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淑娥

    李淑娥

    李淑娥,女,中共黨員,出生于1946年,全國勞動模范。他是一位普通農村婦女,有著26年的黨齡。26年來,李淑娥歷經艱辛、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照顧著與自己非親非故的30多名孤寡老人,涂井鄉(xiāng)的村民們都將她稱為“活菩薩”。

    李淑娥 - 個人概況

    李淑娥,重慶市忠縣涂井鄉(xiāng)人。她是一位三峽移民,在忠縣涂井鄉(xiāng)敬老院義務管理員。幾十年來,她無怨無悔地照顧著與自己非親非故的30多名孤寡老人,把老人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從16歲時開始,她一直從事著農村婦女、宣傳工作,被黨委政府視為群眾工作的“法寶”,因此多年獲得縣、市各級榮譽稱號。2005年,她被評選為重慶市“十佳精彩女性”,榮獲全國勞模稱號。

    李淑娥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只要遇到了有困難的人,那怕是乞丐,她也竭盡全力去幫助。這些年來,沒有人能說得清李淑娥到底幫助過多少人;哪家沒有吃的,她送糧送肉;哪家缺少穿的,她送衣送褲;哪家的老人無人照顧,她就如親生兒女趕去服伺,她甚至給幾個便秘的老人摳過糞便……見到別人有困難,她總是自覺地迎難而上。

    李淑娥 - 個人事跡

    1、孤寡老人的親閨女

    1980年初冬的某天,忠縣涂井鄉(xiāng)原望江村1組召開一個特殊的社員大會。大會由隊長牟一登主持。會議主題只有一個:“集體的土地將下放到戶,隊里的五保戶張大秀、牟其武娘倆不再由集體供養(yǎng),他們應分得相應土地,由任意一家社員承擔土地耕作和贍養(yǎng)義務!蹦惨坏莿偘l(fā)話,社員們議論紛紛:“誰愿意撿個包袱來背?兩個都是瞎子,不能做飯洗衣服,就是照家防偷二都不得行。”一直沒人敢接招兒,社員們從上午一直討論到下午。

    此時,一個叫李淑娥的社員正進行著激烈地思想斗爭:“公公是大隊書記,一天到晚在外忙碌不能回家干活,丈夫又在鄉(xiāng)里的社辦企業(yè)上班,最大的孩子也只有10來歲,自己一人要干8個人的農活,如果主動承擔贍養(yǎng)兩個盲人,能行嗎?可自己是大隊的婦女干部,又是共產黨員,如果不照顧他們,這娘倆又該怎么辦?就算自己接受了,丈夫牟一高同不同意?”李淑娥幾次欲言又止,如坐針氈。時而抬頭望望牟其武娘倆,時而看看社員的反應。討論一整天還是沒有結果。情急中,隊長牟一登想到了另外一種辦法,問牟其武娘倆:“如果由你們來選,你們愿意跟著誰過?”“要我們選,我們只愿意跟著李淑娥!蹦财湮淠飩z脫口而出,“她一直都在照顧我們,每天晚上給我們端飯,家里煮了好吃的東西也給我們送過來。逢年過節(jié)還要把我們接到她家里,給我們買衣服買鞋!

    牟其武娘倆的一席話,社員們才知道李淑娥多年來無私照顧孤寡老人的事:集體生產時,牟其武娘倆靠生產隊里補助的糧食生活。但因數量較少,他們每天只能吃早飯和午飯,到了晚上就早早地睡覺,從未吃過晚飯。李淑娥知道這一情況后,堅持每天為他們送去晚飯,不論刮風下雨,從沒有間斷,娘倆感激不盡記在心中,一直沒對外人講。牟一登隨即征求李淑娥的意見,剛才還猶豫著的李淑娥當場表態(tài):“公公是大隊書記,我是婦女干部,我們都是黨員,現在牟其武娘倆愿意跟著我,請大家相信我,對我放心,我會好生照顧他們娘倆的。”第二天,李淑娥將牟其武娘倆接到自己的家里,為他們洗澡,換衣服,鋪床。從此,牟其武娘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李淑娥每次趕集回來,總要捎上些糖果之類的東西給他們,牟其武的母親常常摸著李淑娥的手講:“乖兒,你比我的親生女還親。”原望江村6

