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 - 簡介
魚玄機,市民家女,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十五歲被李億補闕(掌諷諫之官)納為妾,與李情意甚篤、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時,李億遣其出家,在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但她對李卻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她曾漫游江陵、漢陽、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懷;亦曾放縱情懷以求知己!侗眽衄嵮浴氛f她“自是縱懷,乃娼婦也!彼c許多文士,如溫飛卿等交往甚密,以詩相寄贈,但終是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fā)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后因妒殺侍婢綠翹,被京兆尹溫璋處死。
魚玄機 - 著作
所著有《魚玄機詩》,目前傳世共50首,其詩多清詞麗句,又對仗工穩(wěn)。多與溫庭筠等以詩篇相贈答!度圃姟肪804存其詩1卷。魚玄機,大唐盛世,詩才輩出,不但須眉稱雄,也有不少女詩人脫穎而出,魚玄機就是其中留傳佳作甚多的一位。這位美麗多情的才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輕憐蜜愛,誰料世事滄桑,命運又把她塑造成一個放蕩縱情的女道士,最終為爭風(fēng)吃醋殺死了自己的侍婢,自己也走向了刑場,空留下無限的嘆息。
魚玄機 - 故事
魚玄機,原名幼薇,字慧蘭,唐武宗會昌二年生于長安城郊一位落拓士人之家。魚父飽讀詩書,卻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滿腔心血都傾注到獨生女兒魚幼薇身上,對她刻意調(diào)教。小幼薇在父親的栽培下,五歲便能背誦數(shù)百首著名詩章,七歲開始學(xué)習(xí)作詩,十一、二歲時,她的習(xí)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成為人人稱道的詩童。
魚幼薇的才華引起了當(dāng)時名滿京華的大詩人溫庭筠的關(guān)注,于是在暮春的一個午后,專程慕名尋訪魚幼薇。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舊的小院中找到了魚家。平康里位于長安的東南角,是當(dāng)時娼妓云集之地,因這時魚父已經(jīng)謝世,魚家母女只能住在這里,靠著給附近青樓娼家作些針線和漿洗的活兒來勉強維持生活。就在低矮陰暗的魚家院落中,溫庭筠見到了這位女詩童,魚幼薇雖然還不滿十三歲,但生得活潑靈秀,纖眉大眼,肌膚白嫩,儼然一派小美人風(fēng)韻。溫庭筠深感這小姑娘生活的環(huán)境與她的天資是多么不相稱,不由得油然而生憐愛之情。
溫庭筠委婉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并請小幼薇即興賦詩一首,想試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過其實。小幼薇顯得十分落落大方,毫無拘促為難的模樣,她請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撲閃著大眼睛靜待這位久聞大名的大詩人出題。溫庭筠想起來時路上,正遇柳絮飛舞,拂人面頰之景,于是寫下了“江邊柳“三字為題。魚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會兒,便在一張花箋上飛快地寫下一首詩,雙手捧給溫庭筠評閱,詩是這樣寫的: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
蕭蕭風(fēng)雨夜,驚夢復(fù)添愁。
不久之后,溫庭筠離開長安,遠去了襄陽任刺史徐簡的幕僚。秋涼葉落時節(jié),魚幼薇思念遠方的故人,寫下一首五言律詩“遙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霧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日明。
枕簟涼風(fēng)著,謠琴寄恨生;
稽君懶書禮,底物慰秋情?
