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森 - 簡介
高志森,著名導演、編劇、監(jiān)制。1958年8月6日出生,廣東中山人。肄業(yè)于香港觀塘瑪利諾書院中學。畢業(yè)后進入香港麗的電視臺任編劇,參與《變色龍》等劇集的編劇工作,在麗的工作四年后轉(zhuǎn)入無線電視臺任助導。1979年開始編寫電影劇本,第一部是《不準掉淚》,繼后又編過《陰陽錯》,《小生怕怕》等電影劇本。
1984年他開始執(zhí)導電影,第一部是《開心鬼》,從1984年至1989年,他共執(zhí)導了十部影片,其中有《寶貴逼上梁人》、《圣誕快樂》、《雞同鴨講》等,平均票房收入接近兩千萬港元。
1989年他創(chuàng)辦了高志森電影公司,出品制作了《偷情先生》、《救命宣言》、《開心鬼救開心鬼》、《富貴黃金屋》、《家有喜事》等多部電影。1992年他執(zhí)導的《家有喜事》票房達四千八百多萬元,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1994年他以低于三百萬的成本拍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取得票房二千多萬,一時成為電影界佳話。 此外,高志森也經(jīng)常在自己的電影里出演一些小角色。
高志森 - 作品
【導演】
圣誕快樂 (1984)
開心鬼 (1984)
開心鬼放暑假 (1985)
癡心的我 (1986)
富貴逼人 (1987)
鬼馬校園 (1987)
雞同鴨講 (1988)
富貴再逼人 (1988)
偷情先生 (1989)
發(fā)達秘笈 (1989)
合家歡 (1989)
開心鬼救開心鬼 (1990)
洪福齊天 (1991)
老豆唔怕多 (1991)
豪門夜宴 (1991)
夏日情人 (1992)
富貴黃金屋 (1992)
家有囍事 (1992)
花田囍事 (1993)
水滸笑傳 (1993)
大富之家 (1994)
伴我同行 (1994)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4)
年年有今日 (1994)
人間有情 (1995)
偷錯隔墻花 (1995)
豆丁奇遇記 (1997)
南海十三郎 (1997)
九星報喜 (1998)
大贏家 (2000)
愛情敏感地帶 (2000)
創(chuàng)業(yè)玩家 (2000)
我的大舊父母 (2004)
浪漫春情 (2004)
左麟右李之我愛醫(yī)家人 (2006)
【剪輯】
開心鬼5上錯身 (1991)
伴我同行 (1994)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4)
人間有情 (1995)
偷錯隔墻花 (1995)
南海十三郎 (1997)
創(chuàng)業(yè)玩家 (2000)
【場記】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 (1983)
【策劃】
為你鐘情 (1985)
八喜臨門 (1986)
龍在江湖 (1986)
你OK,我OK! (1987)
猛鬼佛跳墻 (1988)
家有喜事2009 (2009)
【執(zhí)行監(jiān)制】
家有喜事2009 (2009)
【出品人】
偷情先生 (1989)
我未成年 (1989)
不文騷 (1992)
李麗珍蜜桃成熟時 (1993)
同居關系 (1993)
審死官翻案 (1993)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4)
伴我同行 (1994)
浪漫春情 (2004)
【副導演】
檸檬可樂 (1982)
陰陽錯 (1983)
最佳拍檔女皇密令 (1984)
【監(jiān)制】
發(fā)達秘笈 (1989)
合家歡 (1989)
偷情先生 (1989)
救命宣言 (1990)
開心鬼救開心鬼 (1990)
不文小丈夫 (1990)
開心鬼5上錯身 (1991)
洪福齊天 (1991)
不文小丈夫之銀座嬉春 (1991)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 (1991)
千王1991 (1991)
老豆唔怕多 (1991)
何日金再來 (1992)
不文騷 (1992)
快樂按摩女郎 (1992)
夏日情人 (1992)
富貴黃金屋 (1992)
家有囍事 (1992)
黃飛鴻笑傳 (1992)
帶你嫖韓日 (1992)
白發(fā)魔女2 (1993)
黃飛鴻對黃飛鴻 (1993)
水滸笑傳 (1993)
再世追魂 (1993)
李麗珍蜜桃成熟時 (1993)
巨乳的誘惑 (1993)
白發(fā)魔女傳 (1993)
審死官翻案 (1993)
同居關系 (1993)
重金屬 (1994)
神探磨轆 (1994)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4)
人間有情 (1995)
虎度門 (1996)
南海十三郎 (1997)
基佬40 (1997)
