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英國外交官、著名漢學家,曾在中國生活四十余年,因發(fā)明用羅馬字母標注漢語發(fā)音系統(tǒng)---威妥瑪注音---而著稱,此方法在歐美廣為使用,現(xiàn)逐漸被漢語拼音取代。在華期間曾編漢語課本《語言自邇集》,并寫有《尋津錄》等。曾在劍橋大學讀書。1838年加入英國陸軍,1841年隨英軍侵華,參加鴉片戰(zhàn)爭。曾任英軍駐華使館參贊、英國駐華公使等職。1843年任香港英國殖民當局翻譯。1847年退伍,任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署漢文副使。1853年任英國駐上海副領事。1854年英、法、美三國取得上海海關控制權后,被委任為上海海關第一任外國稅務司,次年辭職。1855年任駐華公使館漢文正使。1858年任英國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翻譯,參與中英《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活動。1861年任英國駐華使館參贊,1868年發(fā)明威妥瑪式拼音,1871年升任駐華公使,1876年借馬嘉理案強迫清政府簽訂《煙臺條約》,擴大英國在華特權。1883年退職回國,1888年任劍橋大學首任漢語教授,并將所藏漢文、滿文圖書贈與劍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