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戴熙(1801—1860)清代官員、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一 作莼溪),號榆庵、松屏,別號鹿?fàn)椌邮浚ㄒ蛔鳂虪棧、井東居士。 道光十一年(1831)進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歸,曾在 崇文書院任主講。咸豐十年(1860) 太平天國克杭州時死于兵亂,謚號文節(jié)。
藝術(shù)成就
工詩書,善繪事。四王以后的山水畫大家,被譽為“四王后勁”,與清代畫家 湯貽汾齊名。 山水早年師法 王翚,進而摹擬宋元諸大家,對于 王蒙、吳鎮(zhèn)兩家筆意更有所得。晚年觀摩巨然真跡,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領(lǐng)會。道光時宮廷書畫多出于其手。又能畫花鳥、人物,以及梅竹石,筆墨皆雋妙。秦祖永的評論是:“臨古之作形神兼?zhèn)洌⑾勇淠园,無靈警渾脫之致,蓋限于資也。所寫竹石小品停勻妥帖,尚為蹊徑所縛,未能另立門庭也!贝魑趿碇小读(xí)苦齋畫絮》,于畫理多有論述。題畫偶錄行世。
代表畫作
云嵐煙翠圖
立軸,紙本,墨筆,縱138.5厘米,橫64.5厘米。青島市博物館藏。遠(yuǎn)處山巒起伏 ,樹林茂盛,行云浮動于山間。山泉在云嵐下匯成小溪,匝谷而下。茅屋草舍參差于谷中平坦處,隱見小院主人正忙於窗前。近處水波漣漪,巖頭雜草橫生,密林茂繁。整個畫面明快秀雅。此圖結(jié)構(gòu)精微,風(fēng)度閑逸;筆墨清潤,全無俗氣,雖貌似耕煙,然又別有一番氣象。上題“云嵐煙翠。擬大癡蔥郁之象,不以家數(shù)求也。伯黍大兄屬,時咸豐五年乙卯清明節(jié)醇士戴熙!
憶松圖
紙本墨色,縱37.7厘米,橫123.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稇浰 圖》是戴熙“師造化”的最好例證。畫家跋云:“地近方山,山有龍池云洞諸勝,多松,漫溪彌谷,曠望無際,常月夜行萬松中,遇要氏兄弟,結(jié)苑讀書其下,賦詩贈答,慨然有卜鄰之志。后來京師,每值風(fēng)和月霽,輒追憶之,囑寫《憶松圖》,落落五年末有以報,丁未早春,僑居都下頗憶故山松徑……”《憶松圖》頗有“北宋”山水的氣勢,在意境上突破了“四王派”末流的蕭淡枯寂,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雄渾沉厚,山石形態(tài)及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