杭州王爺 (1998)
創(chuàng)業(yè)玩家 (2000)
愛情敏感地帶 (2000)
地久天長 (2001)
愛情觀自在 (2001)
Miss杜十娘 (2003)
浪漫春情 (2004)
左麟右李之我愛醫(yī)家人 (2006)
【故事】
猛鬼佛跳墻 (1988)
合家歡 (1989)
偷情先生 (1989)
救命宣言 (1990)
洪福齊天 (1991)
【配樂】
南海十三郎 (1997)
【演員】
不準掉頭 (1981)
小生怕怕 (1982)
圣誕快樂 (1984)
開心鬼 (1984)
為你鐘情 (1985)
開心鬼放暑假 (1985)
斗氣小神仙 (1985)
雙龍吐珠 (1986)
癡心的我 (1986)
八喜臨門 (1986)
富貴逼人 (1987)
不是冤家不聚頭 (1987)
猛鬼佛跳墻 (1988)
雞同鴨講 (1988)
富貴再逼人 (1988)
單身貴族 (1989)
合家歡 (1989)
火燭鬼 (1989)
不文小丈夫 (1990)
救命宣言 (1990)
開心鬼救開心鬼 (1990)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 (1991)
洪福齊天 (1991)
黐線枕邊人 (1991)
富貴黃金屋 (1992)
何日金再來 (1992)
家有囍事 (1992)
雙龍會 (1992)
不文騷 (1992)
花田囍事 (1993)
水滸笑傳 (1993)
大富之家 (1994)
年年有今日 (1994)
記得香蕉成熟時II初戀情人 (1994)
浪漫風暴 (1996)
金枝玉葉2 (1996)
熱血最強 (1997)
九星報喜 (1998)
Miss杜十娘 (2003)
豪情 (2003)
我的大舊父母 (2004)
左麟右李之我愛醫(yī)家人 (2006)
天水圍的日與夜 (2008)
內(nèi)衣少女 (2008)
家有喜事2009 (2009)
【編劇】
不準掉頭 (1981)
小生怕怕 (1982)
檸檬可樂 (1982)
陰陽錯 (1983)
少爺威威 (1983)
北南西東 (1984)
開心鬼 (1984)
圣誕快樂 (1984)
開心鬼放暑假 (1985)
為你鐘情 (1985)
癡心的我 (1986)
龍在江湖 (1986)
八喜臨門 (1986)
鬼馬校園 (1987)
富貴逼人 (1987)
雞同鴨講 (1988)
富貴再逼人 (1988)
猛鬼佛跳墻 (1988)
發(fā)達秘笈 (1989)
合家歡 (1989)
豪門夜宴 (1991)
縱橫四海 (1991)
花田囍事 (1993)
高志森 - 榮譽
其制作公司出品的創(chuàng)業(yè)作《我未成年》獲1990年候斯頓影展銅獎;1997年監(jiān)制的《虎度門》及導演的《南海十三郎》則分別入選為金紫荊獎的十大華語片;1997年憑《南海十三郎》榮獲第三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同年獲第六屆香港舞臺劇獎頒發(fā)“跨演藝媒界杰出表現(xiàn)獎”。1995年開始任z春天舞臺{監(jiān)制,領導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上海之夜》、《劍雪浮生》、《蝴蝶春情》、《麗花皇宮》等多出制作。
高志森亦于1998年監(jiān)制《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2003年監(jiān)制于紅館舉行香港中樂團演奏的《黃沾獅子山下演唱會》。于1999至2002年間獲香港旅游事務署委任為旅游業(yè)策略小組成員,現(xiàn)任電影編劇家協(xié)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顧問及客席講師、香港電臺電視節(jié)目顧問團成員、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委員、香港民政事務局“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及制訂文化策略的“表演藝術委員會”成員。
高志森 - 創(chuàng)作歷程
讓人期待已久的《家有喜事2009》,在觀眾失落的眼神中成了“香港喜劇強弩之末”。香港喜劇,到底怎么了?曾執(zhí)導過《富貴逼人》、《花田喜事》、《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經(jīng)典喜劇,目睹過香港喜劇極盛時期,也親歷了十年下坡路的香港導演高志森,在近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對香港喜劇來了一番“望、聞、問、切”。
傷心電影圈
限制變多
得到市場失去情懷
高志森說:“從上世紀90年代中起,拍電影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藝術行為了,電影人必須要在藝術與商業(yè)的夾縫中求生存,F(xiàn)在所謂的‘大制作’,全是盔甲作品!