飛卿是溫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卻奇丑,時人因稱之“溫鐘馗”。也許是年齡相差縣殊,也許是自慚形穢,溫庭筠雖然對魚幼薇十分憐愛,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師生或朋友的界限內(nèi),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而情竇初開的魚幼薇,早已把一顆春心暗系在老師身上,溫庭筠離開后,她第一次借詩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聲。不見雁傳回音,轉(zhuǎn)眼秋去冬來,梧桐葉落,冬夜蕭索,魚幼薇又寫出“冬夜寄溫飛卿”的詩。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fēng)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聞終隨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樹,暮雀啾啾空繞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訴,心明如鏡的溫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報以柔情萬種的詩句,魚幼薇也許就成了溫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則,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溫庭筠回到了長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際在仕途上找到新的發(fā)展。兩年多不見,魚幼薇已是婷婷玉立、明艷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們依舊以師生關(guān)系來往。
一日無事,師生兩人相偕到城南風(fēng)光秀麗的崇貞觀中游覽,正碰到一群新科進士爭相在觀壁上題詩留名,他們春風(fēng)滿面,意氣風(fēng)發(fā),令一旁的魚幼薇羨慕不已。待他們題
完后,魚幼薇也滿懷感慨地悄悄題下一首七絕:
云峰滿月放春睛,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這首詩前兩句氣勢雄渾,勢吞山河,正抒發(fā)了她滿懷的雄才大志;后兩句筆鋒一轉(zhuǎn),卻恨自己生為女兒身,空有滿腹才情,卻無法與須眉男子一爭長短,只有無奈空羨!
幾天之后,初到長安的貴公子李億游覽崇貞觀時,無意中讀到了魚幼薇留下的詩,心中大為仰慕,只想一睹這位題詩奇女子的風(fēng)采?上Ю顑|這次來京是為了出任因祖蔭而榮獲的左補闕官職,忙于官場應(yīng)酬,一時無暇去打聽魚幼薇的情況,只是在心中記住了這個名字。
就任后,李億這位來自江陵的名門之后,開始拜訪京城的親朋故舊,溫庭筠在襄陽刺史幕中,曾與李億有一段文字交往,因而李億也來到了溫庭筠家中。在溫家的書桌上,一幅字跡娟秀的詩箋令李億眼睛一亮,這是一首抒情六言詩:
紅桃處處春色,碧柳家家明月;
鄰樓新妝侍夜,閨中含情脈脈。
芙蓉花下魚戲,帶來天邊雀聲;
人世悲歡一夢,如何得作雙成?
詩句清麗明快,詩中人兒幽情纏綿,使得李億為之怦然心動。待他問明詩作者,原來就是那個題詩崇貞觀的奇女子魚幼薇,李億心中更加激動。
溫庭筠把李億微妙的神態(tài)看在眼里,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他想:李億年方二十二,已官至左補闕,可謂前途無量,而他人又生得端正健壯,性情溫和,與魚幼薇還真是天設(shè)地造的一對。于是,好心的溫庭筠出于對魚幼薇前途的考慮,為他們從中撮合。李億與魚幼薇當(dāng)然是一見鐘情,在長安繁花如錦的陽春三月,一乘花轎就把盛妝艷飾的魚幼薇,迎進了李億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棟精細別墅中。
林亭位于長安城西十余里,依山傍水,這里林木茂密,鳥語花香,是長安富家人喜愛的一個別墅區(qū)。在這里,金童玉女似的李億與魚幼薇,男歡女愛,度過了一段令人心醉的美好時光。
