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背景
塔哈爾卡的父親皮耶將真正的法老傳統(tǒng)帶回了埃及,他的叔父夏巴卡在孟菲斯和底比斯確立了努比亞的勢力。
但塔哈爾卡讓父輩的勃勃野心相形見絀——公元前690年,這位年僅31歲的軍事領(lǐng)導人在孟菲斯加冕,其后統(tǒng)治埃及和努比亞聯(lián)合帝國長達26年。
建造神廟
塔哈爾卡為了顯示自己是新王國法老的后裔,在山腳下建造了兩座神廟以紀念阿蒙的神后們。博爾戈爾的尖峰局部覆以金箔,旅行者看了無不目眩神迷,黑法老下令將自己的名號鐫刻其上。
大約在他掌權(quán)的第15 年,帝國建設(shè)如火如荼,這位努比亞的統(tǒng)治者大概有點驕傲自滿了。當時塔哈爾卡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當時的國際強權(quán)之一,F(xiàn)在,在底比斯附近,在神圣的凱爾奈克廟宇建筑群廢墟當中,矗立著一根19 米高的柱子,它原本是這位努比亞法老對阿蒙神廟加蓋建筑的一部分:十根這樣的立柱,共同組成一座巨大的亭子。塔哈爾卡還在神廟周圍建造了一些小禮拜堂,并為自己和他摯愛的母后阿巴爾樹立了巨型雕像。塔哈爾卡不曾毀壞一塊原有的紀念建筑,就把底比斯變成了自己的天下。
率軍戰(zhàn)爭
塔哈爾卡曾指揮大軍朝尼羅河三角洲進發(fā)。
塔哈爾卡率軍抵抗亞述人,激戰(zhàn)持續(xù)了15天,連以撒哈頓也不得不承認戰(zhàn)斗“非常血腥”。努比亞人節(jié)節(jié)敗退,一直退到了孟菲斯。塔哈爾卡五次負傷,僅以身免,不得不放棄了孟菲斯。以撒哈頓按照亞述人的一貫風格大肆屠殺無辜村民,“人頭堆積如山”。 以撒哈頓后來寫道:“他的王后、妃子、王儲烏善庫魯,他的其他兒女,無數(shù)財產(chǎn)、物資、馬匹、牛羊,統(tǒng)統(tǒng)被我運回了亞述。我將庫施的根基從埃及連根拔起。”為了紀念塔哈爾卡受辱,以撒哈頓派人制作了一塊石碑,上面雕著塔哈爾卡之子烏善庫魯項上拴著繩子,跪在亞述王面前。
衰落
到頭來,塔哈爾卡在壽數(shù)上卻是贏家。公元前669年,以撒哈頓聽說塔哈爾卡設(shè)法收復了孟菲斯,急忙趕往埃及,不幸死于途中。亞述人在繼任新王的領(lǐng)導下,將被俘的叛軍編入部隊,卷土重來,攻打孟菲斯。塔哈爾卡山窮水盡,南逃納帕塔,從此再也沒有看到過埃及的土地。
墓葬方式
塔哈爾卡兩次從孟菲斯敗退,卻依然大權(quán)在握,這足以說明他在努比亞的地位。他的最后歲月是如何度過的,后人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最后的創(chuàng)新之舉——塔哈爾卡和父親皮耶一樣選擇了金字塔的墓葬方式,但他避開長眠著歷朝歷代庫施法老的皇家墓地庫魯,在尼羅河對岸的努里選了一處地方。
也許正如考古學家蒂莫西· 肯德爾的分析,塔哈爾卡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是因為在古埃及的元旦那天,站在博爾戈爾山山頂眺望,他的金字塔正好與日出方向完全一致。按照埃及人對復活的觀念,如此他便能永世重生。
不過,塔哈爾卡的真實動機很可能難以為人所知,正如努比亞民族的歷史,仍將是不解之謎。
深遠影響
塔哈爾卡對埃及的影響極為深遠,連他的敵人也無法徹底清除他留下的印記。
在他治下,從納帕塔沿著尼羅河順流而下到底比斯的旅程,簡直就是在壯美的建筑奇觀中巡游。他下令建造的紀念建筑遍布埃及,胸像、雕像、渦卷裝飾上處處都是他的形象或名號,其中很多都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
他的形象在這些紀念物中表現(xiàn)為不同樣貌,或是向眾神殷切求告,或是在公羊形象的阿蒙神庇護之下,或是獅身人面像,或是赳赳武士。大多數(shù)雕像的面部都被敵人破壞了,他們?yōu)榱朔乐顾柨ㄋ蓝鴱蜕,?jīng)常將雕像的鼻子鑿掉。額頭上的圣蛇也經(jīng)常被毀掉,以示對他自封“兩地之王”駁斥。但在每個殘存的形象中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他淡定而自信的雙眼依然保存了下來。
塔哈爾卡掌權(quán)之時,正是第25 王朝的全盛時期。尼羅河三角洲的各路諸侯盡皆俯首。亞述人在耶路撒冷沒有打敗塔哈爾卡,從此與他井水不犯河水。塔哈爾卡君臨埃及,大權(quán)獨攬,連眾神也賜予他和平與繁榮。他在位第六年時,尼羅河因降雨水位上漲,淹沒了河谷,使當年的谷物大熟卻沒有沖毀任何村落。后來塔哈爾卡分別在四塊石碑上記載稱,連老鼠和蛇都被高漲的尼羅河水統(tǒng)統(tǒng)淹死了。顯然,阿蒙神此刻正朝著他選中的國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