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生于1946年12月18日,是美國電影導(dǎo)演和制片人,英國爵士(KBE)。斯皮爾伯格曾經(jīng)三次榮獲奧斯卡獎,并且是有史以來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導(dǎo)演,他的電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接近80億美元的國際總票房!陡2妓埂冯s志估計斯皮爾伯格的凈資產(chǎn)大約為30億美元。2006年,《首映》將他列為電影業(yè)最有權(quán)勢和影響力的人物。他位列《時代》“本世紀最偉大的一百人”名單中,并在二十世紀末被《生活》雜志評選為他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在橫跨近四十年的生涯中,斯皮爾伯格涉及了各種題材和類型的電影。在二十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他的三部影片——《大白鯊》、《E.T.》和《侏羅紀公園》都成為當時票房的佼佼者。作為一個導(dǎo)演,在職業(yè)生涯早期,他便經(jīng)常以科幻電影和冒險電影一鳴驚人。而近十幾年,他則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一些更具情感沖擊力的主題上,如災(zāi)難、奴隸制、戰(zhàn)爭和恐怖主義。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早年生活
早在青年時代,斯皮爾伯格就已經(jīng)和他的朋友開始制作一些冒險電影。他的第一部電影是在亞利桑那州斯考茨德爾的一家旅館中拍攝的。其后,他于1958年加入童子軍,因為拍攝了一部名為《最后的槍戰(zhàn)》的9分鐘8毫米短片,獲得嘉獎。十三歲時,斯皮爾伯格拍攝了一部40分鐘的戰(zhàn)爭電影——《無處容身》,再次獲獎。
1963年,在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阿卡迪亞高中,16歲的斯皮爾伯格自編自導(dǎo)了他的第一部獨立制作電影——140分鐘的科幻冒險電影《火光》。這部成本為400美元的電影在當?shù)仉娪霸悍庞澈笕〉昧?00美元的利潤。
在他的父母離婚之后,斯皮爾伯格隨他的父親搬到加利福尼亞。他的三個妹妹和母親留在亞利桑那。1965年,他從加利福尼亞薩拉多加的薩拉多加高中(Saratoga High School in Saratoga,California)畢業(yè),他稱這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經(jīng)歷”,如同“人間地獄”一般。就在這段時間里,他加入了鷹軍(EagleScout)。
搬到加利福尼亞之后,斯皮爾伯格三次申請加入位于長灘的電影學(xué)校,均因為糟糕的C等成績被拒之門外。在斯皮爾伯格成名之后的1994年,南加州大學(xué)(USC)授予他榮譽學(xué)位;兩年之后,他又成為該校的董事之一。他進入了長灘的加州州立大學(xué)(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以躲避越戰(zhàn)期間軍隊的征召。他的職業(yè)生涯的真正開端是在重返大學(xué)的攝影室剪輯部門作為一個一周工作三天的無薪臨時實習(xí)生。在60年代進入加州州立大學(xué)時,他也成為了ThetaChi兄弟會的成員。在2002年,入學(xué)35年之后,他才在加州州立大學(xué)獲得電影工程學(xué)碩士學(xué)位(B.A. in Film Production and Electronic Art swith an option in Film/Video Production)。
1968年,作為大學(xué)攝影室的臨時實習(xí)生,斯皮爾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電影短片——24分鐘的《安培林》。時任環(huán)球電視劇制作協(xié)會(production for Universal’s TV arm)副主席的西德尼·西恩伯格看過這部片后,對他大加贊賞,斯皮爾伯格因此成為與環(huán)球制片廠簽訂長期合同的最年輕導(dǎo)演。他于1969年放棄加州州立大學(xué)的學(xué)業(yè),成為環(huán)球制片廠的電視劇導(dǎo)演,開始了他作為一名職業(yè)導(dǎo)演的生涯。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早年生涯(1968-1975)
