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秦檜

    秦檜

    秦檜(1090—1155)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原為北宋御史中丞,金兵破開封,被俘去金,受金大將信任,l130年奪船逃回。他居相位長達17年,為人奸詐,排異己、結(jié)死黨,貶斥張浚、趙鼎,收韓世忠、岳飛等大將兵權(quán)。因與高宗力主投降議和,以“莫須有”罪陷殺岳飛,遭后世唾罵。備受高宗寵遇,封公贈謚。寧宗開禧年間被奪謚,改謚繆丑。

    秦檜在南宋朝廷內(nèi)屬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fù);同時結(jié)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元祐五年(1090年),秦檜生于黃州江邊舟中,先居住在常州,后徒居江寧,遂為江寧人。父親秦敏學(xué),做過玉山縣令、靜江府古縣(今廣西永?h)縣令。秦檜早年做過私塾教師,靠微薄的學(xué)費度日,他對自己的生活處境很不滿意,曾作詩說“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闭臀迥辏1115年),秦檜進士及第,補為密州教授。接著又考中詞學(xué)兼茂科,任太學(xué)學(xué)正。

    其妻王氏系統(tǒng)的很多親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當(dāng)敗類。然而他在北宋末年,卻是另一種表現(xiàn)。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檜上奏,認為對南,犯的金軍“不宜示怯,以自處削”。十一月,金兵包圍京師汴京(今開封),派使索求三鎮(zhèn),秦檜上書言兵機四事:召百官詳細討論、加強守備、將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宋欽宗未予答復(fù),任命秦檜為職方員外郎,不久改為干當(dāng)公事,隸屬河北割地使張邦昌。秦檜認為此職專為割地求和,有違自己的主張,三上奏折請求辭職。

    宋擬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以求息兵,派秦檜、程瑀為割地使,護送肅王趙樞出使金營。金朝扣留趙樞為質(zhì),約定割地議和后釋放,秦檜等人行至燕京而返。經(jīng)御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吳開推薦,秦檜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升為左司諫。王云、李若水再次出使金營,得見金兵二元帥,傳說金兵堅持要宋割地,不然就進取汴京。十一月,欽宗在延和殿召百官商議對策,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檜等三十六人不同意。不久,秦檜升任御史中丞。

    國亡北擄

    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汴京失守,欽宗奉表投降,被拘于金營。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欽宗被廢為庶人,莫儔、吳開從金營回來,傳金元帥之命要推立異姓為帝。留守王時雍召百官共議立張邦昌,監(jiān)察御史馬伸主張共進議狀,保存趙氏江山。秦檜表示支持,遂寫議狀,上書金帥乞立趙氏為帝,被拘押在金營。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張邦昌被立為偽楚皇帝,定都金陵。四月,秦檜隨徽、欽二帝一起被拘往北方,經(jīng)燕山,轉(zhuǎn)至韓州。張邦昌遣人送書,請金放回孫傅、張叔夜及秦檜,金不許。同年五月,康王趙構(gòu)在應(yīng)天府(今商丘)即位,建立南宋,是為宋高宗。宋徽宗得知消息后,致書金帥粘罕,約定和議,讓秦檜加工潤色,秦檜以厚禮賄賂粘罕。金太宗完顏晟把秦檜賜給其弟撻懶(完顏昌)。

    秦檜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四月,金軍驅(qū)擄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北上,把張叔夜、何栗、孫傅、秦檜、司馬樸、陳過庭等都一并押走。到達北方后,孫傅等人都守節(jié)不屈,唯獨秦檜屈服于威逼利誘,見風(fēng)轉(zhuǎn)舵。宋徽宗趙佶得到宋高宗即位的消息,叫秦檜起草一封信,向金酋粘罕搖尾乞憐,表示愿派人通知兒子,“使子子孫孫永奉職貢”。后來,秦檜對此事并不完全隱瞞,還進行自我吹噓。宋徽宗的一紙賣身契,并未使他超脫階下囚的困境;而秦檜卻開始飽享女真貴族的殘羹剩炙,“粘罕喜之,賜錢萬貫、絹萬匹”。據(jù)說,秦檜通過“厚賂”,打通關(guān)節(jié),此信才得以傳送到粘罕手中,真是一本萬利的自賣。

    獲寵南歸

    金太宗把秦檜分賜給撻懶。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陳過庭等人都流放到東北的顯州(今遼寧北鎮(zhèn)縣東南),唯獨秦檜卻在撻懶的卵翼之下,留在燕山府,先充“任用”,后任命為“參謀軍事”。有一次兀術(shù)還特地宴請秦檜,而“左右侍酒者,皆中都貴戚王公之姬妾”。建炎三、四年(1129一1130年)間,撻懶負責(zé)淮東戰(zhàn)場。秦檜如何當(dāng)“參謀”的詳情,已不得而知,現(xiàn)在所知的,是他曾向被圍的楚州(今江蘇淮安)寫過勸降書。楚州之戰(zhàn)是當(dāng)時最壯烈的保衛(wèi)戰(zhàn)之一,全城軍民在趙立指揮下,盡管糧盡援絕,只吃樹皮草根,仍死守不屈。城破之日,軍民“抑痛扶傷巷戰(zhàn),雖婦人女子亦挽賊俱溺于水”,以英勇就義回答了勸降。

    建炎四年(1130年),撻懶率兵進攻山陽(今江蘇淮安),秦檜隨軍同行。十月,秦檜攜家眷離開金營,取道漣水軍水砦,返回行都臨安(今杭州)。秦檜歸宋后,自稱殺了監(jiān)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朝臣多持懷疑態(tài)度,宰相范宗尹、樞密院李回與秦檜關(guān)系要好,竭力保薦他的忠心。

    秦檜返朝入對,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并呈上草擬的和議書。金軍在北方窮于應(yīng)付游擊健兒的襲擾,在南線又接二連三地挫敗,使撻懶改變了單純軍事進攻的方針,重新?lián)炱稹耙院妥h佐攻戰(zhàn),,的策略!澳献阅,北自北”是撻懶的南北朝方案,也是秦檜在南宋的政治活動指針。高宗認為秦檜忠心可嘉,任命其為禮部尚書,秦檜的隨從也都改為京官,就連船工孫靖也補官為承信郎。

