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亞·甘地
索尼亞·甘地(英文:Sonia Gandhi,1946年12月9日-),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之妻,印度國大黨主席、執(zhí)政黨領袖。2004年印度大選國大黨勝出,5月16日國大黨及其盟友一致同意由國大黨領導人索尼亞出任新一屆印度總理;5月18日索尼亞表示不愿意出任,并提議由國大黨元老、原財政部長曼莫漢·辛格出任,5月19日辛格被任命新總理。
早年
索尼亞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托行政區(qū)維琴察縣(Vicenza)一個叫潞西亞納(Lusiana)的小鎮(zhèn),1965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在此結識拉吉夫·甘地,1968年與拉吉夫結婚,隨后移居印度,由于擔心自己的意大利背景影響其丈夫拉吉夫的政治前途,在婚后的15年即1983年,索尼亞放棄意大利國籍轉而加入印度藉。
從政過程
1991年5月21日,時任印度國大黨主席丈夫拉吉夫在競選集會遭暗殺,而直到此時索尼亞還一直未曾涉足政壇。隨著丈夫拉吉夫――家族惟一的接班人的去世,一直由尼赫魯-甘地家族領導的國大黨此時群龍無首。失去國人中神圣家族光環(huán)的國大黨開始走下坡路,黨內斗爭和腐敗丑聞不斷曝光,卻沒有人能挽國大黨于末路。1996年大選中,國大黨變成在野黨。索尼亞遭遇到來自政界、特別是國大黨方面的更多壓力,在這非常時期,必須由她來擔當領導國大黨的歷史重任。而此時的索尼亞在印度的政治地位還是撲朔迷離,反對她的人總是給她揭短,客觀上作為國外出生的她,直到涉入政壇以前,她幾乎不會說印地語,反對者借此進行渲染,除了家族的名譽,她沒有資格擔任印度總理。讓索尼亞無法容忍的是,印度人民黨自上臺后,就向她和她的家族進行攻擊,她需要用勇氣和膽識去捍衛(wèi)家族的名聲。在“從政國大黨”的急切呼聲中,“痛恨政治”的索尼亞于1997年5月宣布加入國大黨。
大選后,國大黨慘敗,主席凱斯里宣布辭職,并再次敦請索尼亞出任主席。1998年3月14日,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宣布了決議,任命索尼亞為國大黨主席,決議立即生效。1998年,索尼亞形式上開始進入了政壇,成為國大黨領航人,也只有具有極大家族名望的索尼亞才可以復興國大黨。
進入政壇后索尼亞,極力支持子女從政并有意對他們進行培養(yǎng),女兒普里揚卡·甘地·維德拉已經(jīng)凸現(xiàn)其政治領袖的能力。2004年印度大選國大黨出乎以外獲得勝利,索尼亞·甘地可以成為尼赫魯-甘地家族的第四任總理,也可以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外國出生的總理,她卻選擇了不出任。
2006年3月23日,索尼亞·甘地宣布同時辭去國家咨詢理事會主席的職務和在下議院的席位。因為印度諸反對黨告發(fā)索尼亞·甘地身為議員兼任政府中的其它職務違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