    李淑娥

    組的何婆婆本是有兒有女的,可兩個兒子外出務工,小女兒結婚到新疆,大女兒相隔不遠又稱家務繁忙不空照顧。一次,何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臥病不起,兩個兒子打電話叫李淑娥幫忙照顧一下。李淑娥把她接到自己家中,和她同床睡了3個月,悉心照顧。一天,何婆婆生病后不想吃飯,李淑娥擔心拖壞了何婆婆的身子,想幫忙喂她飯吃,但農活實在太多,抽不出時間,于是李淑娥用大碗盛上一碗飯,用同一雙筷子,碗沿的一邊喂給何婆婆吃,自己則在碗沿的另一邊扒上幾口。

    就這樣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正香時,被何婆婆的大女兒看見,大女兒感到陣陣惡心:“李淑娥,你不怕臟嗎?我們當子女的都覺得吃不下去,你是怎樣吃下去的?”李淑娥說:“這有啥子吃不下去的?我每天把她的臉手洗得干干凈凈的。再說,她就像我的親娘,兒女還要嫌棄自己的親娘不干凈嗎?”

    2、10個老人一個家

    1990年,在社辦企業(yè)上班的老伴牟一高被涂井鄉(xiāng)政府安排到敬老院當院長,月工資30元!拔胰ギ斒裁丛洪L?三個孩子都沒有長大,負擔很重!蹦惨桓哒f什么也不去接這個麻煩活!八粋男人,自己還不會照顧自己呢,還要他去照顧老人?”李淑娥擔心老伴兒干不了這活兒,跑到鄉(xiāng)領導那里為丈夫說情,“還是另外找個人去吧!苯哟钍缍鸬鸟R文書說:“叫你家的老牟去干這個活兒,我們是有考慮的,一是這些老人不好照顧,你們家有這個傳統(tǒng),都孝敬老人;二是工資太低,沒人愿意去,你們家的人又不計較這些;三是你公公是老支書,你也是婦女干部,全家人的思想素質都高!薄盎厝ズ煤米骼夏驳乃枷牍ぷ鳎兴欢〒疬@個重擔。”鄉(xiāng)政府領導一再叮囑。

    李淑娥回到家里,勸起了老牟:“你安心去工作,家里的事你就別管,我在家里多種糧食,解決孩子們讀書的學費問題。如果敬老院里的活兒太重實在干不了,我還可以抽空過去給你幫忙!蹦惨桓呔瓦@樣當起了敬老院院長,李淑娥則隔段時間便去給老人們洗衣服和被蓋。鄰村一個姓周的村民后來告訴他們:“你們怎么這么傻,敬老院的活兒又累又不討好,鄉(xiāng)里馬文書當初還來找過我呢,別說一個月30元錢,就是300、500元我也不會去!

    2002年9月,因牟一高年老體弱,無法更好地承擔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鄉(xiāng)領導安排李淑娥放棄家中的農活,來到敬老院輔助牟一高搞好工作。來到敬老院剛兩天,李淑娥發(fā)現,老人們每個月70元的生活費是各種費用的惟一來源,電費、水費、醫(yī)藥費,樣樣需要這些錢開支,老人們每頓只有3兩的米飯,別說吃好,就連吃飽都成了問題。敬老院沒有一寸土地,沒有一分錢的額外收入,怎么才能讓老人們吃飽吃好,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經過多方努力,李淑娥為敬老院爭取到了3畝荒地,盡管荒地里雜草叢生,卻令李淑娥喜出望外。李淑娥隨即組織全院的8個老人召開了一次會議!拔覀冞@10個人就是一個家,老牟和我就是你們的兒子兒媳婦。從今天開始,凡是能夠干活的,就適當干活,為了能吃得好點,過得好點,我們必須這樣做,不然日子就會越來越困難……”

