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緣
羽太芳子于十五歲來到中國。1912年5月,因姐姐羽太信子分娩需人照顧,芳子由其兄羽太重久陪同,從東京來到紹興。魯迅日記1912年5月23日記有:“下午得二弟信,十四日發(fā),云望日往申迎羽太兄弟。又得三弟信,云二弟婦于十六日下午七時二十分娩一男子,大小均極安好,可喜。其信十七日發(fā)!边@是羽太芳子到中國的準(zhǔn)確的日期。魯迅日記1912年6月29日記有:“得二弟婦信,附芳子信一紙,二十三日發(fā)!边@該是芳子第一次給魯迅寫信。
結(jié)婚
十五歲的芳子到紹興后,與二十四歲的周建人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漸漸產(chǎn)生了感情。在姐姐羽太信子和哥哥周作人的從旁推促下,他倆于1914年2月28日結(jié)婚。魯迅日記1914年3月17日記有:“下午得二弟函,附芳子箋,十三日發(fā)。芳子于舊歷二月四日與三弟結(jié)婚,即新歷二月二十八日!钡诙煊钟浻校骸跋挛绲萌芘c芳子照相一枚。”當(dāng)是結(jié)婚照片。這場婚事必然事先征求過魯迅的意見,但魯迅遠(yuǎn)在北京,不可能發(fā)表什么看法,而且親上加親,也是好事。 右圖照片攝于1912年,羽太芳子來中國紹興后與姐姐羽太信子的大家庭合影。前排右起,羽太信子、周母魯瑞、羽太芳子;后排右一:周作人,后排左一:周建人。
生育
羽太芳子的子女
周建人與芳子結(jié)婚后,感情尚好。一共孕育了四個子女。1915年2月,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男)誕生。魯迅日記1915年3月1日記有:“得二弟及三弟信。言三弟婦于二月二十五日丑時生男,舊歷為正月十二日也,信二十六日發(fā)。”魯迅記得如此詳細(xì),表明魯迅對三弟和三弟婦及其孩子的關(guān)心。孩子名沖,不幸于一歲余夭折。
周建人與羽太芳子的第二個孩子(女)于1917年11月誕生,取名鞠子,又名馬理。1919年5月第三個孩子(男)降世,取名沛,又名豐二,家人取綽號“土步”(沙塘鱧)。1922年2月第四個孩子誕生,即豐三。周建人和羽太芳子結(jié)婚以來,應(yīng)該說是和諧的。
周建人與羽太芳子于1919年12月,隨同全家,住進(jìn)北京八道灣周宅。周建人到京后沒有工作,在北京大學(xué)旁聽,間或?qū)懶┥飳W(xué)和民俗學(xué)方面的文字,在《新青年》等處發(fā)表。這樣生活了將近兩年,由周作人請胡適幫助,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資六十元。
周建人1921年9月離京時,芳子已懷孕。1922年2月芳子生下兒子豐三。
離異
1922年 芳子生下兒子豐三后,據(jù)說周建人曾多次寫信給芳子,有次甚至回北京親自去說服芳子,要她帶著孩子到上海和他共同生活,但芳子舍不得離開八道灣,舍不得離開姐姐和其他親屬,堅決不去上海。
大約從1925年或更早一些時間,周建人和往日在紹興的學(xué)生王蘊(yùn)如,在上海同居。1926年生女兒周曄,1927年生女兒周瑾,1932年生女兒周蕖。
結(jié)局
1941年3月24日,她的小兒子豐三,在家里用伯父周作人警衛(wèi)的手槍,對準(zhǔn)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自殺。有人說,這是因為豐三在輔仁大學(xué)附中的同學(xué),為了保全周作人一生清白,前去行刺周作人,不料這反而促使周作人落水,因而思想上很苦悶,遂自殺。這說法是不可取的。倪墨炎君的《中國的叛徒與隱士:周作人》中亦已否定了此說。我以為:豐三的自殺很可能是家庭糾紛造成的。父親與母親脫離關(guān)系,父親又聲明不承認(rèn)與芳子所生的兒子,這對他無疑是重大的打擊。豐三當(dāng)時十九歲,正是又懂事又不甚懂事的年齡里,經(jīng)受不住家庭變故的打擊。
羽太芳子以后一直生活在北京八道灣,與孩子相依為命。新中國成立后,也是如此。她于1964年逝世。女兒周鞠子(馬理),于 1976年逝世。兒子豐二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崗位,早已是退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