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王占元

    王占元

    王占元,原名德賢,字子春。山東省館陶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南館陶鎮(zhèn)人。1861年2月20日(清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生于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十八歲時,因生活所迫投入淮軍劉銘傳部當兵,掌管大旗。1885年8月,王占元被保送入北洋武備學堂第一期學習。1890年2月畢業(yè),投入宋慶的毅軍。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王占元與張懷芝、曹錕等人參加了鴨綠江戰(zhàn)役。王占元是個貪鄙之徒、專橫武夫,1934年9月15日,王占元在天津寓所病死,終年七十四歲。

    王占元 - 基本資料

     

    姓名:王占元(1861—1934)原名德賢,字子春。十八歲時,因生活所迫投入淮軍劉銘傳部當兵,掌管大旗。1885年8月,王占元被保送入北洋武備學堂第一期學習。1890年2月畢業(yè),投入宋慶的毅軍。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王占元與張懷芝、曹錕等人參加了鴨綠江戰(zhàn)役。

    王占元 - 人物經(jīng)歷

    出身貧寒
    1861年2月20日(清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生于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王占元行二,兄洪元。王占元父親死得早,和母親相依為命,由于缺乏父教,養(yǎng)成好吃懶做壞習氣,經(jīng)常和一幫痞子混在一起,對生病的母親不聞不問,母親氣餓身亡,王占元趁夜將母親背出去悄悄掩埋,自己流落邯鄲當?shù)陠T。

    清軍高官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12月,王占元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被委任為新建陸軍工程營隊官、第二營后隊領官。

    1902年1月,袁世凱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王占元任新建陸軍左翼(翼長王士珍)步兵第七營管帶。

    1903年6月任清北洋陸軍第一鎮(zhèn)(統(tǒng)制官鐵良)第一協(xié)(統(tǒng)領曹錕)步兵第一標統(tǒng)帶,官銜為盡先游擊。1904年秋改任陸軍第二鎮(zhèn)第三協(xié)第五標統(tǒng)帶。1905年9月任北洋陸軍第二鎮(zhèn)(統(tǒng)制官王應楷)步兵第三協(xié)統(tǒng)領。

    1906年,王占元由副將銜補用游擊,準“以參將留直補用”。

    1910年升為記名總兵,官位從二品,成為清軍中高級將領之一。   

    1911年(宣統(tǒng)三年)4月7日,王占元被賞陸軍協(xié)都統(tǒng)銜。

    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王占元率軍隨蔭昌的第一軍南下,17日開抵灄口附近與民軍作戰(zhàn),23日王占元率第三協(xié)步兵進攻造紙廠,革命軍迎擊,清軍推進至二道標布設施位,同時以步兵兩標迂回至造紙廠附近,民軍在劉家廟江岸車站一線挖戰(zhàn)壕打退清軍進攻。10月26日清海軍開炮掩護陸軍過三道橋,占領造紙廠和劉家廟,革命軍在大智門謀反攻,在槍林彈雨中節(jié)節(jié)猛進,奪回劉家廟,馮國璋、王占元令所部死守三道橋,27日在第一軍新總統(tǒng)官馮國璋指揮下攻占劉家廟,王占元部縱兵燒殺搶掠,極為殘忍。11月28日,王占元和李純等部隊聯(lián)合攻陷漢陽,清政府晉升王占元為陸軍第二鎮(zhèn)統(tǒng)制官,并賞陸軍副都統(tǒng)銜,正二品。

    王占元 - 北洋軍閥間的混戰(zhàn)

