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架子”霍慶云先生一生致力八極拳研究、傳播,客居長春40余年,是繼其師霍殿閣之后羅疃八極拳在東北的主要傳播者,載人中國武術(shù)史冊!霍慶云先生是后期八極拳闖天下代表人物之一!
霍慶云 - 基本資料
霍慶云
籍貫:滄州東南小集人
職業(yè):武師
原名:霍清云
字:景星(1905-1987),
溥儀賜名:霍慶云。
霍慶云 - 生平介紹
8歲隨其叔父(過繼給霍殿閣)霍殿閣,師爺“神槍”李習八極藝。霍為人憨厚,練拳踏實、勤奮。當時一起練武伙伴有高香亭、邊廷杰、劉子鳴、邊廷彬、劉向、劉金山。“神槍”李、霍殿閣對他們要求非常嚴苛,溜腿架、騎馬式、金剛八式、小架一練就數(shù)年。尤其是“神槍”李在霍家住時,訓練更是加碼,每天半夜必進行越野以訓練腳程、膽量。天天晚上30余華里,小伙伴們累得在走行步時都睡著了。后來又習八極拳對接,小伙伴們車輪戰(zhàn),功夫大進。霍在家時撿糞,手拿大號糞鏟,出門就是行步、闖步,一天也撿不到糞,可見霍練武之癡迷!
1921年霍殿閣返鄉(xiāng),見徒弟們已有一定根基,遂帶高香亭、霍慶云、邊廷杰、劉子鳴赴沈陽、天津,在許蘭州將軍部隊中任教習深造。同時魏鴻恩、李萼堂、魏鴻濱、董義清、董惠亭、劉琪瑞也在軍隊隨“神槍”李、霍殿閣深造。許蘭州將軍經(jīng)常鼓勵他們下苦功,也經(jīng)常為他們改善伙食。當時吃牛肉大餅,對老百姓來說,是相當奢侈的。霍慶云專門和魏鴻恩、李萼堂、劉琪瑞靠功夫。當時魏鴻恩功夫大、李萼堂手狠、劉琪瑞靈活,霍慶云從各個角度提高自己。和魏鴻恩師叔靠騎馬式一靠就是一個時辰,硬是跟了下來,功力大增。
1924年底,奉軍入關(guān),霍慶云等隨許蘭州將軍到天津,繼續(xù)隨“神槍”李、霍殿閣在許將軍公館深造,和魏鴻恩、魏鴻濱、董義清、董會亭、李萼堂、劉琪瑞、高香亭、邊廷杰、劉子鳴一起下功夫,深受神槍李之寵愛!
1925年赴李景林將軍處任教習,每天和師叔魏鴻恩靠功夫。李景林將軍讓霍慶云當他的“門面徒弟”幫他動手;魬c云不愿意,怕耽誤下工夫。李景林求霍殿閣先生,霍殿閣先生說:“黑兒啊,去吧,給督辦個面吧!”20歲的霍慶云幫李景林將軍動手較藝,擊敗眾多名家巨手,藝驚津門,其中不乏后來的大師級的武豪。李景林將軍非常偏愛他,總讓霍慶云跟他學,霍慶云就是不跟他學;魬c云說:“督辦,學你的東西耽誤時間!”
霍慶云跟高道人學球、板、弓等功法,豐富了八極拳;糁跚蚬Ψ浅4,活球右手球40斤,左手球38斤半,死球每個62斤重,練習時自然呼吸,功力奇大,一般人一抓就提起來。鐵背心20歲開始練到36歲,40斤重,非常自如的練習行步、跑步、闖步;艟毩Π嵘炒,沙袋重近200斤,霍自如在桌子上搬上、搬下!
1927年隨師霍殿閣赴張園打敗溥儀日本保鏢,霍慶云、高香亭、劉子鳴、邊廷杰、魏鴻濱、劉金山擔任溥儀護衛(wèi)。1931年底隨溥儀到東北,繼續(xù)當偽滿皇帝溥儀貼身護衛(wèi)直至1945年溥儀被蘇軍俘虜!
在天津張園、靜園當護衛(wèi)期間繼續(xù)苦練,和劉琪瑞、高香亭、邊廷杰、劉子鳴等鑣勁下功夫。晚上當值拿大桿子去,一練就是一個通宵,大桿子八斤多重丈余長,霍單腿起伏每撇抖250下。一次,大頭鞋釘子扎入腳跟竟渾然不知;髼U子車輪戰(zhàn),功夫精純,拔抱、擁挫、抽撤、帶環(huán)之法精妙;艟毜妙笟獠俭w,架子如鐵板似的,師兄弟接拳都說打霍就象打在鐵墻上一樣,故“鐵架子”之譽。在偽滿洲國期間,蒙古王公帶蒙古摔跤王與霍比試,蒙古跤王力能摔倒公牛,霍千斤墜一站,任憑摔跤王搏摔紋絲不動,溥儀讓跤王擊霍三下,霍似穩(wěn)如泰山,溥儀讓霍擊蒙跤王三下,跤王不敢,當場認輸!
