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宋犖為國史院大學(xué)士宋權(quán)之子。10歲能騎烈馬,13歲始學(xué)聲律、書法,篤學(xué)好交游,淹通掌
故,有詩名。順治四年(1647)應(yīng)詔以大臣子列侍衛(wèi),以勇猛見嘉。巧歲考察第一,應(yīng)授通判。其父以弱齡不諳政事,令讀書鄉(xiāng)里,追侯方域、賈開宗、徐作肅等講習(xí)詩文,為雪苑社后起之秀。
康熙三年(1664),授黃州通判,以母憂去,康熙十六年(1677)授理藩院院判,遷刑部員外郎。二十二年(1683),授直隸通永道?滴醵辏1687)遷山東按察使,再遷江蘇布政使。二十七年(1688),擢江西巡撫。
康熙三十一年(1692)累擢江蘇巡撫,賑荒撫饑,深得人心,朝廷譽為“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有詩稱頌他:“惠愛黎元,宏獎髦士。心跡雙清,滄浪之水。”汪琬曾評論宋犖:“廉而不劌,嚴而不苛,撫循吏民,煦煦慈愛而不失之姑息。當其蒞吳,僅四閱月耳,裁決簿書,勾稽金谷,往往至丙夜,雖精銳少年不敢望。一二老奸宿蠹,俯首側(cè)足,亦率不敢旁睨,考其設(shè)施!敝两裉K州滄浪亭還保留著這首贊詩和他的石刻畫像。
康熙四十四年(1705)十一月,官至吏部尚書。康熙五十三年(1714)九月十六日卒,享年80歲。諭祭諭葬,祟祀名宦鄉(xiāng)賢,葬于西陂別墅(今大史樓村前)。
有子六人:基、至、陸、著、致、筠皆有史名。因宋犖《緯蕭草堂》詩有“偃仰幽事多,好待鹿門說”之詩句,為與商丘古宋家族一支有別,故稱宋犖一支為商丘“鹿門宋”。
君臣關(guān)系
宋犖的清廉和他的超人才干,深得康熙帝的恩寵,康熙四十二年(17(13年)四月,蘇州織造李熙的奏折御批中寫道:“……巡撫宋犖,朕南巡二次,謹慎小心。特賜御筆書扇二柄,賜李熙扇一柄。爾即傳于宋犖,不用寫本謝恩。以后有奏之事,密折交與爾奏!笨滴跛氖(1704年)十月,康熙帝賜給宋犖“鹿肉二方,鹿筋二條,鹿舌二個,鹿尾二個,鹿肉干十束”?滴跛氖哪(1705年)七月,康熙帝賜給宋犖“御書詩扇一柄”。同年九月,康熙帝賜宋犖“鹿舌二個,鹿尾二個,鹿肉十件,鹿干十束”。同年十月,宋犖因操勞過度,氣脫舊病復(fù)發(fā)。康熙帝聞訊,特“頒賜珍藥”,并御書“福”、“壽”二字賜宋犖。同年十一月,宋犖患氣脫病,康熙派御醫(yī)黃運為之醫(yī)治,并賜圣藥和高麗參,直到十二月病愈,御醫(yī)一直跟隨宋犖身邊。康熙帝3次南巡皆有宋犖迎送。因此,宋犖在奏折中聲稱:“三次圣駕南巡,屢荷天語垂問,犖寵至極,不知其年衰力憊。”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月十七口四鼓,氣脫偃臥,不能赴宴,廷醫(yī)大用補劑方保殘喘,即登舟淮揚一帶力疾督賑。適抵揚州病勢纏綿,頭暈氣喘,日漸衰弱,醫(yī)生皆云年老病劇,非靜養(yǎng)不能奏效,倘再一觸發(fā),便難醫(yī)治。但宋犖卻以“江蘇事務(wù)殷繁,非司臥理”。從此不難看出,宋犖為國為民已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個人成就
文學(xué)、繪畫
宋犖論文宗唐、宋諸大家。清初文人鑒于明代前后七子強學(xué)秦、漢散文之失,標宗唐、宋而在實踐上卓有成就的當推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宋犖曾合刻侯、魏、汪三家文為《國朝三家文鈔》,影響頗大。
宋犖著作有《西陂類稿》50卷、《漫堂說詩》及《江左十五子詩選》等。宋犖與王士禛有交往、“性嗜古,精鑒賞”,在慈仁寺所購得《十六國春秋》殘本。清代邵長蘅曾選王士禎與宋犖詩為《王、宋二家集》。宋詩不及王詩的超逸,而清剛雋上,亦自可觀。其詩多贈答、題畫、詠物、記游之作。其中如《盤山詩》、《黃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將軍兼索子湘和》、《烏江》、《石盆峪龍?zhí)陡琛、《椰子》等詩,含蓄醞藉,標格雋上,頗見特色。宋犖有論詩著作《漫堂說詩》,他論詩主張尊杜甫,認為韓愈、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都是學(xué)杜而成家的。但他對蘇軾“彌覺神契”(《漫堂說詩》)。他和王士禎是好友,但論詩主張有異。論者認為他是清代學(xué)宋詩派中的重要詩人,比他晚生10余年的查慎行則為學(xué)宋詩派中成就最高的詩人。宋犖善畫水墨蘭竹, 疏遠絕倫。同時亦擅長山水畫。
收藏、鑒賞
宋犖以同鄉(xiāng)故,得收藏睢州袁樞(袁可立子)家藏名品,以此名重天下。康乾年間,北京古董商舉物以宋尚書(宋犖)鑒定為榮耀。宋犖自云:“余嘗云黑夜以書畫至,摩挲而嗅之,可辨真贗。”合肥許太史家藏畫一幅,不知出于誰手,宋犖鑒定為崔白畫,眾皆不信。持畫對日光一照,果發(fā)現(xiàn)崔白印章,眾皆嘆服。
黃州司理王俟齋不信,在客廳懸一畫以試宋犖。宋犖坐在門外車上便斷定是林良所作,王終于心服口服?梢娝螤舞b賞之精。宋犖所收唐宋名跡,宋元秘帙,冠于河右。有《西陂藏書目》一卷,計數(shù)萬冊。今人周紹良撰《清代名墨叢談》載《宋犖墨品》三卷,認為“鑒賞之精,收藏之富,不惟冠絕一時,后來者也難倫比!
詩作選摘
【落花】
昨日花簌簌,今日落如掃。
反怨盛開時,不及未開好。
【即事六首(其五)】
雨過山光翠且重,一輪新月掛長松。
吏人散盡家僮睡,坐聽寒溪古寺鐘。
【邯鄲道上】
邯鄲道上起秋聲,古墓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來名利客,滿身塵土拜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