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jīng)歷
成蕙琳,女,1936年出生于韓國,朝鮮電影演員,原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日的第二任妻子。
20世紀50年代,成蕙琳在首爾豐文女子中學就讀時爆發(fā)朝鮮戰(zhàn)爭,隨母親到達朝鮮。
1955年,畢業(yè)于平壤藝術(shù)學校后,嫁給了李平。
婚后進入朝鮮戲劇電影大學,并畢業(yè)于導(dǎo)演專業(yè)。此后,逐漸成長為朝鮮最出色的女演員,但因“出身階級”不好,演員等級沒有提升,也沒能入黨。
1968年7月18日,成蕙琳與金正日在白頭山相遇。當時,成蕙琳已育有一子一女。
1969年3月,金正日與成蕙琳同居。
1970年10月,金正日與原配洪一茜離婚,成蕙琳與丈夫李平離婚,成蕙琳懷孕。
1971年5月10日,生下與金正日的長子金正男,此后一直過著隱居生活。
20世紀80年代,因病前往莫斯科治療,并長期在莫斯科生活。
2002年,成蕙琳在莫斯科去世。
個人生活
成蕙蘭第一次見到金正日,是在1971年5月10日的清晨。29歲的金正日讓成蕙蘭坐進一輛寬大的黑色汽車,向她解釋他已經(jīng)和她的妹妹成蕙琳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金正男。于是她知道了當時“朝鮮最大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徹底打亂了她的生活。
1976年,在金正日的堅持下,她搬進了金正日的家庭幫助撫養(yǎng)已經(jīng)5歲的金正男。因為怕泄露身世,金正男不能去上學。成蕙蘭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所以她就把自己的一對兒女帶到了這個新家庭,正好給金正男作伴。隨行的還有她的母親,她曾經(jīng)是朝鮮官方喉舌──《勞動新聞》的高級編輯。包括成蕙蘭在內(nèi)的任何人,都無法確證金正日與成蕙琳是否秘密地舉行過婚禮,或者選擇了免除一些公開的形式,為他們的秘密生活保密。但可以肯定的是,金正日無法承擔將新家庭公諸于眾而帶來的高昂代價,因為這會招致父親的反對。
出于傳統(tǒng)觀念,金日成肯定會強烈反對金正日與成蕙琳的婚事,因為成蕙琳比金正日年長6歲,而且是有夫之婦,但當時在金正日的要挾下,成蕙琳與前夫離了婚。金日成在1994年與世長辭,他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他的長子在1970年與成蕙琳組建的這個特殊的家庭。金正日是個狂熱的電影迷,而成蕙琳又是當時朝鮮一名著名而漂亮的影星。因為共同的愛好,他們走到了一起。同時,成蕙琳也在這場婚姻中融入了另外一些意圖,即希望借此減輕她家庭的政治壓力。她的父親本來是一個富裕的韓國地主,因為信仰共產(chǎn)主義遷居到了朝鮮,但他卻在朝鮮被當作敵對階級而遭受迫害。但成蕙蘭說,政治因素只是她妹妹考慮的問題之一。她妹妹真心愛金正日,并且因他從小就失去了母親而倍加呵護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金正日對成蕙琳的熱情漸漸消減,開始移情別戀,并且至少與兩個女人建立了家庭。
但是,成蕙蘭與她妹妹的自由卻仍在不斷減少,因為金正日仔細安排了她們的日程,以避免與他生活中的其他女人碰到一起。對于成蕙琳來說,生活變得很悲慘。成蕙琳擔心,金正日哪天一發(fā)怒,就會把她丟在街頭不管了。感覺到日益失去了金正日的寵愛,她就幽居于在莫斯科擁有的一處住所內(nèi)。在那里,她可以花很長的時間來撫慰因為受金正日的怒氣而受傷的心靈。2002年夏天,她在莫斯科治療由壓力而導(dǎo)致的精神紊亂時,客死他鄉(xiāng),享年66歲。
成蕙蘭悲傷地說:“她之所以走得這么早,是因為她不得不以那種方式與金正日生活這么多年,是那種生活害了她!苯鹫蘸蛢鹤咏鹫谐赊ヌm盛贊金正日非常疼愛他的兒子。當金正男還在襁褓中的時候,金正日會把他背在背上,并且耐心地哄它入睡。等孩子長大了些,金正日越來越相信金正男因為終日禁閉在別墅里而痛苦。所以,“我們在平壤東部與長壽洞的住所之間搬來搬去。因為孩子需要換換環(huán)境。由于不許出門,他都快瘋了!苯鹫张紶栠會讓姐妹倆帶著孩子去日內(nèi)瓦和莫斯科的住所小住一會兒。而當金正日得知他的兒子未經(jīng)他的批準結(jié)交了一個女朋友的時候,他大發(fā)雷霆,在一氣之下切斷了兒子以及成蕙蘭姐妹的食品供應(yīng),并且威脅要將兒子送到鄉(xiāng)下艱苦的煤礦。成蕙蘭和家里的其他成員跪下來乞求金正日原諒這個年輕人。當然,金正日最終原諒了兒子,并答應(yīng)徹底忘記這事。而兩個月后,他又斥責手下沒有按正常的情況訂購食品,很明顯,他忘記了是他自己親自取消了食品訂購,F(xiàn)在,已遠離朝鮮的成蕙蘭非常思念金正男。
金正日的原配夫人是洪一茜。在洪一茜生下一個女兒之后,金正日愛上了比他大6歲的成蕙琳。
當時,成蕙琳已經(jīng)結(jié)婚,而且育有一子一女。成蕙琳是朝鮮當時最性感的電影明星。成蕙琳嫁給金正日之后,生下長子金正男。
金日成反對這樁婚事。金日成反對的理由有三:
一是電影明星不適合于“第一家庭”;
二是成蕙琳已經(jīng)有過一次婚姻,而且又有子女;
三是成蕙琳來自韓國,社會關(guān)系復(fù)雜。
由于金日成的干預(yù),成蕙琳不能作為金正日夫人在公眾場合露面。后來,成蕙琳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在20世紀80年代前往莫斯科接受治療,此后她一直在莫斯科過著舒適的生活,直到2002年在莫斯科去世。
人物評價
成蕙蘭說,“我們被深藏起來了。”而被世人發(fā)現(xiàn)真相的危險隨時都存在。她回憶說,有一次,4歲的金正男生病必須送到醫(yī)院,而不巧的是恰好金正日的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弟弟正在該醫(yī)院視察,當時他們正向兒童病房走去。成蕙蘭的母親不得不把生病的孩子背起來,從窗戶里爬出去,隱匿在醫(yī)院外面的樹叢中。很多年以后,成蕙蘭來找到了另外一條出路。1982年,她21歲的兒子逃到了韓國,而她的女兒10年后也逃離了朝鮮。在1996年到金正日在日內(nèi)瓦的別墅小住的時候,她偷偷地溜到了街上,并且躲到了歐洲的鄉(xiāng)村里。她說:“最初那些日子,我真是害怕極了。我當時躲在一個閣樓里。我還扮成一個日本婦女,我經(jīng)常和我所認識的一個日本女子在街上走動。當時,我的腦袋里就只有u2018恐懼u2019這個詞!彼f:“我離開朝鮮的主要原因,就是想離自己的孩子近一些!钡驮谒与x朝鮮的第二年,她的兒子被身份不明的槍手暗殺于 漢城的街頭,F(xiàn)在,她說:“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把妹妹一起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