    紹興元年(1131年)二月,秦檜升任參知政事。宰相范宗尹建議討論徽宗崇寧、大觀以來朝廷濫賞之事,秦檜極力贊成,但高宗堅決反對,秦檜遂附和高宗,并以此為由竭力排擠范宗尹。七月,范宗尹罷相,秦檜揚言:“我有二策,可聳動天下!庇腥藛査麨楹尾徽f,秦檜說:“現(xiàn)在沒有宰相,無法執(zhí)行!卑嗽拢貦u升任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首次拜相。九月,呂頤浩二度拜相,與秦檜共掌朝政。秦檜密謀奪呂頤浩權(quán),就讓黨羽造謠說:“周宣王修內(nèi)政、攘外敵,故能中興,今二相應(yīng)分管內(nèi)政外政!备咦谠t命呂頤浩專管軍旅,秦檜專管政務(wù),呂頤浩遂在鎮(zhèn)江建造都督府。

    朝政風(fēng)波

    紹興二年(1132年)五月,秦檜奏請設(shè)修政局,自為提舉,與參知政事翟汝文同領(lǐng)政務(wù)。隨后,秦檜彈劾翟汝文擅自處置堂吏,翟汝文被罷官。秦檜的黨羽劉一止、曾統(tǒng)也認為沒有必要設(shè)立修政局,秦檜不聽。不久,有人議論廢罷修政局,二人都上疏說不能廢。七月,朝廷廢除修政局,罷劉一止為起居郎。

    呂頤浩自鎮(zhèn)江都督府還朝,謀劃趕走秦檜,就以朱勝非為助,任命黃龜年為殿中侍御史、劉棐為右司諫。黃龜年彈劾秦檜專主和議,破壞恢復(fù),結(jié)黨專權(quán),不會長久,并把秦檜比作王莽、董卓。秦檜也擢用胡安國、張燾、程瑀等名人,委以要職,以圖排擠呂頤浩。

    呂頤浩向席益請求對策,席益獻策把秦檜及其黨羽看作朋黨,首先要除掉黨魁胡安國。朝廷詔命朱勝非為同都督,給事中胡安國上書說其不可用,朝廷改命朱勝非為醴泉觀使兼侍讀,胡安國遂請求辭職,秦檜再三挽留,未果。隨后,秦檜黨羽張燾、胡世將、吳表臣等,皆被罷出尚書省。八月,高宗召綦崈禮入宮奏對,拿出秦檜所陳二策給他看(河北人還金國,中原人還劉豫)。并說:“秦檜說‘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朕是北人,將歸哪兒?秦檜又說‘為相數(shù)月,可聳動天下’,朕至今也沒看到。”綦崈禮就把高宗的意思寫入訓(xùn)辭,布告中外。隨后,高宗降詔,罷去秦檜相位,任為觀文殿學(xué)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并張榜朝廷,以示不再復(fù)用。

    東山再起

    紹興五年(1135年),金太宗去世,撻懶主政,宋金終成和議。二月,秦檜復(fù)官為資政殿學(xué)士。六月,拜為觀文殿學(xué)士、知溫州。紹興六年(1136年)七月,秦檜改知紹興府。不久,又被任命為醴泉觀使兼侍讀、行宮留守,并暫去尚書省、樞密院參議政事。

    紹興七年(1137年)正月,何蘚出使金國返回,告知徽宗及顯肅皇后死訊,高宗重禮發(fā)喪,當(dāng)天任命秦檜為樞密使,地位僅次于抗戰(zhàn)派的宰相張浚。當(dāng)時抗金形勢空前良好,在宋廷罷免庸將劉光世之時,宋高宗決定授予岳飛對全國大部分軍隊的指揮權(quán),說:“除張俊、韓世忠不受節(jié)制外,其余并受卿節(jié)制。”必這項決定可在相當(dāng)程度上彌補以往岳飛與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吳玠等軍不能協(xié)同配合的缺陷,岳飛一時興高采烈,積極作直搗中原的準(zhǔn)備。四月,高宗命王倫出使金國,迎奉回梓宮。

    秦檜看準(zhǔn)張浚志大才疏,自命不凡,不滿于兼空頭都督的弱點,進行煽動。兩人共同說服宋高宗,不應(yīng)讓岳飛掌握太大的兵柄,以免功蓋天下,威略震主。宋高宗當(dāng)即收回成命。岳飛的北伐計劃成了泡影。劉光世罷官后,淮西軍因無良將統(tǒng)率,八月,酈瓊等發(fā)動叛亂,率軍四萬余人投奔偽齊(淮西軍變)。前沿四大軍區(qū)之一,頓時成為無兵無防的空白!盎次髦儭闭痼@全國,張浪不得不引咎下臺。秦檜其實也是禍?zhǔn)祝瑓s因深藏慕后,處處把張浚推在第一線,沒挨著一支彈勃之箭。他伙同新相趙鼎,利用張浚的個人失策,對抗戰(zhàn)路線搞落井下石。他們把“行在”由建康后撤至臨安(今浙江杭州),終止北伐的一切部署和準(zhǔn)備,以示茍安一隅。九月,張浚引咎辭相,高宗問誰可代替,張浚不答。又問秦檜如何,張浚回答說昏暗無能,于是高宗任命趙鼎為相。

    屈己議和

    紹興八年(1138年)三月,秦檜被任命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次拜相。五月,金派使者議和。高宗擔(dān)憂太后年事已高,告訴秦檜不惜屈己稱臣,希望和議速成。秦檜對高宗考驗再三,確認其決心已定,遂奏請若要議和,只和自己商議,不許群臣干預(yù)。高宗同意。十月,趙鼎因立嗣事件罷相,秦檜獨攬大權(quán),決意議和。

