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 - 人物
簡歷
1970年畢業(yè)于江蘇戲劇學校話劇班,
1989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
1970年在江蘇省歌舞團合唱隊工作,
1972年調南京電影制片廠,先后任電影解說、電影文學編輯、編劇等,參與創(chuàng)辦江蘇省作協(xié)中學生文學報《春筍報》,中國三月風雜志社江蘇記者站站長,南京藝術學院影視藝術系文學班寫作教師,南京散文學會副會長。
作品
著有散文集《總是難忘》、《能不憶江南》、《告別老屋》,短篇小說《癡心》等。
蘇葉 - 植物
概述
紫蘇出自陶弘景: (紫蘇)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蘇,不任用!侗静輬D經(jīng)》:紫蘇,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夏采莖葉,秋采實。蘇有數(shù)種,有水蘇、白蘇、魚蘇、山魚蘇,皆是荏類。白蘇方莖圓葉,不紫,亦甚香,實亦入藥。魚蘇似菌陳,大葉而香,吳人以煮魚者,一名魚舒。生山石間著名山魚蘇,主休息痢,大小溪頻數(shù),干末米飲調服之,效!毒V目》: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莖方,其葉圓而有尖,四圍有鋸齒;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紫蘇嫩時采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ZU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五、六月連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陰干,則經(jīng)久葉不落。八月開細紫花,成穗作房如荊芥穗。九月半枯時收子,子細如芥子而色黃赤,亦可取油如茬油。今有一種花紫蘇;其葉細齒密紐如剪成之狀,香色莖子并無異者,人稱回回蘇。紫蘇在中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于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 (蘇葉)、梗 (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yǎng)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jīng)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yè)性栽種,開發(fā)出了食用油、藥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紫蘇屬植物包括紫蘇一種及其兩個變種,變種皺葉紫蘇(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 Deane )又名雞冠紫蘇、回回蘇;另一變種尖葉紫蘇(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 (Thunb) Kudo.),又名野生紫蘇。
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莖直立,多分枝,紫色、綠紫色或綠色,鈍四棱形,密被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3-5cm,紫紅色或綠色,被長節(jié)毛;葉片闊卵形、卵狀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4-13cm,寬2.5-10cm,先端漸尖或突尖,有時呈短尾狀,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粗鋸齒,有時鋸齒較深或淺裂,兩面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下兩面均疏生柔毛,沿葉脈處較密,葉下面有細油腺點;側脈7-8對,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輪傘花序,由2花組成偏向一側成假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長柔毛;苞片卵形、卵狀三角形或披針形形,全緣,具緣毛,外面有腺點,邊緣膜質;花梗長1-1.5mm,密被柔毛;花萼鐘狀,長約3mm,10脈,外面部密被長柔毛和有黃色腺點,頂端5齒,2唇,上唇寬大,有3齒,下唇有2齒,結果時增大,基部呈囊狀;花冠唇形,長3-4mm,白色或紫紅色,花冠筒內有毛環(huán),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圓形,中裂片較大;雄蕊4,二強,著生于花冠筒內中部,幾不伸出花冠外,花藥2室;花盤在前邊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著生,柱頭2室;花盤在前邊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著生,柱頭2裂。小堅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徑1-1.3mm,有網(wǎng)紋,果萼長約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這一變種與紫蘇的區(qū)別在于:果萼小,長4-5.5mm,下面被疏柔毛,具腺點;莖被短柔毛;葉較小,卵形,長4.5-7.5cm,寬2.8-5cm,兩面被疏柔毛。小堅果較小,土黃色,直徑1-1.5mm;ㄆ6-8月,果期7-9月。
藥品簡述
紫蘇藥名:紫蘇葉漢語拼音:zi su ye
英文名:Perilla Seed, Perilla Leaf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Var .crispa (Thumb.) Hand.-Mand .-Mazz.
2、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var.acuta (Thunb.) Kudo
別名:蘇葉、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
處方用名:紫蘇、紫蘇葉。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肺經(jīng)、脾經(jīng)。
功能:散寒解表,理氣寬中。
主治: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生態(tài)環(huán)境:紫蘇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排水良好,沙質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溝邊地邊,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長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為好。果樹幼林下均能栽種。
資源分布:原產中國,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藥材基源: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的帶枝嫩葉。
采收儲藏:9月上旬花序將長出時,割下全株,倒掛通風處陰干備用。
蘇葉 - 用藥禁忌
溫病及氣弱表虛者忌服。1、《本草經(jīng)疏》:病屬陰虛,因發(fā)寒熱或惡寒及頭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斂宜補故也;鹕鲊I者亦不宜。
2、《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