在江陵,李億還有一個原配夫人裴氏,見丈夫去京多時仍不來接自己,于是三天兩頭地來信催促。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李億只好親自東下接眷。李億有妻,魚幼薇早已知道,接她來京也是情理中事,魚幼薇通情達理地送別了李郎,并牽腸掛肚地寫了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詩,詩云:
楓葉千技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子安是李億的字,那時從長安至江陵,往返一趟大約需兩個月時間,而李億此次又是出仕后首次回家,必然有一番會親宴客,上墳祭祖的活動,又耽擱了幾個月。魚幼薇獨守空房,從紅楓秋月,一直等到春花漸落,才見良人攜妻來到長安。
盡管一路上李億賠盡了小心,勸導(dǎo)妻子裴氏接受他的偏房魚幼薇,可這位出身名門,心高氣傲的裴氏始終不肯點頭。一進林亭別墅的大門,裴氏就怒不可遏地喝令隨身侍女,把出來迎接的魚幼薇按在地上,用藤條毒打了一頓。魚幼薇不敢反抗、也不敢怨怒,她只希望在夫人出了一口氣之后,便能接受她成為一家人,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受點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裴氏的怒氣井不是一發(fā)就消,第二天、第三天仍是鬧得雞飛狗跳,硬逼著李億把魚幼薇趕出家門不可。李億實在拗不過裴氏,只好寫下一紙休書,將魚幼薇掃地出門。
兩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三個月,五個月的苦苦相思,至此戛然而止。
其實,深愛著魚幼薇的李億又怎忍心棄她不管呢,他表面上與她一刀兩斷,暗地里卻派人在曲江一帶找到一處避靜的道觀——咸宜觀,出資予以修葺,又捐出了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香油錢,然后把魚幼薇悄悄送進觀中,并對魚幼薇誓道:“暫時隱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咸宜觀觀主是個年邁的道姑,她為魚幼薇取了“玄機”的道號,從此魚幼薇成了魚玄機。一個風(fēng)華絕代、才情似錦的姑娘豈甘孤伴青燈做一世道姑,長夜無眠,魚玄機在 云房中思念著昔日的丈夫李億,淚水和墨寫下了一首“寄子安”:
醉別千扈不浣愁,離腸百結(jié)解無由;
蕙蘭銷歇歸在圃,楊柳東西伴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須學(xué)水長流;
有花時節(jié)知難遇,來肯懨懨醉玉樓。
進入道觀后,幼薇把滿腔愁情寄托在詩文上,寄托在夫君的到來上。而李億把魚幼薇寄養(yǎng)在咸宜觀,本意也是要尋機前來幽會的,卻無奈妻子裴氏管束極嚴,裴家的勢力 又遍布京華,李億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從不曾到咸宜觀看望過魚玄機。魚玄機朝思暮想,了無李郎音訊,只有把癡情寄付詩中,又寫了一首“寄李子安”:
飲冰食藥老無功,晉水壺關(guān)在夢中;
秦鏡欲分愁墜鵲,舜琴得弄怨飛鳴。
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fēng);
書信茫茫何處向,持竿盡日碧江空。
詩每寫成,都無法捎給李郎,魚玄機只有把詩箋拋入曲江中,任憑幽情隨水空流。唐朝道教盛行,著名的道觀多成了游覽勝地和交際場所,許多才色稍佳的女道士便成了交際花。然而,咸宜觀因一清道姑品性嚴謹,恪守規(guī)矩,所以一直保持著一分清凈的局面。觀中客人了了,李億當(dāng)時就是看中這里的清凈才把魚玄機托付到此,如今,魚玄機也就只有守著寂靜,與道友為伴。
三年時光默默流走了,一清師父年老力絕,溘然長逝,另一位與魚玄機年齡相仿,朝夕為伴的彩羽道姑,竟跟著一位來觀修補壁畫的畫師私奔了。咸宜觀中,就剩下魚玄機孤零零的一人。就在這時,她又聽長安來客說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攜帶嬌妻出京,遠赴揚州任官去了。這一消息對魚玄機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她覺得自己被人拋棄,空將一腔情意付之東流。這一連串的打擊,使魚玄機痛不欲生,一改過去潔身自 愛的態(tài)度,索性放縱起來,讓自己亮麗的才情和美貌,不至隨青煙而消散。于是,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觀中,她深夜秉燭,寫下了一首后來傳誦千古的“贈鄰女”詩: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咸宜觀中,魚玄機陪客人品茶論道,煮酒談心;興致所至,游山玩水,好不開心;遇有英俊可意者,就留宿觀中,男女偷歡。從她的一首“道懷詩”,就頗能體現(xiàn)出她此時的生活景況:
