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水尾天皇
(1596年6月29日-1680年9月11日),是 后陽成天皇第三皇子,母親為女御近衛(wèi)前子。名叫政仁,于1611年接受后陽成天皇的讓位。原本后陽成天皇有意將位置讓給他自己的弟弟 八條宮智仁親王,因此后水尾天皇與其父之間關(guān)系并不和睦。 后陽成天皇的讓位是出于 德川家康的意思,由于幕府初建,需要朝廷的權(quán)威做為后盾,而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1619年,后水尾天皇因?yàn)閷檺鄣呐僖焉乱蛔右慌氖卤粋鞯疆?dāng)時(shí)將軍 德川秀忠那里,引起秀忠強(qiáng)烈不滿。1620年,由于朝廷迫于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娶秀忠之女 德川和子入宮。 寬永四年(1627年),發(fā)生 紫衣事件,朝廷為了財(cái)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允許 大德寺和 妙心寺僧侶數(shù)十人穿紫衣。但是幕府制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讓朝廷很沒面子; 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 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 春日局前往面見 天皇,由于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春日局的義兄是朝廷公卿三條西實(shí)條,而且春日局的父親是 明智光秀的部下 齋藤利三,前任丈夫是大名 稻葉正成),被天皇認(rèn)為是 奇恥大辱,覺得幕府沒有把他的權(quán)威放在眼里。于是在同一年,憤怒的天皇無預(yù)警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nèi)親王,是為 明正天皇。這是為了顯示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孫繼承皇位的野心。
退位后政權(quán)
后水尾天皇退位后,仍以太上天皇身份攝政,另外也致力于 和歌與 佛道。于1680年過世,葬于 月輪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