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早年經(jīng)歷
洪尚秀,出生于首爾,曾就讀于中央大學,后中途退學去美國的加利福尼亞藝術大學留學,畢業(yè)后又在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藝術學碩士。
導演經(jīng)歷
1996年,執(zhí)導影片《豬墮井的那天》。
1998年,自編自導影片《江原道之力》,由白鐘學、歐云宏、金柳石主演。
2000年,自編自導愛情片《處女心經(jīng)》,由李恩珠、文成根、鄭寶石主演,他就以5段黑白攝影捕捉一對漢城男女情欲的起落,通過記憶與身體語言的錯位去表現(xiàn)男女間突破性的一刻。
2002年,拍攝影片《生活的發(fā)現(xiàn)》,該片的創(chuàng)作起源來自林語堂的作品。同年,拍攝《追憶失落大門》,由秋相美、金相慶、藝智苑主演。
2004年5月,執(zhí)導喜劇片《女人是男人的未來》,由劉智泰、金泰宇、成賢娥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愛上電影中女演員的故事,入圍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競賽單元。
2006年,執(zhí)導愛情片《海邊的女人》,由高賢貞、李基宇、文成根主演。
2008年,執(zhí)導第8部影片——獨白式電影《夜晚和白天》,由金英浩、黃秀貞、李善均主演,洪尚秀首次在海外取景,該片90%的內容在法國拍攝完成,講述突然從首爾逃到巴黎的畫家一段充滿奇遇色彩的旅行故事。
2009年,拍攝劇情片《懂得又如何》。
2010年,自編自導第10部長篇電影作品——愛情喜劇《夏夏夏》,由文素利、 金相慶主演,該片以回憶的讀白形式貫穿影片。
2011年,自編自導《北村方向》,該片入圍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的“一種關注”單元。
2012年,自編自導愛情片《在異國》。同年,拍攝愛情片《不是任何人女兒的海媛》,由鄭恩彩、李善均主演,該影片入圍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的競賽單元和法國雜志《電影手冊》的年度十佳,這是他第14部長篇作品。
2013年,自編自導劇情片《我們善熙》,影片從三個男人口中講述的善熙片段,組織成一個故事,是唯一入選2013年洛迦諾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的韓國作品。
2017年5月21日,執(zhí)導的電影《克萊爾的相機》在法國上映。
2018年1月,憑借《之后》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同年,執(zhí)導的電影《草葉們》上映。7月12日,執(zhí)導的電影《江邊酒店》入圍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競賽單元。
主要作品
作品時間 | 作品名稱 | 職責 |
---|---|---|
1996 | 《豬墮井的那天》 | 導演 |
1998 | 《江原道之力》 | 導演、編劇 |
2000 | 《處女心經(jīng)》 | 導演、編劇 |
2002 | 《生活的發(fā)現(xiàn)》 | 導演 |
2004 | 《女人是男人的未來》 | 導演 |
2005 | 《劇場前》 | 導演 |
2006 | 《海邊的女人》 | 導演 |
2008 | 《夜晚和白天》 | 導演 |
2009 | 《懂得又如何》 | 導演 |
2009 | 《過客人生》 | 導演 |
2009 | 《疊疊山中》 | 導演 |
2010 | 《玉熙的映畫》 | 導演 |
2010 | 《夏夏夏》 | 導演、編劇 |
2011 | 《北村方向》 | 導演、編劇 |
2012 | 《在異國》 | 導演、編劇 |
2012 | 《不是任何人女兒的海媛》 | 導演 |
2013 | 《我們善熙》 | 導演、編劇 |
《 草葉們》 | 導演 | |
2017 | 《克萊爾的相機》 | 導演 |
獲獎榮譽
時間 | 獲獎情況 |
---|---|
2018-07-12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競賽單元 江邊酒店(入圍) |
2018-1 |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 之后 (提名) |
2017-04 | 第53屆韓國百想藝術頒獎禮電影部門導演獎 獨自在海邊的夜(提名) |
2015-2 | 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 自由之丘 (提名) |
2014-5 | 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電影導演獎 我們善熙 (提名) |
2013 | 第6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 我們善熙 (獲獎) |
2007-4 | 第43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電影導演獎 海邊的女人 (提名) |
2007-2 |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海邊的女人 (提名) |
2007-2 |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 海邊的女人 (提名) |
2000-10 | 第1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 處女心經(jīng) (獲獎) |
2000-10 | 第1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亞洲之風-亞洲電影獎-特別關注 處女心經(jīng) (獲獎) |
1998-12 | 第19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江原道之力 (獲獎) |
1998-12 | 第19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劇本獎 江原道之力 (獲獎) |
1996-12 | 第17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豬墮井的那天 (獲獎) |
人物評價
洪尚秀一直堅持著自己特有的風格和形式,不關注社會性議題,不關心類型,不選擇傳統(tǒng)敘事手法(重視結構上的形式感),而是執(zhí)拗地挖掘人的內心里潛伏的欲望和不安,由此也成為了韓國獨樹一幟的作者導演。
洪尚秀的電影太親切了,他會讓我們想起曾經(jīng)忘卻的或一直想忘卻的東西,重新用他的方式把它挖掘出來,并殘酷地提醒我們記住它。他以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這個殘缺的世界。洪尚秀的電影在無意義的日常中尋找“神話”。他的電影最大缺點是無法看到一絲陽光。
洪尚秀善于在結構上玩花樣,讓觀眾以不同角度了解劇中人物的心境。他的電影是記憶與身體語言的錯位表現(xiàn),也很生活、很瑣碎,劇中人物常常不停的講話、走路、相聚,平淡中具詩意,展現(xiàn)自然的光效,發(fā)散逼人的力量,也常有意料不到的邏輯,把你搞到哭笑不得。
作為韓國的第一代留學導演,洪尚秀將國外學到的實驗電影精神融會貫通到自己的電影之中,他孤傲的獨特形式提升韓國電影的價值 。洪尚秀喜歡玩結構,但決不華麗,不像好萊塢或近幾年受影迷推崇的歐洲分段式電影那樣,它樸素得多,因此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
對洪尚秀來說,感情永遠是捉摸不定的、不能持久的,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這種認知。洪尚秀像一個長不大的男孩,對穩(wěn)定情感排斥和不負責任,讓人越來越?jīng)]心情看他的怨念。唯一值得稱贊的是洪尚秀一直以來對細微情感的處理。推拉鏡頭已經(jīng)成為洪尚秀的標志,但是過多的推拉鏡頭完全沒有必要,根本不在情緒點上,成了為形式而形式。
感情生活
2017年03月13日,電影《獨自在夜晚的海邊》在首爾樂天影院召開媒體試映會,婚外情風波當事人導演洪尚秀、演員金敏喜雙雙出席,面對記者提問,坦言我們真心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