他在電視業(yè)的第一份工作是制作1969年的電視劇《夜間畫廊》的一部分——《Eyes》,本片由瓊·克勞馥主演,她對這個22歲的新手導(dǎo)演大力支持,并和他保持了一生的友誼。這部電視劇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獨特的地位,較之他其后的諸多“成熟”影片顯得高度風格化。之后,在他又執(zhí)導(dǎo)了另一集電視劇《Marcus Welby》以及一部科幻劇集《L.A.2017》,后者引起了環(huán)球制片廠的注意,并又和他簽署了一個短期合同。接著,他又繼續(xù)執(zhí)導(dǎo)了《夜間畫廊》的一部分,以及其他幾部電視劇集,終于迎來了能夠自己執(zhí)導(dǎo)的第一部完整電視劇《哥倫布》。
基于斯皮爾伯格作品的優(yōu)秀品質(zhì),環(huán)球公司和他簽定了三部電影的合同。第一部電影是由理查德·曼森擔任劇本改編的《飛輪喋血》,該片講述了一個荒謬的故事——一輛大卡車試圖將一輛小汽車擠出路面。英國著名評論家迪利斯·鮑威爾對該片高度贊揚,這對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生涯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當時正值《驅(qū)魔人》大獲成功,制片廠準備制作一部關(guān)于邪靈(Something Evil)的電視電影。根據(jù)他的合同,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dǎo)了這部電視劇集中的一集《奴隸》,由Martin Landau出演。
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故事長片是《The Sugarland Express》,講述了一對被警察追捕的亡命鴛鴦奪回他們的孩子的故事。斯皮爾伯格的導(dǎo)演藝術(shù)受到了廣泛贊揚,《The Holly wood Reporter》認為他是“冉冉上升的導(dǎo)演新星中的佼佼者”。盡管如此,本片的票房慘淡,只在小范圍內(nèi)得到上映。
其后,制片廠負責人Richard Zanuck和David Brown決定讓斯皮爾伯格擔任《大白鯊》的導(dǎo)演,這是一部根據(jù)Peter Benchley的小說拍攝的恐怖片,講述了一頭食人鯊的故事。本片獲得三項奧斯卡獎——最佳剪輯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和最佳音效獎,并取得了4億7065萬美元的票房佳績,該票房成績成為美國國內(nèi)票房最高紀錄。該片讓他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同時,該片讓斯皮爾伯格掌握了未來拍攝計劃的主動權(quán)。該片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并成為斯皮爾伯格與Richard Drey fuss合作的三部電影中的第一部。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大片之王
在拒絕了執(zhí)導(dǎo)《大白鯊2》和《超人》的機會后,斯皮爾伯格和Richard Drey fuss重新合作準備制作一部關(guān)于不明飛行物的影片,即后來的《第三類接觸》。這部異象電影由斯皮爾伯格編劇和導(dǎo)演,并成為評論界的焦點和票房的驕子,同時讓他獲得了六個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提名中的第一個。本片獲得了兩個類別的奧斯卡獎項(最佳攝影獎,Vilmos Zsigmond;音效剪輯特別成就獎,F(xiàn)rankE.Warner),使斯皮爾伯格的崛起顯得確定無疑。
斯皮爾伯格在主流商業(yè)電影上的成功使他開始輕視評論界的影響。他的諷刺二戰(zhàn)荒誕性的高成本影片《1941》在票房和評論界都遭遇慘敗。隨后,他與好友、《星球大戰(zhàn)》的制作人喬治·盧卡斯合作制作了一部動作冒險片——《奪寶奇兵》,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是他向好萊塢黃金時期的故事片致敬之作。該片成為1981年的票房冠軍,并獲得了多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導(dǎo)演提名(斯皮爾伯格的第二次提名)和最佳影片提名(斯皮爾伯格電影的第二次提名)。《奪寶奇兵》至今仍被認為是動作片領(lǐng)域的里程碑式作品。
拍攝《ET外星人》時期的斯皮爾伯格一年之后,斯皮爾伯格重回科幻電影領(lǐng)域,制作了《ET外星人》。該片講述了一個流落地球的外星人和一個地球男孩成為朋友,并重回外太空的家的故事!禘T外星人》一直保持著影史票房最高紀錄,直到1993年被《侏羅紀公園》打破!禘T外星人》也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dǎo)演的多項奧斯卡提名。