閑散身無事,風(fēng)光且樂游;
斷云江上月,解纜海中舟。
琴弄蕭梁專,詩吟庚亮樓;
叢篁堪作伴,片石好為籌。
燕雀徒為貴,金銀志不求;
滿懷春綠酒,對月夜琴幽。
繞砌皆清趣,抽簪映細流;
臥床書刪遍,半醉起梳頭。
魚玄機正值二十出頭,既有少女的嫵媚,又有成熟女性的風(fēng)韻,再加上她的才華和風(fēng)情,不知使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當(dāng)時頗有她青睞的一個落第書生叫左名揚,她之所以鐘情于左名揚,只因為他那一派貴公子風(fēng)范和堂堂的容貌儀表,都酷似昔日的丈夫李億。雖然她曾經(jīng)忿恨過李郎的薄幸,但是內(nèi)心中卻始終忘不了他;在左名揚踏進咸宜觀的那一剎間,她不由一怔。迷離中仿佛以為是李郎回到了她的身邊。于是,她對左名揚傾注了滿腔的柔情,完全以一種小妻子的神態(tài)對待左名揚,左名揚時常留宿在她的云房中,共享云雨之情。左名揚還曾寫下一首描寫魚玄機云房情景的詩:
白鴿飛時日欲斜,禪房寧謐品香茶;
日暮鐘聲相送出,箔簾釘上掛袈裟。
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雖然語意閃爍,但已可窺見他倆云房中取樂的旖旎風(fēng)光了。除左名揚之外,與魚玄機來往密切的還有一位經(jīng)營絲綢生意的富商李近仁。起初魚玄機根本不把這個腦滿腸肥的商人放在眼里,但李近仁卻別有心計,不但常常在魚玄機面前竭力展示自己溫文儒雅,同時又向咸宜觀捐送了大量的錢帛,卻又不表現(xiàn)出對魚玄機有所希求的模樣。魚玄機慢慢地就被他的大度恢宏而打動,覺得他完全不是那種滿身銅臭味的商人,于是也就心甘情愿地以身相報了。在她“迎李近仁員外”的詩中,所描述的情形簡直就象是閨中少婦,歡天喜地地迎接遠游歸來的丈夫一般:
今日晨時聞喜鵲,昨宵燈下拜燈花;
焚香出戶迎潘岳,不羨牽?椗。
李近仁時常遠赴蘇杭采辦貨物,經(jīng)久不見人影,但他一返京就必定到觀中探望魚玄機,給她帶來許多綢緞織繡之類的禮物。而且,咸宜觀中的開銷用度基本上都包在李近仁身上,但他又絲毫不限制魚玄機的交游;因而魚玄機在委身李近仁的同時,又可自由地與各種人物交往,這中間也包括她的老師溫庭筠,但溫庭筠與她一直保持著一種純粹的友情。
當(dāng)時有一位官人裴澄,對魚玄機十分愛慕。一心想成為她的座上姣客,可魚玄機見他與李億的裴氏夫人同姓同族,終究心存顧慮,對他敬而遠之。
有一天,咸宜觀中來了三位錦衣華冠的貴族公子,同時還攜有歌姬和樂師。貴胄公子在魚玄機眼里已司空見慣,倒是那位身材魁梧,相貌清秀,舉止廉遜,神情略帶幾分靦腆的樂師卻深深吸引了她的眼光。在有意無意中,魚玄機對樂師略施情韻,使這位叫陳韙的樂師受驚若寵,雖然礙著主人家的面不敢多言,但已拋過無數(shù)感激與仰慕的眼風(fēng)。陳韙含情脈脈的眼神,更加撩動了魚玄機的情火,只感覺自己整個人都似燃燒起來。當(dāng)那群人離去后,夜里魚玄機仍無法平靜下來,在床上輾轉(zhuǎn)一夜未合眼。第二天茶飯無心,好不容易熬到上燈時分,終于在情思迷離中,攤開彩箋,寫下一首露骨的情詩: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會,未起蕙蘭心。
灼灼桃兼李,無妨國士尋;
蒼蒼松與桂,仍羨士人欽。
月色庭階凈,歌聲竹院深;
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
正思量情詩如何讓陳韙看見,陳韙卻在第三天清晨又來到了咸宜觀。原來他回去后也對美艷含情的魚玄機念念不忘,找準了閑暇時間,又急急地來會佳人了。魚玄機一見自然喜出望外,把他引進云房,故意讓他看見桌上的情詩。陳韙見詩,洞察了伊人的心思,自己更加心神蕩漾。于是關(guān)門掩簾,只聽得云房內(nèi)傳出陣陣親暱的笑語。從此陳韙便成了咸宜觀中最受歡迎的客人,只要有時間,就來幽會魚玄機。
艷麗的日子不覺又是兩三年,魚玄機的貼身侍婢綠翹已經(jīng)十八歲了,竟也出落得肌膚細膩,身姿豐腴。受魚玄機的影響,也頗為善弄風(fēng)情,雙眼含媚。因綠翹做事機靈,又十分乖巧聽話,所以深得魚玄機的信任和重用。
這年春天的一日,魚玄機受鄰院所邀去參加一個春游聚會,臨出門前囑咐綠翹說:“不要出去,如有客人來,可告訴我的去向!