何謂“盔甲”?高志森解釋為“限制”,即來自四面八方的干預:“以前我拍《富貴逼人》系列和《家有喜事》系列時,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拍;現(xiàn)在拍戲你至少要接受以下這些人的干預———院線方,教你要拍什么題材;發(fā)行商,教你要加入哪些商業(yè)元素;宣傳方,教你如何選演員;保險公司,告訴你哪些產(chǎn)品是投了保的;甚至電影院的會計也會跑過來訓導你,說那個鏡頭不要拍,太花錢了!”
“想用的演員不能用,想拍的鏡頭不能拍,定好的劇本被改得七零八落,你的作品不再是你自己的作品,而是被無數(shù)人踐踏過的作品了。”高志森無奈道:拍戲拍到最后,他已經(jīng)患上了嚴重的“盔甲恐懼癥”。
經(jīng)費銳減
追求快捷失去創(chuàng)作
香港電影有多窘迫?高志森給了個對比數(shù)據(jù):“上世紀90年代初是每年300部,現(xiàn)在是每年30部不到。直接原因是制作方對經(jīng)費的吝嗇與控制,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拍攝的時長!备咧旧e例:“1987年我拍《富貴逼人》,52天;1993年拍《花田喜事》,25天;1997年拍《九星報喜》,16天;到了2000年拍《大贏家》時,從開拍到殺青,13天。從前是一天拍十幾個鏡頭,到后來是一天要拍成片的十幾分鐘,而且是剪好的成片!”
高志森直言,時間的限制影響最大的就是喜。骸跋矂∈亲铍y拍的,香港無厘頭電影當年之所以那么紅火,是用時間磨出來的!”高志森回憶,當年拍《富貴逼人》時,沈殿霞走街的鏡頭就拍了十幾次:“每拍一次,我就說,再來另一種走法,因為喜劇要靠不斷地嘗試,直到試出最出人意料的那種,F(xiàn)在的制作人完全找不到喜劇入門的鑰匙,以為一味夸張、低俗就行,其實真正的訣竅在于‘意外感’。”
演員異化
轉(zhuǎn)戰(zhàn)內(nèi)地失守本土
1996年,“香港電影之死”這樣的標題出現(xiàn)在了香港媒體。此前一年,高志森已放棄電影圈投奔了舞臺。骸白阅菚r起,香港的電影為了迎接‘更多元’的市場,將演員構成也‘多元化’了。比如說,這部電影要打入日韓市場,那就要啟用日韓演員;要進歐美市場,就得包含歐美演員;要占領內(nèi)地市場,啟用內(nèi)地演員也就成了必須。”
高志森并不認可這種“大熔爐”式的演員組合,認為會沖淡電影的個性:“畢竟每個地方的演員都有自身的風格,也有各自適合演繹的電影類型,如果夾在一起,可演的題材就少了!碑斢浾咛崞稹都矣邢彩2009》的口碑不如前兩部時,高志森立即為其鳴冤:“這樣比較不公道,畢竟張曼玉、張國榮不可能再回來演,而內(nèi)地演員的參與也會沖淡一些港味。說實話,如果全部用香港演員,效果可能會更好!
轉(zhuǎn)戰(zhàn)舞臺劇
1995年,高志森創(chuàng)立了春天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迄今已制作、導演了八十余部舞臺劇,部部都成為香港票房熱賣劇目。2000年,高志森與其女友焦媛合作的舞臺劇《蝴蝶春情》創(chuàng)造了劇壇神話,該劇不僅巡演新加坡、澳門及內(nèi)地10個省份、30個城市,累積演出超過158場,破盡香港劇壇紀錄,也因此獲得了“香港舞臺劇境外市場拓展獎”。如今,高志森再次與焦媛一起推出新劇《容易受傷的女人》,該劇不僅在香港場場爆滿,還將于下月28、29日登陸廣州黃花崗劇院。這個半路出家的制作人,究竟用那幾招一舉拿下香港舞臺劇“一哥”的寶座?