    湖北督軍

    1917年3月16日,王占元通電反對對德國宣戰(zhàn),當時北京“府院之爭”激烈,王占元與段琪瑞意見相左。4月25日,段祺瑞在北京召開督軍團會議,王占元參加會議,轉而支持對德宣戰(zhàn)。6月2日,王占元與吉林督軍孟恩遠等一起通電,要求解散國會以息政潮,向黎元洪施加壓力。7月1日黎元洪因張勛復辟下臺,8月1日馮國璋進京任代理大總統(tǒng),王占元和李純、陳光遠一起作為馮國璋直系的勢力,“長江三督”聯(lián)合曹錕與皖系對抗。9月孫中山在廣州發(fā)起“護法運動”,馮國璋依靠王占元等“長江三督”的勢力高唱“和平統(tǒng)一”政策,反對段祺瑞的“武力統(tǒng)一”。10月20日,李純、王占元、陳光遠(長江三督)聯(lián)名提出解決南北問題意見,要求內閣停止湖南戰(zhàn)爭、撤回傅良佐、改善內閣、整理倪嗣沖部。11月14日,湖南前線北洋軍兩師長王汝賢、范國璋在馮國璋的授意下通電撤兵,18日王占元連同李純、陳光遠、曹錕連銜通電主和(注1),段祺瑞“武力統(tǒng)一”政策受挫,不得已辭國務總理職,王占元和李純以調解人身份展開活動,南北對峙的局面暫時穩(wěn)定,12月26日北京政府發(fā)布停戰(zhàn)令。12月1日,駐荊鄂軍第一師師長石星川以“靖國軍”第一軍總司令名義,在荊州宣布獨立,6日王占元派軍法處長程漢卿為宣撫使,攜銀八萬元赴荊州調停,未成功,襄陽鎮(zhèn)守使黎天才的第九師也宣布獨立,王占元驚恐之下趕緊調兵遣將。

    王占元


    南北和議

    1918年1月4日,李純、王占元、陳光遠通電主解散臨時參議院。1月14日,王占元所部第十八師王懋賞、第三混成旅盧金山,配合吳光新部進攻荊州的自主軍,靖國軍石星川及團長容景芳、營長夏斗寅走湘西,27日湘桂聯(lián)軍以“護法”為名攻占岳州。1月30日馮國璋下達對西南的討伐令,2月2日王占元將蘇贛鄂聯(lián)合條件密告徐樹錚,聲明決不阻北軍通過漢口。2月11日馮國璋免去被聯(lián)軍擊敗的第二師師長王金鏡職務,以王占元兼代北洋第二師師長。3月19日,曹錕、張作霖、王占元等十五省督軍各派軍閥電請北京政府再用段祺瑞組閣,23日馮國璋復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4月23日段祺瑞偕王占元赴漢陽,查看兵工廠,24日在漢口參加軍事會議。8月20日,王占元與日本泰平公司訂購軍械合同,10月15日再與日本泰平公司訂購軍械合同,價值一百七十九萬日元;11月15日在北京出席北洋各派軍閥聯(lián)席會議,討論停戰(zhàn)撤兵、應付外交、被兵各省善后、收束軍隊、整頓財政等問題。12月3日,大總統(tǒng)徐世昌召段祺瑞、曹錕、張作霖、王占元、倪嗣沖、張懷芝、孟恩遠及全體閣員會議,商南北和議問題。


    聯(lián)合討段

    1919年3月30日陜西戰(zhàn)事停止,4月1日李純、王占元、陳光遠、吳佩孚聯(lián)名電請重開南北和議。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成為直系軍閥新首領,王占元等附和曹錕、吳佩孚共同對抗皖系軍閥。1920年1月1日,北京政府獎敘對決策參加一戰(zhàn)“厥功甚偉”者,王占元被特授勛一位。3月31日,魯籍軍人王占元、盧永祥、吳佩孚及鎮(zhèn)守使師旅團長四十八人通電反對與日本直接交涉山東問題,主交國際聯(lián)盟解決(注2)。4月8日,王占元出席在保定召開的直奉兩系聯(lián)合會議,部署反皖系。5月31日吳佩孚從湖南撤兵北返到達漢口,王占元慷慨資助軍械及軍餉六十萬元,6月5日吳佩孚離漢口繼續(xù)北上。6月13日,北京大總統(tǒng)徐世昌在曹錕示意下任命王占元為兩湖巡閱使兼湖北督軍。7月12日,曹錕、張作霖、王占元、李純、陳光遠、趙倜等聯(lián)合通電討段,言辭譴責段祺瑞為“全國之公敵,惟有秣馬厲兵,掃蕩妖氛,以靖國難”。


