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蕭照 (公元 12世紀)〔南宋〕字 東生,吭蝠(今山西 陽城)人,生卒年不詳。擅畫山水、人物、舟車、屋宇,其姓名作 石鼓文書款于樹石間。尤長異松怪石,所作蒼浪古野,“望之有波濤洶涌,云屯風卷之勢”。其畫筆健墨重, 皴法遒勁,蒼莽蔥郁,氣勢雄偉,酷似李唐。傳世作品有《 中興瑞應圖》卷,現(xiàn)藏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 山居圖》卷圖錄于《唐宋元明名畫大觀》;《秋山紅樹圖》 冊頁藏 遼寧省博物館;《山腰樓觀圖》軸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其畫作 《中興瑞應圖》被視為稀世珍品,在中國嘉得2009春季拍賣會上,經(jīng)過32次激烈叫價,最終以582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558號場內(nèi)藏家收入囊中。生平
靖康間(1126-1127)金兵陷汴京(今 河南開封),中原人民紛起抵抗, 蕭照在太行山參加義兵,一日遇 李唐 逃亂至此,蕭照素慕李唐畫名,即拜李唐為師,并隨之南渡至 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李唐感其德,盡以所能授之,照畫藝大進,公元(1131———1162)年間,補入南宋畫院為待詔,又補 迪功郎,賜金帶,使他成為南宋畫院的 魁首,作品有《山腰樓觀圖》《秋山紅樹圖》《岳祠漢柏圖》《光武渡河圖》《 竹林七賢圖》等,杭州顯莊觀,西太已宮等處有他的許多壁畫。他的代表作有《山腰樓觀圖》《中興瑞應圖》。 宋高宗曾給他的畫 《山水小景》題:“白云斷處斜陽轉(zhuǎn),幾 曲青山照畫屏”的詩名。據(jù)夏文彥的《 圖繪寶鑒》評說他:“畫山水人物,異松怪石,蒼涼古野,惜用墨太多。”又有記載說:“蕭照尤喜為奇峰怪石,望之有波濤洶涌,云屯風卷之勢”。作品
《山腰樓觀圖》,絹本水墨,縱179.3厘米, 寬112.7厘米,現(xiàn)藏臺灣省故宮博物院,是蕭照現(xiàn)存的山水畫杰作,整個畫面?zhèn)シ灏氡谇土,山間藏一古剎,樹木蔥蘢,江水曲環(huán),孤舟泊岸,遠處山樹蒼茫離迷,澄江似練,既溶入北方云山的雄厚,又寫出了南國水鄉(xiāng)的清雅,寄托主人身在異秀的故鄉(xiāng)大好河山的無限眷念,以淡墨濃筆將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盡情地傾注于畫中,反映了畫家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意境。
《秋山紅樹圖》筆墨簡單瀟灑,是另一種風格。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辨》評說:“近世畫手絕無,南渡尚有趙千里、蕭照、李唐、李迪、李安忠、栗起、吳澤數(shù)手,今名畫工絕無,寫形狀略無精神。士夫以此為賤者之事,皆不屑為。殊不知胸中有萬卷書,目飽前代奇跡,又車轍,馬跡半天下,方可下筆,此豈賤者之事哉?”已將蕭照排列在李唐之前,可惜他的作品留傳現(xiàn)今的廖廖無幾了,雖說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寫到蕭照的筆墨不多。
《中興瑞應圖》長約15米,繪有400余人,人物數(shù)量與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相上下,留有從乾隆到嘉慶、宣統(tǒng)皇帝共計鈐蓋御璽24方,有乾隆皇帝御筆跋文450字。畫作于宋靖康年間“靖康之變”,金兵攻入宋朝都城東京,欽宗趙桓及太上皇趙佶皆成階下囚,康王趙構(gòu)僥幸登上帝位,不圖收復失地,圖謀統(tǒng)一,因為非正常繼位,高宗刻意宣傳自己上應天意的真命天子,藉以鞏固皇位,授意寵臣曹勛編寫所謂“瑞應”故事,標榜他登上寶座乃是“上天照鑒”,應運而興,非群策群力之所能爭;又命宮廷畫師根據(jù)曹勛的文字,分別配以圖畫,類似今天的書籍插圖。
《中興瑞應圖》也是一幅遵命之作,蕭照高超的藝術(shù)功力使《中興瑞應圖》成為南宋與北宋《清明上河圖》齊名,在中國畫的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作品在《石渠寶笈》、《石渠隨筆》、《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中均有詳細記載,無疑是歷代藏家喜愛的重要文物。
《瑞應圖》國內(nèi)目前流傳于世的有兩卷:一卷為天津博物館收藏,現(xiàn)只有三幅,每幅前都有小楷書寫的“贊”,而無作者的名款、印章。另一卷共12幅:第一幅“誕育金光”畫高宗生時有金光照耀;第二幅“顯仁夢神”畫高宗母后夢見神人告其養(yǎng)育之道;第三幅“騎射舉囊”畫高宗青年時的勇武;第四幅“金營出 使”畫高宗出便時金人驚嘆及“氣貌非!保坏谖宸八氖ビ幼o”畫高宗出使,宮女見有神人衛(wèi)護左右;第六幅“碰州竭廟”畫高宗出使金國時廟神擊殺奸臣事;第七幅“黃羅擲將”畫顯仁皇后擲棋子問卜事;第八幅“追師退舍”畫村嫗誆騙金兵救駕事;第九幅“射中臺”畫高宗箭射“飛仙臺”匾問卜事;第十幅“射中白兔”畫高宗效行射免事;第十一幅“大河冰合”畫高宗渡冰河脫險事;第十二幅“脫袍見夢”畫欽宗夢授御衣事;圖中建筑、人物衣冠、器具與宋代制式相和,其樹石畫法、人物線描在細縝綿麗之中都蘊含一種遒煉靜穆之致;人馬服飾,多以紫色、青灰、赭黛諸色以中和協(xié)調(diào)之。董其昌稱其為“窮工極妍”而“更覺古雅”,與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傳為李唐《文姬歸漢圖》冊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南宋《女孝經(jīng)圖》卷畫法與風調(diào)相比,是非常難得的南宋珍品杰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