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 5平方公里
性質(zhì): 濕地公園
動物: 160余種鳥類
文化: 良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位置: 德清縣城武康郊區(qū)
中文名: 下渚湖
景區(qū)簡介
下渚湖,又名防風湖,位于德清縣城武康郊區(qū),中心湖區(qū)面積約1890畝,相當于1.26平方公里,整個水域面積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內(nèi)陸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濕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開闊如漾,水天一色;或狹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蕩的島嶼沙渚土墩形各異,隱伏島嶼臺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彎彎繞繞,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宮里了。
這里港灣交錯,蘆葦成片,河水清澈,野鴨群息,基本保持著原始狀態(tài)。湖東西兩側(cè)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許多古跡。湖中有道觀山、和尚山,兩山中間又有扁擔山相連相傳當年大禹為 表彰防風氏治水有功,特賜封山禺山方圓百里,立為防風國,為良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景區(qū)風景
防風祠
歷時1700年之久,又于1996年重修的防風祠,相傳當年大禹為表彰防風氏治水有功,特賜封山禺山方圓百里,立為防風國,為良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豸 山
下渚湖上一座孤嶼,名稱豸山,又叫云山寨,孤巒靜臥于湖面,猶如一顆誘人的綠寶石,它形似古代傳說中一種名叫獬豸(獨角羊)的神獸而得名,此山高僅6.6米,山上遍栽桑竹,山下蘆荻叢生。景色旖旎,風光獨秀,是野餐、垂釣、賞月的最佳地點
封山石室
封山石室:俗稱蝙蝠洞,雅號"封公洞"。洞口寬敞高大,洞滲水滴泉。右側(cè)峭壁,有石刻數(shù)處,刻有"公余攬勝"、"洞天福地"。此洞冬暖夏涼,無蚊子蒼蠅,適宜避暑避寒。
防風神像
禹當初治水的時候曾和水神共工發(fā)生過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禹為了戰(zhàn)勝共工。在會稽山邀請了許多的神來幫忙。只有防風氏一個人來晚了。于是禹怪他不遵守約束,就把他殺掉了。
過了一兩千年,春秋時候,吳王夫差和越國在會稽山大戰(zhàn)。從山里挖出一個骨頭,分辨不出是什么骨頭,就拿著去找孔子?鬃涌戳艘院笳f。這是防風氏的頭骨 。
鳥類保護區(qū)
有關(guān)專家考察了下渚湖濕地,驚喜地發(fā)現(xiàn)湖面水草上及沼澤地棲居大量野生珍稀鳥禽,像水雉、小鸊鷈、鷺鳥等數(shù)量之多令人吃驚,僅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小白鷺的數(shù)量就達一萬多只
下渚湖濕地公園有160余種鳥類棲居,其中屬保護的野生鳥禽有二十余種
休閑竹屋
下渚湖的交叉港道邊是竹樓休閑地,一塊由竹子鋪成的陸地。臨水的竹碼頭,長長的竹甬道
主要景點
景區(qū)第一期主要景點有:道觀山、和尚山、美女峰、鳥類保護區(qū)、古樟群、望湖亭、情侶松、蘆蕩探幽、竹樓休閑、國際度假村(在建)。在湖的西北面,還有防風祠、壽昌古橋、蝙蝠寺、封山十景等。
下渚湖風光(1)(20張)
下渚湖為一具有多樣性景觀的典型天然湖泊濕地,原生狀態(tài)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濕地之一。下渚湖湖區(qū)內(nèi)有大小土墩600余處,大多為早竹園或桑園,其中最大的土墩為豸山島,面積約50公頃,海拔最高處6.6米。下渚湖湖中有墩(島),墩(島)中有湖,港汊縱橫,宛若迷宮,形成了水網(wǎng)交錯的獨特水鄉(xiāng)景觀。地勢高處生長有樟、桑、楓楊、竹等植物,其中竹園60公頃,桑園3公頃。地勢低處蘆葦飄蕩,荻花泛光,其中蘆葦蕩面積約25公頃,茭園面積約5公頃。下渚湖湖中紅荷菱角,蓮藕生香,魚蝦蚌鰻鱉等水產(chǎn)豐盈,其中魚蕩總面積約55公頃,水田面積約10公頃,為“歐詩漫”珍珠和“水精靈”青蝦的養(yǎng)殖基地之一。下渚湖的農(nóng)家菜更是別具特色,下渚湖春秋飯店的特色農(nóng)家菜和江南古木餐廳吸引眾多游客的品嘗和欣賞。下渚湖濕地為鳥類的樂園,夏季主要棲息有白鷺、灰鷺等,冬季主要棲息有野鴨等,水鳥已成為該濕地的一大景觀。
