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蝦仁因選用清明節(jié)前后的龍井茶配以蝦仁制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濃厚地方風(fēng)味的杭州名菜。
成菜后,蝦仁白嫩、茶葉翠綠,色澤淡雅,味美清口。
發(fā)展歷程
茶葉入饌,古已有之。據(jù)唐《茶賦》載,茶乃“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膩”。
相傳,清末安徽的廚師就已在用“雀舌”、“鷹爪”等茶葉去炒河蝦仁了。
美食家高陽在《古今食事》里曾提及:“翁同龢創(chuàng)制了一道龍井蝦仁,即西湖龍井茶葉炒蝦仁,真堪與蓬房魚匹配!
相傳,杭州廚師受蘇東坡詞《望江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啟發(fā),選用“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制而成。
20世紀(jì)20年代起,龍井蝦仁流行于杭州百姓家庭中;30年代時(shí),常熟廚師將其列入菜譜中;1956年,龍井蝦仁名列杭州名菜中;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shí),周恩來總理在杭州設(shè)宴招待,菜單上就有此菜。
風(fēng)味特點(diǎn)
菜品選材精細(xì),茶葉用清明前后的龍井新茶,味道清香甘美,口感鮮嫩,不澀不苦;蝦仁來自河蝦,細(xì)嫩爽滑,鮮香適口,蝦肉不糟,略有咬勁。用豬油滑炒,葷而不膩。
成菜后,有菜形雅、蝦仁嫩、茶葉香的特點(diǎn)。菜形雅致,顏色清淡,蝦仁玉白,茶葉碧綠,芡汁清亮,食后清口開胃,回味無窮。
做法介紹
制作方法
做法一
食材活河蝦600克,龍井新茶5克,雞蛋1個(gè),淀粉10克,黃酒、鹽適量。
步驟1.將河蝦擠出蝦肉,用清水反復(fù)清洗,至雪白,瀝干水分。
2.盛到碟中,放入鹽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加入淀粉,腌制1小時(shí)。
3.茶用開水泡開,備用。熱鍋放入油,滑開蝦仁后盛出。
4.用蔥熗鍋,放入蝦仁,再加入黃酒、茶葉和茶水,迅速顛炒半分鐘即可出鍋。
做法二
食材新鮮蝦仁,龍井新茶或者鮮茶葉,雞蛋,味精,紹酒,精鹽,熟豬油。
步驟1.蝦仁用清水反復(fù)沖洗,盛入碗內(nèi),放入鹽和雞蛋清,用筷子輕輕攪拌至有黏性時(shí)加入濕淀粉,加味精攪拌,靜置,使蝦仁入味。
2.將龍井茶用沸水沖泡,1分鐘后倒出部分茶湯,茶葉及剩余茶湯待用。
3.將炒鍋用中火燒熱,倒入豬油。豬油四成熱時(shí),將蝦仁倒入油鍋,迅速用筷子劃散。待蝦仁呈玉白色時(shí)起鍋,瀝去豬油。將蝦仁倒入油鍋,倒入剩余的茶葉和茶湯,然后烹入紹酒,翻炒數(shù)次,起鍋裝盤。
做法三
食材活大河蝦1000克,龍井新茶1.5克,雞蛋1個(gè),紹酒1.5克,精鹽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豬油1000克(約耗75克)。
步驟1.將蝦去殼,擠出蝦仁,換水再洗。這樣反復(fù)洗三次,把蝦仁洗得雪白取出,瀝干水分,放入碗內(nèi),加鹽、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黏性時(shí),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漿。
2.取茶杯一個(gè),放上茶葉,用沸水50克泡開,放1分鐘,濾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葉和汁待用。
3.炒鍋上火,用油滑鍋后,下熟豬油,燒至四五成熱,放入蝦仁,并迅速用筷子劃散,約15秒鐘后取出,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內(nèi)留油少許置火上,將蝦仁倒入鍋中,并迅速倒入茶葉和茶汁,烹酒,加鹽和味精,顛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
做法四
食材河蝦、生粉、鹽、黃酒、龍井茶等。
步驟1.活蝦洗凈,放冰箱急凍個(gè)把小時(shí),蝦身變硬時(shí)取出來,去頭,捏住尾部擠出蝦仁,用牙簽挑出腸子。
2.蝦仁加生粉和鹽以及少許泡過姜蔥的黃酒,腌半小時(shí)左右。
3.泡龍井茶,平時(shí)一杯茶的分量,茶葉約4克,水約放150毫升。
4.起油鍋,油六七成熱,放蝦仁,滑油,劃散。
5.倒出多余的油,加入1/3的茶汁以及一半的茶葉翻炒幾下,濺幾滴黃酒,水干上鍋。
做法五
食材蝦仁160克,龍井茶葉3克,鹽2克,蛋清13ml,植物油35毫升,水淀粉5ml。
步驟1.用清水將蝦仁浸泡3個(gè)小時(shí),中途不斷用流水沖洗,沖洗后撈起瀝干水份,裝入碗中,加入鹽和雞蛋清。
2.抓拌至蝦仁有粘性時(shí),加入濕淀粉,腌制1個(gè)小時(shí)入味。
3.用開水將龍井茶泡開待用。
