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
他于1784-1785年居留倫敦,后于1786-1787年出使普魯士。
1789年他以第三等級代表的身份入選三級會議,盡管個人反對三個等級聯(lián)合開會,但他支持新建的國民議會的合法性,并于法國大革命初期在其中成為核心人物。
通信人
1789年10月5日和6日之后,在拉馬克的要求下,他向?qū)m廷獻(xiàn)策,要求路易十六逃往外省首府,并著手君主立憲制,但他的建議被王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拒絕。
1790年3月,他接受了國王的大筆秘密酬金,此后與宮廷頻繁通信直到去世,拉馬克為中間人。

1791年2月他被選為國民議會的主席,4月2日病死,葬入先賢祠。
1792年他與宮廷的通信被發(fā)現(xiàn)后,他的遺體又遷出了先賢祠。
愛情
米拉波所撰寫的訴狀優(yōu)美而感人,博得了全體聽眾的同情,乃至于原本站在對立面的岳父亦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得感謝上天,讓我心有所屬。當(dāng)我浪跡天涯,當(dāng)我面臨絞刑架,從未有一天想過,我會回到這里,乞求一份失而復(fù)得的愛情。但當(dāng)我死而復(fù)生,回到這里,她卻將我推開,推向絕望的深淵……謙恭的姿態(tài)、神圣的理由乃至溫柔的祈求,都無法喚得她的回答,都無法讓她回眸和傾聽。……尊敬的法官們,我不想掩飾這些年所受的苦難。難道這份忠貞換來只是憎恨,而非憐憫?……她曾如此愛我,往來的書信便是明證;她曾如此幸福,往來的書信就是明證;她甚至沒有勇氣站在法庭上面對我!丛氲,是她,我的夫人,我的一半,玷污了這份感情,令這荒唐的訴訟蒙羞!鹁吹姆ü賯,在我心中,米拉波女士一直我的太太。她無時無刻不占據(jù)我的夢想。請用您尊貴的判決去促成這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