景區(qū)特色
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開闊如漾,水天一色;或狹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蕩的島嶼沙渚土墩形態(tài)各異,約600多個,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有港,水網(wǎng)交錯。大小土墩長年生長密密翠竹,野生蘆葦,湖中魚蝦躍,湖面野禽飛,漁柵連綿,白鷺點點。和尚山道觀山一帶被定為野生鳥類保護區(qū)。下渚湖水草豐腴水域?qū)拸V,村民們在湖面上種植了大量菱角,綠茵茵一片。 用“風景如畫”來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風光是很恰當?shù)摹4猴L拂面,麗日高照,桃紅柳綠,碎紅亂點,湖畔春曉;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綠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風徐徐,清涼氣爽;天高云淡,桂子飄香,紅葉送雁,葦風蘆影,山高水長;霜林冰岸,瑞雪飄飄,湖面上下,銀裝素裹,湖幽神怡,流連忘返。
下渚湖風光(2)(15張)
游船穿過交叉港水道,來到了下渚湖休閑中心,渚墩平地上建有十余幢竹樓,精巧別致,將景區(qū)點綴得嫵媚靈秀。這種吊腳小竹樓的建筑風格頗有云南少數(shù)民族特色與風韻,落戶在江南水鄉(xiāng)下渚湖上,不失為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竹樓四周環(huán)境幽靜,細細品嘗防風古韻烘豆香茶,身心也不知不覺融入大自然青山綠水,真切體會那種“漁舟網(wǎng)影烘初夏,畫舫簫聲及早春!钡脑姰嬊槿。
“嫩蘆灘里過風渚,河口村中系客船!庇未M入豸山小港水道后漸漸放慢了前進的速度。從前下渚湖上一座孤嶼,名稱豸山,又叫云山寨,孤巒靜臥于湖面,猶如一顆誘人的綠寶石,它形似古代傳說中一種名叫獬豸(獨角羊)的神獸而得名,此山高僅6.6米,山上遍栽桑竹,山下蘆荻叢生。景色旖旎,風光獨秀,是野餐、垂釣、賞月的最佳地點。早年,還有五十余家農(nóng)戶傍水而居,現(xiàn)在已搬遷至岸邊。豸山島上還生長著一大片古樟樹群,最老的大樟樹已有上百年樹齡了,如今還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斑h帆邀樹色,小艇入鷗群”湖上風光令人深深陶醉。
景區(qū)特產(chǎn)
烘豆茶
烘豆茶又稱“防風茶”,發(fā)祥于德清三合鄉(xiāng)。當?shù)卮迕裼贸茸悠、夜芝麻、烘豆、筍干、丁香蘿卜等 5-7個品種配置而成.以茶葉,泡制烘豆茶,咸香適宜,風味獨特,用以待客或休閑自用。至今這一習俗仍在湖州一代頗為盛行,為逢年過節(jié)饋贈親友和招待貴賓的必備之物。
金獎青蝦
浙江省金獎水產(chǎn)品 下渚湖周圍有17627畝水田,其中養(yǎng)蝦的面積達13121畝
淡水珍珠
杭嘉湖地區(qū)素稱“魚米之鄉(xiāng)”,下渚湖水面資源豐富,養(yǎng)殖歷史悠久,外蕩水深適中,水體交換大 ,水質(zhì)肥沃,特有的地理、地質(zhì)條件造就了獨特的下渚湖水質(zhì)——含有豐富的礦質(zhì)營養(yǎng),為出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檔珍珠提 供了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
青魚干
選用下渚湖優(yōu)質(zhì)鮮活無公害青魚為原料。經(jīng)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食品加工技術(shù)精制而成。肉質(zhì)細嫩、魚刺少、低 脂肪、味美可,是民間上乘佳肴。不含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劑,味道鮮美,食用方便
濕地藕
藕屬睡蓮科植物,藕性溫,含豐富的單寧酸,具有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功能。生食鮮藕或擠汁飲用,對咳血 、尿血等患者能起輔助治療作用。蓮藕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zhì)排出,十分有益
防風菱
菱,是水鄉(xiāng)的特產(chǎn),俗稱菱角,”,生在池沼中,菱能生吃,可熟食。,水鄉(xiāng)人常常將菱角和芋頭子一起 煮熟,全家人賞月品菱,那菱黏而多粉,很有情趣。曬干的菱兒還可以磨成菱粉,白而細膩,能與荸薺粉媲美。 有清熱消暑、解毒、潤喉的功效 .
