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傅咸

    傅咸

    傅咸(公元239年至294年)字長虞,北地泥陽人,傅玄之子。生于位景初三年,卒于晉惠帝元康四年,年五十六歲。剛簡有大節(jié),風格峻整。咸寧四年,(公元278年)襲父爵,為尚書右丞;莸蹠r,官至御史中丞。遭母憂去。后起為議郎,兼司隸校尉。京都肅然,貴戚攝伏。卒,謚貞。咸好屬文,雖綺麗不足,而言成規(guī)鑒。庾純嘆為近乎詩人之作。有集三十卷,(《隋書經籍志》作十七卷。此從《兩唐書志》)傳于世。

    傅咸 - 生平簡介

    傅咸(239-294年),字長虞,北地泥陽(今陜西耀縣東南)人。傅氏是當地漢魏以來的名門大族。傅咸的曾祖父、祖父,先后擔任過漢魏的邵太守。他的父親傅玄是曹魏時的弘農(今河南靈寶北)太守,領典農校尉。西晉取代曹魏以后,官拜御史中丞、司隸校尉等職。傅玄是個性格剛毅耿直、不肯容人過錯的人。他任職期間,敢于直言匡正,指斥時弊,而且學識淵博,勤于著述,有《傅子》數十萬言和文集百卷傳世。傅咸在父親的熏陶教育下長大成人,也養(yǎng)成了處世嚴謹、才思敏捷、疾惡如仇、推賢樂善的品格。他仰慕為官清廉的季文子和仲山甫,也喜歡寫評論時事的文章,還獲得了“近乎詩人之作”的好聲譽。

    明識吏弊諫省官事

    晉武帝泰始九年(273年),傅咸官拜太子洗馬,掌管圖籍等。隨后又襲封父爵,遷任尚書右丞。時隔不久,出任冀州刺史。又因繼母不肯隨他赴任,傅咸上表請求解職,并得到晉武帝的恩準,于是改任司徒左長史,到宰相府任職。

    當時西晉還處在建國初期,朝政方面存在著許多弊端,尤其是官僚機構臃腫重疊,冗官太多。晉武帝想有所改進,便下詔征詢意見。傅咸遂上書指出:西晉建國15年了.可是仍然沒有做到國富兵強,老百姓也不富裕,一遇災年就有忍饑挨餓的。造成國家經濟困難,公私都不充實的根本原因,就是設置的官吏太多。先前都督只有4人,而現在連同監(jiān)軍多達10人。夏禹時分華夏為九州,現在的刺史幾乎是從前的一倍。如今的戶口數目不過是漢朝的十分之一,可是設置的郡縣比漢代還多。虛設的將帥幕府,動不動就有上百個,官職如此之多,卻無益于保衛(wèi)國家,吃糧不管事,沒有一點用處。五個等級的諸侯,都可以設立自己的官屬。所有這些官吏的供應,全從老百姓身上出。這就是困乏的原因所在。傅咸最后強調指出:“當前最迫切的事情,是精減政府機構和官員,停止勞役。從上到下,都致力于農業(yè)生產。”

    傅咸的主張雖然切中時弊,晉武帝卻沒有采納。因為西晉統(tǒng)治集團代表的是門閥世族利益。他們在政治上享有種種特權,只有濫設官職,才能滿足他們的私欲。實際上,官職的虛設本身就是為了優(yōu)待世族階層,是統(tǒng)治者內部的利益均沾,因而要想裁減臃腫的官僚機構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主張“并官省事”的傅咸,反被譏笑為俗吏。

    傅咸為官公正無私。他在擔任司徒左長史時,豫州大中正夏侯駿上書說,魯國的小中正、司空司馬孔毓病得很重,不能接待賓客,請求讓別人接替他的官職?墒牵粠滋煜暮铗E上書讓孔毓擔任中正官。中正,是魏晉南北朝時為推護世族政治特權的一種選官制度,又稱“九品中正”或“九品官人法”。中正官掌握著評定、舉薦當地士人的權力。司徒魏舒不同意讓孔毓出任中正,夏侯駿多次力爭。傅咸遂以夏侯駿處事隨心所欲。強詞奪理,奏請罷免夏侯駿大中正的職務。然而,司徒魏舒和夏侯駿有姻親關系,所以傅咸的奏請屢遭拒絕。他為堅持正義,據理力爭,甚至上奏晉武帝,搞得很苦。結果、反被司徒魏舒彈劾詆毀上司,轉任了車騎司馬。