接著,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又制作了另一部印第安納·瓊斯電影——《魔域奇兵》。盡管它仍是1984年的票房焦點,但由于題材和劇本的不確定性,評論界并不看好該片,認為它缺乏原創(chuàng)性,對印度文化的描繪也顯得愚蠢而漏洞百出。
1982年到1984年之間,斯皮爾伯格又參與制作了三部高票房影片:《鬼驅(qū)人》、《陰陽魔界》和《七寶奇謀》。
1985年,斯皮爾伯格拍攝了電影《紫色》,本片根據(jù)普利策獎得主Alice Walker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大蕭條時期的一代黑人女性的故事(烏比·哥德堡和奧弗拉·溫弗芮主演)。該片遭遇票房慘敗,但是評論界則對斯皮爾伯格的轉(zhuǎn)型成功大為贊揚。羅杰·伊伯特宣稱這是該年度最佳影片,其后又被他列入最偉大影片榜單之中。該片獲得11項奧斯卡提名,包括烏比·哥德堡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和奧弗拉·溫弗芮的最佳女配角提名。不過,斯皮爾伯格并未因為該片獲得最佳導(dǎo)演提名。
1987年,中國向世界敞開國門,斯皮爾伯格成為自30年代以來第一個在上海拍攝影片的美國導(dǎo)演!短柕蹏肥歉鶕(jù)J.G.Ballard的自傳式小說改編而成,該片同樣獲得了評論界的諸多溢美之詞和多項奧斯卡提名,但是票房收入并不樂觀。評論家Andrew Sarris評選它為本年度最佳影片以及十年最佳影片之一。
在拍攝了兩部劇情長片后,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dǎo)了另一部印第安納·瓊斯電影——《圣戰(zhàn)奇兵》。肖恩·康納利參與了該片演出。該片在票房和評論兩方面都獲得了豐收,使三部曲完美收官。其后,他和演員RichardDreyfuss重新合作拍攝了電影《天長地久》,該片講述了一個大膽的冒險家撲滅叢林大火的故事。作為他的第一部傳奇電影,《天長地久》在票房上令人失望,評論也是好壞參半。
1991年,斯皮爾伯格導(dǎo)演了電影《霍克船長》,講述了回到了夢幻島的中年彼得·潘(由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故事。在或好或壞的評論聲中,該片獲得了1億1900萬美元的國內(nèi)票房。1993年,斯皮爾伯格重回冒險片領(lǐng)域,根據(jù)Michael Crichton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侏羅紀公園》講述了關(guān)于恐龍的故事。借助好友喬治·盧卡斯的工業(yè)光魔(Industrial Lightand Magic)提供的革命性的特效技術(shù),這部影片最終收獲9億1400萬美元票房,成為影史票房冠軍。
馬丁·斯科塞斯、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福特·科波拉和喬治·盧卡斯斯皮爾伯格的另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講述了奧斯卡·辛德勒——一個冒著生命危險在大屠殺中拯救了1100個猶太人的英雄的真實故事!缎恋吕盏拿麊巍窞樗蛊柌褛A得了第一座最佳導(dǎo)演獎,同時該片也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本片獲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斯皮爾伯格則利用他的利潤分成建立了“大浩劫基金會”(Shoah Foundation),一個對大屠殺幸存者的回憶進行記錄的非盈利組織。許多評論認為該片是對大屠殺最精確的描繪。1999年,美國電影協(xié)會將其列為美國歷史上十部最偉大的影片之一(排名第八)。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90年代
1991年,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PeterSamuelson聯(lián)合創(chuàng)立了Starbright基金會,通過在娛樂和教育方面的技術(shù)項目改進患病兒童的生活。2002年Starbright基金會與Starlight基金會合并成為今天的Starlight Starbright兒童基金會(Starlight Starbright Children’s Foundation)。