    李淑娥一番講話后,就大致分了工,鄒啟友、劉孝華、陳正榮身體不好,放牛、放羊;代遠高、劉友勝體力好些,上坡干活兒;劉召齊視力較弱,打掃衛(wèi)生;鄭世堂的腿帶殘疾,說話結巴,干點雜活;盲人牟其武休息。會議一召開,立即遭到幾個老人的反對,陳正榮說:“錢是國家撥給我們的,憑什么用來買豬買牛?搞些瞎日鬧!薄靶腋T豪锸亲屛覀儊硐砀5模皇墙形覀儊砀苫畹,萬一錢不夠用就找國家要嘛!绷硗鈳讉老人也跟著起哄!安桓泓c副業(yè),我們就會受餓,挨凍。我們要老來富,不要老來窮!崩钍缍饒(zhí)意要做,“您們好好想想,我們買兩頭豬,到時可以有肉吃,買幾只羊和幾條?梢該Q錢回來,就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另外,您們只是身體力行的干點活兒,主要靠我和老牟!毕⒁粋鞒鋈ィ蠢显焊浇拇迕褚灿锌捶ǎ骸熬蠢显豪锔愀睒I(yè),搞沒有搞錯喲,是讓老人們安度晚年還是想累壞他們?”李淑娥管不了那么多,買來3個仔豬,風風火火干了起來。

    后來,老人們發(fā)現,3畝地成了敬老院的搖錢樹。老人們的生活費靠這三畝地補貼;零花錢靠這3畝地供給;院里的經濟收入靠這3畝地創(chuàng)造。去年,敬老院收了700多公斤小麥,800多公斤玉米,養(yǎng)了6頭豬、8只羊,年收入達8000多元。為激勵老人們,李淑娥設立了獎金制度,每個月按勞動多少和表現好壞分3個等次,發(fā)給零花錢。有了零花錢,煙、酒、糖,老人們想吃點啥就買啥。都說老人像小孩,只有老人的家也不好當。8個老人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吵架斗嘴,李淑娥又不能像批評自己的孩子那樣教訓他們幾句。每當有人吵架,她就先分別找他們談心,然后召開全院會議,讓大家來評理。“不準吵架、打架,這是我們院里的榮譽問題,新社會的國家政策好,讓大家安度晚年,您們就要為黨和政府爭光。如果有問題,找我們商量,有困難,找我們解決,不能有事沒事就吵鬧!遍_始幾次還奏效,時間一長,這一招兒也不靈了。

    李淑娥又組織召開一次會議,民主商定對吵架者實行經濟處罰:“凡是吵架的,雙方在當月的零花錢中扣除2元錢。扣除的錢買糖買酒大家吃!庇袃蓚老人因為違規(guī)被兌現扣除兩次后,再也沒有人吵架了,F在,即使老人之間有點小糾紛,都愿意向李淑娥講出來,然后由她從中調和,不再像過去那樣吵吵鬧鬧下不了場。對敬老院老人的照顧,李淑娥真正做到了細致入微。敬老院有三個盲人,李淑娥每頓把做好的飯菜端到他們手中,還把泡菜切成細末放個每個盲人碗里拌勻,她說:“如果不把咸菜拌勻,老人們因為眼睛不好就會一口把咸菜吃下去,太咸太辣他們會受不了的。”對生病的老人,李淑娥更是倍加關照、精心護理。

    2001年3月,陳正榮老人生病,李淑娥請來醫(yī)生給他治療,并每頓堅持給他煮雞蛋,還將女兒買給自己的補品送給他吃。平常對李淑娥意見最大的陳正榮覺得很過意不去:“敬老院沒有多的錢,我再也不能這樣吃了!薄爸慌挛易龅娘埐瞬缓夏愕奈缚,再說,你的身體虛弱,需要好好補一補!崩钍缍鸢参筷愓龢s老人,“幸福院就是我們的家,我就是您們的女兒,我不好好照顧誰來照顧?不管哪個老人都是我的親人,得了病我都一樣地照顧!

