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烏斯?jié)M江從小就受民間藝術的熏陶,家鄉(xiāng)能歌善舞的生活賦予他高超的音樂智慧。他從民間歌舞中學習到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他向著名的民間藝人求學演奏熱瓦甫、彈撥爾等多種民族樂器,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奏家和作曲家。
1952年9月,剛滿20歲的烏斯?jié)M江從伊寧市歌舞團被調(diào)到北京,在剛剛成立的民族歌舞團工作。他到北京之前漢語水平不是很好,但他刻苦學習漢語,鉆研樂理知識,很快適應了歌舞團的排練和演出,以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xiàn)和音樂才能,受到人們的贊賞。
到北京之后,烏斯?jié)M江不滿足于演奏一些傳統(tǒng)的樂曲,希望在音樂上有所發(fā)展、有所出新。當時新的曲子并不多,他虛心求學,認真調(diào)研,在各民族演職人員的鼓勵和幫助下,開始自己動手進行創(chuàng)作并在實踐中不斷地顯露出他的創(chuàng)作才能,先后創(chuàng)作具有民族特色風格的音樂、歌曲、歌劇、電影插曲等三百余首。
烏斯?jié)M江為人真誠坦率、謙虛謹慎,與全團的各族演員相處甚好,是民族團結的典范。他經(jīng)常隨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參加演出,為增進我國各族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
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先生在烏斯?jié)M江出版的民族器樂曲選《天山的春天》一書的前言中這樣寫道:“烏斯?jié)M江是少數(shù)民族音樂藝術領域的一位成績卓著的民族樂器演奏家。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便開始熟悉他的名字,許多人不僅聽過他熱情奔放的演奏,而且還傳唱過他寫的一些歌曲。因此,可以說他在演奏上的成就和他表現(xiàn)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的才能是齊名的!
1984年獲第二屆全國音樂作品(民族器樂)評選三等獎。
1990年6月5日,烏斯?jié)M江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
1991年6月6日,為紀念烏斯?jié)M江逝世一周年,國家民委、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等13家單位,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劇院舉辦了一場烏斯?jié)M江創(chuàng)作樂音樂會,音樂會上演奏家和歌唱家們回顧演奏、歌唱烏斯?jié)M江創(chuàng)作的歌曲和樂曲,充滿了懷念之情。這場音樂會成為中央民族歌舞團史無前例的一場音樂會。
著名作品
注:這里羅列的僅是部分著名作品,并不代表烏斯?jié)M江全部作品。歌曲:
《彈起我的冬不拉》、《亞非拉(人民要解放)》、《前進吧!祖國》、《女拖拉機手》
電影音樂:
《歌唱北京》、《天山駿馬圖》(與石夫合作)
歌劇:
《阿依古麗》(與石夫合作)
器樂合奏
《錫伯人民的歡樂》
彈布爾獨奏曲
《給母親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