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汝南公主(?—636年),唐太宗 李世民第三女,母不詳。貞觀十年去世。墓志銘為虞世南所作,有《汝南公主墓志》虞世南傳世真跡。
墓志銘
公主諱宇, 隴西 狄道人,皇帝之第三女也。天潢疏潤,圓折浮夜光之采;若木分暉,秾華照 朝陽之色。故能聰穎外發(fā),閑明內(nèi)映,訓(xùn)范生知,尚觀箴于 女史;言容成則,猶習(xí)禮于公宮。至如怡色就養(yǎng),佩帉晨省,敬愛兼極,左右無方。加以學(xué)殫綈素,藝兼鞶紩,令問芳猷,儀形閨閫。厶年厶月,有詔封汝南郡公主。 錫從珪瑞,禮崇湯沐,車服徽章,事憂前典。屬九地絕維,四星潛曜,毀瘠載形,哀號過禮,繭纊不襲,壃酪無嗞,灰琯亟移,陵塋浸遠(yuǎn),雖容服外變,而沉憂內(nèi)結(jié),不勝孺慕之哀,遂成傷生之性,天道佑仁,奚起冥漠,以今 貞觀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墓志相關(guān)
汝南公主是唐太宗的第三個女兒,汝南公主很早就去世了,這使得唐太宗十分悲傷。為了紀(jì)念女兒,唐太宗下旨為公主書寫一篇墓志銘,而這個執(zhí)筆者就是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銘》縱25.9厘米,橫38.4厘米,為紙卷墨本,行書18行,每行12字至15字不等,共222字。文稿末尾署有“貞觀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字樣。由于筆劃過重,也有認(rèn)為為米芾 臨本。汪慶正先生認(rèn)為為原本無疑。似宋人書,但有弘文館印。上海博物館藏。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 余姚人。他學(xué)識淵博、正直坦誠。唐太宗稱其有五絕,即德行、忠直、博學(xué)、詞藻和書翰,在當(dāng)時廣為稱頌。
墓志銘賞析
《汝南公主墓志》的書風(fēng)是純粹的二王趣旨。也許因?yàn)槿绱,后人竟把此作混同于專精大王的宋人米芾書法,指此為米南宮所撫,但細(xì)細(xì)玩味其行氣筆勢,當(dāng)非尚意的宋人所能為,歸于唐書還是比較穩(wěn)妥的。署款為“貞觀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是年虞世南已是衰然一頹翁,筆力仍如此強(qiáng)健、動作仍如此肯定精到,的確是一代宗師晚年?duì)t火純青的風(fēng)范!疤熹晔铦,圓折浮夜光之采;若木分暉,秾華照朝陽之色!、“聰穎外發(fā),閑明內(nèi)映”,是碑志墓銘中的泛泛捧場語,以之溢美長于深宮、誰也未曾一睹芳顏的汝南公主,不如移來作為此稿書法贊辭;在初唐諸家中,能有一手如此俊秀而灑脫的行書是十分罕見的。 歐陽詢的墨跡行書《張翰思鱸帖》、《千文》偏狹瘦長,氣局遠(yuǎn)遜于此,而 褚遂良的行書墨跡不傳,楷書又皆太重裝飾趣味,歐拙褚巧,皆不如虞世南的恰到好處。由是,我們又可以將此稿視為初唐書壇上行草書的代表作——是以承繼 王右軍的魏晉風(fēng)度、又完全迎合“今上”太宗的崇王口味的一種楷范。相關(guān)史料
《新唐書 列傳第八》
太宗二十一女。
襄城公主,下嫁蕭銳。性孝睦,動循矩法,帝敕諸公主視為師式。有司告營別第,辭曰:“婦事舅姑如父母,異宮則定省闕!敝馆莨实冢T列雙戟而已。銳卒,更嫁姜簡。永徽二年薨,高宗(唐高宗)舉哀于命婦朝堂,遣工部侍郎 丘行淹馳驛吊祭,陪葬昭陵。喪次故城,帝登樓望哭以送柩。
汝南公主,蚤薨。
太宗公主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蕭銳,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目前墓葬不明。
汝南公主,母不明,早亡。
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獲罪流放嶺南,改嫁劉玄意,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竇逵。逵死,又嫁王大禮,陪葬昭陵。
長樂公主,名麗質(zhì),母長孫皇后,下嫁長孫沖,貞觀十七年薨,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下嬪,長孫皇后養(yǎng),下嫁唐義識,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因“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四年賜死,顯慶中追贈比景(北景)公主,立廟于墓。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陪葬昭陵。
東陽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
臨川公主李孟姜,母韋貴妃,下嫁周道務(wù),永淳元年薨,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 李敬,字德賢,母不明,下嫁程懷亮,薨麟德元年,陪葬昭陵。
蘭陵公主李淑,字麗貞,母不明,下嫁竇懷悊,根據(jù)碑文,卒年不晚于顯慶四年;墓志為第十九女,與新唐書不符,陪葬昭陵。
晉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輅,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獨(dú)孤謀,陪葬昭陵。
新興公主,母不明,下嫁長孫曦,陪葬昭陵。
城陽公主,母長孫皇后,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咸亨二年薨,陪葬昭陵。
高陽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遺愛,因“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四年賜死,顯慶中追贈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亡。
晉陽公主,字明達(dá),母長孫皇后,早亡;
常山公主,母不明,未及下嫁,薨顯慶時。
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初封衡山公主,下嫁長孫詮,長孫詮顯慶四年獲罪流放巂州,改嫁韋正矩,龍朔三年暴亡,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