    李淑娥 - 個人故事

    1988年,涂井鄉(xiāng)望江村的何天蘭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從此臥病不起。當時,何天蘭的丈夫已去世多年,兩個兒子遠在新疆打工,家里無人照料。李淑娥得知后,立即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與她同吃同睡長達3個月。何婆婆胃口不好,李淑娥就為老人熬最愛吃的紅薯粥。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動彈,李淑娥又不厭其煩地為她接屎接尿,擦洗身子。在李淑娥悉心照料下,何天蘭老人的病很快痊愈了。

    李淑娥和丈夫牟一高育有2個兒子和1個女兒,家境并不富裕。對于李淑娥傾盡家中所有幫助困難老人,小兒子牟紅強曾埋怨說:“媽,您腦袋里那些過時的‘零件’早該換了,現在誰不想把自己的家庭搞富起來呀,哪像您那樣,有點錢就去幫助別人?”李淑娥聽后堅定地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隨時想到為人民服務,要我換‘零件’,只有等我死后才行。兒子你也要多做好事,那些困難的群眾只有靠大家?guī)椭鷰樱拍苓^我們一樣的日子。”

    2001年,李淑娥主動擔當起涂井鄉(xiāng)敬老院義務管理員的責任,并用她勤勞的雙手種了3畝糧食,另外,她還堅持每年養(yǎng)10頭豬和4頭牛。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保證了敬老院的8名老人每天早晨都能吃上一個雞蛋,三天打上一次“牙祭”。在敬老院里,還有一位特殊成員,那就是被李淑娥供養(yǎng)了20多年、雙目失明的牟其武老人。牟其武和他母親張大秀原是涂井鄉(xiāng)望江村的盲人五保戶,1980年村里實行土地承包,決定請一位村民承擔他們娘兒倆的贍養(yǎng)義務。面對兩個雙目失明、沒有任何勞動能力的人,村民們誰都不愿意撿這個“包袱”,最后村里決定由牟其武娘兒倆自己選擇跟誰過!耙覀冞x,我們只愿意跟著李淑娥!蹦财湮淠飪簜z脫口而出!八恢倍荚谡疹櫸覀!苯衲暌80歲的牟其武說。原來,早在集體生產時,李淑娥就在默默幫助牟其武娘兒倆,看到救濟糧不夠吃,李淑娥堅持每天為他們送去晚飯,不論刮風下雨,從未間斷過。

    李淑娥 - 個人榮譽

    李淑娥,全國勞動模范。

    1989年,她被全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評委會評為“全國敬老好兒女金榜獎”、“全國五好家庭戶金牌”。

    2005年3月,年屆60歲的她被評選為重慶市“十佳精彩女性”。

    2006年度“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

    2007年當選“重慶市孝老愛親模范”。

    第六屆“中國十大女杰”候選人。

    李淑娥 - 個人語錄

    1、別人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是我的困難我就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2、生活要求不能太高了,我總比那些最困難的人過得好些。

    3、我從沒想到黨和人民會給我這么多榮譽,也從沒想過去評先進。共產黨員就應該多做好事,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別人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樂。

    4、別人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是我的困難我就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李淑娥 - 個人精神

    1、以人為本解民憂

    牟一村、牟一平是一對孿生孤兒。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春天,鄉(xiāng)政府推行排行插秧法以確保增產,要求每家每戶拉線排直,并派出鄉(xiāng)干部檢查督促落實。當時只有10來歲的兄弟倆不理解鄉(xiāng)政府這一做法,覺得麻煩便不按要求插秧,與鄉(xiāng)政府的干部發(fā)生爭執(zhí)導致抓扯打人,被“請”到了派出所。