人文歷史
下渚湖異名頗多,因傳“防風氏所居”,故叫風渚湖或封渚湖;又因與“啞子”諧音,俗稱啞子湖。此外也有叫九里湖、巽湖的。下渚湖廣10平方公里,湘溪和英溪兩條支流的水分別由南北方向注入湖中。湖水出巽斗門、塘斗門、五閘斗門匯入東苕溪(龍溪)與京杭大運河溝通,以得舟楫之利,湖面空闊處,茫茫煙水,四顧無地,湖中大小嶼墩數(shù)十處,港汊縱橫,宛若迷宮。所以有“千巷劃菰蘆”的景觀。湖水深2米上下,常年水位有漲落變化。若乘小舟,蕩漾湖中,舉目遠眺,湖的四周連綿青翠,臨水插花。在湖的北岸,雞籠山、玉屏峰(麂角頂)、上渚山、鴨啄山、防風山歷歷可見,尤其防風山最具俊秀。
下渚湖之西岸有隔汀溪與防風山遙相呼應(yīng)的禺山,禺山又名“計籌山”,山上至今仍保留著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釧櫚摹白影罕薄:畝媯脅⒉桓呔暮仙劍氳攔凵藉藻葡嗔。南边万顷田畴,犹染U械囊豢龐杖說穆癱κ。它形似古代传说中一种名戒P初簦ǘ瀾茄潁?的神獸,故名豸山,又叫去寨山。此山高僅6。6米,山上遍地栽桑竹,山下蘆荻隨風搖曳,波光樹影,頗具野逸之氣,是垂釣、游泳、野餐、賞月之理想場所。
自然資源
德清山水毓秀,環(huán)境優(yōu)美,物化天寶,特產(chǎn)豐饒,素有“名山之勝、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竹茶之地”的美譽。下渚湖濕地風景區(qū)用地范圍屬平原水鄉(xiāng),土地肥沃,湖泊港灣星羅棋布,為全縣糧食、蠶繭、著名特優(yōu)水產(chǎn)品、畜禽的主要產(chǎn)區(qū)。
水資源:
下渚湖地區(qū)屬河網(wǎng)密集的平原區(qū),水資源豐富。下渚湖源出湘溪,起著蓄水、分洪調(diào)節(jié)水位的作用,其核心區(qū)保留了鳥類棲息和野生蘆葦茂密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開闊如漾,水天一色;或狹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蕩的島嶼、沙渚、土墩形態(tài)各異,約600多個,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有港、水網(wǎng)交錯,因此有“地裂防風國,天開下渚湖”之稱。
植被資源:
規(guī)劃區(qū)西部塔山、防風山上植被良好,以常綠(落葉)闊葉林及灌木林為主,在二都集鎮(zhèn)西街和云岫寺周圍有兩片省級生態(tài)公益林,面積約312公頃。東部為河網(wǎng)湖塘密集的濕地,以水生植被為主。下渚湖內(nèi)大小土墩上長年生長著茂密的翠竹,茂林幽森,清然高雅;野生的蘆葦,沿湖成片,深入則密不可測。風景區(qū)用地的森林植被區(qū)劃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地帶,原生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植物種類繁多,僅高等植物就有500余種。其中水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三尖杉、浙江樟、紅豆杉、天目木姜子、天目木蘭、紫荊、厚樸、凹葉厚樸、浙江楠等屬國家一、二、三類保護植物。豸山島上還生長著一大片古樟樹群,最老的大樟樹已有上百年樹齡。