從1994年開始的四年間,斯皮爾伯格不再導(dǎo)演影片,而是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并著手組建他的新制片公司——夢工廠。1997年,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dǎo)筒開拍93年的《侏羅紀公園》的續(xù)集《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盡管評價不一,該片還是獲得了接近2億3000萬美元的國內(nèi)票房成績。其后的《斷鎖怒潮》是一部根據(jù)非洲奴隸的反抗斗爭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盡管評論界對其較為滿意,在票房上卻不盡人意。本片以及之后斯皮爾伯格的所有電影都由他的新制片公司夢工廠發(fā)行。
1998年,斯皮爾伯格制作了一部二戰(zhàn)故事片——《拯救大兵瑞恩》。該片講述了一支由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領(lǐng)導(dǎo)的美軍小隊在法國尋找一名失散士兵的故事。斯皮爾伯格憑借此片贏得了他的第二座奧斯卡小金人。該片對戰(zhàn)爭暴力場面形象、真實的描繪影響了其后的電影,諸如《黑鷹墜落》和《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是夢工廠的首部大作,由其和派拉蒙聯(lián)合制作。之后,斯皮爾伯格和漢克斯制作了一部迷你電視劇——《兄弟連》,該電視劇根據(jù)Stephen Ambrose的著作改編。這部HBO的電視劇共十集,記敘了美軍101空降師506空降步兵團E連的事跡。該劇集橫掃金球獎和艾美獎,獲得諸多榮譽。
2001年,斯皮爾伯格完成了好友、著名導(dǎo)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遺作《人工智能》。庫布里克在世時,由于種種原因,一直無法開拍這部影片。這部科幻電影講述了一個人型機器人尋求愛的故事。本片展現(xiàn)了突破性的視覺效果和多層次的、古典童話寓言式的故事線索,被《視與聽》雜志評選為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而New York Press的影評人Armond White則宣稱本片是他一生中最鐘愛的電影。其后,斯皮爾伯格和演員湯姆·克魯斯首次合作制作了科幻影片《少數(shù)派報告》,根據(jù)PhilipK.Dick的科幻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盛頓特區(qū)的一個警察被預(yù)見殺死一個他還沒見過面的男人的故事。由于本片的哲學(xué)性假設(shè)前提和懸疑式的結(jié)構(gòu),它被視為是向黑色電影致敬的未來派作品。《少數(shù)派報告》取得了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羅杰·伊伯特將該片評為2002年的最佳影片,贊揚該片對于未來的畫面表現(xiàn)富于沖擊力,以及CGI技術(shù)與實拍場景的完美結(jié)合。
斯皮爾伯格2002年的電影《貓鼠游戲》講述了一個年輕的騙術(shù)大師的歷險故事?死锼雇懈ァの挚蠎{借該片獲得了一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本片以約翰·威廉姆斯的配樂和獨特的片頭設(shè)計而著稱,并在票房和評論兩方面都收獲頗豐。
之后,斯皮爾伯格再次和湯姆·漢克斯合作,聯(lián)袂凱瑟琳·澤塔-瓊斯和Stanley Tucci拍攝了影片《幸福終點站》。這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喜劇,講述了一個東歐男子滯留機場,進退兩難的故事。評論界對該片褒貶不一,但票房反應(yīng)良好。
2005年,《帝國》雜志評選斯皮爾伯格為影史上最偉大的導(dǎo)演之一。同年,他翻拍了根據(jù)H.G.Wells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現(xiàn)代版的《世界大戰(zhàn)》(派拉蒙和夢工廠聯(lián)合制作)。湯姆·克魯斯和達寇塔·范寧出演。同斯皮爾伯格過去的電影一樣,工業(yè)光魔為本片制作了視覺效果。與《ET外星人》和《第三類接觸》中友善的外星人不同,《世界大戰(zhàn)》中的外星人是殘暴的入侵者。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慕尼黑》則記敘了1972年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以色列運動員被屠殺的真實事件。這是他的第二部探討?yīng)q太人與世界關(guān)系的電影。本片改編自加拿大記者George Jonas的著作《Vengeance:TheTrueStory of anIsraeli Counter-Terrorist Team》!