    陸軍上將

    7月14日直皖戰(zhàn)爭爆發(fā),皖系的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擬自河南進攻直軍,并謀奪湖北,16日王占元扣留了吳光新并收編了吳的軍隊,組成兩個旅,擴大了自己的實力,皖軍迅速失敗,8月11日王占元又逮捕了皖系張敬堯的弟弟旅長張敬湯,9月10日將其槍斃。8月30日,大總統(tǒng)徐世昌根據(jù)直奉天津會議懲辦安福禍首的決定,下令免除何佩瑢湖北省長職務,王占元推薦自己的親家孫振家接任,湖北各界認為這是王占元廣置黨羽安插親信,掀起“拒孫運動”,孫未能到任。9月10日,曹錕、張作霖、李純、吳佩孚、王占元、倪嗣沖、陳光遠、盧永祥、閻錫山、趙倜、李厚基、田中玉、陳樹藩、張廣建等復唐繼堯、劉顯世電,希望迅速進行和議,依法改選新國會,外交訴諸輿論。10月10日,北京政府授王占元陸軍上將。10月18日,徐世昌任命夏壽康為湖北省長,王占元大為不滿,27日向北京發(fā)電稱病請假,暗中發(fā)動倒夏,夏久不敢移入武昌。12月11日,曹錕、張作霖、王占元、盧永祥、陳光遠、齊燮元等聯(lián)名電唐繼堯、劉顯世,商議統(tǒng)一,謂“議和不必拘于形式”。12月24日湖北省長夏壽康自漢口移往武昌。


    殘暴統(tǒng)治

    1921年1月3日,藍天蔚、黎天才等因川軍壓迫,自夔巫退駐鄂西,與王占元軍相戰(zhàn),到2月14日,藍天蔚、黎天才、吳醒漢軍均為王占元部孫傳芳等所消滅。2月16日晉授“壯威上將軍”名號。3月1日,湖北督軍王占元召川滇黔桂湘贛等省代表會議,訂立“聯(lián)防條約”,時傳為七省聯(lián)盟,他在任時橫征暴斂,克扣軍餉,湖北連續(xù)發(fā)生兵變,湖北“倒王運動”迅猛高漲。4月23日應邀北上參加“四巨頭會議”,25日國務總理靳云鵬在天津召開會議,曹錕、張作霖均在會,4月27日參與通電反對廣州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tǒng)。5月4日會議結束,商改組內閣、分配地盤及財政等事,確定長江流域及川滇黔湘歸王占元,王占元在會上吹噓“湘川黔滇不日北附”。5月6日應徐世昌之邀,自天津至北京,10日徐世昌授王占元以勛一位,旋回鄂。6月1日,王占元派大批軍警,鎮(zhèn)壓了武漢學聯(lián)領袖惲代英、汪洋等領導的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制造了“六一”慘案。


    聯(lián)防會議

    1921年6月4日,時傳王占元自天津會議回鄂后,攜有二百萬大宗款項,不肯發(fā)放,湖北宜昌第二十一混成旅王都慶部一團嘩變,大肆搶掠燒殺,人民死亡千余,并波及日英美洋行住宅。6月7日,王占元直轄部隊武昌第二師第七團因欠餉未發(fā),受宜昌兵變影響嘩變,王占元避入軍艦,死人民二百余,8日變兵回營,被誘繳械押至孝感,以機關槍掃殺,10日湖北沙市第八師王汝勤部一部嘩變。6月11日,漢口領事團向王占元抗議宜昌、武昌兵變,質問有無保衛(wèi)能力,否則各國將調軍艦來漢口自衛(wèi),19日湖北富池也發(fā)生兵變。6月21日漢口領事團以宜昌、武昌兵變外僑損失,向王占元提出三點要求(注3),在北京的鄂人向國務院請愿撤免王占元職,28日再度請愿。7月18日,王占元又在武昌招集鄂、贛、桂、湘、黔、蜀、滇七省聯(lián)防會議。