野生動物:
下渚湖地區(qū)屬東洋界動物區(qū)的東部丘陵平原亞區(qū),以農(nóng)田動物群為主,如鵪鶉、麻雀、青蛙、鯉魚、泥鰍、鯰魚等,約377余種,其中白鶴、鴛鴦、獐等為珍稀動物。下渚湖中漁柵連綿,魚蝦翻躍,豐腴的水草叢叢簇簇,招來百鳥棲息。野鴨、白鷺、沙鷗等飛禽隨處可見,還有水雉、紅嘴黑水雞、翠鳥等,并且品種還在不斷增加。據(jù)資料顯示,目前下渚湖地區(qū)的水草叢和沼澤地棲居著野生珍稀鳥禽大約有160余種,屬被保護的野生鳥禽有20余種,數(shù)量較大,如水蛭、小白鷺、蒼鷺、鸕鶿、翠鳥、野鴨等,僅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小白鷺數(shù)量就達一萬多只。大量野生鳥類禽類集中在和尚山、道觀山一帶覓食、棲息、繁殖,因此這里已被有關(guān)部門定為野生鳥類保護區(qū)。
神話傳說
防風廟的來歷
在傳說中,防風廟的來歷是這樣的:
自從防風被大禹冤殺之后,尸體運回武康。在很長時間里并無防風廟。后來不知在哪個朝代,一個打更看見武康縣城樓上有一個很長很長的人坐著,打更人嚇得連忙逃走;第二天,有人把這件事報告了縣老爺。當時知縣是位很有學(xué)問的人,過了幾天,這位縣老爺問縣衙里的幕僚:“防風氏是你們武康人的先祖,又是為救百姓于水患而因遲到被大禹錯殺的,為什么你們武康就沒有一座紀念他的祠廟呢?”幕僚們說:“不是不想造廟,而是怕造了防風廟違反禁令,因為防風氏是被禹王殺掉的!蹦俏豢h令聽了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防風氏是被禹錯殺的,連禹王自己也后悔了!笨h令的一番話消除了武康人的顧慮,很快便籌資造了防風廟。不過武康人恨禹王殺防風氏,防風廟里不設(shè)禹王神像,也從不祭祀禹王。
夏朱胡的故事
下渚湖原來這里沒有湖。住著夏、朱.胡三家富戶。他們有無數(shù)金銀財富,就連夏家的龍頭尿壺也是用黃金打的。丫環(huán)三天不隔兩日地給尿壺沖洗。每次沖洗耳恭聽時丫環(huán)總含著淚花對金龍說:“金龍啊金龍!你真命苦,別的龍自由自在,你卻成了臭龍! 一天午后,丫環(huán)在廚房收拾,一只狗“嗚嗚、嗚嗚”地叫著進來,在丫環(huán)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丫環(huán)以為狗還未吃飽,順手將一鑊鏟的飯擲給了狗,哪知狗一口銜了金鑊鏟就跑,丫環(huán)一看金鑊鏟被狗叼了去,急得直追,那狗一直到離村很遠的山坡上才停下來,金鑊鏟也掉在地上。丫環(huán)追得直喘氣,也停下歇息。她扭頭向來的方向一看,樹木房屋和村莊全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看湖水,夏、朱、胡3家都給水淹了。后來人們管這湖叫夏朱湖。時間久了,大家忘了3戶人家,便叫下渚湖了。
大禹誤殺防風氏
夏禹王治水成功后,召集天下各路諸侯,在紹興茅山開慶功大會。功大會開了三天,卻還沒見防風氏的影蹤。直到慶功會快結(jié)束時,防風氏才氣喘吁吁地趕到!
禹王問防風氏為啥遲來晚到?
