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52年,出生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75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
現(xiàn)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西安市文聯(lián)主席、《延河》 《美文》雜志主編。
出版作品有《賈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廢都》 《秦腔》 《古爐》 《高興》 《帶燈》 《老生》 《極花》 《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中短篇小說《黑氏》 《美穴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錄》 《天氣》等。作品曾獲得國家級文學獎五次,即“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獎”;另獲“華語傳媒文學大獎”“施耐庵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冰心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當代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50余次;并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香港“紅樓夢u2022世界華人長篇小說獎”,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法國“法蘭西文學藝術(shù)騎士勛章”。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30多個語種,并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20余種。
個人經(jīng)歷
畢業(yè)后從事過幾年文學編輯工作,任陜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
新時期伊始,文學界普遍還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撫摸傷痛、控訴罪惡時,賈平凹卻以一個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愛和美。他的《滿月兒》、《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著一支清新動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評論界的注意。
1982年后就職西安市文聯(lián),專職作家,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繼《山地筆記》之后,賈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爭鳴,1984年關(guān)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評論界的積極反響。
1985年是賈平凹創(chuàng)作頗豐的一年。同時,思想解放與改革開放的良好環(huán)境也使文藝研究的觀念熱、方法熱漸成高潮。西方文藝思潮的大量輸入與引鑒,各種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交叉與整合,都促進了研究理論方法的更新、主體思維空間的開闊。
1990年代,賈平凹的小說創(chuàng)作開始從對社會政治、歷史文化層面的關(guān)注轉(zhuǎn)入生命本體層面的思考與探求。
1992年,創(chuàng)刊《美文》。
1993年《廢都》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倔強的賈平凹并未消沉下去!栋滓埂贰ⅰ锻灵T》、《高老莊》、《懷念狼》是他基于現(xiàn)實生活而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品。
2003年,先后擔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5年,獲得魯迅文學獎。
2011年,憑借《古爐》,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2012年,獲得朱自清散文獎 。
2013年中德作家論壇開啟首日,賈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賈平凹說,磁鐵只對螺絲帽、鐵釘起作用,不對石頭、木塊起作用,文學也同樣。“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讀者,越考慮,書越賣不動!
2015年,獲得首屆“絲綢之路木壘菜籽溝鄉(xiāng)村文學藝術(shù)獎”。
2016年12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表彰其在推動當代漢語文學發(fā)展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2018年1月,賈平凹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月,出版長篇小說《山本》。7月,當選西咸新區(qū)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2019年4月20日,賈平凹憑借《賈平凹靈性散文》獲得第2屆三毛散文獎大獎。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 中短篇小說集 | 散文集 |
---|---|---|
《商州》,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浮躁》,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妊娠》,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 《廢都》,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白夜》,華夏出版社1995年版。 《土門》,春風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高老莊》,太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懷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病相報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白夜》,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版。 《高興》,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古爐》,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 《帶燈》,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 《山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 《兵娃》,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77年版。 《姊妹本紀》,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早晨的歌》,陜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山地筆記》,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 《野火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小月前本》,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臘月·正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天狗》,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故里》,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1987年版。 《晚唱》,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冰炭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太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龍卷風》,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人極》,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逛山》,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黑氏》,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鬼城》,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1994年版。 《商州:說不盡的故事》(1—4卷),華夏出版社1995年版!