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道古,[唐](約公元768年至八二o年左右)字不詳, 隴西成紀(jì)人。道古長于交接,游公卿間,故少有美名。著有《 文輿》三十卷,《 新唐書· 藝文志》傳于世。
人物生平
李道古,舉 進(jìn)士,獻(xiàn)書 闕下,擢 校書郎、 集賢院學(xué)士。累遷 司門員外郎,歷利、隋、唐、睦四州 刺史。 柳公綽鎮(zhèn)鄂岳,為飛譖上聞, 憲宗欲代之。 裴度言:“嗣 曹王皋嘗能以 江漢兵制 李希烈, 威惠在人,今以其子將,必有功!睍拦抛 黔中觀察使入朝,乃代公綽,倍道入其軍,公綽惶遽出,財貲皆被奪。 元和十二年,攻 申州,破其郛,進(jìn)圍中城。守卒夜驅(qū)女子登而噪,發(fā) 懸門以出,道古眾亂,多死于賊。李聽守 安州,未嘗敗,道古誣逐之。自將出 穆陵關(guān),士卒驕,不能制,又 度支錢道古悉以饋 權(quán)幸,故賜不給,其下怨怒,戰(zhàn)不甚力,賊亦易之。故再入申,不能下,卒無功。 淮西平,加檢校 御史大夫,召為 宗正卿、左 金吾將軍。
帝喜服餌,道古欲自媚,而所善 柳泌自謂能化金為 不死藥,乃因宰相 皇甫镈以聞,俄會帝崩。 穆宗為太子,惡之,既立,誅泌,貶镈,斥道古為 循州司馬。終以服丹歐血死。 長慶初,詔還其官。道古巧于宦,便佞傾下,游公卿間,常與奕博,偽不勝,厚進(jìn)所償,嗜利者多得其歡心,故少盜美名。及死,賣宅以葬。
家族譜系
唐太宗之子:曹王明
曹王明五子:俊、杰、備、價、偲
俊嗣王,薨,由杰子李胤嗣曹王,胤薨后子戟嗣王,戟薨后皋嗣王
皋子太古、象古、道古、師古、執(zhí)古
軼事典故
唐憲宗好神仙,下詔尋求仙人仙藥。曾任鄂岳觀察使的李道古因為本人“貪暴”的名聲,對個人政治前途不放心,為給自己上保險,迎合唐憲宗急于求仙問藥的心理,推薦道士柳泌來長安煉藥。柳泌見到唐憲宗,好一通忽悠,說:“ 天臺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那里有很多靈草仙藥,只是我雖然知道卻力不能及,如果能擔(dān)任那地方的地方長官就可以多想辦法多努力努力了!碧茟椬诼犃诵乓詾檎,充滿無限的憧憬,當(dāng)即就任命柳泌為 權(quán)知臺州 刺史,等于代理 臺州刺史。臣下紛紛進(jìn)言勸阻:“以往也有君主喜好方士追求神仙長生的,但還沒有任命方士擔(dān)任地方長官的。”唐憲宗的答復(fù)居然是:“動用一州的人力物力為君主長生做點貢獻(xiàn),作為臣下的難道還有什么舍不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