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戴大賓(1489—1509):
明代探花,翰林院編修。
字賓仲、寅仲。福建莆田(今荔城區(qū)新度鎮(zhèn)塘東)人。出身宦官之家。他從小勤奮好學(xué),聰明過人,三歲就學(xué)背詩文,五歲便能吟詩作文,尤善聯(lián)詩作對,被稱為神童。弘治十三年(1500),中秀才。弘治十四年(1501),中舉人(鄉(xiāng)試第三)。正德三年(1508),會試第二,殿試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被稱為“少年進士”。他的殿試策卷一經(jīng)刊出便流播海內(nèi)。時太監(jiān)劉瑾弄權(quán),其兄女有才姿,瑾欲妻之。為飭邸舍,大賓佯狂得免。后得罪劉瑾受害。正德四年(1509),告假返家奔母喪,不幸在歸途中病逝。他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
傳說
村里人聽說戴大賓才華橫溢,于是,有人想考考他,給他出一個對:“土坂,土鯰,土粘身”,要他也以本地的地名、特產(chǎn)應(yīng)對。這還能把他難倒嗎?只見他往周遭環(huán)顧一下,便不假思索地應(yīng)答:“水南,水牛,水淹腹。”他的妙對,令大伙拍手叫絕。
戴大賓有一個好耍小聰明的嫂子。有一回,大賓端著碟子向嫂子討醬。嫂子接過碟子后說:“人家都說你是個大才子,今天,我出一個對讓你對,若對上,我就給你醬;否則,就別怪我小氣!薄吧┳幽惚M管出,我不會讓你失望的”,大賓當仁不讓!按筚e乞,大賓吃,大賓做乞丐”!鞍⑸┖茫⑸┥裕溃,阿嫂做貨騷”。大賓不慌不忙一字一頓地反唇相譏!澳恪Γ 弊杂憶]趣的嫂子被噎得無言以對,狠勁地把碟子甩在地上。于是,便有了“乞無醬,打破碟”的掌故。
有一天,大賓到村里一家店鋪買拂手。這店老板也并非等閑之輩,他見大賓光臨店鋪,忙迎上前,笑道:“大賓,我出個對,你對上了;就送你一把,對不上,這拂手就……”“快點”,他催促著!胺魇址鲏m不拂手”!颁z頭鋤地不鋤頭。”他只瞟了一眼貨架上的東西后便脫口而出,爾后信手取走拂手揚長而去。
大賓善對令不少才人都想當面一試。一日,大賓欲往闊口舅家做客。當他途經(jīng)闊口橋時,忽見橋頭有人攔住他的去路。心想:莫非又有人 給我出難題了,果不其然,其中有一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打拱作揖道:請問您就是戴大叔嗎?”在下便是,有何見教?”“久仰大名,小生只是 想向您討教一下,不知您肯賞臉否?”“好,但說無妨”!澳蔷退∥颐懊亮,”小生指著闊口說出了上聯(lián):“地名闊口何無舌?”了不起,端的出的好對呀!贊嘆之余,不免生出些許憂慮,心想說什么也不能栽在這個后生手里。就在他犯難的當口,猛抬頭看見眼前的壺公山,茅塞頓開,朗聲答道:“山號壺公豈有須!”如此工整的對仗,堪稱珠聯(lián)璧合,無可替代。
弘治九年(1496),大賓八歲,父親送其黌門就讀。他通《四書》,精《五經(jīng)》。一天,塾師有意試其才華,以廳堂上座椅為題曰:“虎皮褥蓋學(xué)士椅!贝筚e不假思索地答道:“兔毫筆寫狀元坊!崩蠋熧澷p曰:“奇才奇才!
弘治十三年(1500),大賓十二歲,他進城參加秀才考試。諸生見其年少,笑問:“欲為何官?”大賓答道:“居官閣老!北娙藨蛟唬骸拔蠢纤奸w老!贝筚e答道:“無才做秀才!北娙私源笮Γ】h試后,大賓果中秀才,一時名噪郡城。
弘治十四年(1501),大賓十三歲,眾人以其年雖幼,則學(xué)長于眾人,就推薦他參加福建鄉(xiāng)試。一日夜,他宿住榕城一客棧,聽著隔房一書生多次吟對:“口含筆尾唇點墨”,卻未聽到下句。大賓聽了有點不耐煩,準備睡覺。這時桌上的油燈昏暗,他用尾指挑了一下燈芯,忽然想起,馬上大聲對出:“手蘸燈芯指沾油!蹦菚r書生多次未能對的下題,卻聽大賓為其對出下題,即往客房道謝!這次鄉(xiāng)試,大賓中式,果中舉人第三名?芍^天上麒麟,不啻人間鳳凰,一時在八閩大地傳為佳話。
古人云:“為官須作相,及第早爭先!薄耙慌e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睍r年十八春的大賓于當年深秋一天,偕同諸友前往九鯉湖,問卜前程。
戴大賓到了九鯉湖,先行觀賞九鯉湖風(fēng)光,并作《詠九鯉》詩云:“云霞莽相逐,水天同一色。何處有瑤花?湖空秋月白!辟澝谰捧幒馍缴G麗多姿的美景。爾后,又到九仙祠,看到壁上懸掛著一幅九鯉湖風(fēng)景畫卷,他細觀品賞畫幅,詩興正濃,即作《九鯉湖圖說》,描述了九鯉湖名山秀水的美麗和九鯉升天的傳說。
武宗正德三年(1508),正是紀年戊辰年,朝廷秋闈,大賓風(fēng)塵仆仆入京應(yīng)試。果登呂柟榜進士一甲第三名,殿試時欽定探花。其天秀異常,美質(zhì)而高才,龍年登虎榜,國士無雙,對策流播海內(nèi),名重公卿,除翰林編修。
戴大賓在京得中探花后,當時朝中權(quán)臣劉瑾談姓胞兄,有一女過養(yǎng)劉瑾膝下,愛勝己出,年紀及笄,才姿絕代,思覓夫婿,羨慕美貌探花郎大賓。大賓知道后道:“我是朝廷之子,豈能做奸臣之婿。”婉言謝絕,劉瑾聽后,對大賓懷恨于心,欲以加害。
正德四年(1509),戴大賓接到家書,得悉慈母病逝,痛不欲生,且家中愛妻尚未舉行婚禮。于是告假返家奔喪,不幸在歸途中病逝,斯時他才21歲。
大賓雖英年早逝,但他的才華能與三國的曹子建并駕齊驅(qū)。至今在莆陽大地還流傳著這樣的佳句:“戴大賓一時無對,曹子建七步成章;甘羅十二為宰相,大賓十九中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