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下,相傳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給魏夫人祝壽的地方,它采取“點石成景、引水造景、修路出景、植樹添景”等造景手法,使麻姑仙境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主要景點有麻姑祝壽、絳珠亭、盜桃石、臥虎石、靈芝噴泉等。
中文名稱: 麻姑仙境
地理位置: 湖南衡陽
外文名稱: Mago wonderland
氣候類型: 溫帶
基本內(nèi)容
靈芝噴泉由靈芝涌泉和游泳池組成,人工造景靈芝噴泉將山上的泉水匯集后噴涌而出,十分壯觀,是日光浴、森林浴的絕好去處。
由半山亭西行約1公里即至麻姑仙境。麻姑是傳說中的仙女,為在農(nóng)三月初三給西王母祝壽,她每年在衡山采靈芝釀酒,然后飛天去給王母祝壽。
絳珠瀑布
西行過一拱橋和竹亭,可見一平橋,橋下有瀑落三疊,此即著名的絳珠瀑布。上行則見某種的絳珠池,據(jù)傳說這里就是麻姑釀酒的地方。絳珠池立有塑像,立于石上的仙女就是麻姑,她捧桃提壺,身邊靠著仙鹿,狀若飛天。
景色特色
麻姑仙境的自然景色極美,沿溪行入林中,芳馨的野花盛開,綠蔭遍地,游人至此皆嘆自然造化之功。此景點還有臥虎石、猴石等景物。
此外,有靈芝泉與麻姑仙境相毗鄰,由靈芝噴泉和泳池組成。靈芝泉有巨型靈芝人工造型,泉水可由靈芝造型中噴涌。
值得一提的是,麻姑拜壽的傳說還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句古老的賀辭的注解,"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中的南山即指衡山,麻姑是由這里飛天去王母拜壽的。
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腳下,相傳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飛天祝壽之地。大小石墩點踞水中,溪流在這石墩間穿來繞去。水面泛起陣陣漣漪,斑駁的陽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光彩熠熠。行至更深處,越發(fā)的神秘,光線愈來愈暗,霧愈來愈濃,眼前朦朦朧朧。眾景以襯原始自然之美,便塑造了名副其實的的仙境。真是要驚嘆大自然的造化呵!
周圍景點
南岳衡山乃中國五岳之一,其歷史悠久名氣之大。又聞南岳衡山之天氣較其他四岳為好,故而山間處處寒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芳香,風(fēng)光無限秀麗誘人,因而亦有“南岳獨秀”之美稱。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岳佛教與道教并存,此乃一絕。
圣地大廟
南岳廟宇眾多,大大小小加起來怎么得也有幾十座。且沿路兩旁的商店里,十八九是賣香的。足見這里寺廟之熱鬧。南岳寺廟眾多,也以其靈驗神通而聞名各地,但其中南岳廟卻屬規(guī)模最大,在南方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廟。
南岳寺的中央是寺廟的正殿——圣地大廟。這座建筑目測7丈許,其大門正對寺廟的北門。整體給人以氣勢恢宏、莊嚴(yán)肅穆之感。但據(jù)說此殿當(dāng)年建造時未嘗用一顆金屬釘固定,全部采用木榫,讓人不得不驚嘆于古代工匠的技藝。正殿中央供奉著“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祝融神君。殿內(nèi)有72根石柱,象征衡山72座山峰?缛胝畹拈T檻,眼前景象更為壯觀:百余善男信女跪在大帝之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無不點頭哈腰,口中念念有詞。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在廟里,你既可以見到和尚,又可以見到道士,此景是其他地方未所有的,加之眾多善男信女,好不熱鬧!因而近幾年來,南岳的香火都特別旺。而最好玩的是這人群中居然也有黃頭發(fā)的老外!真讓人不得不感嘆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祝融峰
拜過祝融君,要登祝融峰了。祝融峰是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南岳四絕:方廣寺之深、藏經(jīng)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最主要的還屬祝融峰之高。關(guān)于祝融峰還有一段神話:傳說祝融峰乃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傳說中的火神,保存了人類發(fā)現(xiàn)的火種。
高高的祝融峰,狀如鳥兒的頭;芙蓉、天柱等16峰緊相偎依,恰似鳥兒的身軀;南面的石廩、觀音至回雁等20余峰,北面的紫蓋、香爐至岳麓等20余峰,猶如鳥兒展開的巨大的翅膀,像是凌空飛翔的樣子。足見衡山之廣大、壯觀!
