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世紀末期堪察加人人口約2,500人。由于被人征服和疫病流行,人口大減。自18世紀以來大部分已俄羅斯化。他們的古 西伯利亞語族的洛拉維特蘭語(Luorawetlan)和神話體系,與鄰近的 楚克奇人和科里亞克人(Koryak)的語言和神話體系密切相關?安旒尤说慕(jīng)濟和生活方式同北太平洋沿岸的許多部落一樣,以捕捉每年洄游的鮭魚為基礎,并廣泛利用野生植物。宗教有祭祀眾多的精靈,以及以犧 牲禮祈禱狩獵成功。對待 薩滿巫師不如西伯利亞其他地方重視。
歷史
堪察加人在中國唐朝的《新唐書》記載中叫做 流鬼國,第一種說法:唐人所記的“流鬼國”,元人所修的《開元新志》稱 苦兀、 骨嵬。元代骨嵬隔賽哥小海(今韃靼海峽北端)與吉烈迷(今Gilemi人的先民)為鄰,經(jīng)常過海侵掠吉烈迷,為此自至元元年(1264年)開始,元兵數(shù)次遠征骨嵬,至至大元年(1308年)正式將它列入版圖。即今俄羅斯 庫頁島。
第二種說法(較可信):流鬼國在 堪察加半島。640年,國王遣使來朝,唐太宗給使者騎都尉官號。
北海之北有流鬼國,距 長安萬五千里。貞觀十四年(640年)遣使者余志來長安,唐太宗以佘志為騎都尉。流鬼國當是與 唐通使的亞洲國家中最北方的一國。
流鬼。去京師一萬五千里。直 黑水靺鞨東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澤。有魚鹽之利。地氣早寒。每堅冰之後。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系於其上。以踐層冰。逐其奔獸。俗多狗。以其皮毛為裘褐。勝兵萬人。南與莫曳 靺鞨鄰接。未嘗通聘中國。
唐代 流鬼國地界東到白令海峽
《新唐書.東夷傳》:
流鬼國 去京師一萬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東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澤。有魚鹽之利。地氣早寒。每堅冰之后。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踐層冰。逐其奔獸。俗多狗。以其皮毛為裘褐。勝兵萬人。南與莫曳靺鞨鄰接。未嘗通聘中國。 貞觀十四年。其王更三譯而來朝貢。授騎都尉
《 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五卷: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十四年(庚子,西元六 四零年)
......
辛丑, 流鬼國遣使入貢。去京師萬五千里,濱于北海,南鄰 靺鞨,未嘗通中國,重三譯而來。上以其使者佘志為騎都尉。
堪察加半島
堪察加半島位于 俄羅斯遠東地區(qū)。西瀕 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和白令海。南北長約1,200公里(750里),最寬處約480公里(300哩),面積約370,000平方公里(140,000平方哩)。有兩座沿半島延伸的山脈,最高點海拔4,750公尺(15,584呎)。有127座火山,其中有22座 活火山。有許多噴泉和溫泉。半島南端有俄羅斯唯一的小型地熱發(fā)電站。植被大部為苔原植物。漁業(yè)是唯一重要的經(jīng)濟活動,特別是沿海捕蟹業(yè)。也有少量農(nóng)業(yè)及牛和馴鹿放養(yǎng)業(yè)?安旒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主要城市和港口。1934年在東海岸建立 克羅諾基(Kronotsky)自然保護區(qū)。居民主要是俄羅斯人,另有科里亞克、楚科奇和堪察加人。 堪察加半島是俄羅斯最大的半島,從東北向西南延伸1200多公里,北部以寬僅100公里的 地峽與大陸相連,面積37萬平方公里;堪察加半島生長著各種植物。這個半島上的低矮植被養(yǎng)育了大量的動物,例如堪察加 旱獺?安旒邮且粔K遍布火山的陸地。沿半島的山脈鏈分布著100多座火山,其中29座為 活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