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關(guān)系往往是多層的,對不同圈層的人際關(guān)系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在職場中應該保持怎樣的人際交往邊界,才能夠讓別人和自己感到舒適呢?如果你不知道該具體做法,就應該嘗試相對安全的方法,在人際交往的經(jīng)驗中逐漸總結(jié)出適合自己的套路。
不打探隱私
在大家還沒有那么熟悉的情況下,你可能會對他人充滿好奇,想了解對方的家庭成員、家庭背景、消費習慣等等。這些都是相對私人的問題,如果有人問自己,自己也會覺得沒有安全感,那么換位思考一下,別人自然也不希望這些信息被不熟的人掌握。
不教人做事
此前網(wǎng)上有一句話很流行——“你在教我做事?”,足以說明大家對愛說教、愛評價他人的人有多么反感,這也是人際交往中很多人注意不到的問題。比如同事的早餐是冰美式配煎餅果子,你非要告訴對方冰美式應該配蛋糕,這就會讓對方覺得被冒犯。還有一種更易被忽視的“教人做事”的行為,例如同事買了一件新東西,沒問你的意見你就主動評價其審美,這也會讓人認為你沒有邊界感。如果評價的內(nèi)容僅是夸贊,不至于讓人無法接受,但如果帶有批評性或建議性的內(nèi)容,以后最好不要再說了。
善于拒絕
把握人際交往的邊界感是雙向的,既要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也要對他人的沒有邊界感的行為善于把控。最為常見的樹立邊界感的方法就是善于拒絕,例如對方請你幫忙,雖然在行為上來看并沒有什么麻煩的地方,但是從感受上來說會給你帶來不悅,這時候就應該委婉拒絕,否則會積累負面情緒影響工作生活,也不利于維護雙方關(guān)系。
討論公共話題
對于沒有那么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尤其是職場同事,討論公共話題是最為安全的。不會給人留下話柄,也不會冒犯他人隱私,比如討論天氣或者美食,各類社交APP熱搜榜上的內(nèi)容也大多是安全的。但討論這類公共話題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發(fā)表地域歧視、性別歧視等內(nèi)容。
掌握文中提到的幾點內(nèi)容,足以應對職場中以及普通朋友這樣層級的人際關(guān)系。這種邊界感恰好可以讓雙方都覺得舒適。當然,面對親密程度不同的人際關(guān)系時,樹立邊界感的方法也應該靈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