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果禪師簡介
來果禪師,法名妙樹,號凈如,俗姓劉,湖北黃岡人。來果禪師幼時即不食葷腥,不好他樂,惟喜歡捏泥土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間前往禮拜數(shù)次。來果禪師的記憶力極好,其父教他讀四書五經(jīng),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流。來果禪師七歲時,曾偶然聽見鄰僧讀誦《心經(jīng)》,至“無智亦無得”一句時,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并堅持早晚念誦《心經(jīng)》各七遍,習以為常。
來果禪師十二歲時曾試圖前往漢陽歸元寺出家,后被堂兄拖回家中。其父擔心他再次出家,于是令他跪在桌前,旁邊放著一根木棍,強迫他吃肉,說道:“吃則罷休,不吃三棍打死除害!”來果禪師道:“請父打死,誓不吃葷!”他的父母見他修道之心已決,從此以后便不再阻止他吃素。同年,來果禪師以居士的身分皈依了大智和尚。大智和尚先令他念佛,至睡著做夢時仍不忘佛號,然后再教他參念佛的是誰。
來果禪師孝心極重。十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曾身患重病,醫(yī)藥無效。來果禪師遂效古人割股療親之法,虔誠拜稟諸佛,割肝救父,竟然不曾流一滴血。父親病好后,便強迫他結婚。不得已,只好與女同房,而各自念佛,身心無染。
光緒三十一年(1905),來果禪師前往普陀山進香,途中遇到五位苦行僧,心生敬意,遂私自落發(fā)出家,行頭陀行,曾十三天未進飲食。后歷盡艱辛,赴寶華山受戒,因不懂寺院規(guī)矩,飽受寺僧百般羞辱和折磨。不得已,他便離開寶華山,沿途行乞,多日未食,與野狗同臥,備嘗人間冷暖之苦,以至心灰意冷,欲投江自盡,后被彌陀寺僧所救。
不久,來果禪師來到金山受戒。因不懂寺院規(guī)矩,經(jīng)常挨打,曾經(jīng)有一天挨香板竟多達四百余次。盡管如此,來果禪師參“念佛的是誰”這一話頭一刻也不曾間斷過。后發(fā)心,乞食游方,或行或止,或山邊,或江畔,心心念念都在提撕,話頭不斷。在游方的過程中,來果禪師用功極為精勤。“每日太陽將出,先舉念佛是誰起身,手拗蒲團,舉功夫上肩。至晚太陽將落,即放蒲團為止;蛑乖跇蜻吢愤,屋邊溝邊,山邊水邊,墳邊糞邊,概我止處,但先提功夫,后放蒲團。若一次空放者,即提起,重舉功夫再放。日為常課。誓不掛單,不趕齋,不歇店,不化緣,不倒單,不問路,不洗澡,不存一切,如愿而行,未稍違犯!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漂泊,光緒三十三年春天(1907),來果禪師回到故鄉(xiāng),化導其父親及眾親眷完畢,立即前往金山,住禪堂專修。來果禪師自誓“以悟為期,不悟不出禪堂”,終日惟單提一句“念佛的是誰”,不打妄想,不說話,不左顧右盼。一次,有人問來果禪師:“大殿供的,甚么佛像?”來果禪師居然不能回答,對方進一步追問:“可有胡子么?”來果禪師亦不能回答?梢娝麖奈刺ь^向上看過。另一次齋堂用齋,來果禪師用功正得力,行堂的法師走到跟前盛飯,來果禪師竟忘了舉碗,后被僧值打了一巴掌,碗筷子掉在地上,菜湯沾滿了衣袍。