注意事項
第一項:帶小孩出游前,一定要注意天氣狀況?筛鶕(jù)天氣變化情況備好足夠的衣物。因為小孩對天氣反應(yīng)很靈敏,稍不注意就會生病,打亂您的旅途計劃。
第二項:帶足備用藥物。小孩子身體抵抗力較弱,很容易因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產(chǎn)生不適應(yīng)現(xiàn)象,可適當(dāng)帶一些常用藥物,以備急時之需。
專家建議,在旅游之前,要了解一下疫情發(fā)展和變化的狀況,根據(jù)這個狀況來科學(xué)制定個人的旅游計劃;如果在出行前,自己感覺到有流感樣癥狀,有發(fā)熱或者咳嗽、流鼻涕等癥狀,建議取消或者修改旅游計劃,不要貿(mào)然出門。因為這時,人的抵抗力下降,出門感染疾病的危險增大;在做旅游計劃的時候,要盡量少安排室內(nèi)活動,多安排室外游覽,減少感染疾病的機(jī)會。
第三項:注意安全。外出旅游,心情一定很興奮,但大人們不能顧著自己看風(fēng)景、拍照片、購物而松開了拉著小孩子的手,一定要讓小孩在大人的視線范圍內(nèi)活動。
第四項:選擇適合小孩旅游的環(huán)境和景點。不要在太熱的時間出游,小孩在烈日下游玩容易中暑;也不要選擇體力消耗過大的景點,運(yùn)動過于激烈,小孩子是捱不住的;盡量安排一些輕松有趣的景點,讓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中享受旅游的樂趣。
第五項:適當(dāng)準(zhǔn)備一些零食,如餅干、朱古力、飲品等,可在孩子體力消耗大而不支時及時補(bǔ)充能量。
第六項:節(jié)制飲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孩子以前沒吃過的食物,旅途中盡量少吃,且一定要保證食品的衛(wèi)生,避免過敏和腸胃不適。
第七項:按時就寢。小孩子旅游期間一定高度興奮,但一定要保證他們足夠的睡眠,睡前盡可能洗熱水澡、泡泡腳,已達(dá)到全身放松。
第八項:一定要讓孩子牢記父母名字、聯(lián)系電話和家庭詳細(xì)地址,也可以把這些基本信息寫在小紙條上隨時帶在孩子身上,萬一大人和小孩走失也不會慌亂無助。
在旅途中,只要父母按照上述八大注意事項倍加小心看護(hù)自己的孩子,相信您的全家之行一定會充滿歡聲笑語。
麻姑簡介
道教神話人物。據(jù)《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于牟州東南姑馀山,中國東漢時應(yīng)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經(jīng)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铩。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于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過去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xiàn)壽。
古籍記載
麻姑為道教所尊的女仙。葛洪《神仙傳·麻姑傳》曰:
“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yuǎn),字方平,降于蔡經(jīng)家,……與經(jīng)父母、兄弟相見。獨坐久之,即令人相訪(麻姑)!崩^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于頂中作髻,余發(fā)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錦綺,光彩耀目,不可名狀。入拜方平,方平為之起立。坐定,召進(jìn)行廚!楣米哉f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fù)揚(yáng)塵也。’"又說:"麻姑鳥爪。蔡經(jīng)見之,心中念言,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dāng)佳。方平已知(蔡)經(jīng)心中所念,即使人牽經(jīng)鞭之。謂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但見鞭著經(jīng)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薄把绠,方平、麻姑命駕,升天而去,簫鼓、道從如初焉!雹俣殴馔ァ盾羌射洝ぢ楣脗鳌啡衔,僅在傳前冠一句云:“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亞也!
