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華萊士(Irving Wallace;1916.3~1990.6)是美國最受大眾歡迎的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以31種語言出版
并暢銷全世界。他帶頭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型的文學樣式——超級小說,他以生動的小說形式來描寫時事。歐文·華萊士是世界上享有最多讀者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共發(fā)行了約兩億冊。全世界備階層的人都愛讀他的作品,讀者多達10億人。歐文·華萊士 - 生平簡介
1916年歐文·華萊士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其父亞歷克斯·華萊欽斯基是猶太人,但不屬東正教,原籍俄國瓦西洛斯科,1906年移民去美國。在辦理移民手續(xù)時,美國移民局的一個不耐心的官員嫌他的姓氏長,便把他的姓縮為華萊士。其母納麗芙卡,也是俄國人,1907年移民去美。他們相識后于1913年結(jié)婚,生下一子一女,其子便是歐文·華萊士。
歐文·華萊士從1917年至1935年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基諾沙。他在基諾沙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那時,其父望子成龍,多方培養(yǎng),還讓他學音樂,他自感無音樂細胞,但還是當上了高中的樂隊主席。他自幼喜愛讀書、寫作、講演、集會,也喜歡體育、旅游。他講演才能出眾,曾獲威斯康星州辯論會的冠軍。他受過13年正式教育,大學未學完便轉(zhuǎn)入自由寫作。高中時期曾擔任過周報主編,多次參加全國寫作比賽,1933年因其最佳故事創(chuàng)作---《舞臺上的兇殺案》獲國家金杯獎。
后來,又代表基諾沙高中與全國的3000所高中的青少年一起進行寫作比賽,榮獲全國故事創(chuàng)作第一名。因小有名氣,又加他擅長社會活動,上學期間,擔任過不少社團和俱樂部的主席和頭頭職銜。1935年,因不愿過學校那種受拘束的生活,大學上了一學期便退學了。他來到洛杉磯,到好萊塢謀生。在好萊塢期間,他一面努力為雜志寫作,一面想方設(shè)法躋身電影創(chuàng)作界。
1940年他與一位出生紐約的漂亮姑娘西爾維亞·凱恩相識,并墜入情網(wǎng)。第二年他們便結(jié)了婚,成為終身伴侶。結(jié)婚后不久,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華萊士應征入伍,報名充當海軍陸戰(zhàn)隊的戰(zhàn)地記者,但因色盲遭拒絕。
1942年10月,又報名參加空軍部隊。說來也巧,當時他的征兵軍官是羅納德·里根中尉,就是后來曾任美國總統(tǒng) 的里根。
華萊士特點喜愛旅游,18歲時參加過威斯康星大學探險隊去洪都拉斯荒原中尋找傳說中的血泉。他們歷盡艱辛,終于發(fā)現(xiàn)了號稱血泉的一處紅色瀑布。他們的發(fā)現(xiàn)不但列入了中美地圖書中,還得到了薩爾瓦多總統(tǒng)的接見。1940年他也曾到日本和中國旅行。在日本,他會見了當時的日本外長。日本外長曾氣勢洶洶地說,如果美國插手戰(zhàn)爭惹惱了日本的話,日本就要進攻美國---14個月之后,果然應了這句話,發(fā)生了珍珠港事件。他的這次經(jīng)歷,曾在美國報紙的頭條新聞上發(fā)表過。
1941年,他與妻子西爾維亞去墨西哥,見到了墨西哥總統(tǒng)。從軍隊退役后,又遍訪西歐各國,但在西班牙受阻,佛朗哥因他在《星期六晚郵報》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而拒絕他入境。華萊士在文學領(lǐng)域里的活動經(jīng)歷了三個時期:雜志寫作、電影創(chuàng)作和小說創(chuàng)作。
歐文·華萊士 - 職業(yè)生涯
描述黑人當美國總統(tǒng)
歐文· 華萊士1916年出生于美國芝加哥,自小就聰明過人,頗有寫作天賦。17歲那年,華萊士參加全國性的寫作