日本劍道高手來長,藐視中國武術(shù),霍與之比,霍不戴任何護具、頭盔,手持竹劍,日武士戴護具、頭盔雙手舉鋼劍劈刺,霍之竹劍撩崩敵手腕,日武士鋼劍落地腕骨受傷。
1935年保護溥儀到日本,與日本搏擊國手比試,連續(xù)取勝,替溥儀爭了“臉面”,深的溥儀的信任。
1937年天津來一英國大力士,天津各門武師商量對策,邀請霍慶云來天津打擂,霍從長春到天津,直接赴擂。英國人身材高大,左手拳直擊霍,準備施以組合拳,霍右手一挑攉,沒等大力士右拳發(fā)出,上步一個掖挎,迅雷不及掩耳,英國大力士被霍擊得仰面朝天,難以爬起!
1935年起,為其師霍殿閣頂門,幫助盟伯父周馨武先生支撐長春三馬路武館。霍氏叔、侄傳授八極拳于長春三馬路武館,培養(yǎng)了大批八極精英,八極拳在長春廣泛傳播,形成巨大規(guī)模!
霍慶云武功精湛,武德高尚,從不說大話。其槍術(shù)得“神槍”李和霍殿閣親傳。師弟劉霖春在四馬路開一拳房,霍殿閣先生親自教授,弟子劉霖春、王玉湖、范傳義、李廣榮、朱某(宮內(nèi)府司機)等。霍殿閣先生親自前去教授,霍慶云也經(jīng)常隨師前往協(xié)助。為了讓師弟們了解八極槍術(shù)的高超技藝,霍慶云左手托槍,右手高舉,將桿子插在腰帶上,讓其師弟李廣榮進槍,任憑李廣榮使出渾身解數(shù),霍之槍每扎必是對方鼻尖,達到觸而不傷的境界。霍之槍亦能扎蒼蠅,確有“神槍”李、霍殿閣二位宗師之遺風,是同輩之佼佼者。
有沈陽名家某來訪,霍慶云坐椅子上與之寒暄,來人突然擊來,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將來人打到墻上。在場的霍之弟子劉寶珠等,沒看清霍是怎幺把來人打出去的,最后幾個人在一起研究,估計霍可能用的朝陽手一招,可見速度之快!
1945年8月11日,霍慶云隨溥儀從長春到吉林通化大栗子,轉(zhuǎn)乘飛機前,溥儀不讓霍去,讓他留下來幫他把貴人譚玉玲的尸體火化保留下來,霍遵命答應(yīng)盡力不負故主所托。返回途中遇八路軍陳云部,勸其參加革命,霍抱“一臣不保二主”的想法,再加上溥儀有托婉言謝絕。后回長春恰譚玉玲的墳被掘,霍找宮內(nèi)府同事劉某將譚玉玲的尸體火化,后骨灰由劉某送到政府保管,現(xiàn)在幸存,霍完成溥儀囑托,誠信也!
1945年后,霍慶云居留長春未回滄州。內(nèi)戰(zhàn)連綿,長春遭圍困,饑民遍地,由于霍慶云的師弟趙炳楠(霍殿閣執(zhí)教三馬路武館的學員弟子)送三麻袋大豆、高粱米、豆餅救濟,方免于難。出城后到懷德又得師兄弟曲一心、師弟高理和的大力資助!
新中國成立后,霍慶云無任何其它生活方面的技術(shù),又有“歷史問題”,在師弟趙炳楠幫助下,安排到飯店燒火、打更,業(yè)余教授八極拳。燒火時霍用特大鐵鍬,端煤練闖步,20年不稍懈。打更時拳打值宿室墻壁,把墻打得全是窟窿;魬c云練拳時,有如老虎發(fā)威之態(tài),令觀者有發(fā)瘆的感覺,一般的拳師心理難以承受!
1948-1959年,陳金財幫助周馨武先生支撐長春三馬路武館;魬c云抽時間也去繼續(xù)幫助盟伯父周馨武。由于陳金財?shù)男⒌酪约盎魬c云的仗義,幫助周馨武先生直至周先生1959年去世!
