要一有機會,黃秀虹就會帶女兒去一些比較高檔的場所,或參加公司里組織的一些非正式性的活動,讓她多見見世面。
黃秀虹讓女兒進入了最好的幼兒園,三年的費用是十幾萬。但等她稍大一點讀小學后,卻給她找了一所比較普通的學校,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從小生活在貴族學校的那種氛圍之中。黃秀虹平時也不給她零用錢,除非老師說了要買什么東西,她才會開口要。
黃秀虹生性是那種不喜歡交際的人,現(xiàn)在的職務越來越高,再加上前一次婚姻的失敗,所以對感情問題很是慎重。談到以后擇偶的標準,黃秀虹覺得最重要的是心胸一定要開闊,要像她二哥那樣聰明、能干、細心、寬容,最好還有他那么年輕、帥氣。她想起自己還在上學的時候,有一年寒假來北京玩,曾對自己的二哥黃光裕說——我以后要找男朋友,就找你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