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需要知道面試官為什么問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面試官詢問求職者自身具備什么優(yōu)勢,或者直接提出“我為什么要選擇你”這樣的問題時,最根本的目的有兩個。
人崗匹配:需要通過求職者對自身的描述中,判斷TA與這個崗位的要求是否符合。
素質評估:多數(shù)情況下大家都會提前準備一些內容,但這種情況下顯然不適合背稿。某些崗位需要求職者有較強的臨場反應和總結能力,所以面試官剛好可以通過這樣的提問來觀察求職者素質如何。
接下來我們說說怎么回答不會“送命”?
不同時間提的問,答案不同
面試一開始,自我介紹一完就讓你回答。
這時候我們需要思考,怎樣的一句話既有重點,又能讓面試官對你產生興趣。還可以讓這句話里的亮點順利展開你們接下來的談話。
比如“從招聘信息上看我認為自己是比較符合這一崗位的”,提煉出幾個關鍵字,最好是招聘簡章中要求的技能、特點。在這句話的結尾你還可以說“也許我說的比較淺顯,但是我還想了解這個崗位更多的信息”,這不就順利打開對話窗口了嗎?

如果在面試過程中或快要結束時提問,這其實算是一種壓力面試。
上面也提到,某些崗位需要有足夠穩(wěn)定的心態(tài)(比如客服、人事)。這時候你需要讓自己鎮(zhèn)定下來,迅速回想剛才和面試官的對話,找出你認為TA在談話中最關心的點,并總結成你自身的優(yōu)勢,展示出你完全符合這個崗位的標準。
避開這些雷點
套路太多,不夠真誠。
現(xiàn)在很流行一個!鎸嵉奈遥蚤]社恐誰都別挨我;面試的我,性格活潑擅長與人溝通。雖然是玩笑話,但很多人的確會在面試里不由自主地夸大事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對自身能力沒有清楚的認知和足夠的自信。
但仔細一想,你和面試官的社會經驗、編瞎話能力都不在一個級別,所以為了避免尷尬情況的發(fā)生,職前菌建議大家,不要造假。在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時,可以多考慮一會,而不是慌慌張張說出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

沒有重點,死于話多。
既然面試官都說了“用一句話回答”,那就不要朗誦小作文,更不要背稿(面經100套)。找朋友、專業(yè)老師多模擬幾次,學會面試中的“因地制宜”。
以為大學那套在職場也適用。
面試時向公司畫的餅,最后都會落回自己身上。職場人需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在跟面試官保證、強調的時候,應該考慮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畢竟工作不會讓你掛科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