    紹興八年(1138年)十一月,高宗下詔,傳達金國要宋廷屈己議和,百官多認為金國之言不可信。秦檜擢升中書舍人勾龍如淵為御史中丞,排擠朝中議論不合之人。呂本中、張九成、馮時行、胡銓等皆被貶出朝廷。十二月,金派張通古、蕭哲出使北宋,國書名為“詔諭江南”,秦檜懷疑是封冊文書,就與金使磋商,改江南為宋、詔諭為國信。金使行至泗州,要求所過州縣用臣禮相迎、高宗以客禮相待,態(tài)度極其傲慢。京、淮宣撫處置使韓世忠多次上疏,愿效力死戰(zhàn),高宗不準(zhǔn)。金使抵達高宗行都,通告宋廷“先歸還河南,冊封高宗為帝,余事再慢慢商議”。

    秦檜打算接受金國條件,但高宗不愿跪拜稱臣、接受金國冊封,館職吏員也上書反對議和,各地軍民義都憤填膺。于是高宗以“居喪期難行吉禮”為由,讓秦檜率朝臣去驛館接收國書。

    金國背盟

    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和議已成,大赦天下。高宗雖聽從秦檜議和,但也懷疑金人有詐,故不曾放松邊備。三月,金人歸還河南、陜西舊地。張浚上奏,要以石晉、劉豫為戒;徐俯、連南夫、岳飛也借賀表進行諷諫。汪應(yīng)辰、樊光遠、韓紃、毛叔慶、張行成等都說金人居心叵測、和議難長久,皆被秦檜罷黜。七月,兀術(shù)以謀反罪誅滅金將宗磐和撻懶,拘王倫于中山府。韓世忠請求趁機攻金,秦檜以《春秋》不伐喪為借口反對,高宗也不贊成,出兵一事遂作罷。

    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背盟,分四路入侵,河南、陜西等地相繼淪陷,高宗下詔列舉兀術(shù)罪狀。御史中丞王次翁上奏說:“以前國事無人主議;若事態(tài)稍變就換宰相,未必妥當(dāng)!备咦谏钚挪灰桑貦u的相位愈加穩(wěn)固。

    紹興和議

    紹興十年(1140年)六月,秦檜上奏,和議已變,支持討伐金國,但終沒實行。閏六月,秦檜指使王次翁散步謠言,趙鼎被貶到興化軍,不久,流放潮州。七月,宋軍諸路戰(zhàn)線捷報不斷:張俊攻克亳州,王勝攻克海州,岳飛敗兀術(shù)于郾城。八月,秦檜力主和議,罷黜反對和議的喻樗、陳剛中等七人。九月,高宗派起居舍人李易曉諭韓世忠罷兵,諸路將帥皆被召回,蔡州、鄭州、淮寧府等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

    紹興十一年(1141年)二月,兀術(shù)再次南下,宋將邵隆、王德等連戰(zhàn)皆捷,收復(fù)商州、廬州等地。三月,秦檜傳諭張俊、楊沂中、劉锜班師,濠州失陷,金兵北還。四月,秦檜密奏高宗“論功行賞”,收回諸將兵權(quán),韓世忠、張俊、岳飛相繼回朝,分別被任命為樞密使和副使,高宗撤掉三個宣撫司。六月,秦檜進封為慶國公。七月,《徽宗實錄》修成,升為少保,加封冀國公。九月,兀術(shù)有求和之意,秦檜上奏宋廷,派劉光遠、曹勛出使金國,商議以淮水為界,宋割唐、鄧二州。隨后又派何鑄回訪,答應(yīng)金的條件。十月,秦檜讓諫官萬俟卨彈劾岳飛,張俊又誣告岳飛部將張憲謀反,岳飛父子被押送大理寺。十一月,金帥兀術(shù)派蕭毅等到臨安,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十二月,因岳飛在議和、立嗣等問題上和自己沖突,秦檜便誣告岳飛曾說自己和宋太祖都是三十歲任節(jié)度使,謾侮先皇、意圖謀反,又以受詔不救淮西等罪名,將岳飛賜死獄中。

    粉飾太平

    紹興十二年(1142年)八月,徽宗及顯肅皇后、憲節(jié)皇后的靈柩運至行都,太后還慈寧宮。九月,加秦檜為太師,進封魏國公。十月,進封秦、魏兩國公,秦檜繼子秦?zé)邕M士及第。因和議已成,秦檜更加痛恨以前反對自己的人,遂貶趙鼎于潮州、王庶于道州、胡銓于新州,永不錄用;曾開、李彌遜、張俊等也被罷官。

    紹興十三年(1143年),秦檜慶賀瑞雪,沒出現(xiàn)日食,又奏請慶賀楚州奏鹽城縣海水清澈,高宗不許。虔州知州薛弼匯報在木頭內(nèi)發(fā)現(xiàn)文字“天下太平年”,高宗下詔交付史館。于是秦檜開始粉飾太平,祥報每天不斷,各地儀禮不絕。洪皓因知道秦檜和金帥室睰的舊情被論奏,胡舜陟、張九成、張邵也因言語冒犯秦檜被貶。

    紹興十四年(1144年),秦檜興文字獄,因言獲罪者有黃龜年、白鍔、張伯麟、解潛、辛永宗等,趙鼎、李光都被再次流放到海島。因立嗣一事罷免吳表臣、蘇符等七人。臺州曾惇獻詩,稱秦檜為“圣相”。秦檜下令禁止野史,由秦?zé)缛蚊貢俦O(jiān),負責(zé)撰修國史;并焚毀自罷相以來涉及秦檜的所有詔書和奏章。十月,打擊理學(xué),禁止程頤、張載的著作在社會上傳播。

    權(quán)傾朝野

    紹興十五年(1145年)四月,高宗賞賜秦檜府第。六月,高宗到秦檜家,對其家眷都加封官職。七月,秦檜欲禁私史,進言私史害正道。十月,高宗將親筆題寫的“一德格天”匾額賜給秦檜。紹興十六年(1146年)正月,秦檜建家廟。三月,高宗賜以祭器,帝王賜將相祭器即始于秦檜。五月,有彗星出現(xiàn),高宗詔命百官直言勸諫,張浚上疏進言朝廷形勢嚴(yán)峻、要早作預(yù)備,秦檜大怒,削其兵權(quán),貶到連州。