赌侥岷凇肥艿皆u論界的大加贊揚,但國內(nèi)和國際票房不佳,并且仍是斯皮爾伯格最富有爭議性的電影!赌侥岷凇帆@得五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提名、最佳電影剪輯提名、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提名、最佳改變劇本提名和最佳導(dǎo)演提名。這是斯皮爾伯格的第六次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提名和第五次最佳影片提名。一年之后他憑借擔任《硫磺島的來信》的制片人獲得了第六次最佳影片提名。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制片人生涯
從80年代中期起斯皮爾伯格就增加了一個身份——電影制片人。那時他已經(jīng)制作了幾部動畫片,包括《Tiny Toon Adventures》、《Animaniacs》、《Pinkyand the Brain》、《Toonsylvania》和《Freakazoid!》,以及在評論和商業(yè)上都獲得成功的《an imated film》和《The Land Before Time》。有一段時間,他也曾是一部長壽劇集《ER》的執(zhí)行制片人。1989年,他將“The Dig”的游戲創(chuàng)意帶入Lucas Arts公司,并一直鼎力支持這個項目直到1995年游戲發(fā)布。他還同軟件開發(fā)商Knowledge Adventure合作開發(fā)了多媒體游戲“Steven Spielberg’s Director’s Chair”,該游戲于96年發(fā)布。斯皮爾伯格出現(xiàn)在游戲中以指導(dǎo)游戲者。他的形象還被用作樂高一套電影制作游戲設(shè)備的商標,所得收益被用于Starbright基金會。
1993年,斯皮爾伯格成為一部被寄予厚望的電視劇集《seaQuestDSV》的執(zhí)行制片人,該科幻劇集類似于《TheNext Generation》,將故事背景設(shè)在“不久的將來”,由Roy Scheider(該演員也參與過《大白鯊》的拍攝)和JonathanBrandis主演,每周日晚上8點開始在NBC上播放。盡管該劇集第一季獲得了成功,但第二季則顯得大為遜色。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不再出現(xiàn)在第三集中,該劇集也在第三季中途擱淺。
斯皮爾伯格也是《The Haunting》、《史萊克》和《Evolution》的未署名執(zhí)行制片人。2005年,他成為《Memoirs of a Geisha》的制片人,該片根據(jù)Arthur Golden的暢銷書改編,斯皮爾伯格原打算擔任該片導(dǎo)演。2006年,他和羅伯特·贊米斯基聯(lián)合制作了一部兒童CG電影《怪獸屋》,成為自90年代的《回到未來3》后他們的第一次合作。同時,他第一次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合作,參與制作伊斯特伍德的《父輩的旗幟》和《硫磺島來信》。憑借后一部電影,他獲得了第十二個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提名)。最近斯皮爾伯格參與《Disturbia》和《變形金剛》的制作。后一部影片由邁克爾·貝指導(dǎo),Rober to Orci和Alex Kurtzman編寫劇本。
斯皮爾伯格制作的主要電視劇集有《Band of Brothers》和《Taken》,以及2005年受到評論一致贊揚的迷你劇集《西部風云史》,該劇集贏得兩項艾米獎,其中包括Geoff Zanelli的原聲創(chuàng)作。
2007年,斯皮爾伯格和Mark Burnett合作制作了一部并不成功的關(guān)于電影制作的真人秀《On the Lot》。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風格
主題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包含了幾個重復(fù)出現(xiàn)的主題。他的大部分電影都表現(xiàn)了普通人與非常人的接觸以及在特殊環(huán)境中對自我的尋找。這點在《飛輪喋血》、《大白鯊》、《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太陽帝國》、《霍克船長》、《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貓鼠游戲》、《幸福終點站》、《世界大戰(zhàn)》和《慕尼黑》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在2000年8月美國電影學(xué)會(AFI)對斯皮爾伯格的一次采訪中,他談及了自己對外星生物的興趣以及這種興趣如何影響了他的電影。出于這種對于外太空的熱愛,他曾多次將星空作為電影的背景,比如在《大白鯊》中。他形容在童年時期自己曾經(jīng)想成為外星人,而這種興趣則繼承自他的父親。他父親是一個科幻小說迷,并堅信外星人跨越百萬光年的距離來到地球并非是為了征服,而是因為好奇心以及向人類傳播他們的智慧。
