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 - 簡介
王則(?—1048年),北宋仁宗時河北起義軍領(lǐng)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王則 - 事跡
王則原是涿州(今河北涿州)農(nóng)民,歲饑逃荒至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為人牧羊。后投宣毅軍,成為小校,不久參加彌勒教。慶歷七年(1047年),與教首李教預謀慶歷八年(1048年)新正元旦起義,回到涿州與母親訣別。其教徒潘方凈懷刃前往北京(今河北大名)見留守賈昌朝,迫其投降,反被執(zhí);由于事機不密,王則乃提前于慶歷七年(1047年)十一月冬至節(jié)發(fā)動兵變,以“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為口號,逮捕知州張得一。他被推為東平郡王,以張巒為宰相,卜吉為樞密使,冊封胡永兒為皇后,建國號為安陽,年號得圣,以十二月為正月。城內(nèi)人民面刺“義軍破趙得勝”,以示反抗的決心。
參知政事文彥博請往鎮(zhèn)壓,八年正月,任河北宣撫使,以明鎬為副,重兵圍攻貝州,久不能下,后來在南城挖通地道,潛入城內(nèi),王則、張巒、卜吉等開東門突圍被俘,“馀黨保邨舍,皆焚死”,王則等人在東京(今河南開封)被斬。前后僅65天。故事可見于《三遂平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