酒宴詩唱,一直樂到暮色四合時,魚玄機才回到咸宜觀。綠翹迎出來稟報道:“陳樂師午后來訪,我告訴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聲,就走了。”魚玄機心想:經(jīng)常自己外出,陳韙總是耐心地等她歸來,今天怎么會急急地走了呢?再看綠翹,只見她雙鬟微偏,面帶潮紅,雙眸流露著春意,舉止似乎也有些不自然,于是明白了一切。入夜,點燈閉院,魚玄機把綠翹喚到房中,強令她脫光衣服,跪在地上,厲聲問道:“今日做了何等不軌之事,從實招來!”綠翹嚇得縮在地上,顫抖著回答:“自從跟隨師父,隨時檢點行跡,不曾有違命之事!濒~玄機逼近綠翹,仔細檢視全身,發(fā)現(xiàn)她胸前乳上有指甲劃痕,于是拿起藤條沒命地向她拍打。綠翹矢口否認自己有解佩薦枕之歡,被逼至極,她對魚玄機反唇相譏,歷數(shù)她的風(fēng)流韻事。魚玄機暴跳如雷,見一個一貫馴服自己的婢女竟敢說自己的不是,跳起來,一把抓住綠翹的脖子,把她的頭朝地上猛撞。
等她力疲松手時,才發(fā)覺綠翹已經(jīng)斷氣身亡。魚玄機一看出了人命,頓時慌了手腳;然而她畢竟是見過大風(fēng)大浪的人,當(dāng)即定下神來,趁著夜深人靜,在房后院中的紫藤花下挖了個坑,把綠翹的尸體埋了進去。 過了幾天,陳韙來訪,問起:“為何不見了綠翹?”魚玄機回答說:“弄春潮逃走了!标愴t不敢多問,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蟬鳴蛙叫的夏口,有兩位新客來訪,酒酣耳熱之際,一客人下腹脹極,忙到紫藤花下小便,見有一大群蒼蠅聚集在花下浮土上;驅(qū)趕開后又復(fù)聚過來。土上無一臟物,為何引來蠅聚,客人心中生疑,回家后告訴了作衙役的哥哥,于是官衙中派了人來咸宜觀勘查,挖開紫藤花下的浮土,見到了一具女尸,竟然肌膚未腐,宛如生時,寺中其他小道始認出了是綠翹。
魚玄機被帶到公堂,抬頭看座上,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遭拒絕的裴澄。魚玄機心想:“這下子無法逃生了!為免皮肉之苦,她主動一五一十地交待了殺人經(jīng)過,因罪行惡劣,被處以斬刑。這年她才二十六歲,歷盡波折變幻的一生就這樣匆匆結(jié)束了。
魚玄機 - 魚玄機的野史
魚玄機:字幼薇,又字蕙蘭,唐代詩人,長安人!度圃姟反嫫湓1卷。性聰慧,好讀書,有才思,尤工詩歌,與李郢、溫庭筠等有詩篇往來。初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自傷身世,有“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慨嘆,后來大開艷幟,咸宜觀車水馬龍,她本人從棄婦變成了蕩婦,過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因殺侍婢綠翹,被處死。多年以后,當(dāng)魚玄機面對行刑隊的時候,一定會想起她初次見到溫庭筠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那個暮春時節(jié),魚玄機還不叫魚玄機,而是叫幼薇,溫庭筠特意來到窮街陋巷中拜見這位年未及十三步的詩童。他出了道“江邊柳”的考題,而幼薇揮筆寫就“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的五律應(yīng)答。溫庭筠既驚艷不已,又隱隱地看透了這個小妮子的命運:“系客舟”,也許意味著她終將難免以色事人。
在唐代,與魚玄機齊名的兩位才女李治和薛濤都以詩著名。李治五六歲時,在庭院里作詩詠薔薇:“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生氣地說:“此必為失行婦也!”后竟如其言。薛濤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歲就知聲律,其父指著井里梧桐詠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毙∞禎龖(yīng)聲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fēng)!币沧屗赣H黯然了許久。這三個女人最終都成了形態(tài)不同的妓女。早年的詩果然都成為她們命運終局的讖語。事實上,史上有名的女詩人幾乎只剩李清照是良家婦女了。
溫庭筠終究沒有娶魚幼薇。這位才情非凡的“丑鐘馗”沒有勇氣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女孩的感情。從此,他們一直堅持著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16歲時,魚幼薇嫁與吏部補闕李億為妾。可惜李億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眼里容不下小魚,硬把幼薇掃出家門、踢進長安咸宜觀作道姑,起道號為玄機。那時,魚玄機才17歲。