《神仙傳·王遠(yuǎn)傳》所記內(nèi)容略同。但上述二傳皆無王遠(yuǎn)與麻姑有親屬關(guān)系的記述,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后集》卻謂:“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②自為后人所增益者。
葛洪《麻姑傳》以其所具有的豐富想象力而聞名于后世。
其“東海三為桑田"和"海中復(fù)揚(yáng)塵也”,更成為后世著名的“滄海桑田”和“東海揚(yáng)塵”典故的來源。
在此《麻姑傳》和后世文人稱引的影響下,許多地方又有稱名麻姑的女仙出現(xiàn)。如《太平廣記》卷一百三十一引《齊諧記》所記麻姑,為東晉孝武帝太元(376~396)時人,稱“太元八年,富陽民麻姑”,后因吃蛇肉,“嘔血而死”。③《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百七十引《太平清話》所記麻姑,“姓黎,字瓊仙,唐放出宮人也”。④同書卷二百三十七引《登州府志》所記麻姑,為“后趙麻秋女,或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姑余山,飛升,政和中封真人”。⑤,以上麻姑皆偶然同名,或有意附會而取此名。其次,一些地方又出現(xiàn)麻姑山、麻姑洞、麻姑廟。唐顏真卿《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云:“按《圖經(jīng)》,南城縣有麻姑山,頂有古壇,相傳云麻姑于此得道”。⑥《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謂江西寧國府東有麻姑山,“麻姑嘗修道于此,丹灶尚存。又嘗居建昌,山故亦號麻姑”。⑦宋洪邁《夷堅丙志》卷四稱:“(四川)青城山相去三十里,有麻姑洞,相傳云亦麻姑修真處也”。⑧《異苑》卷五載:“秦時丹陽縣湖側(cè)有梅(一作麻)姑廟。姑生時有道術(shù),能著履行水上。后負(fù)道法,婿怒殺之,投尸于水,乃隨流波漂至今廟處鈴(嶺)下”。⑨大都亦為托名麻姑而來。
《神仙傳》中之麻姑,原是親見“東海三為桑田”的仙人,是長壽不死者,故后世多以之象征長壽,至遲在明代即有畫家作“麻姑獻(xiàn)壽圖”,以為人祝壽之禮品。
清·田蘭芳《蓬萊(袁可立別業(yè))紀(jì)勝雜體小引》:“煌煌乎,賦駕大人詩跨步虛,行間如聞麻姑之音,句里能發(fā)玉女之瑳!
注:
、佗邸短綇V記》第2冊369~370頁,第3冊926~927頁,中華書局,1961年
②《道藏》第5冊465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1988年
、堍茛摺豆沤駡D書集成》第51冊62140頁,62500頁,62186頁,中華書局、巴蜀書社,1986年
、蕖度莆摹返4冊3424頁,中華書局,1982年
⑧《夷堅志》第1冊391頁,中華書局,1981年
、帷毒坝∥臏Y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520頁,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5年
神話傳說
麻姑獻(xiàn)壽
東漢桓帝時,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遠(yuǎn)降臨在江蘇吳縣一個名叫蔡經(jīng)的人家里。蔡經(jīng)的家人早就預(yù)備好豐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臨。當(dāng)神仙起駕的時候,人們聽到了天上人馬、鑼鼓喧騰的聲音。王遠(yuǎn)到來了,只見此人中等的身材,頭戴遠(yuǎn)游冠,身著朱衣,佩帶五彩的紳帶,背上掛著寶劍;乘坐在羽車上,由五彩飛龍拖著座車。
王遠(yuǎn)接見了蔡經(jīng)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請仙女麻姑赴宴。使者傳達(dá)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響起了喧騰的聲音,麻姑下凡了。只見麻姑是個十七、八歲俏美的姑娘;頭頂結(jié)了一個髻,剩余的長發(fā)烏溜溜的垂到了腰際,穿著光彩奪目。仙女和王遠(yuǎn)寒暄完畢后,各人拿出了攜帶的食物,大多數(shù)是水果、干肉之類。 麻姑說:“自從上次和你見面以后,我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铮徊痪们,我又去了一趟蓬萊,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開群仙大會時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會變成陸地吧!”王遠(yuǎn)也感嘆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說過海中會飛揚(yáng)塵埃這樣的話”。 麻姑也—一地會過蔡家的女眷,忽然間叫住了蔡經(jīng)的弟媳。她幾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來,然后,把這些米灑在地面,結(jié)果,這些米竟變成了一粒粒丹砂。王遠(yuǎn)看到這情形,也把他從天庭帶來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請蔡家同飲。蔡經(jīng)看到麻姑鳥爪一樣的手指頭,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用那爪來抓背搔癢,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遠(yuǎn)洞察了他的心思,大聲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膽!”說完后,就把蔡經(jīng)捆綁起來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經(jīng)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卻沒有看到施刑的人。王遠(yuǎn)說:“平常人是無福消受我的鞭笞的!
