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美國華裔女童鄒奇奇(英文名Adora Svitak),2008年10月過11歲生日時,被美國媒體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與父母和姐姐共同生活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3歲時就開始閱讀各種書籍,4歲時開始寫作,6歲用媽媽買的筆記本電腦寫作,2005年8歲時就出版12萬字的故事集《飛揚的手指》轟動美國。鄒奇奇也被美國廣播公司譽為“美國文壇小巨人”。
她10歲成為風靡全美的演講家,13歲出書諷刺小布什,15歲給哈佛師生演講
2011年,14歲的鄒奇奇受邀到“世界精英”舞臺上演講。
人物家庭
鄒奇奇的母親鄒燦(Joyce)是中國重慶人,1988年到美國后,學習法語專業(yè)的她又獲得了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是美國一家電話語音翻譯公司的中英文翻譯員。奇奇的父親約翰John Svitak是一名捷克裔美國人物理學博士,現(xiàn)任職于微軟公司。除了奇奇外,他們還有另一個名叫希希的10歲女兒,姐妹倆的名字合起來就是“希奇”。
人物生活
鄒奇奇從3歲半開始讀英文書,至今已經(jīng)讀了1600多本。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讀的書越來越多,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如今,鄒奇奇一天至少要讀完一本二三百頁的書。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文靜秀氣的小姑娘偏偏喜歡關(guān)于戰(zhàn)爭和武器的軍事書籍。此外,她對歷史書籍充滿濃厚興趣,常常閱讀關(guān)于拿破侖、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書。她愛看法國哲學家的書籍,一天能讀3本小說,自4歲以來,她用筆寫下了400多篇故事和詩歌,她2005年出版的故事集《飛揚的手指》,包含的300多篇故事大多以中世紀為背景,從古埃及寫到了文藝復(fù)興,文中透露出的政治、宗教和教育見解,思想深刻,文思嚴謹,令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名8歲女孩的作品。
盡管生長在美國,缺少中文的語言環(huán)境,但姐妹倆從小時候開始,就經(jīng)常聽母親給她們講中文故事,并閱讀大量標有拼音的中文讀物。奇奇最喜歡聽《西游記》的故事。2歲時,鄒奇奇每天都要聽母親鄒燦講一個《西游記》的故事。到3歲時,奇奇已經(jīng)不滿足于聽故事了,她開始嘗試借助漢字上面的拼音,自己閱讀《西游記》。包括《西游記》在內(nèi)的中國古典作品,對奇奇的寫作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奇奇曾在自述中說:“我對學習新知識的熱愛,是我成功的原因之一。這樣說吧,我寫的故事,很多都是受到我讀過的書籍的啟發(fā)!
鄒奇奇不僅是“文學天才”,還是一名女權(quán)運動和世界和平的倡議者,她的網(wǎng)站上將她描述為“作家、詩人和人道主義者”。8歲的鄒奇奇在美國已經(jīng)成了名人,包括著名主持人奧弗拉、美國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jié)目等都采訪過她,“早安美國”的節(jié)目主持人更將她稱作“美國文壇小巨人”。鄒燦稱,他們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女兒奇奇的“特別之處”,因為奇奇從3歲時就開始自己讀書了。鄒燦說:“在她很小時,約翰就對她念柏拉圖的著作,后來她竟自己開始讀書。我們只想讓她自由發(fā)展,不想給她施加太大的壓力!
奇奇5歲時,就對兒童書不感興趣了,而是看起了更嚴肅的著作——17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的作品。鄒奇奇說:“我讀過他的小說《老實人》,這是一個關(guān)于孤獨男人的故事,因為他生活在一個城堡中。書中的一些內(nèi)容很滑稽,但我很同情他!
到7歲時,奇奇已讀完1600本書,她涉獵的圖書包括天文、地理、文史、傳記,而她最愛看的莫過于歷史和玄幻小說,她的老師稱,奇奇的閱讀年齡已經(jīng)超過20歲。并且鄒奇奇讀書速度奇快,一分鐘能讀900字,一天能讀3本書,讀完一本至少607頁的《哈利·波特》僅需9小時!雖然在美國生活,但奇奇對中國歷史文化非常熟悉,讀過《西游記》、《三國演義》、《中國古代史》等中國書籍。
坦言想做正常女孩
面對自己被人稱做“神童”和“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的美譽,鄒奇奇解釋說:“對于神童,人們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我的解釋是u2018具有卓越才能、可以幫助其他孩子的兒童u2019。我希望我能成為這樣的神童,但我并不認為自己能夠做到!
奇奇并不希望別人將她當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她對記者說:“我只希望被別人看成是一個正常的女孩子,當然,我是一個女權(quán)主義者。我認為女性應(yīng)該更獨立,在這個社會上,女性往往被描述成只會簡單化化妝、無所事事的人。我認為我們需要魔法公主一樣的女性——一個能夠殺死惡龍、拯救她的男友的女人!
偶像
當其他8歲女孩都崇拜小甜甜等青春派偶像時,鄒奇奇也有自己的偶像。她對記者說:“我崇拜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她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我也喜歡《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但我不確定是否喜歡麥當娜。我最喜歡的歷史時期是文藝復(fù)興時期,因為那個時代有許多驚人的藝術(shù)成就。我認為歷史上最邪惡的人,毫無疑問是希特勒,他迫害了那么多無辜的人!
讓記者松口氣的是,鄒奇奇仍然與同齡兒童有著相同的愛好,她對記者說:“當我不工作時,我就喜歡吃巧克力,玩蕩秋千!
媒體評論
西雅圖電視臺記者約翰·謝里菲——
奇奇的故事一開頭就引人入勝,都是關(guān)于一些人類共同的主題:友誼、信任和善良。
作家蘇珊娜·萬斯——
奇奇的作品流暢干凈,不像大多數(shù)寫作新手那樣過多描述繁瑣的細節(jié),奇奇的作品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甚至會懷疑如此有才華的作品是否真的出自一個孩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