在以前的小說話本中,一般寺院道觀,都是專門收容看破紅塵之人的,尼姑庵女道觀更是專供癡情女逃情或避難的。不過唐代的道觀寺院卻發(fā)揮了另一種功能:偷情。像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就建起自己的道觀,因為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交納風(fēng)流才子,從此,這里青樓不似青樓、庵堂不象庵堂,武則天、楊玉環(huán)干脆以出家為幌子,重新入宮了。這些公主、嬪妃入道修真,帶動了一撥知識女性,像李冶道、盧媚娘、卓英英、楊監(jiān)真、郭修真都在這里寫下不少好詩,同時也撩起了道觀里的無邊春色。性學(xué)專家潘綏銘在他的《存在與荒謬》一書中說:“尼姑一般不會跟男人有什么瓜葛,但是恰恰因此,她們實際上只是男性社會里的貞節(jié)花瓶,以便讓男人們覺得,這個世界多么圓滿啊,畢竟還有一些守身如玉的圣女供我們崇拜,有時候,還讓我們有的可偷!睋Q上道袍,道觀里的女郎,成為男人最后的性幻想對象。
魚玄機并非沒有愛過李億,奈何李億雖是狀元,人品才華都不過爾爾,心也就死了!耙浊鬅o價寶,難得有情郎!边@句詩是她人生的分水嶺:從自戀自憐,到自戕自毀。及時行樂吧,沒有誰值得留戀。
艷幟高張的咸宜觀寫下“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廣告,確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魚玄機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溫庭筠、李近仁、李騭等。魚玄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歡來招待客人,看誰不順眼也可以一腳就把人家踢出門去。魚玄機的生動、鮮活、潑辣、才華,迷倒了整個長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聽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
誰都知道魚玄機是出了名的蕩婦。可是,她的道觀門前,還不是排成了長隊?無怪乎她縱聲大笑,要把天下無行的男人都視為腳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從自己的詩和文字里,照見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愛慕者,她將無處可逃。外表依然美艷絕倫的魚玄機,內(nèi)心卻開始生出霉斑,開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這點。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兒的下場一樣,魚玄機24歲的時候,人人都看出來,她人老珠黃了。
因為和丫環(huán)綠翹爭寵,魚玄機把綠翹打死了。而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被掃出門去的裴澄。魚玄機被斬首了,終年24歲!耙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后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睔v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只有在王小波的《尋找無雙》里,還殘留著她的一縷香魂,還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樣茂盛而動人的長發(fā)。
相關(guān)書籍
《唐女郎魚玄機詩》南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魚玄機著
《魚玄機詩編年譯注》 新疆大學(xué)出版社,彭志憲、張焱著
《魚玄機》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吳蔚著
電影唐朝豪放女
方令正執(zhí)導(dǎo)的香港電影,歌頌魚玄機花燦一生,1980年代,影評、票房紀錄都佳。由夏文汐、萬梓良主演。
魚玄機 - 魚玄機與溫庭筠
魚幼薇的才華引起了當(dāng)時名滿京華的大詩人溫庭筠的關(guān)注,于是在暮春的一個午后,專程慕名尋訪魚幼薇。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舊的小院中找到了魚家。平康里位于長安的東南角,是當(dāng)時娼妓云集之地,因這時魚父已經(jīng)謝世,魚家母女只能住在這里,靠著給附近青樓娼家作些針線和漿洗的活兒來勉強維持生活。就在低矮陰暗的魚家院落中,溫庭筠見到了這位女詩童,魚幼薇雖然還不滿十三歲,但生得活潑靈秀,纖眉大眼,肌膚白嫩,儼然一派小美人風(fēng)韻。溫庭筠深感這小姑娘生活的環(huán)境與她的天資是多么不相稱,不由得油然而生憐愛之情。
