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鯉 - 人物簡介
孔鯉(前532年-前481年),字伯魚。伯魚享年五十歲,先孔子而死。伯魚生孔癭,字子思,享年六十二歲。據(jù)《史記·孔子世家》,周景王十三年,即魯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后,亓官氏為孔子生下一子?鬃赢(dāng)時是管理倉庫的委吏,得到魯昭公賞識。魯昭公派人送來一條大鯉魚,表示祝賀?鬃右試H自賜物為莫大的榮幸,因此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后世孔氏子孫以此諱鯉魚而稱之為“紅魚”,祭祖時不用鯉魚而用鯽花魚。
孔鯉 - 生平概述
孔子死前曾將自己離世比作泰山崩塌,而他死后成為帝王之師、萬世之表,這座高大的石臺,正象征著孔子的思想如巍峨泰山,頂天立地。夫子墓葬,規(guī)格非凡,氣勢恢宏,連帝王之墓也要稍遜一籌,乾隆為此感嘆:“教澤垂千古,泰山終未頹。”
夫子的墓看上去如一隆起馬背,稱“馬鬣封”,是一種特殊尊重的筑墓形式。墓右為其子孔鯉的墓冢,南邊是孫子孔攸的墓,這種墓葬布局形式叫“攜子抱孫”。俗話說“懷子抱孫,世代出功勛”,“父在子懷,富貴永遠(yuǎn)來”。按這種說法,此布局構(gòu)成的風(fēng)水對圣脈興旺是有作用的。若有人對此有疑問,只有靠自己去思悟了。
孔鯉是孔子的獨(dú)根苗,生時,魯哀公特送去一條大鯉魚祝賀,孔子便給兒子起名孔鯉,字伯魚?柞幈瓤鬃酉裙剩簧鸁o建樹,因為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為“泗水候”,孔氏子孫尊為“二世祖”?棕^承孔子學(xué)說并有所發(fā)展,著《中庸》等儒家經(jīng)典,故被元帝封為“沂國述圣公”,孔氏子孫尊為“三世祖”。
孔子死后,弟子們守墓三年,相繼離去,只有子貢又守了三年。后人為紀(jì)念他,便在孔子墓西側(cè)的子貢守墓處建了三間西屋,立碑題“子貢廬墓處”。子貢與孔子之間真摯感人的師生誼間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子貢原名端木賜,江南衛(wèi)國人,原為財富滿門的一方巨商,因敬仰孔子學(xué)問,棄商從學(xué),很快成為孔子的十大高徒之一。
子貢后來從政,又是風(fēng)云一進(jìn)的人物,但始終極其崇拜孔子,常說:“學(xué)不厭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矣”?鬃铀篮,子貢從江南千里奔喪;喪事完,又為孔子守墓六載。期間,他將南方稀有珍木楷樹移植于其師墓旁,寄托他對老師的一片真情。楷樹木質(zhì)堅韌,樹干挺直,象征孔子為人師表,天下楷模。
目前所有正統(tǒng)孔家后代都是孔鯉的兒子孔伋的后裔。
孔鯉 - 孔鯉墓
孔子老婆是宋國大族亓官氏。宋國的婚姻風(fēng)俗習(xí)慣和當(dāng)時的其他諸侯國有點不一樣,他們一般實行內(nèi)婚制。所以孔子做為殷商的后裔,到娶親時就回到老家娶親。他的兒子可能也是。 孔子兒子墓,位于孔子墓南5米處高土臺上。封土東西18米,南北23米,高3米。墓前石碑2通。前碑明代立,正書"泗水侯墓"。后碑小,公元1244年五十一代孫孔元措立,篆書"二世祖墓"。碑前有供案、拜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