光緒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第六支香將畢,來果禪師聽到開靜的木魚聲響起,終于豁然大悟,猶如千斤重擔,驀地放下,身心頓時慶快無比,悲欣交集,大哭不止。第二天,來果禪師來到班首法師的跟前,請求開示。班首法師道:“汝是悟了語句!闭f完便詰問道:“念佛是誰?”來果禪師應對如流。班首法師接著又問“生從何來,死向何處”等等問題,來果禪師皆隨問隨答,了無滯礙。過了幾天,班首法師臨堂時,遂當眾贊嘆來果禪師。
為了勘驗來果禪師,一日,慈本老人拿著毛巾,一邊作洗臉的姿勢,一邊問來果禪師:“是甚么?”來果禪師道:“多了一條毛巾,請將毛巾放下!贝缺纠先艘宦牐隳欢。從此以后,來果禪師用功更加精勤、細密和肯切,決不敢輕易自許。
來果禪師悟道后不久,即前往高旻寺,任班首之職,后潛至終南山湘子洞隱修。民國四年(1915),來果應高旻寺月祖老和尚之邀請,回到高旻寺,并接任原方丈明軒禪師之法席。月祖老和尚臨終時,曾握著來果禪師之手,要他發(fā)愿畢生為高旻盡職。從此以后,來果禪師矢志恢復高旻寺舊制,歷盡了艱辛。
1953年,來果禪師圓寂于上海,春秋七十三歲。生前著有《自行錄》、《語錄》、《開示錄》等行世。在恢復禪宗叢林制度等方面,來果禪師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來果禪師禪風
一、金山開悟
光緒三十四年(1909),時年二十七歲的來老,進金山禪堂,以開悟為期,不悟決不出禪堂,力行不倒單,不告病假、香假、縫補假、經(jīng)行假、上殿假,寧死在禪堂,不死在外寮。單參“念佛是誰”一法,毫無其它妄念。至九月二十六日,晚六支香,開靜木魚一下,師猛然身心脫離,豁然大悟,如千斛擔子頓下,打失娘生鼻孔。次日到班首處請求開示,班首問: “念佛是誰?”應答如流。又問:“生從何來,死到何處?”隨問隨答,了無阻滯。一日,慈本老人舉毛巾作洗臉勢,問曰: “這是什么?”對曰: “多了一條毛巾,請將毛巾放下!”慈老不答而退。
由是以后,倍加精進,一聽維那報板,如同搶寶,只身向前。凡有公務行單等事,奮不顧身,操作敏捷,辦事精詳,為眾人冠。
二、專門禪宗
來老于一九一九年入主高曼寺后,決心將高曼寺辦為全世界第一專門禪宗道場。凡與參禪相違背的活動,一律停止。不得開學堂、立蓮社、學密宗、示念佛、研教相、容外道。不打水陸、不放焰口、不拜大懺、不念小經(jīng)、不傳戒、不講經(jīng)、不成就人住茅蓬、不成就人住關、不成就人閱藏、不打念佛七、不與人送殯、不出門做經(jīng)懺。寧可沿門討飯,不作破壞專門禪宗的罪魁。 不徇人情,不依己是。任他刀架在頸上、寧死不改專門;任他逼我退職,拚死不改初衷。
二六時中,清規(guī)肅矩,為法修行,專門用功,方可達到禪宗的深處,明心見性,成佛作祖。
三、定宗旨
世出世法,皆有宗旨。 高曼從上諸祖,所定宗旨,唯傳 “念佛是誰”這一話頭,寰宇聞名,中外共曉。 正契達摩所傳: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如來心印。 高旻專門禪宗,其它一切法門,概不準修。禪宗之中,單舉“念佛是誰”,其它所有名堂,一律禁止。這樣大家聚在一起,同心協(xié)力,異口同宗,不致有你非我是,這家門庭,那家話柄,惑亂后學,莫衷一是。高旻立此宗旨,目的在學佛者共修此宗,共悟此宗,始終一貫,古今相符,于道則不期然而然矣。
四、禪風高峻
每年七月十三日,是上客堂師父們討單的日期。這天來老對討單的人說:我這里的規(guī)矩,不但諸方比不上,任何世界各國也比不上。這里一心學參禪,沒有一點閑岔打攪你們。但你們先要立定沖天大志,長則以悟為期,短則三年住滿,若無此決心,請你們不必進堂。進堂以后,整天到晚,不是講打死你們,就是說拆你們的骨頭。知識淺一點的人,一聽此話,嚇得魂飛云外,魄落荒丘,趕快打主意跑路,逢人便說:好大的規(guī)矩,嚇死人啦,這不是住禪堂,簡直是送我命的。少數(shù)有知識的人,能領會和尚的意圖,是令學人先忘我相,先去我執(zhí),再令明心,見自本性。進堂后,行行皆是絕相超宗,頓忘人我。和尚的苦心,學人粉身碎骨,也難報恩於萬一。