斯皮爾伯格電影中另一個一貫的主題是童真、好奇心和信念,表現(xiàn)在《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霍克船長》和《人工智能》等影片中。根據(jù)Warren Buckland的說法,斯皮爾伯格的這類主題一般都是通過低位拍攝(lowheight camera tracking shots)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而這也成為斯氏的導(dǎo)演風格之一。在出現(xiàn)孩子的電影中,這種手法會得到更頻繁的應(yīng)用,但是這種手法也出現(xiàn)在《慕尼黑》、《拯救大兵瑞恩》、《幸福終點站》、《少數(shù)派報告》和《斷鎖怒潮》等電影中。比如《大白鯊》中的水底鏡頭即從低角度拍攝人物的游泳動作。另一個與兒童有關(guān)的主題即童真的喪失和成熟!短柕蹏分v述了一個平日被嬌生慣養(yǎng)、備受寵愛的英國男孩在日本點燃的二戰(zhàn)戰(zhàn)火中備受磨難,最后褪去童真,長大成熟的故事。同樣的,在《貓鼠游戲》中,弗蘭克幼稚地相信如果他能夠積攢足夠多的錢,就能使破碎的家庭重歸圓滿。
而斯氏電影中最一以貫之的主題則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他電影中的父母(通常是父親)是模糊、缺位而無知的。比如《霍克船長》中的彼得·潘在影片開始時是一個忙于工作的父親,當然,經(jīng)過一番過程,最后他贏回了孩子的尊重。而《ET外星人》中艾略特父親的缺位,則是這個主題的最好例證。《圣戰(zhàn)奇兵》一片則展示了印第安納·瓊斯與他父親的緊張關(guān)系。他的父親也是一個考古學(xué)家,并且對于工作,特別是圣杯研究的熱愛超過了對兒子的關(guān)心,而他也從未認識到自己的冷漠天性對兒子的消極影響(由于他教導(dǎo)過兒子要“自信”,因此他自認為是一個好父親,盡管印第安納·瓊斯并不如此認為)。甚至是《辛德勒的名單》中的奧斯卡·辛德勒,也不情愿撫養(yǎng)一個孩子!赌侥岷凇分械腁vner則遠離了他的妻子和新出生的女兒。當然也有例外:《大白鯊》中的布羅迪是一個顧家的男人,而《少數(shù)派報告》中的約翰·安德森則因為妻子和兒子的喪生而痛苦不已。由于童年時期父母離異和父親的缺位,因此這是斯皮爾伯格電影中最自我的一方面。這在電影中得到了強烈的印證,《人工智能》中艾略特的母親離了婚,而《貓鼠游戲》中的弗蘭克·阿巴格納爾的父母則在電影開始部分就已離異。不為人知的例子還有《侏羅紀公園》中的蒂姆(影片開始部分他提及了父母的離異)。而處于破碎狀態(tài)的家庭則往往在電影結(jié)尾破鏡重圓。父親的缺失,讓蒂姆把阿倫·格蘭特博士當成了父親的替代者。而在電影開頭,格蘭特博士并不情愿對蒂姆訴諸一種父子的情感(那時他還在和愛麗的討論中變現(xiàn)出了對于兒童的消極態(tài)度)。不過,到了影片結(jié)尾,他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讓孩子們依靠著他的肩膀沉沉睡去。
他的大部分電影表現(xiàn)出了天然的樂觀主義。評論家經(jīng)常批評他的作品對于感情的表露過于直白,而斯皮爾伯格則認為感情的直白表露和含蓄各有好處。他的這種風格來自于弗蘭克·卡普拉和約翰·福特的影響。他作品中的例外則是《The Sugarl and Express》帶有的悲觀結(jié)局——Lou Jean失去了她女兒的撫養(yǎng)權(quán),以及最近的一部電影《人工智能》中戴維從未被他的人類母親接受的命運。而犯罪片《貓鼠游戲》中弗蘭克——這個不斷地對權(quán)威人物進行反抗的人——最后反而成為他反抗的人所代表的系統(tǒng)的一部分,是對現(xiàn)實的莫大諷刺。在《世界大戰(zhàn)》中斯皮爾伯格第一次表現(xiàn)了邪惡的外星人。《慕尼黑》,他的最近一部也是最富有爭議、最為曖昧的電影,展示了一個永無終結(jié)的暴力循環(huán)結(jié)局。
合作伙伴