    直言匡正疾惡如仇

    傅咸

    西晉門閥士族由于享有種種特權,奢侈之風愈演愈烈。特別是晉武帝司馬炎,不僅后宮嬪妃美女上萬,而且公開賣官鬻爵。將得來的錢財裝入自己的私囊。如此一來,上行下效。晉武帝的駙馬王濟,用人奶喂養(yǎng)小豬,然后蒸食,受到晉武帝的贊賞。太傅何曾每天的伙食費高達萬錢,還嫌飯菜不好。甚至,晉武帝還縱容支持他的舅父王愷與散騎賞詩石崇斗富。王愷家做完飯后用糖膏洗鍋,石崇家做飯就用白蠟當柴燒。王愷用紫色的絲綢作步障40里,石崇就用織錦花緞作步障50里。石崇用花椒粉涂刷墻壁,王愷則用胭脂涂刷墻壁。當時有人評論說王愷比不過石崇。王愷很不服氣,晉武帝也想幫他勝過石崇,就送給他一株很珍貴的珊瑚樹,高約兩尺左右。王愷得意地向石崇炫耀。豈料石崇一看,當即用手中的鐵如意把它打了個粉碎。王愷大怒,認為石崇嫉妒他的寶物。石崇漫不經心地說:“用不著惱,我馬上賠你一個!庇谑亲屍腿巳硪慌汉鳂,其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任憑王愷挑選。由此可見當時的豪門世族揮霍奢侈到何種程度。

    面對這種揮霍財富如糞土的豪奢之風,疾惡如仇的傅咸,憤然上書晉武帝,大聲疾呼禁奢。他說:“糧食和布帛的生產都很困難,用起來不加節(jié)制,沒有不匱乏的。從前圣明的帝王治理天下,對吃肉和穿絲織的衣服都有所規(guī)定。我認為由于奢侈造成的浪費,比天災還要嚴重。古時候人多地少,人們還有積蓄,是因為節(jié)儉的緣故,F在土地遼闊人口稀少,反而物品匱乏,是因為奢侈的緣故。要想讓人們崇尚節(jié)儉就必須譴責奢侈。如果奢侈之風得不到整治反而互相攀比,那就沒有止境了,必然要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备迪踢指出,整治奢侈之風,要從統(tǒng)治集團內部做起。他進而援引史實說,先前曹魏時,毛介為吏部尚書,所任官吏都是清廉正直的人,因而天下的人無不以廉潔自勉,即使是朝中寵貴的大臣,也不敢超越常規(guī)穿戴華麗的衣冠、乘坐豪華的車馬、隨便吃美味佳肴。如果現在下令各級官員都像毛介那樣以身作則,去奢從儉,改變不良的奢侈之風并不困難。

    傅咸的勸諫無疑是利國利民的良策,同時也表現了他廉潔自律的高尚品格。然而,盡管傅咸一再向西晉最高統(tǒng)治者直言匡正敲警鐘,卻并未引起重視。奢靡之風依然盛行,西晉王朝也就難免不在奢侈腐敗中日趨滅亡了。

    整肅吏治彈劾貪官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由于晉惠帝是個“白癡”,沒有能力治理國家,先后由太傅楊駿和汝南王司馬亮專權。他們二人互相仇視,政局動蕩不安。傅咸深懷憂慮,為了防止禍亂,他不惜冒著殺身之禍,再次向權臣進諫,表達他憂國憂民、不肯隨波逐流的心愿。