大賽,憑借《舞臺上的兇殺案》獲國家金杯獎。從此,華萊士一發(fā)不可收拾,連連在全國的各大寫作比賽中獲獎,并開始在《讀者文摘》、《星期六晚郵報》等美國著名報刊上發(fā)表作品。成名后的華萊士不僅為好萊塢寫過10年的電影劇本,還出版了33部長篇小說和傳記文學。他的小說幾乎每一部都是暢銷書。1964年,他想寫一部黑人當選美國總統(tǒng)的書,向總統(tǒng)秘書申請到白宮體驗當總統(tǒng)的生活。考慮到華萊士的巨大影響力,白宮竟破天荒地同意了他的申請,讓他在白宮里住了10天,后來寫成了著名的《大丈夫》一書。1965年,他無意間向外界透露自己準備寫3部小說,數(shù)家出版社以百萬美元爭相預購其版權(quán)。1982年,《星期六評論》評華萊士為世界上五大暢銷書作家之一,在全球擁有10多億讀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的作品總計銷售超過3億冊。
太平洋因日本沒有和平
華萊士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于他在文學史上創(chuàng)造的奇跡,還在于在二戰(zhàn)中的傳奇經(jīng)歷和巨大貢獻。 1940年,作為美國《自由》雜志的遠東記者,年僅24歲的華萊士受命來到亞洲進行戰(zhàn)爭情勢的采訪和報道。當時,美國還沒有參與二戰(zhàn),華萊士以非交戰(zhàn)國的記者身份到過日本、中國和菲律賓等地。
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華萊士頂著各種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做了大量的調(diào)查和現(xiàn)場訪問,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采
訪了眾多日本軍政官員和平民,其中有日本推行侵略政策的核心人物,比如軍國主義頭目東條英機、首相近衛(wèi)文麿、外相松岡洋右、日本黑社會組織黑龍會頭子頭山滿等等。他親耳聽到那些日本政要向他叫囂要侵占整個中國,以建立亞洲新秩序;外相松岡洋右甚至得意忘形地向他說,美國若敢阻礙日本在亞洲的統(tǒng)治政策,就不惜與美國開戰(zhàn)。他把這些真實的訪談內(nèi)容源源不斷地發(fā)回國內(nèi),公之于眾,引起全世界的震驚,也提醒美國提前作好應戰(zhàn)準備。這些透露日本政府陰謀的報道引起了日本的恐慌,天皇立刻下令各級官員“在涉及自己職務的事情上,不得會見任何記者”。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發(fā)生前一天,他完成了關(guān)于日本的對外擴張野心及其罪行的著作,定名為《日本的〈我的奮斗〉》。在書中,他深入分析了代表日本政府對外擴張綱領(lǐng)的《田中奏折》,斷言:“在日本這個島國上,只要還有一本《田中奏折》或者還有一個心想把《田中奏折》變成現(xiàn)實的人存在,太平洋就沒有和平!”
想和東條英機作戰(zhàn)
事實果然如華萊士所料,書稿剛完成,太平洋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美國全國掀起了參戰(zhàn)的熱潮,華萊士也毅然決定投筆從戎。1942年10月6日,處理完原雜志社的工作后,華萊士正式報名入伍。可惜,華萊士因患色盲未能通過入
伍體檢。這并沒有燒滅華萊士參戰(zhàn)的熱情。他聽說軍事基地在招收拍攝戰(zhàn)地影片的人員,就急切地填寫了申請表,經(jīng)過測試被正式錄取。當時錄取他的制片分隊中尉正是后來成為美國第四十任總統(tǒng)的羅納德·里根。入伍后,華萊士被分到空軍第一電影廠服役。后來,每每回憶這段參戰(zhàn)的經(jīng)歷,華萊士常常會笑道,我是很想上前線,和東條英機作戰(zhàn),為國家盡一份力。沒想到,我竟然沒用“子彈”,而是用“紙彈”來了卻自己的心愿。
告訴士兵敵人是誰
從1942年到1944年期間,華萊士在電影廠參加了25部電影宣傳片的制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系列片《我們?yōu)槭裁炊鴳?zhàn)斗》中的一部《為中國而戰(zhàn)》。為了這部片子的編寫工作,華萊士和他的搭檔卡爾·福爾曼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不僅作為記者采訪了日本相關(guān)政要,走訪了被日本占領(lǐng)的上海、南京等地,還在緊張的行程中翻閱許多資料,掌握大量有關(guān)中國和日本的歷史、政治、文化、心理等知識,幾易其稿,最終完成具有很強真實性和權(quán)威性的影片腳本。用華萊士自己的話說:“那時,我們正在同日本作戰(zhàn),而我們國家對日本尚無什么明確的政策。我和福爾曼受命撰寫這部紀錄片的劇本,讓那些在戰(zhàn)地作戰(zhàn)的美國士兵知道我們?yōu)槭裁创蛘蹋覀兒驼l打仗!