在選擇演員和制片方面,斯皮爾伯格有著眾為人知的習(xí)慣。比如他讓Richard Dreyfuss出演了他的三部電影:《大白鯊》、《第三類接觸》和《天長地久》,他與哈里森·福特也有著數(shù)次合作,包括一些小角色,如《ET外星人》剪輯版中的教師,以及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中的主角。近年來,斯皮爾伯格和演員湯姆·漢克斯也展開了數(shù)次合作,包括《拯救大兵瑞恩》、《貓鼠游戲》和《幸福終點站》;另外,他與湯姆·克魯斯也進行了兩次合作,分別是《少數(shù)派報告》和《世界大戰(zhàn)》。在電影制作方面,他喜歡與已經(jīng)建立工作關(guān)系的制片人開展合作,比如他與制作人Kathleen Kennedy的合作便是從《ET外星人》開始的,一直持續(xù)到《慕尼黑》。和他保持合作關(guān)系的其他人包括Allen Daviau——斯皮爾伯格童年的玩伴、斯氏早年作品安培林和晚至《太陽帝國》的大部分作品的攝影師,Janusz Kamins ki——自《辛德勒的名單》開始的每一部斯氏電影的攝影師以及Michael Kahn——他負責了從《第三類接觸》到《慕尼黑》每一部作品(除了《ET外星人》)的剪輯工作。而大部分斯氏電影的DVD制作工作則由Laurent Bouzereau完成。
而在斯氏的合作史中最有名的莫過于他與約翰·威廉姆斯的合作,后者的配樂出現(xiàn)在了從《The Sugarland Express》開始的每一部電影中(除了《紫色》)。斯皮爾伯格的另一個做法是利用威廉姆斯的配樂增強電影的影像沖擊力,并在觀眾記憶中留下長久的聲畫印象。這些視覺場景一般都使用了太陽的意象(如《太陽帝國》、《拯救大兵瑞恩》、《侏羅紀公園》的最后一幕以及《圣戰(zhàn)奇兵》的結(jié)局處(在這里,他們騎馬離開,隱沒在夕陽之中))。他和同時代的電影制作人,那些一起推動新好萊塢運動的朋友——喬治·盧卡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馬丁·斯科賽斯、約翰·米洛斯和布萊恩·德·帕爾瑪被并稱為“電影小子”(MovieBrats)。盡管他的主要角色是一名導(dǎo)演,但仍然擔當了諸多影片的制片人,其中包括Joe Dante和羅伯特·贊米斯基的早期影片。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個人生活
婚姻與子女
女星AmyIrving是斯皮爾伯格自1985年到1989年間的配偶。他們于1989年離婚,AmyIrving通過法庭訴訟獲得1億美元贍養(yǎng)費。這筆離婚贍養(yǎng)費是史上第三高的離婚贍養(yǎng)費。而斯皮爾伯格和Irving則分享了對他們兒子馬克斯的監(jiān)護權(quán)。
斯皮爾伯格隨后與在《魔域奇兵》中扮演女配角的凱特·卡普肖開始發(fā)展關(guān)系,并于1991年10月12日結(jié)婚?ㄆ招るS后改信了猶太教。他們經(jīng)常往返于位于加利福尼亞、紐約、東漢普頓和佛羅里達的四個家。
他們共有七個孩子,分別是:
杰西卡·卡普肖(1976)——卡普肖與前夫羅伯特·卡普肖的女兒
馬克斯·薩繆爾·斯皮爾伯格(1985年6月13日)——斯皮爾伯格與前妻AmyIrving的兒子
西奧(Theo)(1988)——卡普肖嫁給斯皮爾伯格之前收養(yǎng)的孩子,其后斯皮爾伯格也收養(yǎng)了他
薩莎(Sasha)(1990年5月14日)
薩耶爾(Sawyer)(1992年3月10日)
米卡拉·喬治(MikaelaGeorge)(1996年2月28日)——由卡普肖收養(yǎng)
德斯崔·艾琳(DestryAllyn)(1996年12月1日)
斯皮爾伯格收養(yǎng)了幾只寵物,包括已經(jīng)去世的寵物狗Elmer,它在他的幾部電影中出過鏡,包括《大白鯊》、《第三類接觸》和《1941》。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作品
《大白鯊》1975《JAWS》
《第三類接觸》1977《Close Encounter soft heThree Kind》
《外星人》1984《Gremlins》
《紫色》1985《The Color Purple》
《太陽帝國》1987《Empire of the Sun》
《胡克船長》1991《Hook》
《侏羅紀公園》1993《Jurassic Park》
《辛德勒名單》1993《Schindler’s List》
《失落的世界》1997《The Lost Word》
《勇者無懼》1998
《拯救大兵瑞安》1998
斯蒂芬·阿倫·斯皮爾伯格 - 主要導(dǎo)演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逍遙法外(Catch MeIf You Can)(2002)
少數(shù)派報告(Minority Report)(2001)
外星人(E.T.)(2002)
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s Jurassic Park)(1997)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1993)
A·I·人工智能(A.I.)(2001)
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List)(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