4.鍋內(nèi)倒入油,燒至四成熱。
5.放入蝦仁快速滑鍋后盛起,倒掉一部分油,留一點(diǎn)底油在鍋里。
6.放入蝦仁、茶葉和茶水,快速翻炒數(shù)秒,即可出鍋裝盤食用。
做法六
食材蝦仁200克,茶葉10克,蘇打粉4克,堿10克,味精2克,鹽3克,淀粉(豌豆)3克,雞蛋清40克,植物油50克,猴頭菇適量。
步驟1.將蝦去克,擠出蝦肉,盛入小竹籮里,用清水反復(fù)攪洗至蝦仁雪白,盛入碗內(nèi),放入精鹽和雞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時(shí),加入濕淀粉、味精拌勻,放置一小時(shí),使調(diào)料滲入蝦仁,待用。
2.龍井新茶用沸水50毫升泡開(不要加蓋),放一分鐘,潷出茶汁30毫升,剩下的茶葉和余汁待用。
3.蘆筍切段胡蘿卜切小片分別在開水中煮熟過水。瀝干。
4.猴頭菇洗凈用手分成小朵。也在放了姜 ,鹽的水中稍煮至軟,撈起瀝干。
5.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滑鍋后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時(shí)放入蝦仁,并迅速用筷子滑散,至蝦仁呈玉白色時(shí),倒入漏勺瀝去油。
6.再將蝦仁倒入鍋中,迅速把茶葉連汁倒入,烹入酒,倒入剛瀝干的蘆筍,猴頭菇翻炒片刻澆上薄芡汁即出鍋裝盤。
做法七
食材蝦仁、茶葉、鹽、雞蛋清、淀粉、蔥、黃酒等。
步驟1.擠出蝦肉洗凈之后用鹽、雞蛋清和淀粉腌上入味。
2.茶泡開之后留取茶葉和部分茶湯備用。
3.先用溫豬油滑開蝦仁后撈出,再用蔥熗鍋,放蝦仁、茶葉(帶茶湯)、黃酒,迅速顛炒,勾芡出勺。
做法八
食材大河蝦1000克,龍井新茶1克,雞蛋清1只,紹酒1湯匙,生粉適量。
步驟1.將大河蝦去殼擠出蝦肉,用清水反復(fù)攪洗至蝦仁雪白,濾干水后,盛入碟內(nèi),放鹽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時(shí),加入生粉、味精拌勻腌2小時(shí)。
2.將龍井新茶用滾水50克泡開約1分鐘,潷出茶葉30克,乘下的茶葉和茶汁備用。
3.燒熱鍋,下油,至四成熟時(shí),放入蝦仁,并迅速用筷劃散,至蝦仁呈玉白色時(shí),倒入漏勺濾去油。下蔥煨鍋,將蝦仁倒入鍋中,迅即將茶葉連汁倒入,淋入紹酒,翻炒片刻即可。
烹飪技巧
1.炒此菜時(shí)一定要時(shí)間短,動(dòng)作快,才能保證蝦仁的滑嫩。
2.活蝦最好冰凍一下才容易剝殼。
營養(yǎng)價(jià)值
蝦肉富含膠原蛋白、氨基酸和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綠茶含多種維生素,并有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等功能,是一道健康食品,很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飲食文化
相傳有一年清明,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訪,曾在龍井附近的一個(gè)村姑家避雨,喝了她家的龍井新茶后感覺甚好。雨過天晴,討得一包茶葉離去。日暮時(shí)來到一家小店,點(diǎn)了道清炒蝦仁,然后拿出茶葉讓店小二泡來喝。不想,掏茶葉包時(shí)被店小二無意中瞥見便衣底下的龍袍一角,急忙報(bào)告正在炒菜的店主,店主聽了一驚,竟把小二剛剛遞過來的那包茶葉當(dāng)成蔥花撒進(jìn)鍋里,慌慌張張端了出來。不想乾隆還沒吃菜,已聞到那獨(dú)特的香氣,眼前一亮,夾上一筷子入口,呀!甘香彌淪于齒頰,太和之氣縈繞兩腮,真是無味之至味呀!連連稱贊:“好菜!好菜!龍井蝦仁!”從此名揚(yáng)天下。
1972年,周恩來總理陪同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到西湖樓外樓用餐時(shí),服務(wù)員奉上一盤“蝦仁晶瑩鮮嫩、茶芽翠綠清香”的菜肴。尼克松品嘗后,贊不絕口,這便是世上聞名的龍井蝦仁。
注意事項(xiàng)
禁忌人群
哮喘患者,吃蝦會(huì)刺激喉嚨并導(dǎo)致氣管痙攣。
子宮肌瘤患者不能吃蝦,避免加重病情。
平日吃冷涼食物容易腹瀉和胃腸敏感的人應(yīng)當(dāng)少吃,以免發(fā)生腹痛、腹瀉的狀況。
患有痛風(fēng)癥、高尿酸血癥和關(guān)節(jié)炎的人不宜吃蝦,因嘌呤過高,易在關(guān)節(jié)內(nèi)沉積尿酸結(jié)晶加重病情。
部分過敏體質(zhì)者會(huì)對(duì)蝦產(chǎn)生過敏癥狀,如身上起紅點(diǎn)、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
搭配禁忌
蝦肉和果汁不宜搭配吃,因果汁含維生素C較多,則易出現(xiàn)維生素C過量中毒現(xiàn)象。
黃豆富含蛋白質(zhì),有助消化的功效,但是和蝦同時(shí)吃會(huì)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