    王占元 - 倒王戰(zhàn)爭

    求救吳佩孚

    7月20日,在“倒王運動”主持人李書城等聯(lián)絡下,湖南督軍趙恒惕任援鄂總司令,以湘軍第一師宋鶴庚為援鄂總指揮,21日湘軍兩個師由岳州進攻湖北,王占元急令第十八師師長孫傳芳為中路前敵司令、劉躍龍為左路司令、王都慶為右路司令,25日王占元調鄂西軍往蒲圻布防組織防御,情況危急,乃向吳佩孚求救,第八混成旅靳云鶚部亦自豫往援。7月29日湘鄂戰(zhàn)事開始,湘軍第二師魯滌平部敗鄂軍朱大霈旅于羊樓峒,吳佩孚令第二十五師師長蕭耀南為援鄂總司令率兵入湘,30日蕭耀南率軍抵漢口,再不前進,坐山觀斗,準備鵲巢鳩占,聯(lián)合湘軍趕王占元下臺,31日湘軍第二師魯滌平攻占趙李橋,敗第十八師孫傳芳部。8月3日孫傳芳督第二師奪回趙李橋,敗湘軍,4日王占元殺湖北國會議員國民黨人劉英,5日湘軍右翼敗蒲通鎮(zhèn)守使劉躍龍,占領通城,6日湘軍再占趙李橋,孫傳芳部退蒲圻。8月7日,王占元被迫通電辭職(注4),第二十五師蕭耀南部立即入駐武昌,9日被北京政府免職,11日王占元離武昌東去,攜帶他在湖北搜刮的大批財物逃往天津,與張作霖過從甚密。 


    直奉大戰(zhàn)

     1922年4月21日,浙督盧永祥及張錫鑾、趙爾巽、王士珍、王占元、孟恩遠、張紹曾等電曹錕、張作霖勸告息爭,請“同蒞天津,清除隔閡”(注5),22日又聯(lián)名電吳佩孚,請“持堅忍態(tài)度,以待調人之進行”,未能起到效果。4月28日第一次直奉大戰(zhàn)爆發(fā),5月直系勝利,王占元再次靠攏曹錕、吳佩孚。6月19日,北京政府派王占元、宋小濂赴榆關監(jiān)視奉直撤兵。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開始,王占元被任命為“討逆軍檢察使”,10月直軍大敗,11月張作霖到北京,對王占元極為冷淡。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吳佩孚在兩湖迅速失敗,9月13日靳云鵬、王占元運動張作霖、孫傳芳合作,援吳佩孚“討赤”,王占元應孫傳芳的邀請,到南京出任“五省聯(lián)軍訓練總監(jiān)”,抗擊北伐軍。11月北伐軍擊敗孫傳芳,王占元只好逃入天津租界。


    下野退隱

    1928年4月17日任陸軍檢閱使,24日與內閣總理潘復一起到濟南與張宗昌、孫傳芳等商議軍事。6月北伐軍攻克平津后,王占元隱居在天津英租界新加坡道(今和平區(qū)大理道)64號,經(jīng)營實業(yè),慳刻之風不減,每月親收房租,天天掛著一串鑰匙,巡行在各大馬路之間,人送外號“各大馬路巡閱使”以戲謔。1931年,王占元以王子春名義任天津救濟水災委員會干事、天津市慈善事業(yè)委員會委員,他還是河北省各省水災籌賑分會的會員。1933年夏,魯西水災損失慘重,王占元等16名在津魯籍名人準備救災。1934年5月,王占元等聯(lián)名以山東旅津同鄉(xiāng)水災急賑會的名義向天津商會發(fā)函催捐,為家鄉(xiāng)賑災出了力。1934年9月15日,王占元在天津寓所病死,終年七十四歲。


    人物性格

    王占元是個貪鄙之徒、專橫武夫,他自稱“白虎精投胎”,才干平庸,善于搜刮,手段有掉運銅元、壟斷軍裝生產、開設銀號販賣黃金、設立信誠公司售皮件、采購軍需,解甲歸田后在北京、天津、大連、保定等地廣置房地產,僅在天津出租房屋就達三千間,此外還投資實業(yè),涉及金融、礦產、紡織、糧食、電力等,他到底占有多少財富,實難細數(shù),時人估計達三千萬元。