弄清地域差異
在不同的地域演出,高志森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就是在“藝術、哲理及娛樂”三大要素中尋找平衡點。高志森舉例,“在北京,哲理性放第一位,一定要突出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和思想底蘊;舞美包裝和劇目的表達形式等藝術性放第二位;至于娛樂性,可有可無的。在上海,藝術性絕對放第一位,他們非常講究精致和視覺沖擊力,演員的演技也很重要;其次是哲理性,最后是娛樂性。在香港,第一位是絕對的娛樂性,第二位才是藝術性,至于哲理,那是無所謂的。廣州和香港類似,但哲理性還是一定要的!
瞄準目標群體
2000年,一部香港賀歲電影《東京攻略》讓高志森覺察到,香港市場已經(jīng)開始分層了:“上世紀70年代時,一部電影常是全家老少一齊出動來看;但《東京攻略》當時拿下票房第一,我就在想,是哪批人在看這部電影?”高志森發(fā)現(xiàn),一個作品面世后不再可能面向全體了,找準目標群體才是關鍵!啊霞覛g’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科技的進步讓人們選擇增多,關鍵是你的作品是希望給誰看!”高志森舉例說,“《容易受傷的女人》將定位鎖定為25至40歲,這批人不會太老,太老的不會看棟篤笑,不會聽王菲的歌;但也不能太小,小孩也看不懂棟篤笑,也覺得王菲過時了!
創(chuàng)意第一
“一張電影票才幾十塊錢,一張舞臺劇的票要幾百塊錢;看了部爛片觀眾都會罵,何況看部爛?所以我必須思考,觀眾為什么要花錢買票入場看我的戲。”高志森直言,自己要做的,就是滿足觀眾的要求!安荒芨吒咴谏希膊荒鼙扔^眾的情趣更低俗,只要我們的審美高出普通觀眾一點點,那就行了。”在高志森眼里,香港是個創(chuàng)作舞臺劇的絕佳場所:“在香港,一方面接受外來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接受內(nèi)地傳統(tǒng)文化的浸染,將二者重組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的舞臺創(chuàng)意;另外,香港畢竟環(huán)境開放一點,創(chuàng)作氛圍沒太多的約束。”
高志森 - 第二個春天
一個人要想不斷成功是非常難的。
高志森成名并不是現(xiàn)在。自從第一次參與電影《不準掉頭》的編劇,繼以《檸檬可樂》一片提名角逐金馬獎最佳編劇。在短短十多年間,高志森擔任過近70部電影的編導和監(jiān)制!饵S飛鴻笑傳》、《虎度門》、《花田喜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等等作品家喻戶曉。
1995年后,他致力制作舞臺劇,推出的劇目演一部響一部,《南海十三郎》、《梁!贰ⅰ秳ρ└∩、《蝴蝶春情》、《麗花皇宮》、《聊齋新志》等都大獲好評,內(nèi)地觀眾熟悉的《蝴蝶是自由的》(粵語版名《蝴蝶春情》)就是其中的一部。就像他的公司的名字春天舞臺一樣,高志森迎來了事業(yè)上的第二春。
從銀幕到舞臺是高志森事業(yè)的重大轉(zhuǎn)折,對舞臺劇的發(fā)展高志森有很多自己的獨特見解。
轉(zhuǎn)折
從銀幕到舞臺
1995年,是高志森事業(yè)道路的轉(zhuǎn)折點。這一年,37歲的高志森全身投入舞臺藝術的經(jīng)營,創(chuàng)辦香港春天舞臺制作有限公司。是什么讓他作出這樣的轉(zhuǎn)變,高志森說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舞臺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這個舞臺劇是根據(jù)同名電影改編的,當時這部投資250萬港元的電影票房十分好,于是決定將它改成舞臺劇。1995年,《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搬上舞臺,演了70場,觀眾達到8萬多人!眹L試的成功給了高志森信心也給了他一些啟示,他發(fā)現(xiàn)“香港觀眾中出現(xiàn)了一批中產(chǎn)階級的知識分子,這部分人既追求文化藝術和娛樂的結(jié)合,又可以承受文化高消費!边@就是說有一個舞臺劇的觀眾市場!暗诙䝼因素是盜版日益嚴重。盜版嚴重影響了香港的電影發(fā)展。新拍的電影剛在午夜場放完,第二天,盜版已經(jīng)漫天都是!边@種局面讓高志森深思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他覺得繼續(xù)做電影是只賠不賺,會一塌糊涂。舞臺劇的成功和電影的前景不妙讓高志森下定決心,再開辟一條新的事業(yè)道路!拔沂窍M脙蓷l腿走路,一是繼續(xù)在影視發(fā)展,二是在舞臺上找到出路!备咧旧f。