    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封秦檜為益國公。十二月,進士施鍔上文歌頌時政,永免其文解,從此頌詠獻媚的人越來越多。紹興十八年(1148年),李顯忠上奏恢復(fù)中原,被削去軍職。紹興十九年(1149年),高宗命人為秦檜制畫像,并親自做贊;各郡都上奏說監(jiān)獄已空。十二月,秦檜再次禁私撰野史,允許民間告發(fā)。

    紹興二十年(1150年)正月,秦檜上朝,殿司小校施全刺秦檜不中,被斬殺于市,秦檜自此出門必帶侍衛(wèi);李光的兒子李孟堅被人告發(fā)撰寫李光的私史,貶至峽州,連坐八人。五月,湯思退奏請把秦檜忠于趙氏的事跡交付史館。六月,汪大圭,惠俊、劉紀(jì)中等,因誹謗秦檜而獲罪。秦檜病重,高宗允許其乘轎上朝、免朝拜禮。

    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秦檜以誹謗朝政罪,興王庶二子、葉三省、楊煒、袁敏求四大獄案。二十三年,秦檜奏請高宗從臺州謝伋家收回綦崈禮所受的圣旨(即秦檜第一次被罷相的圣旨),想消滅對自己不利的證據(jù);進士黃友龍毀謗秦檜,被處以黥刑,發(fā)配嶺南;內(nèi)侍裴詠因指斥秦檜,編管瓊州。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三月,秦檜的孫子秦塤以鎖廳試和省試第一的身份參加殿試,秦檜奏請由親信湯思退、魏師遜擔(dān)任主考。高宗讀到秦塤的文章,發(fā)現(xiàn)其行文語氣與秦檜毫無二致,就擢張孝祥為第一,降秦塤為第三。不久,秦塤被任為實錄院修撰,宰相子孫同領(lǐng)史職,前所未有。

    奸相壽終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二月,沈長卿和芮燁共賦《牡丹詩》,被鄰人告發(fā),皆被貶;知府呂愿中賦詩獻媚,被召用。有人奏請秦檜乘金根車、設(shè)益國府官署、加九錫,秦檜泰然受之。

    八月,趙令衿看秦檜所作的《家廟記》,順口說出“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被人告發(fā);御史徐喜揭發(fā)趙鼎之子趙汾與趙令衿關(guān)系密切,被送入大理寺。秦檜深恨趙鼎、張浚和胡寅,此時趙鼎已死,遂讓趙汾自誣與張浚、胡寅謀劃叛亂,想將他們一網(wǎng)打盡,受牽連者達五十三人。案成后,秦檜因病重不能寫字。

    十月二十一日,高宗去秦檜家探視病情,秦檜無一語,只流淚而已。高宗命沈虛中草擬秦檜父子的致仕制書。當(dāng)夜,秦?zé)缗汕貕_同林一飛、鄭木冉見臺諫官徐喜、張扶,策劃自己的拜相事宜。二十二日,宋廷加封秦檜為建康郡王,進秦?zé)鐬樯賻煟灾率。?dāng)晚,秦檜去世,終年六十六歲,追贈申王,謚號“忠獻”。

    開禧二年(1206年),宋寧宗下詔韓侂胄出兵北伐,四月,追奪秦檜王爵,改謚謬丑。

    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掌權(quán),積極奉行降金乞和政策,又恢復(fù)了秦檜的申王爵位及忠獻謚號。

    主要成就

    書法藝術(shù)

    秦檜字體尚工,書寫齊整工穩(wěn),擅長篆體。陶宗儀在金陵文廟的中欄上曾見過秦檜的書法“玉兔泉”三個字,稱其字“頗有可觀”。秦檜的書法存世有《偈語帖》、《深心帖》等,南宋曾宏父《鳳墅帖》亦收錄有秦檜的墨跡。

    秦檜雖是佞臣 ,卻詩文天下,頗擅筆翰,陶宗儀《書史會要》云:“檜能篆,嘗見金陵文廟中欄上刻其所書‘玉兔泉’三字,亦頗有可觀!庇袝嬋搿讹L(fēng)墅帖》。因為秦檜是千古罪人,因此他本人書法上的成就就被黯淡下去了。

    創(chuàng)造宋體

    秦檜是狀元出身,博學(xué)多才,書法頗有造詣。為官早年名聲尚好,深為宋徽宗喜愛,被破格任用為御史臺左司諫,負責(zé)處理御史臺衙門的往來公文。

    在處理公文中,秦檜發(fā)現(xiàn)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文字體不一,很不規(guī)范,尤其對徽宗趙信的字甚有研究,后在仿照趙佶“瘦金體”字體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獨特字體,工整劃一,簡便易學(xué)。他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新體字謄寫奏折引起了徽宗的注意,下令秦檜將其書寫范本發(fā)往全國各地,要求統(tǒng)一按范本字體書寫公文,這一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廣。這種字體逐漸演變?yōu)橛∷⒂玫摹八误w”。

    收藏成就

    秦檜文采風(fēng)流,鑒識非凡,在貪戀權(quán)力的同時,還對古董珍玩保持著極大的興趣。想方設(shè)法聚斂古玩的同時,秦檜特在相府后院建一“格天閣”,專門收藏歸類,命親信家丁日夜看守。

    據(jù)《木桯史》記載:“秦檜以紹興十五年(1145年)四月丙子朔,賜第望仙橋,并銀絹萬兩匹,彩千縑!苯B興四年(1134年),鎮(zhèn)守廣州南海佛山三地的督將方務(wù)德因在臨安述職時直言頂撞過秦檜,擔(dān)心受報復(fù),不安于位。后來他攜特產(chǎn)龍涎香20大箱送往臨安秦宰相府,其中另作標(biāo)記的4箱才是關(guān)鍵:內(nèi)藏足赤黃金40錠,上等象牙雕屏風(fēng)4扇,20年的緬甸玉器及唐代名人字畫10件。

