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勒·康斯坦 - 人物介紹
波勒·康斯坦1944年生于法國比利牛斯-大西洋省岡市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為苦役犯治病的醫(yī)生。兒時,她曾拿著一篇滿是錯誤的聽寫作業(yè)給父親看,她父親說她“一輩子也當不了弗朗索瓦·薩岡(法國當代女作家)”。但后來她卻成為法國17—18世紀文學專家,在?怂埂樟_旺斯大學教授法國文學,并且一直在法國及其國外大學從事教學和文學研究。波勒已經發(fā)表過8部小說,1995年,她的《哥貝納多姑娘》與龔古爾獎失之交臂。
波勒·康斯坦 - 紀錄片
波勒·康斯坦參與的電視紀錄片:
《新德里軍團勛章》(1992年)
《我最喜愛的英雄》——《公主Cleves》(1996年)
《主流作家》——《亞馬遜》(1997年)
《伽利略》——《波勒·康斯坦的足跡,讓吉奧諾》(2001年)
波勒·康斯坦 - 作品簡介
《互訴心曲》
該書于1990年開始寫,1998年發(fā)表。作者精當?shù)孛鑼懥怂膫女性的精神苦悶,有些章節(jié)十分詼諧,叫人開心,可整個小說卻非常揪心。有人評論說,這部小說是關于“被推到極端的女權主義禍害的無可辯駁的筆錄”。不過,小說揭示的顯然不限于女權主義?邓固乖诮邮茈娨暡稍L時說:“我力圖在一間密室之內,在幾個小時當中,講述這些年來的幾大思想潮流,之所以通過女性來表現(xiàn),是因為我覺得,近50年來女性非常有代表性!
《典獄長官的女兒》
該書于1994年發(fā)表,由兄弟文化出版,并且收入《鳶尾花叢書——法國當代女性作家小說系列》。創(chuàng)作《典獄長官的女兒》對于波勒來說是一次很特別的經歷,而且是非?膳碌慕洑v。這次經歷幾乎是一個心理分析的歷程,陷入了一種兒童的恐懼當中,是作者在孩童時候的那種焦慮和噩夢的疊加構造的。作者通過寫書的這種方式來沖淡自己腦子里面兒童時代的回憶。
波勒·康斯坦 - 寫作特點
作為一個用法語寫作、百分之百的法國作家,波勒小說的故事卻總是發(fā)生在法國之外的非洲或美國。波勒解釋說,這和她從小跟隨父親旅居非洲、亞洲的經歷有關。她認為,一個作家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非常理解并且產生感情,才能寫出好作品來。
波勒·康斯坦 - 主要作品
《Ouregano》(1980年)
《巴爾塔》(1983年)
《白酒》(1989年)獲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獎,法國科學院杜羅馬獎)
《典獄長官的女兒》(1994年)
《私有財產》(1981年)
《互訴心曲》(1998年)(獲1998年龔古爾獎)
《糖和秘密》(2003年)(2003年2月獲布魯塞爾國際人權獎)
《悲傷的動物》(2007年)
其作品被翻譯到27個國家或地區(qū)包括:亞美尼亞,巴什科爾托斯坦,白俄羅斯,巴西,加泰羅尼亞,中國,韓國,西班牙,美國,格魯吉亞,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意大利,約旦,立陶宛,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土耳其等。
1990年至1996年,波勒·康斯坦發(fā)表了對一些小說和散文的文學批評作品。
波勒·康斯坦 - 非女性主義
《互訴心曲》在1998年榮獲龔古爾獎,這本小說的封面被打上了“真正的女性主義作品”。對此,波勒說,這是編輯加上去的,自己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小說的故事背景放在美國,她試圖表現(xiàn)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女性發(fā)展處于讓女性主義者失望的狀態(tài),涉及到的是女性生存中的痛苦。
波勒的小說和美國女性主義小說有相似之處。但波勒強調,她的小說既不是女性主義小說也不是反女性主義小說,有許多地方,波勒的小說被說成是反女性主義的,所以她的作品在許多國家遭到抨擊。
波勒·康斯坦 - 偶像
波勒毫不掩飾自己對波伏瓦、杜拉斯這兩位女性的崇拜之情,特別是對波伏瓦,“她永遠是我的偶像,沒有其他人能超越她!辈ɡ照f。在波勒眼中,波伏瓦是一位非常自信,對身邊女性都特別善良的女性。波伏瓦是1954年龔古爾獎獲得者,波勒則在1998年獲得這一法語文學最高獎。到1998年為止,在龔古爾獎5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8位女性獲得這一大獎。
而杜拉斯是另一位讓波勒難忘的龔古爾獎獲獎者。“我非常熱愛杜拉斯!”波勒說。波勒和杜拉斯一樣都成長于法屬殖民地,作品也以殖民地背景為多,波勒的所有作品都發(fā)生在法國之外,因為她對法國不了解。波勒和杜拉斯有許多共同點,但杜拉斯基本上都是圍繞自己私密生活寫作,特別是描寫自己和母親的不理解,最后她在這種生活中陷入太深而無法自拔,所以導致《情人》在某些方面很薄弱,但是這部作品最受歡迎。波勒認為《抵擋太平洋堤壩》是她最優(yōu)秀的作品。
和波勒有相同生活寫作背景的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也是波勒崇拜的對象,波勒開玩笑地回憶說:“有一次兒子興奮地打電話給我說,他發(fā)現(xiàn)了一位和我非常相似的作家,他說的就是萊辛!
波勒·康斯坦 - 榮譽
波勒·康斯坦曾獲得多個法國文學獎,其中包括: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獎
讓吉奧諾獎
瓦萊里拉爾博獎
龔古爾獎
南作家獎
波勒·康斯坦 - 法國作家在中國
2008年3月20日晚,北京法國文化中心,由法國使館文化處文化專員柯蓉主持的“如何出版法語女作家作品”的講座舉行。法國女作家波勒·康斯坦、馬克斯·蒙內,以及她們的中文出版人李永平、譯者和編輯出席。波勒·康斯坦的作品《典獄長官的女兒》和馬克斯·蒙內曾獲處女創(chuàng)作獎的《克里斯蒂娜的囚徒》同時發(fā)行。3月19日,波勒·康斯坦和馬克斯·蒙內做客搜狐,就文學創(chuàng)作、當代文學現(xiàn)狀和法國女作家集體特征等問題接受采訪。
2008年3月23日下午,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王安憶與波勒·康斯坦、法國“80后作家”馬克斯·蒙內,展開了一次文學對話。
波勒·康斯坦 - 參考資料
[1] 傅雷網 http://www.fulei.org/actualites_litteraires/venuabeijing.ip?locale=zh_CN&view=author&name=Paule_Constant
[2] 中國作家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xw/zxxw/80_120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