開拓
闖出一片天
繼《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之后,《南海十三郎》、《梁!、《劍雪浮生》、《蝴蝶春情》、《麗花皇宮》都是春天舞臺推出的舞臺劇。到如今正在上演的《聊齋新志》,春天舞臺共演出18個劇目。這些劇目差不多占了香港舞臺劇的大半個天。觀眾觀看的人次超過50萬,票房收入過億港元。在香港的舞臺上,是令人矚目的成績,高志森開拓出了一片事業(yè)的新天空。
不過,有甜也就有苦。高志森說:“成立春天舞臺后,我將自己的工作分成兩個重點,一是如何經(jīng)營好春天舞臺,二是保證春天舞臺推出的劇目有藝術水準!辈贿^有兩個問題是在這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也可以說是兩個面臨的難題。“第一是經(jīng)濟環(huán)境。舞臺劇屬于高消費的文化藝術,需要一個好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經(jīng)濟環(huán)境不好舞臺就會特別難過。第二是如何估計觀眾的欣賞力,不能將觀眾估計過高。要將文化、藝術、娛樂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三個缺一不可。而且估計的過程要很小心,不小心觀眾就不捧場。”
高志森舉例說,1998年時,春天曾經(jīng)推出一部改編的新版《梁祝》,故事改變得比較前衛(wèi),戲中梁山伯變成了同性戀,愛上了女扮男裝的祝英臺。結(jié)果觀眾不能接受。困難遠遠不止這些。春天舞臺是一個民營的公司,完全不靠政府投資,在現(xiàn)今的香港舞臺是不多見的。高志森說:“到目前為止,在香港商業(yè)操作的舞臺劇并不是非常好!庇捎谟泻芏嗟捻椖慷加姓Y助,藝術家只顧自己過癮,不關注市場,造成了不少曲高和寡的劇目。高志森說:“這些拖了藝術的后腿。舞臺劇要想真正繁榮,必須成行成市,使舞臺劇成為一種商業(yè)舞臺藝術才行!
發(fā)展
擬定北上計劃
春天舞臺闖出了點名堂,不過這并不是它的最終目標。說起未來發(fā)展的大計,高志森對舞臺和市場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說,由于香港經(jīng)濟近幾年一直不景氣,決定舞臺劇成本不能高,所以做精品是他們的努力方向。而發(fā)展的市場就看好內(nèi)地市場。高志森說,《蝴蝶是自由的》在內(nèi)地的巡演讓他有了新發(fā)現(xiàn):“內(nèi)地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經(jīng)培育出了一批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這是一個有前景的市場。現(xiàn)在要做的是用好戲、好劇本、好演員吸引他們走進劇院。”高志森稱之為北上計劃,目標是進軍珠三角甚至遠至上海的內(nèi)地地區(qū)。
那么香港的藝術最吸引內(nèi)地觀眾的是什么,高志森認為香港藝術中西結(jié)合是一大特色。他說:“‘蝴蝶’是一個由中國人演繹的西方經(jīng)典名劇,現(xiàn)在正在上演的‘聊齋’是中國故事,但是借用了很多外來的藝術形式。”事實上,“蝴蝶”在內(nèi)地巡演的成功已經(jīng)證明了高志森的論斷。也正因此,高志森決定帶著“蝴蝶”再來廣東闖市場。如何看這部有爭議的戲,高志森說可以看成一部浪漫愛情喜劇,也可以看成是兩代人的理解和沖突,還可以看成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嬉皮士的故事。
對于裸露的一場戲是不是賣點,高志森說賣點和重點并不矛盾。除了致力發(fā)展舞臺劇,高志森還會不會重拾舊業(yè)呢?高志森說,即將在9月1日在杭州開機的20集電視劇《伴我同行》,他擔任監(jiān)制,這也是春天舞臺的第一部影視作品。這部戲的主角就是由春天捧紅的焦媛?lián)。在《蝴蝶是自由的》中扮演叛逆少女的焦媛在這部戲中將演出一個能歌善舞的盲人歌伶。這部戲10月中旬將在亞視播出。這個43歲的男從要將他的春天帶到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