有些初參進堂后,不但眼睛收不起來,走路時將袍袖子放下來,大搖大擺。和尚對他們招呼說:今后再看到你們這樣,就要痛下鉗錘,一個耳巴子打下來,通身倒在石頭上,連頭部都撞出血來,爬起來時,又是一記耳巴子,打死了,送化身窯去燒。高旻的規(guī)矩,是認理不認人,依法不依情。來老說: “那怕是我的生身父母和兄弟,一到高旻,就認不得了,父母兄弟犯了規(guī)矩,打香板比別人重,遷單比別人快!笨梢姼邥F的禪風,是只認規(guī)矩不認人。
每到十月二十九日,開示考功。見色力好的,身體厚實的人,重打二下香板,問:“念佛是誰?速道來!”能否道來,以何為證呢?古人開悟,大地皆有六種震動,令人開悟,大地也要六種震動。如果你真開悟,嘴唇一動,大地就隨著一齊動。若開口后,大地不動,說明你在自欺欺人,亂打機鋒。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是大妄語。一頓大板,劈頭打來。送你到化身窯去。行者真的道不來,不能亂開口,那怕和尚班首下香板,把你耳朵打掉了,頭砍破了,任他折了我的骨頭,也不能亂招啊!便知善知識打我,是消我的大業(yè)。若亂開口,那是破大法輪,死了還要下地獄。
五、早晚殿嚴格要求
大眾聽到上殿的鐘板響,任何事情都要放下,急忙上殿。寧可上殿而死,不可躲殿而生。每天早晚定為恒課,任他山河有變,我行不移。若能人人作到這點,于己毫不空過,于常住內(nèi)外清凈,規(guī)矩整肅,F(xiàn)為人天模范,后當擔荷如來心燈。若早殿鐘響,即借故不上殿,或裝肚子痛,晚殿板響,或提藍摘辣椒,或挑籮辦食米。此等皆是惡性比丘,毫無道念。久之,若離叢林,即同俗流。
據(jù)此來老對上殿規(guī)矩要求特別嚴格。大眾一出禪堂,必須眼觀鼻,鼻觀心,后人看前人的衣縫,一步套一步。到大殿走中門進出,進時,西單左腳先進,東單右腳先進。 出時,西單右腳先出,東單左腳先出。在殿內(nèi),不得告上廁所假,不得吐痰地上,不得倚靠壁上柱子。拜佛一陣風聲,一齊起倒,不得稍有前后。跟班站、排班站,皆要一條線,腳齊磚縫。拜佛要五體投地,問訊則背腰彎平,掌則頂天立地。合十時,十指靠緊,手心靠手心。唱念眾口齊聲,梵音嘹亮。不得藉殿養(yǎng)神,偷安怕苦。
大殿規(guī)矩,全靠僧值師父盡心竭力。一天兩回殿,總要打幾十個耳巴子,大殿才能上規(guī)矩、常住才有振興的面貌。
六、立規(guī)約
來老特別重視常住的規(guī)約。他在一九三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早粥后,表堂說:“規(guī)矩一法,乃出世之階梯,為成佛之捷徑。 離規(guī)矩則壞叢林、壞自己;守規(guī)矩則修;,修身心。師父們在日用中,切不可隨習氣轉,順業(yè)識牽。 當知守得一分規(guī)矩,除得一分惡習;修得一分福慧,除得一分生死。所以生死不離習氣,;鄄浑x規(guī)矩!(見《高旻寺丈室規(guī)約》三十五頁)。若管好一所叢林,一定要有規(guī)可約,有據(jù)可憑。不然信口開河,人各一詞,例如散香四六分持,規(guī)約注明,任何人不能改動。若無規(guī)約依據(jù),甲說四六分,乙說三七分,相持不下,一切問題研討,盡成爭柄,何法之有?為此來老參考古人制定的規(guī)約,刪繁就簡,特別定高旻寺丈室、禪堂、客堂、庫房規(guī)約各一本。有了規(guī)約,評論是非,就有根據(jù)。不論你是我是,你非我非,一概不依,一一照規(guī)約執(zhí)行。規(guī)約錯了,依錯行之;規(guī)約對了,依對行之。鐵打的常住,要靠鐵打規(guī)矩,有了鐵打的規(guī)約,才有鐵打的常住。上自堂頭和尚,下至清眾,在規(guī)約面前,一律平等,不論何人違反規(guī)約,都要依法治之。如此行之,則永息爭論,永斷煩惱。
