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岳寺,原名東岳行宮,又稱東岳廟。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鳳山山麓,始建于唐末至宋初期間。初為道觀,奉祀岳帝。清末民初,又供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成為道佛合一的寺院。現(xiàn)存主體建筑為清代康、乾年間的遺物。1985年10月21日,東岳寺被安溪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2月,東岳寺所在的鳳山風景旅游區(qū),又被國家旅游局公布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
寺院構造
寺院依山而建,高低有序,前后有兩殿一閣。前殿供奉東岳大帝和兩尊閻君 塑像。左龕祀福、祿、壽三星君,右龕祀伽藍尊王。殿后則為東西鐘鼓亭。沿石階而上可達后殿馮虛閣。殿前上掛“馮虛閣”匾額。殿中祀觀音菩薩,背后則為釋迦牟尼立體塑像,左右為文殊、普賢二佛;東西兩側則塑立高大的韋馱、堅牢二護神。殿左廂奉地藏王,右?guī)钭⑸蛉。寺院的右側隔巷為池頭宮,奉青提夫人;再隔巷為集賢堂,以紀念劉乙、詹琲兩賢士。堂前為蓮花池,池中有亭。寺院的左側隔巷為檀樾祠、釋子寺。寺院后偏左為晦翁亭。寺院前兩側為山門。
寺院景色
東岳寺景色幽雅,北背鳳山,南面清溪,筆架三峰拱秀。俯覽城郭,煙火云蒸;仰觀山峰,晨夕霞蔚。由于東岳寺地處鳳山勝境,古來多有名人涉足于此,留下諸多題詠和文物古跡,現(xiàn)寺中乃懸掛有明書法家張瑞圖親題“鳳麓古剎”、“慧光普照”二匾。南宋理學家朱熹登臨觀賞,到此標題“鳳麓春陰”,名列古代“安溪八景”之首。
東岳寺北倚鳳山,南瞻藍水,前有筆架山三峰拱秀。仰觀山峰,晨夕霞蔚;俯覽 城郭,煙火云蒸。四季林茂花香,意趣盎然!拔羲^u2018東皋漁舍u2019、u2018葛磐坐釣u2019者,俱在其麓之溪畔,可望而神怡者也……”(見清康熙《安溪縣志》)。五代高士劉乙、詹琲喜歡鳳山藍水,曾隱居于此。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多次游覽安溪,登臨鳳山觀賞,在此標題“鳳麓春陰”,是為古代安溪八景之首。明天啟建極殿大學士、著名書法家、晉江人張瑞圖題“鳳麓古剎”、“慧光普照”二匾,懸掛于殿內,寺內還鐫刻有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楹聯(lián),具有較高文學觀賞和研究價值。其晦翁亭柱上有南宋朱熹所題的對聯(lián):“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彼略褐杏忻鼽S鳳翔題的“千家煙火連云渺;一片溪山帶月橫”;有清武狀元黃培松題的“鼓震鐘鳴,普醒眾生塵幻夢;山明水秀,全彰古佛法王身”等。千年古剎已成為人們朝圣、旅游、觀光的理想之地。
寺廟所留詩句
東岳寺楹聯(lián)
誰言悅口是輕肥?獨酌鵝兒瞰翠微。
名利薄于青紙扇,羊裘暖甚紫羅衣!
心隨倦鳥甘棲宿,目送征鴻遠奮飛!
擊壤太平朝野客,鳳山深處覓光輝!
地以人重,人以地勝。歷代以來,東岳寺“結構爽闿,邑人多游焉!泵磕" 因景寫懷,壁間留韻,有金玉其音者,自堪藏之名山爾。”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多次游覽安溪,登臨鳳山觀賞,在此標題“鳳麓春陰”,是為古代清溪八景之首。明天啟建極殿大學士、著名書法家、晉江人張瑞圖題“鳳麓古剎”、“慧光普照”兩匾,懸掛于殿內,為寺院增輝添色!
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安溪縣崇信里多卿(今祥華鄉(xiāng)美西村)人、刑部左侍郎詹仰庇返鄉(xiāng)歸隱后,曾與同朝為官的晉江人、禮部尚書、明隆慶二年(1568年)榜眼黃鳳翔及太守林云程等好友同游東岳寺,并留下詩曰:
登東岳題憑虛閣
玉殿香飄翠影浮,東巖真氣亂峰頭。
千村煙火孤云晚,百雉山城萬樹秋。
大嶺霞殘飛過鶩,清溪天凈舞潛虬。
盤桓且醉今宵月,況伴神仙太乙樓。
(詹仰庇)
崔巍飛閣散秋晴,把酒憑欄近太清。
簫鼓聲高催落照,郊原望盡俯孤城。
千家煙火連云渺,一片溪山帶月橫。
自笑老來身不系,良辰勝賞卻關情。
(黃鳳翔)
入座青浮佛閣虛,山光長護白蓮居。
清溪縹緲慈航渡,寶篆氤氳劫火余。
蟬咽秋聲催落木,鳥啼菩樹說真如。
平疇萬井村煙靄,知是宰官化日舒。
(林云程)
明刑部郎中、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進士秦鐘震在安溪有許多好朋友,多次游歷安溪,并留下“清溪八景回文詩八首”等諸多題詠,茲選錄兩首如下:
鳳麓春陰(清溪八景回文之一)
陰晴幻貌山環(huán)郭,日出啼禽春水麓。
深澗流云抱石眠,林芳隱鳳標靈岳。
九日登憑虛閣得登字
每逢佳節(jié)喜高憑,雖復望游不厭登。
溪上云峰秋我老,尊前騷雅舊吾朋。
敲殘鐘磬空林月,掛剩煙霞古壁藤。
況值山城疏警柝,茱萸一插話孤僧。
安溪縣感化里(今湖頭鎮(zhèn))人、明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戶部郎中李鳳鳴留下《題憑虛閣》一詩:
躡屐攀藤過,煙霞祗樹林!
俯城寒漏徹,到處白云深!
如是風清梵,朅來月滌襟。
無人賢度輩,解道凈蓮心。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到任的安溪知縣莊成在此留下兩詩:
登 馮 虛 閣
杰閣登臨瞰一城,每逢休沐寄閑情。
香風拂檻花爭笑,宿雨歸云鳥弄聲。
俯視千門游化日,遙瞻四野布春耕。
坐來漸覺塵心凈,驀地疏鐘到耳清。
朱文公標題清溪八景名目——鳳麓春陰
公余許我一登臨,郊外青山愜素心。
最喜半寒兼半曖,護花天氣是春陰。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出任安溪知縣的宋應麟亦以《登憑虛閣》為題留下詩曰:
公暇叩禪關,登臨盡日閑!
斜陽沉遠樹,倦鳥落山空。
佛榻香煙合,僧廊曲水環(huán)!
坐深歸思促,袖得白云還。
明代的“每歲仲春望日,令有勸農(nóng)之典,在鳳麓之郊!奔尉付吣(1548年)出任安溪知縣的汪瑀留有《東岳勸農(nóng)》一詩:
四陽初動鳥催耕,稅駕東皋戴曉星。
馌餉私田泥滑滑,筵開官閣雨冥冥。
鶯啼隔葉懷音好,柳拂高堤照眼青。
日暮何當髦士集?春風桃李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