防風氏說,我接到通知后馬上動身,不料路上碰到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水急浪高,無法渡河,故此遲到。
禹王耳朵里,這幾天塞滿了奉承話、頌揚聲,自己有點肉骨頭敲敲—昏咚咚了,對防風氏遲到格外惱火,一時怒氣沖天地說:“你防風氏離茅山最近,可是偏偏你遲到,你不是居功自傲、目無君王是什么?”
盛怒之下,下令殺掉防風氏,殺一儆百,顯顯自己的威勢。
誰知,防風氏的頭顱落地后,好久沒見出血,大家驚得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歇,竟有一股白血沖天直噴。
禹王和各路諸侯,十分震驚:為啥防風氏的頭顱里噴出來的不是紅血而是白血呢?
禹王親自盤問左右官員,同時派人到防風國去察訪實情。
幾天后,察訪的人都回來向禹王稟報:防風氏赴會途中,確實是由于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防風氏指揮部下打撈落水的百姓,忙得幾天飯也沒顧得上吃,所以才耽誤了會期。
禹王聽了,想到防風氏疏導(dǎo)千河百港流歸太湖,又在防風領(lǐng)地內(nèi)疏理了湘溪、英溪、阜溪、塘涇河,開鑿了下渚湖通往東苕溪的河道;還跟隨自己風里來雨里去,幫自己立下了治水大功。禹王越思越怪罪自己,勿知勿覺中淌下了淚水。
這樣,禹王就下令敕封防風氏為防風王,令防風國建造“防風祠”,供奉防風王神像,讓官府和百姓每年祭祀。祭祀日是夏歷八月廿五,并載入夏朝祀典,傳之后世。據(jù)傳,禹王還親臨防風國參加防風王的第一次祭祀儀式
防風屠惡蛟
當年,下渚湖畔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遠古時候,天下洪水泛濫成災(zāi)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巨形蛟龍興風作浪而起的。話說長狄國有一兄妹相依為命,有一天哥哥上山砍柴不幸葬身蛟腹,妹妹發(fā)誓替兄長報仇雪恨。她一路追殺巨蛟來到了防風國,巨蛟就藏身在一個陰森森的百丈深潭。當?shù)匕傩沼靡环N香噴噴的炒青豆將惡蛟引出了百丈潭,治水英雄防風氏用巨大腳掌踩住了蛟身,惡蛟竭力掙扎反抗,尾巴在潭底橫掃,亂石飛散。說時遲那時快,防風氏突發(fā)神力,用二齒鋼叉捅瞎了惡蛟雙目,第二下刺穿了惡蛟心臟結(jié)果性命,巨蛟血噴如注,引來附近黑壓壓一大批蝙蝠爭相喋血,所以防風山上出沒的全是紅毛蝙蝠,個兒比普通蝙蝠大一倍。從此天下太平,后來那女子以身相許,還為防風生育了一男一女。
鄰近景區(qū)
江南碧塢 防風古國遺址(文化園)風景區(qū) 江南避暑勝地--莫干山 莫干湖
景區(qū)門票
下渚湖景區(qū)門票:下渚湖濕地景點 80元/人,兒童半價.1.4米以下隨成人(包括乘船),全程需 2小時。 下渚湖旅游網(wǎng)訂優(yōu)惠價格60元。2009年12月1日起增加新景點(朱鹮島,濕地標本館)等
游船碼頭有輪船、自劃船出租。。景區(qū)下午4時半關(guān)門。濕地景點最佳游覽時機是下午,1時開始行船,途經(jīng)三島,可自行游覽,在湖區(qū)中央可見成群飛歸的鷺鳥、鸕鴣、野鴨,且較涼快。約4時左右游覽完畢,乘船回碼頭。
交通
1.杭州方向:從中河高架至杭寧高速,在德清出口處往乾元、新市方向下,經(jīng)09省道至德清下渚湖,全程約半小時;
2.上海方向:從滬杭甬高速,在臨平出口處下,經(jīng)09省道或由桐鄉(xiāng)市梧桐鎮(zhèn)走桐德公路至德清下渚湖,全程約兩小時;
3.蘇南方向:從寧杭高速,在德清出口處往乾元、新市方向下,經(jīng)09省道至德清下渚湖。南京、鎮(zhèn)江全程約三小時,蘇州約兩小時,無錫、常州約兩小時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