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庵,又名“錢家庵”,相傳曾有吳越國王親臨其境,并在宋、元、明、清幾經(jīng)修葺擴建。
中文名: 隆慶庵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建造時間: 公元912年
地理位置: 浙江省安吉縣境內(nèi)
景點級別: AAAA級景區(qū)
簡介
相傳曾有吳越國王親臨其境,并在宋、元、明、清幾經(jīng)修葺擴建。隆慶庵遺址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貌,其地形稱為“七葉荷花嶺”,形似一座天然的蓮花座 。
概述
隆慶庵位于安吉縣天荒坪鎮(zhèn)以西1公里許的荷花山景區(qū)內(nèi),這里青山環(huán)抱,翠竹連綿,空氣純凈,四季怡人。
首先看到的是景區(qū)標志性建筑石牌坊,這座仿清建筑的石牌坊為三間、四柱、五樓,通高12.5米、面寬lO米,整座牌坊是采用景寧優(yōu)質(zhì)大理石砌成。石牌坊上雕有雙龍戲珠、麒麟、喜鵑等吉祥圖,左右兩側(cè)是“獅子滾繡球”,最為巧奪天工,既古樸又莊嚴,正中匾內(nèi)“龍慶園”三個字是浙江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朱關(guān)田所題,兩邊石柱上楹聯(lián)為原錢塘書畫社社長秦天孫所賦。
走進石牌坊,放生池四周竹森茂密,溪澗彎彎、清流不絕,觀世音菩薩獨占鰲頭,立于放生池中,普渡著眾生。池畔柳樹垂蔭,池中翠竹倒映,小堤、拱橋連接兩岸,池邊擁翠小筑布局緊湊,小巧雅致,駐足拱橋長廊,可近攬竹海翠色,遠矚天山景,尋夢在桃花源里,令人頓生塵外之想。來到擁翠小筑使人仿佛穿越歷史文化長廊,那園林式的小建筑,精巧的漏窗,又給人營造出一種景中有景,步移景換的感覺,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放生沲內(nèi)有百歲的娃娃魚,娃娃魚又稱大鯢,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野生保護動物。會發(fā)出“哇哇”如嬰兒啼哭的叫聲,其體長1.2米,體重25千克,堪稱娃娃魚王。
隆慶庵,始建于五代后梁(912年)。吳越王錢鏐親手操辦建造而成,是竹鄉(xiāng)歷史上久負盛名的佛教盛地。因庵擇靈地,佛光降臨,百姓有求必應(yīng),規(guī)模宏偉,在其盛時有殿、堂、樓、房百余間,以廊相連,建筑別具一格。有史書記載,在光緒二十四年、三十四年先后在此建筑隆慶禪院。覺照、顯明等十余位知名佛教大師曾赴此助建庵院。此后文革期間被拆除。于1997年重新修建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殿等建筑,在天王殿里供奉的有彌勒佛、韋馱和四大天王,香火不絕。
現(xiàn)在隆慶庵是一處觀光、休閑、度假、祈禱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