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St. Philip
圣斐理伯是加里肋埃布爾賽達人。三部對照福音,瑪竇福音、馬爾谷瑪音、路加福音,除了在宗徒名單中,提到斐理伯的名字以外,對斐理伯未有其它記述。反之,若望福音第一章,對于耶穌召選斐理伯的經(jīng)過情形,記述如下:「耶穌遇到斐理伯,對他說:『你跟我來吧』!箒啔v山大里亞克來門認為:斐理伯就是路加福音第九章所述的「那個人」(按路加福音第九章記載:「你跟我來吧!」那人卻說:「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挂d給他說:「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自己的死人吧。至于你,你要去宣揚天主的國!」)可是一般學者,對這見解未敢茍同,因為斐埋伯被召,是耶穌公開傳教前的事,路加瑪音第六章那段文字,是耶穌開始公開傳教以后的事。由于耶穌召斐理伯為門徒時用了「你跟我來吧」一語,路加福音第九章也用「你跟我來吧」一語,若干人便發(fā)生誤會,以為斐理伯就是路加福音所述的那個猶豫不決的人。
根據(jù)若望福音的文字,我們可以推斷:斐理伯一聽到耶穌的召喚,毫不猶豫,立即追隨耶穌,作耶穌的門徒。同時他去通知納塔訥耳(按納塔訥耳很可能和宗徒巴爾多祿茂同是一人)。他對納塔訥耳道:「梅瑟在法律上所記載的,先知們所預(yù)報的,我們找著了!鼓菐拙湓捯簿褪钦f:「耶穌即以色列人引領(lǐng)翹望的默西亞!辜{塔訥耳說道:「從納匝肋還能出什么好的嗎?」斐理伯對他的答復(fù)是,「你來看一看吧」,耳聞不如一見。
耶穌用五餅二魚,供五千人果腹時,斐理伯也在場。若望福昔第六章記載:「……耶穌往加里肋亞海(即提比哩亞海)的對岸去了。許多人因為看見祂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跡,都跟隨著祂。耶穌上了山,和祂的門徒一起坐在那里。那時猶太人的慶節(jié),即踰越節(jié),快要到了。耶穌舉目看見許多群眾來到祂前,就對斐理伯說:「我們往那里買餅,叫這些人吃呢?」祂說這話,是為了試探斐理伯,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做。斐理伯原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就回答耶穌說:「即使有兩百銀幣的餅,也不夠他們每人分得一小塊!
踰越節(jié)前不久,那些到圣京來過節(jié)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去見斐理伯,要求引見耶穌。斐理伯不敢作主,便和安德肋去商量,兩人再去稟報耶穌。
受難前夕,耶穌對宗徒們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jīng)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里去。你們認識我,就也認識我父,F(xiàn)在你們已認識祂,并且已看見祂。斐理伯對祂說:「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怪饕d對他說:「斐理伯,這么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在一起,而你們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看見了父。你怎么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
耶穌升天后,宗徒們回到耶路撒冷,共同祈禱,等待圣神降臨。宗徒大事錄列舉了十一位宗徒的名字,斐理伯也在內(nèi)。
以上所述,系福音提供的有關(guān)斐理伯宗徒的史料。
根據(jù)圣教史學家歐瑟伯和若干圣教初期作家的記述,圣斐理伯在弗列吉亞傳散,逝世地點為夏拉巴利。公元第二世紀末葉,厄弗所主教巴利卡德寫給教宗維克多的信里,說起圣斐理伯有兩個女兒,住在夏拉巴利,終身守貞不嫁,另一個女兒死后,葬在厄弗所。根據(jù)夏拉巴利主教巴比亞的記述,圣斐理伯曾在那里復(fù)活過一個死人。
圣斐理伯系在杜米喜安皇帝執(zhí)政時期,為真理致命,釘死十字架上。釘?shù)臅r候,頭在下,腳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