    博咸首先對楊駿說:“居喪三年的制度,早就不實行了。如今皇上謙和,把朝政委托給你,可是天下臣民并不認為這是上策。面對這種局面,恐怕你也不易承當。先前周公是位圣人,他輔政后還招來流言蜚語。何況如今的皇上年齡并不像當年周成王那樣幼小。所以我私下認為,等喪事辦完之后,你應當慎重考慮進退的事情。如能體察我的真誠,也就用不著多說了!睏铗E不予理睬,傅咸又多次規(guī)勸。楊駿心懷不滿,想把傅咸趕出朝廷,去作郡守。楊駿的外甥李斌勸他說:“貶斥了正直的人,恐怕也有損你的聲望。”楊駿這才沒有趕走博咸。楊駿的弟弟楊濟則又給傅咸寫信說:“俗話說,‘生了一個傻兒子,一輩子無官司。’官場上的事情是不宜搞得太清楚的,我擔心你的腦袋都要碰破了,所以寫信提個醒。”傅咸回信說:“衛(wèi)公曾經說過:‘醇酒美女殺人,比直言殺人還要厲害’。可是,因酒色獲罪而死并不后悔。因擔心言行正直會招來災禍,是由于此心并不正直,只求茍且偷生,明哲保身罷了。自古以來,凡是言行正直而招來災禍的人,往往是由于疾惡太深,矯枉過正;或者并非真心實意,只想高聲痛斥,出氣泄憤而已,豈有赤誠之心反遭仇視的道理呢!

    元康元年(291年),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通過政變控制了朝政。賈皇后雖然為人陰險兇悍,善于權術,但也起用了一些正直的官員,使西晉王朝出現了短時的安靜。傅咸也在這時官拜太子中庶子、御史中丞。不久朝廷下詔,要群臣舉薦郡縣官吏,候補朝官。傅咸又懷著為國除弊的誠心,再次上書朝廷,表達他對選官的意見。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關鍵在于選任合適的官員,因而希望通過選任官員整肅吏治。傅咸主張選官用人,唯才是舉,一視同仁,不應該鄙視出身微賤的人和輕視地方官員。現在競相謀奪朝內官職,不愿擔任外官,已成風俗,應該盡快革除,使各級地方官員安于本職,勤于職守。他認為地方官直接親近百姓。他們的品質優(yōu)劣、政績好壞是關系到社會能否安定、政權興衰的大事。因而既要重視地方官的選任、提拔,又要注意聽取他們的批評建議。

    不久,傅咸又被任命兼職司隸校尉。這是一個負責糾察京師百官以及所轄各郡官吏的重要職務。當時朝綱渙散失禁,豪門放縱恣肆,結黨營私,請賄相托,混亂朝野。傅咸上任伊始就嚴加查處違法亂紀的官員,上書奏請罷免河南尹司馬澹、左將軍司馬倩、廷尉高光和兼任河南尹何攀等人的官職。這一舉措震驚了文武百官,致使京都肅然,貴戚懾伏。

    接著傅咸又彈劾了位居尚書左仆射兼領吏部尚書的重臣王戎。王戎稟性貪婪吝嗇,廣收八方園田,聚斂無度。雖居高官顯位,卻漠不關心國事,隨波逐流。由于他主管吏部工作,一些心術不正的人乘機鉆營,通過行賄求官與升遷。結果,不少人到任不久就得到提拔。從而也使地方百姓受困于接連不定的調任,基層吏卒則疲憊于迎送之中。傅咸上書指出:按照古代典制,官吏三年考核一次,經過三次考核才能決定升遷?墒乾F在,有的地方官吏任職不到一年,就被王戎調入京師。如此一來,不僅沒有考定政績的優(yōu)劣,而且使地方百姓忙于送故迎新,輾轉相望于道,影響了農業(yè)生產。王戎的這種驅動浮華、虧敗風俗的行徑,不但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極大地損害了國家權益。因此,應該罷免王戎的官職,以敦風俗。傅咸同時指出:王戎的兩個幕僚李重和季毅,不勸勉王戎,匡正弊端,也應該一并免職。

    王戎是朝中的寵臣,權勢顯赫。傅咸無所顧忌,仗義彈劾,雖得到晉惠帝的肯定,但也遭到了王戎及其親信的反對。御史中丞解結反彈劾說,傅咸彈劾王戎違背典制,超越職權侵犯了他人的職守,所奏不是他分內的事,應該將他免官。面對惡意的攻擊,傅咸毫不退縮。他義正辭嚴地反駁說:身為司隸校尉,糾察違法亂紀的官吏,是應盡的職責。嚴正自身,以率他人,是應盡的義務。如果自己違犯了法令,甘愿受罰不求寬大處理。司隸校尉與御史中丞共掌糾察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的職權。豈有可以糾察皇太子而不可糾察尚書的道理。由于傅咸的申辯十分有道理。朝廷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對。正直的朝臣對傅咸的凜然正氣十分欽佩,稱贊傅咸剛正不屈,忠誠果斷。