    個人作品

    秦檜著有《北征紀(jì)實》!度卧姟返蠕浻小额}范文正公書伯夷頌后》及殘句一句。

    歷史評價

    正面評價

    趙構(gòu):秦檜力贊和議,天下安寧。自中興以來,百度廢而復(fù)備,皆其輔相之力。誠有功于國。

    胡適:秦檜有大功而世人唾罵他至于今日,真是冤枉。

    張岱:嗚呼!秦檜力主和議,緩宋亡且二百余載。

    負面評價

    脫脫:①檜兩據(jù)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②檜立久任之說,士淹滯失職,有十年不解者。附己者立與擢用。自其獨相,至死之日,易執(zhí)政二十八人,皆世無一譽。③檜陰險如崖阱,深阻竟叵測。④晚年殘忍尤甚,數(shù)興大獄,而又喜諛佞,不避形跡。

    張浚:近與(秦檜)共事,始知其暗。

    胡宏:今柄臣擅國,違天逆理,專事阿黨,利惑君心,阻塞義理之路。而汲引庸妄,戕伐國本,以奉事仇敵,襲舊京敗亡之道… …太上皇帝… …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臥薪嘗膽,宜思所以必振者也,而柄臣者乃敢欺天罔人,以大仇為大恩乎… …太母天下之母,其縱釋乃惟金人之命,此中華之所大辱,臣子所不忍言者也,而柄臣者乃敢欺天罔人,以大辱為大恩乎… …今關(guān)河重地,悉為敵封;園陵暴露,不得瞻拜;宗族拘隔,不得相見;土地分裂,人民困苦,不得鳩集;冤恨之氣,外薄四海,不得伸雪。而柄臣者方且施施然厚誣天下,自以為有大功乎?閣下受其知遇,何不懇懇為之言乎… …今閣下目睹忘仇滅理、北面向敵以茍晏安之事,猶偃然為天下師儒之首既不能建大論、明天人之理以正君心,乃阿諛柄臣,希合風(fēng)旨,求舉太平之典,又為之詞云云,欺天罔人孰甚焉?是黨其惡也。人皆謂閣下平生志行掃地盡矣… … 《春秋》之義,誅國賊者,必先誅其黨… …閣下不及今翻然改圖,必與之俱矣。

    袁燮:自秦檜當(dāng)國,陰與虜結(jié),沿邊不宿重兵。

    馬端臨:秦檜自得政以來,動興大獄,脅制天下。岳飛獄死,檜勢焰愈熾。賢士大夫,時系詔獄,死、徙相繼,天下冤之。又置察事卒數(shù)百游市間,聞言其奸者,即送大理獄殺之。

    俞蛟:身為宋臣,反為金人作奸細,必欲其君納幣稱臣于敵而后快,致燕云不可復(fù),兩宮不可返。

    朱熹:秦檜之罪所以上通于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

    敖英:秦檜奸臣之雄也,當(dāng)金人立張邦昌之曰,仗義抗詞,請立趙宗,就執(zhí)不屈,而清議壯之。

    鄭瑗:宋議立異姓,秦檜抗言見執(zhí),可謂義矣,而終誤國于渡江之后。

    王夫之:①秦檜者,其機深,其力鷙,其情不可測,其愿欲日進而無所訖止。故以俘虜之余,而駕耆舊元臣之上,以一人之力,而折朝野眾論之公,唯所誅艾。藉其有子可授,而天假以年,江左之提封,非宋有也。②殺人宗族,盡解諸帥之兵,大壞軍政,粉飾治平,延及孝宗而終莫能振。

    湯鵬:李林甫相唐十九年,秦檜相宋亦十九年,則皆辱其宗社矣,孰與攝相三月,外寒強鄰之膽,而內(nèi)蒸男信女順之化耶?

    趙翼:書生徒講文理,不揣時勢,未有不誤人家國者。宋之南渡,秦檜主和議,以成偏安之局,當(dāng)時議者無不以反顏事仇為檜罪,而后之力主恢復(fù)者,張德遠一出而輒敗,韓侂胄再出而又敗,卒之仍以和議保疆。

    梁啟超: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侂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shù)。

    梁羽生:秦檜是“兩個中國論”的祖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換句話說,就是要使“兩個中國”合法化。

    史料記載

    年代作者書名篇目
    宋朝岳珂金佗稡編、金佗續(xù)編——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0—170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142—卷220
    佚名宋史全文卷16—卷23
    元朝脫脫等宋史卷26—卷31;卷473
    清朝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卷97—卷130

    軼事典故

    太師椅

    太師椅是中國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太師椅之名最早見于宋人張端義的《貴耳集》,據(jù)張端義記載,北宋時期的交椅只有一種樣式,形似栲栳,大小官員都喜歡使用。有一次,太師秦檜坐在國忌所的交椅上,一仰頭,無意中頭巾掉到了地上,京尹吳淵看在眼里,便設(shè)計了一種荷葉托首,命工匠依樣打造,安裝在國忌所的校椅上,命名為“太師樣”。由于這種樣式是專為秦檜設(shè)計,太師椅一名遂由此產(chǎn)生。

    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檜與太師椅的種種瓜葛,并將帶有荷葉托首的交椅明確稱為“荷葉交椅”、“太師交椅”。宋人王明清在《揮麈三錄》中記載了當(dāng)時其他朝臣用太師椅“仰首而寢”的情形,并說“達宦者皆用之”,可見“太師椅”之名流傳頗快。

    油炸檜

    據(jù)民間傳說,岳飛被秦檜夫婦施計殺害于風(fēng)波亭,軍民對此無不義憤填膺。臨安一戶飲食攤販得知消息后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檜和王氏的兩個面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里炸,并稱之為“油炸檜”。人們?yōu)榱税l(fā)泄憤怒,便爭相購買。隨著顧客越來越多,店鋪就簡化制作工序,直接把兩條面纏繞起來油炸,成為現(xiàn)今常見的炸油條。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條稱為油炸檜或油炸鬼。