    李淑娥聞訊趕到派出所,為兄弟倆“求情”:“他倆是孤兒,平常表現也不壞,這次犯錯誤也是他們一時沖動。如果不盡快放他們回家,秧苗不能及時插下去,今年的生活都會成問題。如果到時沒有吃的,養(yǎng)成偷雞摸狗的壞習慣對他們更沒有好處,還會為國家添些負擔!迸沙鏊拿窬犃擞X得很有道理,將兄弟倆教育一番后讓他們回到家里。兄弟倆得知是李淑娥為他倆“幫的忙”,當晚就買了白糖和酒來到她家:“要不是你,我們家里的秧苗就會耽擱,今年吃飯就成問題了!崩钍缍鹱隽祟D豐盛的晚飯招待了兄弟倆:“鄉(xiāng)政府的領導要求排行插秧是為了增產,是為你們自己好,回去好好按要求把秧苗早些插下去吧!迸R走時,李淑娥要求兄弟倆帶走禮品:“你們的心意我領了,禮品我肯定不得要。”

    李淑娥說,我只想到怎樣去幫助別人,從沒想過要收別人的禮品。

    2、踏實做事排民難

    2003年的冬天,張某的大兒媳婦翁某不準張某夫婦搬進新房居住,只允許他們住在破舊不堪的危房內,村支兩委前去解決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李淑娥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組織老年協(xié)會的老人們前去解決,經過調查發(fā)現,張某夫婦在處理兩個兒子的問題時有不公正的地方,李淑娥先指出了張某夫婦的不是,然后要求翁某馬上騰出地方讓張某夫婦住進去。李淑娥帶領了10來個老人幫忙,把某夫婦的東西搬到翁某家,同時組織起草了一份贍養(yǎng)協(xié)議,規(guī)定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交納時間和份額,張某夫婦和翁某都覺得非常滿意。

    李淑娥認為:“群眾要我當老年協(xié)會會長這個官兒,我就要把該做的事做好!

    李淑娥 - 人物評價

    1、她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勤勞,把敬老院營造成了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園。

    2、她可貴的美德,超常的毅力,弘揚了中華婦女的精神。

    3、她以實際行動和崇高人格帶動了當地社會風氣的好轉,也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淑娥 - 社會影響

    1、2006年4月以來,她的先進事跡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16家中央主流媒體集中報道,并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面對面”欄目著名主持人王志訪談兩小時,在全國掀起了“李淑娥熱”。

    李淑娥 - 參考資料

    1、人民網:http://xf.people.com.cn/GB/42459/63533/index.html
    2、新華網:http://www.cq.xinhuanet.com/2006/lishue/

    TAGS: 中國人 英雄人物
    名人推薦
    • 李書文
      李書文(1862~1934年),字同臣,河北滄州鹽山縣王南良村人。一生為人光明磊落,疾惡如仇。他以登峰造極的精技純功,鎮(zhèn)邪惡,御外侮,以武揚威,譽...
    • 李國平
      李國平(1961年12月—),黑龍江省拜泉縣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1982年2月,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yè);1984年12月,中...
    • 李文東
      李文東,光學專家。中國應用光學的先驅之一。1910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邑縣,1928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47年去瑞士參觀學習,長期從事光學儀器的研制...
    • 李薰
      李薰(1913.11.20-1983.3.20),出生于湖南邵陽,物理冶金學家、中國冶金科技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畢業(yè)于湖南大學,1940年...
    • 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思明縣鼓浪嶼,逝世于1983年04月22日。畢業(yè)于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代表作《乙酰膽堿在正常分娩機制中的作用》等。職業(yè)...
    • 梁必業(yè)
      梁必業(yè)(1916.03~2002.10),男,原名梁必滉,字朗山。江西省廬陵縣(今吉安市青原區(qū))文陂鄉(xiāng)渼陂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科學院原政治...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