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繼祖 - 個人簡介
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tǒng)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后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后”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與鄭小瓊、邢榮勤、韓寒等一同入圍“2007中國80后作家實力榜”。曾獲新概念作文比賽獎項。小說發(fā)表在《萌芽》上有將近十篇。
著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和《螞蟻》等書。最向往的生活方式:自由,平靜。最喜歡做的事情:下棋,打牌。歷年在《萌芽》雜志發(fā)表主要作品情況《莉莉與紅色高棉》2002年8月《暗紫三章之在陽光下》2003年8月《孤兒》2006年8月。
范繼祖 - 成功之路
小飯最初“出道”的地方是在《萌芽》。當年他的那些經典,比如《我小時候》、《我的叔叔和張姑姑》以及對蘇德那篇《我是藍色》的“剽悍”改寫,讓許多人的閱讀感覺神經接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刺激。由此引來好評如潮,當然可能也有白眼無數。而對于這些,今天的小飯可能已不愿再有過多提及,更多的生活歷練和閱讀積累促成不斷更新的定位和思考。不像其他一些寫作者是不由自主地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小飯說自己是“有預謀的”。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兵。王小波在小飯的文學路上扮演了啟蒙者的角色,對王小波的崇尚和模仿造就了小飯的文學的最初形象。但如果僅限于這些,那么也許我們就見識不到今天的小飯了——他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找尋屬于他的道路。繼王小波之后,余華和蘇童成為小飯的又兩根“標桿”。
小飯說他不會再為中學生寫作,他要走的是更成熟、更純粹的文學路,做先鋒文學,F在,他又將殘雪和七格樹為“標桿”。小飯說,“標榜”先鋒是出于一種自覺自發(fā)的意識。在此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先鋒派人物——唐一斌(現就讀于華東師大00級數學系)。據說只要有他出沒,每個80后寫手都會不由自主地提醒自己“不要離先鋒太遠”。正是他和小飯等人創(chuàng)建了“黑鍋論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在那里認真討論文學。
“刻意設置閱讀障礙并非80年代后寫手的主流,但是不保持精英姿態(tài)則又有墮落的危險!毙★堈J為做先鋒文學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但他對此并不會在意,因為他要做的是精英。
范繼祖 - 作詩奧運
著名80后作家小飯作詩表達對奧運會和本次活動的支持。
“together”
作者:小飯
我和我最喜歡的那個女朋友
還有另外一個次喜歡的女朋友
以及除了她們之外很多很多的女朋友
在今天都會看奧運會的開幕式
我沒有跟她們相守在一個電視機前
也無法緊緊依偎在一起
但我并不覺得遺憾——
我們將
一同感動
一同流淚
一同呼喊
一同欣慰
一同興奮……
我知道這些都是很難得的
范繼祖 - 成名作介紹
《我的禿頭老師》
《我的禿頭老師》是一個精靈古怪的人寫的一本精靈古怪的書,甚至連彩色插畫也變的令人浮想聯翩。
因為涉及一些同性戀愛的問題,小飯帶著書稿像福利院的那些等待收養(yǎng)的孩子們一般換了五家出版社,前后拖了十八個月才得以出版。反過來說,假若前四家的任何一家肯出版的話,那我們現在看到的《我的禿頭老師》的裝禎未必會如此的(還有要用這個詞)精靈古怪。書版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方塊型,看它的感覺就仿佛我們在情人節(jié)收到的禮盒那樣不自禁的心迷的興奮。假如你打開了這個盒子,你會發(fā)現這里面的內容更加使人激動和不安。
全書分為二十二章,層次鮮明的分為兩條線索。一條是老師對學生(似乎主要的傾聽者只是“我”一個人)講述拉瓦錫和商伯良的愛情:剩下的是我與老師情感的進行。表面上看來這兩個故事除了在同性戀愛這一點有些對照的作用外其它并不相干。但實際是這兩條線索卻缺一不可。舉個例子,假如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女人(為了避免對大眾性取向的誘導,筆者在假設與本書截然相反的異性愛情),而那個美貌女子卻沒有對愛情顯漏出絲毫的興趣。所以為了培養(yǎng)她對愛情的好奇心,男人就接連的對她講歷史上那些偉大人物的愛情故事。本書亦是如此,看上去老師在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描述歷史,事實上他是在勾畫老師與“我”的未來生活。這里不排除老師對“我”有性暗示的可能。老師在講述的同時,“我”也開始認識到這種愛情的神圣,進而與老師產生一些曖昧不清的情感。拉瓦錫和商伯良的故事講到這個時候已不再是老師一個人來虛構,他們的歷史變成了“我”與他對愛情懷想的寄托。兩個人開始一起來幻想故事,同時也在虛擬他們的未來。到最后這兩個故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難以識別,四個人漸漸融成了“我”與老師兩個人的故事。