    其實,油條的起源要遠遠早于宋朝。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農(nóng)學(xué)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唐代劉禹錫(一說蘇軾)也在詩歌《寒具》中描述過油條的形狀及制作過程。但毫無疑問,油炸檜、油炸鬼之名是始于南宋時期,且和秦檜密切相關(guān)。

    東窗事發(fā)

    據(jù)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載,秦檜想殺岳飛,又恐世人議論,猶豫不決,就和妻子王氏在東窗下商議。王氏說:“捉虎容易,放虎就難了!”于是秦檜下定決心除掉岳飛。后來,秦檜乘舟在西湖游玩,見一人批頭散發(fā),對他厲聲叫道:“你誤國害民,我已經(jīng)上告蒼天,等著上天派人來抓你吧!”秦檜回到家就斃命了。

    王氏請人驅(qū)邪,方士便設(shè)壇做法,在冥界見到了秦?zé)纾瑔柼珟熀卧,秦(zé)绱鹪卩暥,方士遂到酆都,看到秦檜和萬俟卨俱披枷帶鎖,備受痛苦。秦檜見到方士,就說:“麻煩轉(zhuǎn)告我夫人,就說東窗的事情已經(jīng)泄露了!

    這則故事在《喻世明言》、《說岳全傳》等作品中亦有記載,情節(jié)大同小異。后人據(jù)此引出典故東窗事發(fā),同源典故還有東窗事犯、東窗消息、東窗計、東窗婦等。

    懼內(nèi)斷后

    據(jù)野史記載,秦檜之妻王氏一直未能生育兒子,秦檜懼內(nèi),憂慮但不敢言語。秦檜一妾有孕,被王氏發(fā)現(xiàn)并驅(qū)逐而去,被迫嫁于仙游林氏,后生一子,取名林一飛,即為秦檜的私生子。王氏不但禁止秦檜認親生兒子,并且還不準(zhǔn)秦檜的私生子姓秦。

    王氏的兄長王奐,曾與奴婢偷情,生了一個兒子,結(jié)果其私生子也被老婆逐出家門,秦檜夫婦便收養(yǎng)為繼子,也就是秦?zé)。秦檜晚年權(quán)傾朝野,在朝中不可一世,但至死也無法將親生兒子林一飛改姓秦,其故非他,跋扈的王氏對他來說無疑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

    富可敵國

    據(jù)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秦檜貪得無厭,喜用貪宮污吏,排擠廉潔之士;群臣為了媚事秦檜,便以刻剝百姓為急務(wù),有因此貪贓枉法而被檢舉的,秦檜也都盡力保護。在拜相專權(quán)的十八年間,秦檜賣官鬻爵、開門納賄,向各級府衙索要珍寶,每年臘月生日時,各州縣送的壽禮達數(shù)十萬,秦檜家的府庫財富,超過了南宋朝廷的“左藏數(shù)倍”。當(dāng)時凡是南宋宮廷所稀缺的物品,秦檜的相府都應(yīng)有盡有,一人就富可敵國。

    秦檜及其黨羽為了媚事敵國和一己私欲,大肆收刮民脂民膏,還不斷增加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導(dǎo)致人民生活重困、餓殍遍野,朝廷財政陷入全面窘困,“府庫無旬刀之儲”。

    睚眥必報

    秦檜獨攬朝政后,堵塞言路,粉飾太平,蒙蔽高宗耳目。進言的不是歌頌秦檜,就是造謠中傷。高宗想詔令百官直言勸諫,但朝臣畏懼秦檜,都怕言語不當(dāng)觸犯禁忌,只好用些冠冕堂皇的話來敷衍塞責(zé)。

    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衢州有強盜作亂,秦檜派殿前司將官辛立率一千人前去抓捕,沒有稟報高宗。晉安郡王得到消息,就進宮稟報,高宗大驚,急忙詔問秦檜。秦檜說:“小事不值得陛下操勞,沒敢驚動圣聽,拘捕盜寇后會即刻上奏!鼻貦u出宮后,追查內(nèi)情,得知是晉安郡王通報消息,就上奏說晉安郡王正在為秀王服喪,不應(yīng)領(lǐng)取俸祿。晉安郡王的俸祿每月減少了二百緡,高宗只好從國庫出錢給他接濟。

    一言治罪

    秦檜執(zhí)政晚期,對輿論控制更加嚴(yán)密,不斷興起文字獄,因一句話或一句詩詞而被治罪的屢見不鮮:太學(xué)生張伯麟曾題壁說:“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的父親嗎”,被杖脊刺配到吉陽軍;趙令衿讀秦檜的《家廟記》,順口說出“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被投入大牢;沈長卿賦詩“寧令漢社稷,變作莽乾坤”,被編置化州等等。

    還有一次,秦檜舉行家宴,命戲子演戲,扮小官的戲子頭上的大環(huán)掉在了地上。一戲子問:“這是什么環(huán)?”小官說:“二勝環(huán)”,戲子說:“你坐太師椅,為什么把‘二勝環(huán)’丟在腦后!”暗喻秦檜掌權(quán)后(坐上太師椅),就把迎接二圣(徽、欽二帝)南還的事置之度外了。秦檜大怒,將戲子全部打進了大牢。

    秦檜送魚

    二次拜相時,妻子王氏應(yīng)吳皇后之邀,進宮赴宴,席間有一道菜是清蒸鯔魚。鯔魚美味可口,廣泛盛產(chǎn)于南方沿海,但高宗南渡之后,邊事吃緊,很少能吃到。吳皇后就問王氏有沒吃過這種魚,當(dāng)時秦檜家中有各地的貢品,王氏就如實回答說吃過,而且個頭比宴席上的還要大,并承諾回去后給吳皇后送上一些。

    王氏回家后,將這件事告訴了秦檜,秦檜大驚失色。相府有皇室貢品,這會引起高宗懷疑,對自己的仕途極為不利。但秦檜馬上想到了應(yīng)對之計,就讓王氏帶了幾十條青魚進宮進奉,以避免這場潛在的風(fēng)波。吳皇后看了,果然打消了疑慮,笑著說:“我說秦檜怎么會有鯔魚,原來是把青魚和鯔魚搞混了啊!