    相關注釋

    注一:電文
    直系四督聯(lián)合署名的電文云:“慨自政變發(fā)生,共和復活,當百政待理之際,忽起操戈同室之爭,溯厥原因,固由各方政見參差,情形隔閡,以致初生齟齬,繼積猜嫌,亦由二三私利之徒,意在竊社憑城,遂乃乘機構釁,而黨派爭樹,因得以利用之術,為挑撥之謀,逞攘奪之野心,泄報復之私忿。名為政見,實為意見,名為救國,實為禍國,于是鬩墻煮豆,一發(fā)難收。錕等數(shù)月以來,中夜徬徨,焦思達旦,竊慮覆亡無日,破卵同悲,熱血填膺,憂痛并集。蓋我國外交地位,無可諱言,歐戰(zhàn)將終,我禍方始,及今補救,尚恐后時。至財政困難,尤達極點,鴆酒止渴,漏脯療饑,比于自戕,奚堪終日?東北災祲,西南兵爭,人民流離,商業(yè)停滯,凡諸險狀,更仆難志。大廈將傾,而內哄不已,亡在眉睫,而罔肯犧牲,每一思維,不寒而栗,中心憤激,無淚可揮。夫兵猶火也,不戢自焚矣,如項城覆轍可鑒,矧同種相殘,寧足為勇?鷸蚌相持,庸足為智?即使累戰(zhàn)克捷,已足騰笑鄰邦,若復兩敗俱傷,勢且同歸于盡。今者北倚湘而湘不可倚,南圖蜀而蜀未可圖,仁人君子,忍復驅父老兄弟于冰天雪地槍林彈雨之中?且戰(zhàn)局延長一日,即多傷一日元氣,展伸一處,即多貽一處痛苦。公等誠心衛(wèi)國,偉略匡時,其于利害禍福所關,固已洞若觀火。況爭點起于政治,知悲憫本有同情。錕等不才,抱寧人息事之心,存排難解紛之志,奔走啼泣,慘切叫號,而誠信未孚,終鮮寸效,俯仰愧怍,無地自容,惟希望之殷,始終未懈。故自政爭以來,默察真正之民意,仰體元首不忍人之心,委曲求全,千回百折,必求達于和平目的,以拯國家之危難,而固統(tǒng)一之宏基。區(qū)區(qū)愚忱,當邀共諒,F(xiàn)在時勢危迫,萬難再緩,不得不重申前說,為四百兆人民,請命于公等之前。伏愿念亡國之慘哀,生靈之痛苦,即日先行停戰(zhàn),各守區(qū)域,毋再沖突,俾得熟商大計,迅釋糾紛。魯仲連之職,錕等愿擔任之。更祈開誠布公,披示一切,既屬家人骨肉,但以國家為前提,無事不可相商,無事不能解決。若彼此之隱,未克盡宣,則和平之局,詎復可冀?公等位望,中外具瞻,輿論一時,信史萬世,是非功過,自有專歸,而旋乾轉坤,亦唯公等是賴,反手之間,利害立判,舉足之際,輕重攸分,救國救民,千鈞一發(fā)。臨電迫切,不知所云。”

    注二:電文
    王占元領銜發(fā)出的電文曰:“山東問題,自接收日本通牒以來,疊經(jīng)各界人士,集合研究,僉以拒絕直接交涉,提交國際聯(lián)盟,為唯一之辦法。詎道路傳聞,有與希望相反之趨向。占元等廬墓所在,痛切剝膚,父老責言,似難緘默,敢進危言,幸垂聽焉!外交重要,關系國本,詳慎考慮,誰曰不宜?顧詢謀既已僉同,方針依然未定,逆料鈞座左右,必有謂直接交涉,不至有害,提交聯(lián)盟,未必有利,持此說以熒惑聰聽者,此非毫無知識,便是別有肺腸。一言喪邦,莫此為甚!大抵強國與弱國交涉,利在單獨,不利于共同,利在秘密,不利于公開,至弱國外交,則適得其反。試問二十年來,我國利權,斷送于密約者幾何?此次彼以甘言誘我,非愛我也。果誠意親善,則宜先將完全主權,徑行交還,并即時撤退軍警,以示退讓,不必斤斤焉為條件磋商矣。故直接交涉,結果必與吾無利,可以斷言。倘慮提交聯(lián)盟,未必可恃,在歐會簽字和約之時,或者尚屬疑問,今則德約保留山東之款,已由美參議員通過,且英、法各國,對于保留案,亦表贊同。專欲難成,得道多助,利害明了,無待蓍龜。與其為條約之贈與,寧使為強力所占有。與其菁華盡棄,留空殼之地圖,毋寧死力抗爭,作國際之懸案。否則引狼入室,為虎作倀,群情憤激,鋌而走險,禍變之來,將有不忍言者。心所謂危,不敢不告,伏祈俯鑒民意,斷而行之,山東幸甚!國家幸甚!”