中國是人口、土地、歷史
當今年盛夏《為中國而戰(zhàn)》在釣魚臺首映時,觀看影片的社會各界人士都無不為60多年前這位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和對二戰(zhàn)的貢獻感慨不已。
影片開始就閃現(xiàn)一行字幕,《我們?yōu)槭裁炊鴳?zhàn)?》接著,鏡頭前是旋轉(zhuǎn)的地球,炮火紛飛的戰(zhàn)場,最后定格在中國,告訴觀眾中國是什么。畫面上出現(xiàn)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畫外音是“中國是人口……”;接著閃現(xiàn)遼闊的疆域,解說詞為“中國是土地……”;十三陵巨獅全景也展現(xiàn),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中國是歷史……”
短短幾十分鐘的影片從中國悠久文明說起,層層深入地控訴日本如何覬覦中國的資源,接著,訴說美國人必須為了世界正義幫助中國作戰(zhàn)的理由。影片講到中美兩國共同抗擊法西斯時,熱情洋溢地稱頌道:“中國是我們正在戰(zhàn)斗中的朋友和伙伴。”這種對當時情勢的真實記錄,對動員美國人民參戰(zhàn)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華萊士對中國的貢獻還不僅僅在抗戰(zhàn)時期。在他后來編著的《人民年鑒》中,將孔子列為影響人類思想最大的五個思想家之首。新中國成立后,中美沒有立即建交,華萊士多次在作品中提及不承認新中國存在的政治局面是“太荒謬”了。在1967年的長篇小說《大密謀》中,華萊士用心良苦地插入一段故事情節(jié):新中國的代表出席已被承認的國家間最高首腦的國際性會議。1990年6月29日,華萊士因胰腺癌與世長辭,但是,他對中國的情誼卻永遠不會被忘記。
歐文·華萊士 - 主要作品
《三海妖》、《洛杉磯的女人們》、《圣地》、《箴言》、《代號R密件》、《第二夫人》、《圣床》、《The Chapman Report》、《The_Prize》、《The Man 》、《the Seven Minutes 》、《The_Almighty 》、《The_Guest_of_Honour 》、《The Golden Room 》等
歐文·華萊士 - 創(chuàng)作精神
歐文·華萊士為創(chuàng)作《耶穌手稿之謎》這部作品,他曾“九赴英國和歐洲,讀了478本《圣經(jīng)》著作,訪問了58位《圣經(jīng)》專家,在心里醞釀了10年”——這些數(shù)字也許有些夸張,但書中內(nèi)容說明,他確實對那段歷史做過研究和調(diào)查。比如說,書中提到的雅各(譯者將其譯為詹姆斯,但通行的《圣經(jīng)》中譯本將其譯為雅各)很可能確有其人。雅各在《新約》中被稱為耶穌的弟弟之一,人們通常把他看作耶路撒冷的首任主教和《雅各書》的作者,將他的死亡時間定為公元62年。盡管如此,還是有學者對雅各的存在表示懷疑。但圣經(jīng)考古學會在2002年10月宣布,他們在以色列的古代藏骨柜中發(fā)現(xiàn)一句銘文:“雅各,約瑟之子,耶穌的兄弟”,由此可以證實耶穌之父約瑟以及雅各的存在。無論這個發(fā)現(xiàn)是真是假,都可為此書提供有趣的佐料,但當時華萊士早已去世,無法對此事發(fā)表個人看法。
歐文·華萊士 - 文學成就
歐文·華萊士號稱當代大眾通俗小說的鼻祖,在他漫長的寫作生涯中共著有16本小說及17部非小說類散文作品。在全世界,他所有的作品共銷售出2.5億多冊,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長期的暢銷書。
《耶穌手稿之謎》為歐文·華萊士第8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在全世界一特別在歐美——的宗教界和非宗教界引起巨大反響的一部奇書,也是迄今為止,人們用文宇形式提出并探討基督本人和《圣經(jīng)》的真實性,揭示宗教信仰和科學文明、精神寄托與物質(zhì)生活矛盾關(guān)系的一部罕見的,最大膽、最深入、涉及內(nèi)容廣闊但卻切中要害的作品。對崇尚人類文明的廣大讀者來說,該書從思想性、知識性和藝術(shù)性,均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和啟迪性就像歷史上一切真正的文學作品一樣,其影響是不限國界的,其價值是永恒的。
歐文·華萊士 - 社會評價
美國暢銷書作家歐文·華萊士據(jù)說,華萊士共創(chuàng)作過16部小說。總的來看,華萊士喜歡將政治陰謀、洲際旅行與驚險故事融為一體,他的《查普曼的報告》、《影迷俱樂部》等書我的確不敢恭維,但是他的《耶穌手稿之
謎》、《R密件》等少數(shù)小說確實屬于佳作。1990年6月30日(華萊士病逝的次日),《紐約時報》曾刊出一篇題為《74歲的歐文·華萊士去世,他曾有33本書銷量超過百萬》的文章。作者對他的創(chuàng)作進行綜述,一方面認為他背離了?思{等人的傳統(tǒng),一方面又認為其作品“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董鼎山先生既承認華萊士是世界級暢銷書作家,又能正確評價其作品的優(yōu)點:“華萊士小說的主題集中于讀者們關(guān)心的問題。他的情節(jié)是這樣的:假如美國選出了一個黑人總統(tǒng)會有什么后果?假如世界上發(fā)現(xiàn)了一部與新約全書相矛盾的‘真正的圣經(jīng)’,對宗教有什么結(jié)果?……這類善用想象力的情節(jié),當然很受通俗小說的讀者歡迎。”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董先生在這段評論中提到的第二部作品就是《耶穌手稿之謎》。此書可以受到通俗小說讀者的歡迎,盡管它不黃不暴力,卻包含豐富的知識和想象力——惟有這種作品才會具有持久生命力,不管它屬于嚴肅文學還是通俗作品。
歐文·華萊士 - 相關(guān)詞條
臺奧多爾·施篤姆 | 托馬斯·曼 | 巴爾加斯·略薩 |
保羅·福塞爾 | 約·馬·西默爾 | 馬里奧·普佐 |
歐文·華萊士 - 參考資料
1.天涯在線書庫
2.http://book.ddvip.com/html/author/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