    遺臭萬年

    元代時,人們在秦檜墓前便溺以快意,謂“遺臭冢”,有詩曰“太師墳上土,遺臭遍天涯!泵鞔鷷r,人于岳飛墓前種檜樹,一劈為二,名曰“分尸檜”。清朝秦澗泉到西湖岳飛墓前,自稱“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庇钟幸坏匮輵,忽一人上臺將演秦檜者刺死?梢娗貦u名聲之臭。

    家族成員

    輩分關(guān)系姓名簡介
    長輩祖父秦仲淹未仕
    父親秦敏學(xué)曾任玉山縣令,知靜江古縣,余則不詳。紹興十九年(1149年),高宗在其碑首書“清德啟慶之碑”。
    母親王氏南昌人,仕宦人家,封秦國夫人、追封秦魏國夫人
    平輩妻室王氏宋神宗時宰相王珪孫女。也是童貫的干女兒,歷封魏國夫人、韓國夫人。
    長兄秦彬生平不詳
    次兄秦梓生平不詳
    弟弟秦棣生平不詳
    子嗣繼子秦?zé)?/td>字伯陽,本姓王,為秦檜妻兄王喚之子。以少師致仕、封福國公。
    孫子秦塤秦?zé)玳L子,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探花。歷任敷文閣待制、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
    秦堪生平不詳
    秦卓又名秦坦,生平不詳
    曾孫秦鉅秦塤之子,字子野,嘉定十四年(1221年)在蘄州抗金戰(zhàn)死,封義烈侯。

    人物爭議

    陷害岳飛

    岳飛是誰殺害的問題,史學(xué)界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宋高宗趙構(gòu)(高宗說);另一種則認為是秦檜矯詔殺害了岳飛(秦檜說)。高宗說早期史料有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文徵明、李亞平、王曾瑜等持此論;秦檜說早期史料有岳珂《金佗粹編》和《續(xù)編》,鄧廣銘等持此論。

    案件的性質(zhì)

    有學(xué)者指出,此案在當(dāng)時稱為“詔獄”,是皇帝欽命的法律案件,罪犯由皇帝親自下詔書方能定罪!督ㄑ滓詠沓半s記》保存有此案完整的判決書,指明了案犯的罪名及處罰結(jié)果,可見此案是奉圣旨辦案,最后也由宋高宗最終裁決。

    高宗的心態(tài)

    高宗殺害宋廷倚為軍事支柱的大將岳飛,其原因史學(xué)界還是眾說紛紜,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猜測:

    1、擔(dān)憂帝位

    綦彥臣認為,岳飛主張“北伐、迎請二帝還朝”,威脅到高宗的地位,是他被殺的原因。鄧廣銘對此提出反駁,他指出徽宗死后,金人多次揚言要扶植欽宗回朝即位,岳飛因此改變了其“奉迎二圣”的主張,代之以迎還徽宗夫婦靈柩和韋太后等皇室親族,這足以說明岳飛頗諳政治。但這都只是猜想,不太可信。事實上,宋金就此事有過多次談判,高宗還下詔修建仁宗宮殿,也許高宗無須在“迎還二圣”問題上深忌岳飛。

    2、防范大臣

    李亞平曾提出觀點,認為岳飛在立儲問題上,越職言事,犯了皇家大忌,令高宗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殺心。也有人認為,岳飛帥全國大半兵力,個性又耿直倔強,往往鋒芒畢露,不搞韜晦之計,使高宗覺得岳飛自恃掌有兵權(quán),難以駕馭;而防范武將兵權(quán)過大,一直是趙宋王朝惜守的家法,因此,功高權(quán)重的岳飛,就被高宗視為對皇權(quán)的潛在威脅,以致在收繳兵權(quán)之后,仍不想放過,要殺一儆百。

    3、其他猜測

    還有學(xué)者認為,據(jù)說金兀術(shù)在紹興和議前,有“必殺岳飛而后可和”的條件;臺灣有學(xué)者提出,高宗特別思念生母韋太后,金人便以“釋母必殺岳飛”為交換條件;也有人認為是各類矛盾的綜合,才使高宗做出這一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秦檜死后,高宗曾為一些人平反,不少大臣上疏,要求為岳飛恢復(fù)名譽,但高宗始終不予理會,從中亦可見高宗對此案的肯定態(tài)度。

    秦檜的權(quán)勢

    有學(xué)者指出,秦檜雖極受高宗寵信,但也只是寵信而已,決不能任意擺布高宗,不能用矯詔的手段鏟除異己。如紹興九年,因反對議和,高宗下令將胡銓“送昭州編管”,秦檜雖對胡銓恨之入骨,“必欲殺之而后已”,然而在以后的許多年中,卻始終對這位職位低微的編修官無法動用屠刀。對胡銓這樣的小官尚且如此,對有赫赫戰(zhàn)功而曾任樞密副使的岳飛就更不能擅自處置了。

    宋代審理大案和詔獄,在表面上依然有一套較為嚴(yán)格的司法程序,尤其是大理寺治獄,其審訊、詳斷、判刑、評議、定判、復(fù)核等,都有詳細規(guī)定,秦檜諸奸臣雖然能于其中起一定作用,但最終裁決權(quán)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上,秦檜的權(quán)勢再大,也是無法公開“矯詔”殺害大臣的。

    結(jié)語

    也許在殺岳飛問題上,高宗與秦檜是各懷鬼胎、互相利用的關(guān)系。在秦檜看來,不殺岳飛,難成和議;而在高宗看來,更重要的是殺雞儆猴,以便他更自如地駕馭諸將,控制朝政與軍權(quán)。所以,高宗與秦檜玩弄的是“交相用而曲相成”之把戲。于是,岳飛非死不可。

    金國奸細

    秦檜之所以被定罪為“金國奸細”,主因是其被擄至金國而得以舉家歸宋。持此觀點的人認為,如果不是秦檜屈膝投降,金國絕不會讓其舉家南歸,進而推論秦檜在金國已變節(jié),是金國有意縱其返宋,充當(dāng)金國破壞南宋的奸細,今人鄧廣銘和王曾瑜均持此論。但細究此論,當(dāng)考慮以下幾點:

    1、秦檜南歸后,朝臣懷疑者很多,但相信者也不少,代表人物就有宰相范宗尹、樞密院李回。高宗在聽完秦檜的“二論”后,也深感其忠心,并恩寵有加。

    2、紹興二年,左相呂頤浩為排擠秦檜,任用大批親信對其進行攻訐,最終高宗將秦檜罷相。在這一事件中,呂頤浩羅織的罪名很多,但無人言及“奸細”。如果證據(jù)確鑿,他們顯然不會放棄叛國罪這樣重大的罪名。

    3、秦檜有敢于與金國作對的史事:①金人敗盟攻宋時,秦檜曾下《討烏珠檄書》于諸路宣撫司,并賞格、捉殺兀術(shù);②秦檜有支持岳飛抗金的實際行動;③ 紹興八年,秦檜曾利用與撻懶的私交,爭取其支持南宋,并以南宋向金稱臣歲貢的代價換回河南諸地,金廷也以通宋謀反罪將撻懶殺害。

    4、金國奸細論還需考慮以下前提有無明確史料支持:①秦檜向金傳送消息的對象與渠道;②金國如何長期控制秦檜為其服務(wù);③ 秦檜權(quán)傾朝野后,為金效力的動機;④秦檜若不為金做奸細,金國的應(yīng)對措施或懲罰手段。

    秦檜系“金國奸細”說,最早來源于朱勝非《秀水閑居錄》,但朱勝非曾參與排擠秦檜的事件,記述并非客觀可信。另一本常被作為史料引用的是《南遷錄》,此書題名金國秘書省著作郎張師顏,李心傳、趙與時、陳振孫等皆考證認定為偽書,內(nèi)容含有極大虛構(gòu)成分。秦檜自己也寫過一本書《北征紀(jì)實》,將自己南逃的過程作了詳細記述,史界多認為此書有自我辯白的嫌疑。

    人物遺跡

    墓地

    秦檜墓位于離牛首山不遠的長江邊。秦檜世居建康,并被宋高宗封為“建康郡王”,死后埋葬在南京西南郊和牧龍鎮(zhèn)牧牛亭,當(dāng)年墓上“豐碑屹立,不鐫一字”,據(jù)說是因為無人為其撰碑文。明朝成化十一年(1485年),秦檜墓被盜發(fā),盜墓者“獲金銀器具巨萬”,被抓獲后,當(dāng)?shù)毓倮粲幸狻皽p其罪,惡檜也”。整塊墓志長1.5米、寬1米、厚10厘米,上面記載了秦家兒子、孫子、外孫女共50多口人。

    塑像

    參考詞條:秦檜夫婦跪像

    隆興元年(1163年)七月,宋孝宗下詔,追復(fù)岳飛官爵,以禮改葬杭州西子湖畔的棲霞嶺,岳飛一案完全平反昭雪。其后,秦檜的跪像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xiàn)出來,歷史上秦檜夫婦的跪像有多少已無法考證,據(jù)統(tǒng)計,存世的至少還有七處,分別位于杭州岳王廟、江西九江市岳母祠、河南湯陰岳飛廟、開封朱仙鎮(zhèn)岳飛廟、河南淮陽太吳伏羲陵、江蘇泰州岳墩岳飛祠、湖北鄂州岳飛廟等地。

    藝術(shù)形象

    文學(xué)形象

    在文學(xué)作品中,多把秦檜描寫成是金國派來的奸細、殺害岳飛的罪魁禍?zhǔn)住T诿耖g傳說中,秦檜是奸臣已臉譜化,形象生動有余,歷史根據(jù)不足。近代以來,有學(xué)者開始從更廣的視野來分析秦檜,以人物傳記、史料分析、雜評等文學(xué)體裁重塑秦檜的形象。

    作者書名篇目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十二卷·游酆都胡母迪吟詩
    錢彩、金豐說岳全傳第六十一回·東窗下夫妻設(shè)計 風(fēng)波亭父子歸神
    韓酉山秦檜傳——
    王國平秦檜研究——
    高光岳飛與秦檜——

    影視形象

    年代電視劇/電影飾演者
    1985《濟公》施正泉
    1986《盜日英雄傳》鄔偉強
    1988《八千里路云和月》金超群
    1989《決戰(zhàn)皇城》駱應(yīng)鈞
    1992《滿江紅》魏啟明
    1994《岳飛傳》李道洪
    1995《尋龍劍俠賴布衣》白彪
    1996《梁紅玉》韓寶帥
    1996《活佛濟公》鄔戈
    2005《濟公新傳》張國立
    2010《活佛濟公》王奎榮
    2013《精忠岳飛》羅嘉良
    2016《驚天岳雷》張子健
    參考資料:

    名人推薦
    • 秦孝公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越絕書》作秦平王,《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
    • 窮蟬
      窮蟬:姑幕國領(lǐng)袖。他是少典的玄孫、黃帝的曾孫、昌意的孫子、玄帝顓頊的兒子、敬康的父親、帝舜的天祖(五世祖)、商均的烈祖(六世祖)!躲糁俱^沉》...
    • 商均
      商均,是五帝之一舜,女英的兒子,出生于上古時代的商(今河南商丘)。商均學(xué)習(xí)努力刻苦,與羿、禹都是好朋友。商均被舜認為只知道唱歌跳舞,卻不會...
    • 宋學(xué)義
      宋學(xué)義(1918—1971),河南省沁陽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他出身佃農(nóng),從小就流浪要飯,當(dāng)童工,打短工,過著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1939...
    • 宋庠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生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后徙開封之雍丘。宋庠是鄉(xiāng)試,會試、...
    • 宋獻策
      宋獻策,明末清初河南 永城人。曾為卜者,后為李自成謀士,外號"宋矮子”或“宋孩兒”,曾造讖言:“十八子主神器”,助李自成商定謀略,設(shè)官...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