    元康四年(294年),傅咸逝世,享年56歲。朝廷謚“貞”。

    傅咸 - 文學成就

    傅咸詩今存10余首,多為四言詩,風格莊重典雅,但缺乏詩情。另有幾首五言詩較有情采。例如《贈何劭王濟詩》,“槁葉待風飄,逝將與君違。違君能無戀,尺素當言歸!鼻檎嬉馇校星槔p綿。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曾說長虞“深婉,得陳思一體”,當是指此類詩而言!冻盍卦姟穭t寫得語言質樸,不同時俗。傅咸有賦30多篇,多為抒情詠物之作。其中《粘蟬賦》、《青蠅賦》、《螢火賦》等,詠物中寓有生活哲理,“物小而喻大”,含意深刻。如《螢火賦》說:“不以姿質之鄙薄兮,欲增輝乎太清”,“進不競于天光兮,退在晦而能明”。贊美了不競虛榮的處世態(tài)度。傅咸曾奉詔治獄,有《明意賦》,其中“吏砥身以存公,古有死而無柔”等句,語言明快,可以見到他耿直的個性。《隋書·經籍志》載傅咸有集17卷,今佚。明代張溥輯有《傅中丞集》1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七經詩》
    西晉傅咸所作的《七經詩》是現存所知最早的集句詩。集《孝經》、《論語》、《左傳》、《詩經》等詩文為詩,得詩十首,總名《七經詩》,是最早的集句,傅咸因此被稱為集句的創(chuàng)始人。

    但《七經詩》現存六經詩。傅咸的《七經詩》是從儒家經典中分別摘出四言句連綴而成的。傅咸的《七經詩》標志著集句文體的正式形成,在集句史上享有開創(chuàng)之名。然而其詩除了押韻和語氣貫穿之外,幾乎無藝術性可言。和宋代以后的集句詩相比,《七經詩》不免有“理過其辭,淡乎寡味”之嫌。

    傅咸 - 作品摘選

    《愁霖詩》
    舉足沒泥濘。市道無行車。
    蘭桂賤朽腐。柴粟貴明珠。

    《紙賦》
    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真。
    含章蘊藻,實好斯文;取彼之弊,以為此新。
    攬之則舒,捨之則卷;可伸可屈,能幽能顯。

    傅咸 - 參考資料

    1、《中華廉吏傳》  彭勃主編  中國方正出版社  2006年01月
    2、《晉書》  中華書局  1901年01月
    3、《傳統(tǒng)文化經典文庫》  張國星編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8年01月

    名人推薦
    • 傅冠
      傅冠(1595~1646)字元甫,號寄庵。江西進賢人。明天啟二年(1622)文震孟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編修。崇禎十年(1637),升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
    • 傅涇波
      傅涇波(Philip Fugh,1900年-1988年10月27日),名永清(慈禧賜名),北京滿族正紅旗人,民國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是司徒雷登身邊最重要的人。
    • 傅筱庵
      傅筱庵(1872年12月30日-1940年10月10日),名宗耀,字筱庵,以字行,浙江省寧波府鎮(zhèn)海縣人,清末及中華民國實業(yè)家、銀行家、政治家,是被戴笠所刺...
    • 馮友蘭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zhèn)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
    • 馮契
      馮契原名馮寶麟,1915年出生于浙江諸暨。著名新道家代表人物、哲學史家、哲學家、美學家、教育家、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逝世,享年80...
    • 馮賓符
      馮賓符(1915-1966),原名貞用,字仲足,后以別號賓符行,筆名:殷宇、艾納。浙江慈溪孝中鎮(zhèn)(今寧波市江北區(qū)慈城鎮(zhèn))人。建國后歷任世界知識出版...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