1957年霍慶云率師弟陳金財、趙炳南、齊德昭、張耀權(quán)等赴北京比賽,與李萼堂、許家福、許家祿相逢北京,感慨萬千;魬c云獲比賽三等獎頗不理解。其師叔李萼堂說:“霍黑兒你別練了,現(xiàn)在是你有多大的功夫也沒有用,練得花俏才能打上分”!
在北京通過師叔李萼堂結(jié)識福建萬籟聲先生,從20年代以后二人神交以久,英雄相惜!在北京與黑龍江的八極拳名家孫亮亭、八卦名家劉志清結(jié)為友好!
1959-1968年,霍慶云先生執(zhí)掌長春三馬路武館,廣泛傳播八極拳。文革中霍由于“歷史問題”遭到審查,長春三馬路武館被封。由于師弟趙炳楠幫助,未受到大的觸動!
霍慶云先生功夫極大,練猛虎硬爬山一式,練習多年的弟子架難以承架,一壓必一個跟頭坐于地上,屢試屢中。一弟子幫霍家里干活,掏房上的煙筒灰,霍讓其到后面取梯子,其找梯子回來,霍已經(jīng)把煙筒掏完,弟子方知霍之輕功造詣頗深。霍練拳時,有如打雷,房子灰土震得紛紛下落,每個動作,如鐵墩落地一樣沉實,滲透力特別大,具有強大震懾力。80年代初“海燈熱”,講起二指禪,霍笑對其弟子說:“小子,你看這不是二指禪嗎?”雙手食、中指拄炕沿,身體已經(jīng)懸空起來,年近80尚能有此功力,真老英雄也!
60年代霍慶云任比賽裁判長,在一次比賽中,一拳師某認為霍打分不公,到三馬路八式房理論。拳師某與霍比大槍,某一桿子扎來,霍用里纏拿,嗒嗒嗒三桿子點其鼻子尖。某又一桿子扎來,霍用外纏攔,嗒嗒嗒三桿子點其鼻子尖。某還不認輸,霍用貍貓撲鼠之法,某以為霍上面漏空,一桿子向霍面扎來,霍一個外纏,某的桿子被霍纏飛,嗒嗒嗒三桿子點其鼻子尖。拳師某抱拳認輸,拳師某說:“霍老師,您這用桿子點鼻子尖的功夫,我一百八十石棒子換不來呀!”即佩服霍的技藝,更佩服霍的武德!
1979年武風再開,霍慶云率譚吉堂、齊德昭等參加南寧全國第一界武術(shù)觀摩大賽,與馬穎達、李贊臣、李良臣會面。霍表演一套易筋經(jīng),連武術(shù)裁判都不認識,僅獲三等獎!
改革開放以來,日本武術(shù)愛好者多次來長春向霍慶云求教,霍慶云三次接待日本客人,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霍慶云于文革前歷任長春武術(shù)研究會主席,長春武協(xié)副主席,長春武術(shù)比賽裁判長。改革開放以后,重新?lián)伍L春武協(xié)副主席!
霍慶云先生一生廣傳技藝,他的師弟們大都得到他親自執(zhí)授、點撥,他們后來都成為長春武術(shù)界的名師!
霍慶云一生弟子眾多,其中馬德山曾赴日本,獲搏擊冠軍;袁慶春是吉林省武術(shù)隊教練,全國武協(xié)委員;長子霍文伯技藝純精,60年代中期后,承父業(yè),執(zhí)掌三馬路武館;次子霍文學練功專恒文武并舉;其他弟子如劉寶珠、苑光明、于江田、顧才、唐志、翟學祿、李清新、李長深、楊樹林、趙致中等是長春有名的武師!
霍慶云先生徒孫輩的霍金鈴、霍金勝、霍金鋒、方平、宋國棟、李儒方、趙文革等得過其親自點撥,功夫純正,亦同輩八極拳弟子中的佼佼者!
霍慶云先生于1987年病逝長春,為紀念霍慶云先生傳播八極拳的功德,長春市體委、武術(shù)協(xié)會為其舉行隆重追悼會!
霍慶云先生隨溥儀赴東北,傳八極拳于東北,在中國武術(shù)史上卻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中期,部分霍傳八極拳門人,為霍殿閣、霍慶云二位宗師在滄州小集樹碑立傳,以紀念其功德;魬c云先生的事跡被載入《滄州武術(shù)志》、《南皮縣志》!
霍慶云先生一生致力八極拳研究、傳播,客居長春40余年,是繼其師霍殿閣之后羅疃八極拳在東北的主要傳播者,載人中國武術(shù)史冊!霍慶云先生是后期八極拳闖天下代表人物之一。
霍慶云 - 參考資料
1、http://www.wuxiay.com/article/2/18/2007/2007020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