宴償完畢后,王遠(yuǎn)和麻姑升上了天庭。這時候,天上傳出了和他們下凡時同樣的仙樂。
這是,《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232引葛鴻《神仙傳》中“王遠(yuǎn)”中記載有關(guān)麻姑的傳說的。古代對于麻姑傳說的記載并不多,以上是其中一則。還有就是《列仙全傳》:麻姑是北趙十六國有名的殘暴將領(lǐng)“麻秋”的女兒。由于麻秋生性暴虐,在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市)役使百姓筑城時,晝夜不讓休息,只有在雞叫時才使其稍作休息。麻姑同情百姓,自學(xué)口技,常常學(xué)雞叫,這樣別的雞也就跟著叫,民工就可以早早休息,后來被他的父親發(fā)現(xiàn),父親想打麻姑,麻姑因為害怕便逃到仙姑洞修道,后來從橋上升天成仙。
在中國的民間年畫中!堵楣毛I(xiàn)壽》永遠(yuǎn)是歷久不衰的主題。
麻姑成仙
在盱江西岸,離縣城十余里的地方,有座麻姑山,相傳很早以前這山不叫麻姑山,而叫丹霞山。
山中有個莊戶人家生有一女,取名麻姑,麻姑長得聰明、漂亮,十幾歲就常同嫂嫂去采菇、打柴,兩人往往同時出門,回來老碰不到一塊,而且每次麻姑采的菇,打的柴都比嫂嫂多。
一天,嫂嫂追問麻姑,是否有誰幫了你的忙,麻姑照實說了。原來,麻姑每天都有一女童幫助他,只是不知這女童家住何方。一天,麻姑仍舊上山采菇,遵照嫂嫂的吩咐,暗暗跟蹤女童,走呀,走呀,發(fā)現(xiàn)女童走到一棵大松樹下就突然不見了。回家后,她又如實地告訴了嫂嫂。嫂嫂告訴她,你明天再去,偷偷把一綹紅絲線系在她的后面,再找就不難了。
第二天,麻姑依計而行,把紅絲線偷偷系在女童衣后,然后再偷偷尾隨,到了那棵松樹下,女童就不見了,只見地面上露出了一綹紅絲線。早已暗中跟隨在麻姑后面的嫂嫂竄了上來,舉起鋤頭就挖,居然在地下挖出了一個扎紅絲線的人形茯苓,麻姑心里不忍,哭著要嫂嫂放回原處,嫂嫂不肯,對麻姑說:“這是千年茯苓,吃了可強(qiáng)身健體,你不取,別人也會挖掉”。
回到家里,嫂嫂借故把麻姑支開,立即生火烹煮茯苓,打算一個人吃掉。誰知茯苓還在鍋里煮,被鄰居有事叫去。這時,麻姑回來,忽聞得一陣異香,禁不往揭開鍋蓋,舀了一點嘗,哈,可鮮美了,小孩子不懂事,索興吃了個精光。等她想到嫂嫂,茯苓已經(jīng)下肚,自己也飄飄悠悠,騰空而起,飛上藍(lán)天。嫂嫂回家見鍋中無物,又不見麻姑,正待尋找,忽聽麻姑在空中呼喊嫂嫂,這時,只見麻姑端坐彩祥云之中,在向嫂嫂招手。
麻姑升仙后,太上老君授以攘除災(zāi)厄之法,能擲米成丹。麻姑每年顯靈,為窮苦鄉(xiāng)親除病消災(zāi),頻賜豐年。唐玄宗時,人們建麻姑廟,紀(jì)念這位仙姑,老百姓把最好的米叫麻姑米,最好的茶葉叫麻姑茶,最好的酒叫麻姑酒,把這座丹霞山,也改名叫麻姑山了。
相關(guān)節(jié)日
傳說,秦始皇有個女兒,因臉上長得滿是麻子,大家都叫她“麻姑”。麻姑雖其貌不揚(yáng),可聰明伶俐,心地善良。在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時,為了加快工程進(jìn)度,他派了大批的士兵做監(jiān)工,誰要是干得慢,就用皮鞭拼命抽打。這還不算,殘暴的秦始皇還用棍子把日頭支上,不讓它落下,三天當(dāng)一天。他又命女兒麻姑到工地去宣讀他的圣旨,讓苦工們?nèi)斐砸活D飯。善良的麻姑不肯這么干,她就跪下來向秦始皇求請,說民工們很苦很累,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盡,餓得皮包骨頭,希望父王開恩,放民工回去與家人團(tuán)聚,至少應(yīng)該放松對他們的監(jiān)督,減輕他們的勞累。秦始皇一聽,馬上火冒三丈,大聲吼叫道:“你這個不忠不孝的逆女,連我的話也敢不聽,留你何用?來人哪,把她推出去斬首!”隨著喊聲,擁來幾個刀斧手,把麻姑推出了皇宮。這一天正好是七月十五。當(dāng)?shù)氐某汕习偃f民工和老百姓,聽說了這件事,無不感到心如刀絞。以后,就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舉行儀式,紀(jì)念被害的麻姑。千百年來,形成了一個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