為了檢查規(guī)約執(zhí)行的情況,來老於一九三八年規(guī)定:每年四次宣布規(guī)約,除了公事及表堂外,任何人都要到堂,否則作為違反共住規(guī)約論處。使常住的規(guī)約,樹立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使每一個人心目中,時時有法規(guī)策勵,可以增加幾分道心,減少幾分業(yè)障。
七、選擇繼任人的五個條件
高旻寺系選賢叢林,住持以死為期,故名生死方丈。但方丈平時必須留意選擇好繼任人。繼任人必須具備五個條件,方為合格。
l、心地上參透本參:作到以弘法為懷,以靜香為心,以規(guī)矩為命,事理圓融。處理問題要公道合理,不得有絲毫疏忽。
2、因果上一絲不爽:時刻牢記錯用常住一文錢,報在地獄。專款專用,買磚的錢,不能買瓦;買瓦的錢,不能買磚。審慎處事,言行不謬。
3、見地上徹悟源底,破最上關。要求正確理解和做到下列三點:
(1) 明諸佛眼目:佛以福慧雙修為正行。開靜后,行散香,當監(jiān)值、上殿、過堂、出坡等事,為培養(yǎng)自己的法身福種。止靜后,守著 “念佛是誰”一句話頭,參窮體究,堅固力行,永久不懈,為自己培養(yǎng)法身慧命。
(2) 行菩薩事儀:胸中常懷利人之心,恒作法門的模范。 雖搬柴運水的苦行心無厭煩;雖迎賓送客的雜事,意結善緣。不滯靜修,不為動轉。
(3) 辨二乘之因行:大凡喜靜惡動,愛獨厭眾,見福不修,見慧少進,專執(zhí)靜定,拔一毛利常住而不為者,為二乘因。禪者要廣做菩薩行,歇卻極端自私自利的二乘因行。
(4) 戒律上儀范精嚴:一切男女是我過去父母,一切昆蟲又是未來諸佛。因此,殺害大小諸蟲,勝殺過去父母;打傷蚊蟲虱蚤,即毀未來諸佛。持戒一法,至深且綱。
(5) 勤謹上兢兢業(yè)業(yè):每日領眾上殿、過堂、行香、坐香、出坡等事,以身作則,從不間斷。 多處檢查,事事留意。 于事合乎情理,于眾循規(guī)蹈矩,力求內(nèi)外安寧。三十年如一日,一絲不茍。
八、不殺生
來老認為參禪人住在禪堂最容易犯殺生戒,犯其他的戒因緣不具備。 出家人要愛護生命,有慈悲心,嚴持戒律,做到不殺生。有人認為打死個把蚊子不要緊,殊不知十方諸佛,諸大菩薩,念眾生苦,隨眾生形,普門示現(xiàn)。 因此打死蚊子,不僅傷害生靈,實為害佛,害菩薩,罪過之大,無逾此也。縱有蚊子叮在身上或頭上,應當念想;你是諸佛、菩薩,你是我過去的父母,請你多咬幾口,消我多生業(yè)障,報你多生恩德。咬得雖痛,當知痛逾大,報恩逾重。讓它吃飽后,從容地飛去。蚊子飛時,口中念言:今后你如餓了,請隨時來吃,我應盡身供養(yǎng),F(xiàn)在我有一個人身,不報重恩,等到人身一失,再想報恩,那就難了。
我們參禪的人,對待蚊子,不能像在家人那樣,聽到蚊子叫聲,就注意,拿起拍子,送它的傘。奉勸各位,被蚊子咬了,要生歡喜心、要生難得想。對虱、蚤等蟲來咬,要一視同仁,一律歡迎。
九、拔根子
解放前的叢林,大多為經(jīng)懺門庭,其原因有二:1、因齋主人情關系,無法推辭,只有免為其難。2、靠經(jīng)懺收入,維持寺院生活。連禪宗重鎮(zhèn)的高旻寺,每年水陸二、三堂,焰口數(shù)十臺,大小經(jīng)懺也不少。每年還有非做不可的萬年水陸一堂。
