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熙亮 - 簡介
裴熙亮,是美國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前首席執(zhí)行官。 1964年,畢業(yè)于圣母大學,進入芝加哥大學,後以交換學生的方式,轉到倫敦經(jīng)濟學院學習并獲得科學碩士學位。一年后回到芝加哥大學,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進入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 & Company)。32歲時,成為常務董事。1978年跳槽到了西爾斯,任戰(zhàn)略規(guī)劃部副經(jīng)理。1981年,西爾斯收購添惠。1993年添惠公司從西爾斯獨立出來,他又參與摩根士丹利與添惠的合并。
裴熙亮 - 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
1964年,裴熙亮從圣母大學畢業(yè)后進入芝加哥大學繼續(xù)學習。后來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畢業(yè)后,裴熙亮進入麥肯錫咨詢公司。他32歲時已經(jīng)成為該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常務董事。正當他的事業(yè)蒸蒸日上的時候,他出人意料地在1978年跳到零售巨頭西爾斯公司,任戰(zhàn)略規(guī)劃部副總裁。1981年,他成功地說服西爾斯公司董事長收購添惠。1993年添惠公司從西爾斯獨立,裴熙亮擔任了公司董事長兼CEO。
裴熙亮總是能做到不受常規(guī)約束,做出許多出其不意的決定把所管理的公司帶向成功。他一手導演的添惠與大摩的合并是最好的證明。一家經(jīng)紀公司,一家投資銀行,這兩家企業(yè)文化有著巨大差異的公司的合并曾被美國《商業(yè)周刊》評論為:“簡直猶如在‘四季飯店’里大嚼‘漢堡王’一般!
盡管如此,裴熙亮不僅將兩家公司成功合并,而且坐到了董事長兼CEO的位置。合并后的大摩貌合神離,摩根與添惠兩派之間的明爭暗斗從未停息過。為加強自己的集權范圍,裴熙亮逐步將添惠公司的許多人安插到了合并后的公司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
有數(shù)據(jù)顯示,自裴熙亮1997年上任以來,公司對股東的回報率高達258%,而同一時期標準普爾金融指數(shù)成分股的平均水平只有167%,大摩幾乎在每個領域的市場份額都在增長。2004年,公司股票承銷額雄居全球首位。
裴熙亮 - 性格孤傲
今年3月,大摩多名高官聯(lián)名彈劾裴熙亮,無奈之下,裴熙亮宣布基于公司最大利益,自動請辭。在華爾街歷史上,一個大公司領導人受到此等待遇,簡直就是一種羞辱,說空前絕后也許不算夸張。不過倒裴人士認為,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裴熙亮咎由自取。理由是,自1997年原添惠公司和大摩合并后,裴熙亮在促進兩公司融合方面毫無建樹。
不少人還抱怨說,裴熙亮本人孤傲的性格也使他在公司里不得人心。此外,公司里他在人員提拔上有爭議的策略和公司近年來在股市的糟糕表現(xiàn)也成為董事會不少人要求其下臺的理由。
對于種種負面評論,裴熙亮本人則認為,只要公司運作良好,其他一切應該不成問題。他指出,1993年以后大摩的股票上漲了690%,高于標普指數(shù),比包括摩根大通、美林同期內的表現(xiàn)都要強勁。
裴熙亮 - 不得人心
1997年添惠和摩根士丹利合并時,兩家公司不同派系的緊張關系事實上從未停息過。裴熙亮認為自己已經(jīng)和麥晉衍盡力調和,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公司中仍有不少人認為,他的努力顯然收效甚微。有評論說,裴熙亮對一些高層的縱容也導致了人心向背。
2000年之前,大摩零售部領導人詹姆斯·希金斯與裴熙亮私交甚密。而此后大摩首席市場官菲利普·拉斯金、聯(lián)席總裁克勞福德等皆是裴熙亮的親信,但公司內外其他人并不肯定上述人的能力。反對者認為,裴熙亮這種任人唯親的做法打破了大摩一貫的風格。
裴熙亮 - 宣布退休
“如今,我成為眾矢之的,飽受著尖酸刻薄的批評和指責,這對大摩不是什么好事。此情此景,我所能做好的惟一一件事,只能是退休了!
過去的三個月里,61歲的摩根斯坦利公司(大摩)董事長兼CEO裴熙亮(Philip J. Purcell)被一場愈演愈烈的“內戰(zhàn)之火”燒得焦頭爛額,爭取、對峙、幾個回合之后,紛爭以裴熙亮宣布“即將離職”而結束。
新聞發(fā)布會上,裴熙亮承認:越來越強烈的要求他早日下臺的呼聲,以及最近多名高層人員的叛變,已經(jīng)讓大摩元氣大傷,一旦尋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他將會立刻退休,最晚不會遲于明年3月的公司年度股東大會。
根據(jù)大摩與裴熙亮的雇傭合同,他可能獲得高達6230萬美元的退休福利。裴熙亮去年的總收入超過2200萬美元,其中包括77.5萬美元基本工資、743萬美元獎金和價值1380萬美元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