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履歷
曾和黃乃裳創(chuàng)辦《福報》,鼓吹革命。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林森等在上海創(chuàng)立“旅滬福建學生會”,祖蔭為主要骨干。后在福州與林澤人、鄭權、蔡毅等設“益聞社”、“藤山文明社”,創(chuàng)“橋南公益社”,作為聯(lián)絡革命志士和各山堂首領的場所。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秘密組織“漢族獨立會”,被舉為會長。次年夏,同盟會福建支會成立,祖蔭任會長,同林澤人又創(chuàng)立“丙午俱樂部”、“閩南救火會”等革命組織。
宣統(tǒng)三年(1911年)春,林覺民、李恢先后奉同盟會命令回閩召集同志赴粵發(fā)難,祖蔭在閩籌劃響應。起義失敗后,祖蔭做分化、瓦解清軍工作,爭取新軍標統(tǒng)許崇智、統(tǒng)制孫道仁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全國響應。
人生大事記
九月十八日(11月9日)晚上,福州發(fā)動武裝起義。次日,獲得成功。祖蔭被推為參事員,組成全省最高議事機關參事會。
民國元年(1912年),建立福建政務院,祖蔭任副院長。隨后,祖蔭以民國成立,初志已成,通電辭職。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復電慰留。同年10月,改任中央?yún)⒆h院參議員。當時發(fā)生新議員反對舊議員之爭,祖蔭憤而辭職,致函京、津、滬各報,切勸議員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次年4月,任閩都督府秘書長。袁世凱竊國,祖蔭于10月被捕,不久獲釋,遂致力于地方教育及禁煙事業(yè)。
民國6年8月,軍閥李厚基任閩督軍,祖蔭被迫出走廣東。次年,任靖國軍方聲濤總指揮部秘書,轉(zhuǎn)戰(zhàn)潮、汕、詔安一帶。
民國9年12月,受林森之請,參加廣州國會非常會議,任秘書廳秘書。民國11年,被聘為福建省長公署秘書。北伐勝利后,就任福建省建設廳秘書,歷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設計委員、執(zhí)行委員、監(jiān)察委員等職。
民國26年,兼任福建省社會軍事訓練委員會指導員、福建省臨時參議會參議長。后病逝于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