來老于一九一九年接任高旻寺住持以來,下定決心,一定要拔除該寺的經(jīng)懺很子。來老拔根有三件事,為人傳誦一時。
l、寧愿討飯餓死,不做經(jīng)懺的主人
一九二二年,某日,來老有事來滬,盛府莊夫人發(fā)心出二萬元,做萬年永久延生水陸頭。至臨終前,再助二萬元,做往生萬年水陸頭。這時來老心想:若答應下來,高旻寺經(jīng)懺病根,永遠不能徹底清除。我寧愿討飯、餓死,不做經(jīng)懺的主人。于是對莊夫人說: “敝寺是禪宗道場,不做經(jīng)懺。”自此一切大小佛事,一律辭退。有一些人笑來老說: “舍四萬元大洋不拿,何愚之甚!倍鴣砝喜还軇e人說什么,心中不悔,堅決走自己的道路。
2、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來老決定一切佛事概不應酬后,為了照顧一些居士的要求,有早晚課隨堂普佛。一九二四年,某日,揚州的張護法,擬出二百四十元大洋,提早二板香,打延生普佛一堂。來老對他說: “居士當知,寧動千江水,莫動道人心,若提前二板放香,居士不但無功,反而有過。”張居士聽了來老的話,頓時來氣地說:“二百四十元不肯,我出二千四百元,諒必可以吧。”來老對他說: “別說二千四百元,就是二萬四千元也不行!睆埦邮靠吹絹砝喜粸榻疱X所誘,非常感動地說:“和尚鐵打的規(guī)矩,我甚佩服。”自此任何人欲想用錢買加支香,都辦不到。
3、徹底拔除高旻寺的經(jīng)懺根子
三叉河由關,每年七月上旬,請高旻的和尚放利孤焰口一堂,還要借用長桌短凳等用具。這一習慣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不少過一次。一九二五年,來老預先通知由關的帳房說: “今年本寺無放焰口之人,亦無焰口臺上的用物,請另找他人代放!庇墒墙(jīng)懺的根子,被來老徹底拔除。
來老認為經(jīng)懺佛事有什么不好?
1、使寺僧受金錢勢力所強迫,整天忙于賺錢,把學習和修持的時間都擠掉了,這是使僧人素質(zhì)下降,佛教衰敗的根本原因。
2、使寺內(nèi)寺外,男男女女,喧嘩吵雜,把一個好端端的清凈佛地變成僧俗混居的交易市場。
3、使僧尼社會地位降低。令社會上誤解僧尼是為死人服務的,習慣地把巴僧尼與死人聯(lián)系起來,看到僧尼認為是晦氣,或不祥之兆。
現(xiàn)在經(jīng)懺應酬在某些地區(qū)還十分盛行,學習來老“拔根子”,還是具有著十分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十、加單銀
原來高旻寺執(zhí)事行單的單銀,每年從大洋壹元到六百文錢不等。來老入主丈席后,心想世人一年的工資,有幾百元,至少也有幾十元。各位執(zhí)事忙了一年,才有塊把錢。每念及此,心極酸痛,潸然淚下。立誓曰:寧我少吃幾天飯,也要給執(zhí)事加單銀。從一九二八年起,每年,首領十二元,大行單十二元,中行單八元,小行單六元。年底內(nèi)外首領各加押歲洋三元。
來老給執(zhí)事們加單銀,是在高旻寺經(jīng)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加的,增加幅度達十五倍之多。來老這種關心執(zhí)事生活的精神,在近代高僧中是罕見的。據(jù)說這些執(zhí)事們拿了單銀,或捐給常住,或打齋供眾,很少裝進自己的腰包。
來老的禪學思想。十分豐富,深廣難測,筆者從中拈出十則,供養(yǎng)讀者,使來老的法身永住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