吨圃炻曇55,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觀我55,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喝酒》,陜西旅游出版社1998年版。 《下棋》,陜西旅游出版社1998年版。 《遠山野情》,陜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商州人·男人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商州人·女人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聽來的故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餃子館》,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阿爾薩斯》,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美穴地》,藍天出版社2003年版。 《梅花》,群眾出版社2004年版。 《癟家溝》,中國三峽出版社2005年版。 《遠山野情》,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版。 《匪事》,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2005年版。 《餃子館》,新華出版社2012年版。 《美穴地》,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美穴地》,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 《看人》,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 | 《鄰家少婦》,2006年版 《天氣》,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自在獨行》,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 《心跡》,四川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 《賈平凹靈性散文》,文匯出版社2017年版 《萬物有靈》,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 |
創(chuàng)作特點
長篇小說
首先,賈平凹長篇小說在敘述態(tài)度和審美理想上主要體現(xiàn)為對自然的追求。這一特點,表現(xiàn)在作品中就是對小說敘述者或敘事人的隱藏,故事情節(jié)的淡化以至生活對故事的置換,和具體敘述時力圖做到自然呈現(xiàn)、不用人力等。賈平凹長篇小說敘事的這一特點,緣于賈平凹深受中國道家哲學和美學思想,古代說話藝術(shù)和明清時期的世情小說,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新寫實”小說創(chuàng)作潮流等的影響。賈平凹在小說敘述上對自然的追求,自有它的文學價值和意義,但同時也帶來一定的缺點和問題。
其次,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可稱作意象小說或意象主義小說,但對意象的營造也只是其敘事特色的一個重要側(cè)面。賈平凹在其長篇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和社會、文化和民俗意象。其意象創(chuàng)造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一部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有主次之分,主要意象多含隱喻、象征之義;二是從前到后來看,賈平凹長篇小說的意象營造從局部走向了整體;三是意象營造往往走向了象征,成為象征性意象。賈平凹在其長篇小說中進行意象營造,有他的創(chuàng)新之處和一定的原因,也給藝術(shù)上帶來了一些問題。
再次,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描寫了各種各樣的神秘現(xiàn)象,具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這一特點的形成,與賈平凹自身的生長環(huán)境和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也與賈平凹對中外文學優(yōu)秀傳統(tǒng)如我國志怪小說、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等的學習和借鑒有關(guān)。當然,這也是賈平凹小說創(chuàng)作比較自覺的藝術(shù)追求的結(jié)果。賈平凹長篇小說中的神秘色彩或神秘主義傾向,確實給作品帶來了比較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但相應地也帶來了一定的缺陷和問題。
最后,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大部分都屬于“進入型”小說,由此而體現(xiàn)了它在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的顯著特色。從空間上說,“進入型”小說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的進入—離去,總是聯(lián)系著兩塊在傳統(tǒng)上是對立的空間地域:城和鄉(xiāng)。賈平凹在作品中對城鄉(xiāng)二元世界和兩種文化進行了強烈的比照,并給予了持久的深刻的思考。從時間上說,“進入型”小說中所謂的進入者的一進一離,不僅聯(lián)系了城鄉(xiāng)兩個空間區(qū)域,而且溝通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種時間狀態(tài)。作品中實際所描寫的時間的封閉性、短暫性與所暗示的時間的開放性、永恒性直接構(gòu)成了一種寓言,一種關(guān)于人生的寓言,這寓言也許是說人生在于過程,漂泊是一種宿命。由此從以上時空兩個維度出發(fā),可以把賈平凹長篇小說結(jié)構(gòu)的整體特點概括為:人在城鄉(xiāng)之間漂泊。
散文
首先,賈平凹散文塑造出一個大寫的智者——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為文講“真”,用真摯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以獨立的思考去建立與時代的聯(lián)系,故此,他視藝術(shù)感受為一種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態(tài)度,講求情操所致,自然為文。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必須老老實實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獲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將自身藝術(shù)化,有阮籍氣或賈島氣,只能有意無意地,生活的浸潤感染,待提筆時自然而然地寫出要寫的東西。
其次,賈平凹散文創(chuàng)造了風格獨異的境界。境界是賈平凹散文創(chuàng)作刻意追求的個性化的藝術(shù)品性,它體現(xiàn)了賈平凹融內(nèi)情與外景所達到的藝術(shù)造詣。中國古代為文最講究境界,王國維指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遍喿x賈平凹的散文,人們都能感受到文中濃濃的詩情畫意。喚人向往的明凈幽遠的意境,通達心底的深邃哲理,得到心靈凈化般的美感。這就是賈平凹筆下的藝術(shù)境界。對此。賈平凹有著明確的認識。他在談論散文的力度硬度時說:“不是說些慷慨激昂之詞,要有個人對宇宙人生的感應!痹谒磥,散文重在有境界,這是散文力度之所在。而這種境界決非隨意習來,是作者多年刻意修養(yǎng)追尋才能得到。
榮譽記錄
榮譽獎項 |
?2018 首屆 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極花》(獲獎) 2012 第二屆 朱自清散文獎 (獲獎) 2011 施耐庵文學獎《古爐》 (獲獎) 2008 第七屆 茅盾文學獎(獲獎) 2006 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 (獲獎) 2005 第三屆 魯迅文學獎 《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 (獲獎) 1997 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 《廢都》(獲獎) 1989 全國優(yōu)秀散文獎 《愛的蹤跡》 (獲獎) 1987 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浮躁》(獲獎) 1984 中國作協(xié)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臘月·正月》 (獲獎) 1978 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滿月兒》 (獲獎) |
人物評價
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shù)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chuàng)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shù)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光明網(wǎng)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