小說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后現代的特色,以一種狂歡的姿態(tài)展露了作者對想象力放縱與操控的能力。當小說進入高潮時,四個主人公我、禿頭老師、拉瓦錫、商伯良之間的復雜關系被作者以一種驚人的能力收擾起來,并悄悄的在利用其內部關系制造了交叉與釋放?駳g在現實中虛擬的交錯中得到了最大的詮釋,以至于出現了某種接近哲學似的冷靜。為什么拉瓦錫與商伯良走進了小說?當歷史與虛構發(fā)生戲劇性的碰撞時,引入歷史而運用解構的形式業(yè)已成為時尚;當新歷史主義的流毒不小心感染進了小說時,作者本人的能力成了引領小說格調的關鍵。幸好,我們在《我的禿頭老師》里看到一個努力成熟的寫作者,即便在字里行間仍透著對文字玩味的少年愛好,我們也能在其看似玩世不恭的敘述中暗暗品味出一個少年對人生甚至更抽象領域的思考與深沉。
值得留意的是本書的扉頁,作者說:“獻給JOJO,我的愛人!笔沁@本書成為一本為愛而寫的書,確實在此小飯表現出了一個寫作者對于愛情能獻出的最好的禮物,那就是盡自己的全力去使這本書從文字到情節(jié)都相當出采,無疑作者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小飯每次提到這本書的時候總是說我的禿頭老師。他不會說我的那本什么什么,而是將自己成為禿頭老師這個人物的擁有者。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禿頭老師不再只是他的,或許“他”也可以是我的,是你的,是某一個不為人所知的朋友的,是所有這本書的讀者的禿頭老師。
范繼祖 - 人物評價
小飯正在使自己先鋒起來,在小飯的幾篇創(chuàng)作談中,我的目光多次與諸如王小波、蘇童、余華、殘雪、孫甘露等先鋒大師們的名字撞到一起,但當我們仔細捶打小飯的文字就會發(fā)現:小飯只是對前輩先鋒作家在組裝技術和迷宮設置上作了機械的貧血性的響應,他并沒有對先鋒小說做些什么,除了繼承,如果說先鋒小說是一條因身體發(fā)育而逐漸變短的褲子的話,小飯并沒有在它的褲腳上補上一截使其符合先鋒的雙腿,卻不巧把這塊補丁補在了后腚或更加隱秘的襠部。一塊文學的補丁就這樣先鋒起來。
“先鋒小說以形式游戲沖淡現實意旨的傾向,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可讀性,使小說與讀者的距離越來越遠!保S發(fā)有語)事實上,先鋒在馬原和余華那里,故事并沒有失去意義,他們并不是在竭力保持與故事的脫離,恰恰相反,他們甚至多次表示出對故事的愛好,他們的故事同樣有著強壯的誘惑力,所以說他們可讀性差或與讀者距離大并不是一件十分恰當的事,但是當小飯出來的時候,卻及時彌補了這一漏洞和遺憾。粗制濫造的敘事策略扣上光滑的先鋒語言,這就足足保持了孱弱的可讀性,也足夠保證那道與讀者的鴻溝,“令讀者茫然失措,作者則沾沾自喜”(小飯語)。確實如此,除了極有定性的讀者,是不可能在那種敘述速度極為老邁遲緩、句式莫名其妙的精雕細琢、故事懶散低調的狀態(tài)下保持絲毫停留的。至于有吹捧者說的“讓人有桌子的時候拍桌子,沒桌子的時候拍大腿的作品和語句”,我至今尚未發(fā)現,但是至少我還保持有這樣一個希望:下一個作品或許可以拍了,我已經準備好大腿了。作為先鋒后繼者的小飯似乎有意與消費性寫作保持著距離,但同時他又不甘荒涼,于是頻頻走上臺前,指點江山。與媒體一直有著親密的曖昧關系,“雖然在市場上很難看到他的書,但他卻也懂得時常在媒體上亮個相。因此也聚斂了不少人氣”(《羊城晚報》),后來他甚至發(fā)出了“娛樂大眾”的呼聲,這些其實都是對先鋒的一種叛逃。
在小飯的寫作生命中有一段評點讓人無法繞開,因為小飯已經興師動眾地把它放在了各個顯要的位置,但我對這段評點并不是毫無異議的,盡管自不量力的我將要面對的是大師殘雪。
“‘死’是什么樣的呢?在一雙涉世不深、恐懼的眼睛里,‘死’成了出現在夢中的暗紫色,沒有前因后果的描寫,也沒有肉體感覺的陳述,只有變了形的殺戮場面。其色彩之所以那般強烈,是因為觀察者恐怖到了麻木,震驚到了暈眩。然而他還是保留了超人的意志力———這是成為一個游戲寫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對悲劇的嗜好,對死亡的熱衷幾乎是每個先鋒作家的基本素質。目前為止,描寫‘死亡’已經成為這批先鋒作家的一個共同興趣”(南帆語),小飯在這方面只是使用了并不成熟的模仿伎倆!皼]有前因后果的描寫”是北村所擅長的,不愿出示死亡的原因在格非的小說中也是屢見不鮮。先鋒小說中人物的失敗或死亡通常都是輕易和無緣無故的,這應該是每個對先鋒小說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知曉的普遍現象,而僅僅就是這么一個泛泛的小技巧發(fā)生在小飯身上又是如何引起殘雪女士“震驚到暈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