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盧鴻一,字浩然,唐時 隱士.本 范陽人,徙家 洛陽。少有學業(yè),善書籀篆楷隸,隱居嵩山。
開元初, 遣幣禮再征不至。五年,下詔曰:
朕以寡薄,忝膺大位。嘗恨玄風 久替,淳化未升,每用 翹想遺賢,冀聞上皇之
訓。以卿 黃中通理,鉤深詣微,窮 太一之道,踐中庸之德,確乎高尚,足侔古人。
故比下征書,佇諧善績,而每輒托辭, 拒違不至。使朕虛心引領(lǐng),于今數(shù)年,雖得
素履幽人之貞,而失考父滋恭之命。豈朝廷之故與生 殊趣耶?將縱欲山林不能反乎?
禮有 大倫, 君臣之義,不可廢也!今 城闕密邇,不足為難,便敕赍束帛之貺,重宣
斯旨,想有以翻然易節(jié),副朕意焉!
鴻一應皇帝征召。六年,至東都 洛陽,謁見不拜。宰相遣通事 舍人問他原因,回答說:“臣聞
老君言,禮者,忠信之所薄,不足可依。 山臣鴻一敢以忠信奉見!鄙蟿e召升內(nèi)殿,
賞賜給他酒食。詔曰:“盧鴻一應辟而至,訪之至道,有會淳風, 舉逸人,用勸天下。
特宜授 諫議大夫。”鴻一 固辭,又制曰:
昔在帝堯,全 許由之節(jié);纟面惟大禹,聽伯成之高。則知天子有所不臣,諸侯
有所不友, 《遁》之時義大矣哉!嵩山隱士盧鴻一, 抗跡幽遠,凝情 篆素;隱居以
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云臥林壑,多歷年載。傳不云乎:“舉逸人,天下之人歸
心焉!笔悄孙w書巖穴,備禮征聘,方佇獻替,式弘政理。而矯然不群,確乎難拔,
靜已以鎮(zhèn)其操,洗心以激其流,固辭榮寵,將厚風俗,不降其志,用保厥躬。會稽
嚴陵,未可名屈;太原 王霸,終以病歸。宜以 諫議大夫 放還山。歲給米百碩、絹五
十匹,充其藥物,仍令府縣送隱居之所。若知朝廷得失,具以狀聞。
將要返回山中,又賜隱居之服,并其草堂一所,恩禮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