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澤 - 歷史概況
闞澤,寧波市慈城鎮(zhèn)人。《三國志?闞澤傳》說他是會稽山陰人,但沒有證據(jù);而據(jù)史料記載,慈城的普濟寺乃闞澤舊居,峰曰闞澤峰,湖曰德潤湖,都是為紀念闞澤而命名的,由此可知他是今江北區(qū)慈城鎮(zhèn)人。闞澤出身農(nóng)家,少時好學(xué)。因家貧無錢買書,就為人抄書,借以博覽群書、鉆研學(xué)問,不但對儒學(xué)造詣深厚,而且兼通歷法、數(shù)學(xué),由是顯名。東漢建安年間,他被舉為孝廉,出任錢塘長,升郴縣令。期間結(jié)識孫權(quán),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所以當孫權(quán)成為驃騎將軍時,征召他為西曹掾。此后他不斷升遷,相繼擔任尚書;中書令加侍中;又加太子太傅,仍兼中書令。《三國志·闞澤傳》載,闞澤博覽群書,朝廷大議,經(jīng)典所疑之處,經(jīng)常向他請教。闞澤以儒學(xué)勤勞,聞名鄉(xiāng)鄰。孫權(quán)曾經(jīng)向他請教:“書傳篇賦,何者為美?”闞澤想借此機會讓孫權(quán)“以明治亂”,就說“賈誼《過秦論》最善”,孫權(quán)就去閱讀這篇文章。闞澤去世時,孫權(quán)痛惜感悼,好幾天吃不下飯,可見闞澤影響之大。
闞澤 - 東吳智謀家
東吳人物,在整本《三國演義》中的出場戲不多。闞澤也是少得可憐中的一位,前后出現(xiàn)了2次,但都是挽東吳于即倒,在羅貫中筆下,表現(xiàn)了他的大智慧。闞澤的第一次出場:識破周、黃苦肉計,只身自薦前往曹營獻詐降書
周郎火燒赤壁,最關(guān)鍵的地方就是放火的船只要靠近對方。而只有黃蓋詐降取得曹操信任后,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所以,闞澤的獻書成功與否,是赤壁勝負的關(guān)鍵。
闞澤自薦到曹營獻詐降書,為苦肉計的完成鋪路。闞澤見曹操的開場白,大有學(xué)問。要知曹操南下赤壁時,一路大勝,統(tǒng)一中原指日可待,一般投降獻媚的話,他是聽不進去的。所以闞澤一開口,就給曹操來個激將法與貶低,又指出了所來目的:“人言曹丞相求賢若渴,今觀此問,甚不相合。黃公覆,汝又錯尋思了也!”,大大吊了曹操的胃口。曹操一聽,這小子居然敢說我的不是,近日又接到情報說黃蓋被周瑜毆打的事,他是來干什么,看來可以花點時間聽一
下。
闞、曹第一回合的交鋒,曹操就給闞澤牽著鼻子走。
闞澤的開場白,吸引住曹操想聽下去。如果換成“曹大人,我代表我家主人黃蓋來獻投降書的”,早給曹操鄙視地哄了出去。曹操看完黃蓋的詐降書后,命令把闞澤推出去斬了,觀察一下闞澤的表現(xiàn),看他是否心慌。
闞澤的膽識與智辯之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揮:澤面不改容,仰天大笑。這一笑,笑得曹操莫名奇妙,又勾起了曹操想表現(xiàn)智商,批駁別人,讓闞澤死得明明白白的欲望。操教牽回,叱曰:“吾已識破奸計,汝何故哂笑?”
闞、曹第二回合的交鋒,曹操又中了闞澤欲擒故縱之計。完全把心思放在闞澤身上,要闞澤說下去,這時闞澤就是閉嘴不說,曹操也會命令手下撬開闞澤的嘴讓他說。闞澤太會把握人的心理了,把曹操釣了上鉤。之后就是他的天花亂綴的演說表現(xiàn)了。
闞、曹第三回合交鋒,曹操更是在闞澤的急智下,給糊弄得團團轉(zhuǎn),信于為真。再加上蔡中蔡和這兩個智障夾在中間傳遞假情報,曹操不上當中計那就是天大的難事了。闞澤識破周、黃苦肉計,成功替黃蓋獻上詐降上,為東吳在赤壁之戰(zhàn)火攻條件,獻上了關(guān)鍵的一步。
闞澤的第二次出場:力排張昭等眾阻以身家性命薦陸遜破劉備
《三國演義》描寫中,劉備伐吳,前期劉備發(fā)威,前幾仗殺得東吳鬼哭神嚎,節(jié)節(jié)勝利,東吳眾將不能擋。孫權(quán)也不怕寒了以后降將的人心,采納了餿主意,把殺張飛的“罪魁”—張達、范疆送回給劉備處置?蓜涫樟巳瞬豢贤吮,孫權(quán)及其手下慌作一團。這時闞澤再次出場了:闞澤出班奏曰:“現(xiàn)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
闞澤在東吳的第二次國難時期,挺身而出,推薦了陸遜出來抵擋劉備?沙啾谥畱(zhàn)中的投降派張昭、顧雍、步騭等一干老同志又跳出來竭力反對,認為陸遜年幼,不堪大任。
闞澤一方面表現(xiàn)了他的辯才,一方面又以身家性命作擔保:
“澤曰:“昔日東吳大事,全任周郎;后魯子敬代之;子敬亡后,決于呂子明;今子明雖喪,現(xiàn)有陸伯言在荊州。此人名雖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臣論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關(guān)公,其謀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與同罪!薄
事實上,陸遜不負闞澤所望,一把大火燒了劉備的八百里連營,挽救了東吳第二次國難。
在演義中,闞澤不僅觀察力、判斷力、辯才了得,還是識人的伯樂,眼光更是了得。兩次挽東吳于狂瀾而不倒。
闞澤 - 闞澤逸事
闞澤傭書:三國時的闞澤,家貧,靠為別人抄寫書籍以供生活之用。他抄書時便用心誦讀,然后還要找老師請教,就這樣,他遍讀群書,還兼通天文歷法等學(xué)。有人說這是一種變相的“偷學(xué)”,漢代像這樣“偷學(xué)”的例子有很多,今人提起,都是贊揚古人愛學(xué)習(xí)的精神。另外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記載了一件關(guān)于闞澤的逸事,說的是曹丕即位時孫權(quán)認為小曹正值盛年,挺是憂心,闞澤便說小曹不會快活十年,那一句以字言之,不一為丕,也是饒有興味,事實是小曹做了七年做崩了。難怪連虞翻也夸道:“闞生矯杰,蓋蜀之揚雄。”難怪闞澤去世時,孫權(quán)痛苦得好些天不進食。
闞澤 - 歷史評價
陳壽:①性謙恭篤慎,宮府小吏,呼召對問,皆為抗禮。人有非短,口未嘗及,容貌似不足者,然所聞少窮。②闞生,一時儒林也。
虞翻:①闞生矯杰,蓋蜀之揚雄。②闞子儒術(shù)德行,亦今之仲舒也。
《三國演義》:“闞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貧好學(xué),與人傭工,嘗借人書來看,看過一遍,更不遺忘;口才辨給,少有膽氣!
闞澤 - 相關(guān)詞條
三國 孫權(quán) 赤壁之戰(zhàn) 陸遜 《三國演義》 《過秦論》
闞澤 - 相關(guān)資料
1. 《三國志·吳書·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2. http://www.xici.net/b4064/d33345732.htm
3. http://www.jbsz.gov.cn/detail.asp?xw_id=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