    注三
    外國人提出的三個條件:(一)僑民所居附近二十里內不得駐兵。(二)賠償商民損失,撫恤受傷教士。(三)領事館增加衛(wèi)兵一中隊。

    注四:電文
    王占元連發(fā)兩電。第一電云:“……默察時局,非自治無以順應潮流。軍閥攬權,久為世所詬病。占元素性淡漠,何忍以衰病乞退之身,為擁兵自為之舉?……”第二電云:“……我軍與敵激戰(zhàn)八晝夜,困頓異常。蕭總司令到漢已逾五日,迭經(jīng)商請赴援,雖承慨允,奈以預定計劃,須俟全軍齊集后始能前進,而開抵前方之靳旅,亦因未奉總司令命令,不能自由作戰(zhàn)。前線鄂軍因援軍不肯前進,紛紛向后撤退,大局不堪收拾。占元保境有責,回天乏術,請查照前電,任命蕭耀南為湖北督軍,或可挽回危局,蕭總司令桑梓關懷,當有轉移辦法也!彪娢闹谐錆M諷刺和憤慨。

    注五:電文
    王占元等至曹錕、吳佩孚的電文云:“比年國家多故,政潮迭起,其間主持國是,共維大局實兩公之力為多。近以閣題發(fā)生,悠悠之口,遂多揣測。又值雙方軍隊,有換防調防之舉,杯蛇市虎,益啟驚疑,道路洶洶,幾謂戰(zhàn)禍即在眉睫。其實奉軍入關,據(jù)聞仲帥原經(jīng)同意,兩帥復有奉直一家,當與曹使商定最后安全辦法之諫電,兩公和平之主旨,可見一斑。況就大局言之,膠濟接收伊始,正吾國積極整理內政之時,兩公任重兼圻,躬負時望,固不肯作內爭之導線,重殘國脈,遺笑外人。即以私意言之,兩公昔同患難,誼屬至親,亦不忍為一人一系之犧牲,自殘手足。事理至顯,無待煩言,F(xiàn)在京津人情,震動已極,糧食金融,均呈險象,斷非空言所能喻解。非得兩公大有力者躬親晤商,不足杜意外之風謠,定將來之國是。弟等息影林泉,驚心世變,思維匹夫有責之義,重抱棟榱崩折之憂,竊欲于排難解紛之余,更進為長治久安之計,擬請兩公約日同蒞天津,一堂敘晤,消除隔閡,披剖公誠。一面聯(lián)電各省,進行統(tǒng)一。弟等雖衰朽殘年,亦當不憚馳驅,赴津相候,本其一得之見,借為貢獻之資。愛國愛友,人同此心,迫切陳詞,敬祈明教。兩公如以弟等謬論為然,并請雙方將前線軍隊,先行約退。其后方續(xù)進之兵,務祈中止前進,以安人心,而維市面。至于電報傳論,暫請一概不聞不問,專務遠大,是所切禱!”

    名人推薦
    • 陶華碧
      陶華碧,女,漢族,1947年出生,籍貫貴州省湄潭縣,老干媽麻辣醬創(chuàng)始人。任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貴陽市政治協(xié)商委員會常務委員、貴陽...
    • 王子斌
      王子斌,字正誼,回族,滄州南門外人。常到成興鏢局偷藝自習,十分刻苦。廣交豪杰,博采眾長。從此,開始了鏢業(yè)生涯。在押鏢中,既遇強橫之徒,也盡量度...
    • 王寬誠
      王寬誠(1907~1986)又名王文俠,香港實業(yè)家,浙江寧波人。民建會員。早年在寧波經(jīng)營國內口岸貿易、金融及輕工業(yè)。歷任幸福企業(yè)集團董事會主席,香...
    • 王慶國
      從事中醫(yī)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在著名中醫(yī)專家劉渡舟教授指導下完成碩士、博士學業(yè),1988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為我國首批中醫(yī)基礎專業(yè)博士學...
    • 王志東
      王志東,廣東省東莞人,新浪網(wǎng)創(chuàng)始人,F(xiàn)任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臺的一手締造者;先后創(chuàng)辦了新...
    • 王洪剛
      王洪剛,男,山東省滕州市人,山東農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為農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山東(泰安)分中心主任。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