溫庭筠委婉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并請小幼薇即興賦詩一首,想試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過其實。小幼薇顯得十分落落大方,毫無拘促為難的模樣,她請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撲閃著大眼睛靜待這位久聞大名的大詩人出題。溫庭筠想起來時路上,正遇柳絮飛舞,拂人面頰之景,于是寫下了“江邊柳“三字為題。魚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會兒,便在一張花箋上飛快地寫下一首詩,雙手捧給溫庭筠評閱,詩是這樣寫的: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
蕭蕭風(fēng)雨夜,驚夢復(fù)添愁。
溫庭筠反復(fù)吟讀著詩句,覺得不論是遣詞用語,平仄音韻,還是意境詩情,都屬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這樣的詩瞬間出自一個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讓這位才華卓絕的大詩人嘆服。從此,溫庭筠經(jīng)常出人魚家。為小幼薇指點詩作,似乎成為了她的老師,不僅不收學(xué)費,反而不時地幫襯著魚家,他與幼薇的關(guān)系,既象師生,又象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溫庭筠離開長安,遠去了襄陽任刺史徐簡的幕僚。秋涼葉落時節(jié),魚幼薇思念遠方的故人,寫下一首五言律詩“遙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霧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日明。
枕簟涼風(fēng)著,謠琴寄恨生;
稽君懶書禮,底物慰秋情?
飛卿是溫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卻奇丑,時人因稱之“溫鐘馗”。也許是年齡相差懸殊,也許是自慚形穢,溫庭筠雖然對魚幼薇十分憐愛,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師生或朋友的界限內(nèi),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而情竇初開的魚幼薇,早已把一顆春心暗系在老師身上,溫庭筠離開后,她第一次借詩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聲。不見雁傳回音,轉(zhuǎn)眼秋去冬來,梧桐葉落,冬夜蕭索,魚幼薇又寫出“冬夜寄溫飛卿”的詩。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fēng)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聞終隨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樹,暮雀啾啾空繞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訴,心明如鏡的溫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報以柔情萬種的詩句,魚幼薇也許就成了溫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則,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溫庭筠回到了長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際在仕途上找到新的發(fā)展。兩年多不見,魚幼薇已是亭亭玉立、明艷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們依舊以師生關(guān)系來往。
一日無事,師生兩人相偕到城南風(fēng)光秀麗的崇貞觀中游覽,正碰到一群新科進士爭相在觀壁上題詩留名,他們春風(fēng)滿面,意氣風(fēng)發(fā),令一旁的魚幼薇羨慕不已。待他們題
完后,魚幼薇也滿懷感慨地悄悄題下一首七絕:
云峰滿月放春睛,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這首詩前兩句氣勢雄渾,勢吞山河,正抒發(fā)了她滿懷的雄才大志;后兩句筆鋒一轉(zhuǎn),卻恨自己生為女兒身,空有滿腹才情,卻無法與須眉男子一爭長短,只有無奈空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