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期發(fā)展
1856年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羅地亞斯米灣村一個塞族家庭,父母都是塞爾維亞人,他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四。這個村莊位于奧匈帝國(今克羅地亞共和國)的利卡省戈斯皮奇附近。1862年時他的家庭移居到戈斯皮奇。
特斯拉少年時在在克羅地亞的卡爾洛瓦茨上學,并在1875年于奧地利的格拉茨理工大學學習物理學、數(shù)學和機械學。他在大學只上了一年的課,第二年軍事邊境局撤銷,他失去了助學金,因交不起學費被迫退學。特斯拉沒有畢業(yè)。1877年,特斯拉到布拉格學習了兩年,他一邊去大學里旁聽課程,一邊在圖書館學習。1879年,他試圖在馬里博爾找一份工作但沒有成功,之后返回布拉格繼續(xù)學業(yè),待到24歲。
1882年秋,特斯拉到愛迪生電話公司巴黎分公司當工程師,并成功設計出第一臺感應電機模型。1884年,他前往美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從此留在美國并加入美國國籍。
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來到了紐約,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除了前雇主查爾斯·巴切羅所寫的推薦信外,他幾乎是一無所有。這封信是寫給托馬斯·愛迪生的,信中提到:“我知道有兩個偉大的人,一個是你,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
愛迪生雇用了特斯拉,安排他在愛迪生機械公司工作。特斯拉開始為愛迪生進行簡單的電器設計,他進步很快,不久以后就可以解決公司一些非常難的問題了。特斯拉完全負責了愛迪生公司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
輝煌年代
1886年特斯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負責安裝特斯拉設計的弧光照明系統(tǒng),并且設計了發(fā)電機的電力系統(tǒng)整流器,該設計是特斯拉取得的第一個專利。1891年特斯拉取得了特斯拉線圈的專利。同年的7月31日,特斯拉成為美國公民。他告訴他的朋友們,他珍惜這個國籍勝過珍惜他的很多科學發(fā)明。1892年到1894年之間,特斯拉擔任美國電力工程師協(xié)會(IEEE的前身)的副主席。1893年,西屋公司競拍得在芝加哥舉行的哥倫比亞博覽會的用交流電照明的工程,這是在交流電發(fā)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屋公司和特斯拉希望借此機會向美國民眾展示交流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贏得著名的19世紀80年代的“電流之戰(zhàn)”及在1894年成功進行短波無線通信試驗之后,特斯拉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偉大的電氣工程師之一。他的許多發(fā)現(xiàn)被認為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是電機工程學的先驅。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試驗了把電力以無線能量傳輸?shù)男问剿偷搅四繕擞秒娖髦,致力于商業(yè)化的洲際電力無線輸送, 并且以此為設想建造了沃登克里弗塔。
沉寂晚年
20世紀30年代,接近生命的尾聲階段,特斯拉變得深居簡出,獨居于紐約市的一個旅館里,偶爾會向新聞界發(fā)表一些不同尋常的聲明。因舉止怪異,特斯拉被普遍認為是“瘋狂科學家”的原型。1943年1月7日,終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6歲。
人物紀年
1856年——7月9日至10日之間的夜半時分,特斯拉出生于利卡省斯米灣的一個塞爾維亞家庭。
1875年——特斯拉在格拉茨理工大學學習物理學、數(shù)學和機械學,第二年因學費問題被迫退學。
1877~1880年——特斯拉在布拉格學習(未上大學)。
1879年——特斯拉的父親去世。
1881年——特斯拉進入匈牙利政府的中央電報局工作。
1882年——特斯拉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一公園散步時發(fā)現(xiàn)了旋轉磁場。
秋天,特斯拉到愛迪生電話公司巴黎分公司任職。
1883年——特斯拉在斯特拉斯堡受雇于愛迪生歐洲大陸公司,制造了第一個感應電機模型。
1884年——特斯拉前往美國,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1885年——特斯拉離開愛迪生。
1887年——4月,特斯拉電氣公司成立。
1888年——5月16日,特斯拉作了題為“交流電輸送和交流電機系統(tǒng)”的報告。
1890年——特斯拉公布了高頻電對生理影響的結果。
特斯拉提出透熱療法。
1891年——7月31日,特斯拉成為美國公民。
1891年——特斯拉作了題為“極高頻率交流電實驗及其在人造無線發(fā)光中的應用”的報告,申請了“共振傳送器的星形振蕩器”的專利。
1892年——特斯拉來到倫敦,在皇家科學院作了題為“發(fā)光及其他高頻現(xiàn)象”的報告,在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上作了“高壓高頻下的交流電實驗”的報告,并在巴黎作了同樣的報告。
特斯拉的母親去世。
1893年——春天,特斯拉利用圓錐形線圈制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
5月,特斯拉在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示了交流電照明,成為”電流之戰(zhàn)“的最終贏家。
1895年——3月13日,特斯拉的位于紐約第五大道的實驗室毀于火災。
特斯拉獲得由黑山王子授予的雄鷹勛章和由美國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授予的艾利略特·克森勛章。
1897年——特斯拉在無線電工程技術領域注冊了20項發(fā)明專利。
尼亞加拉水電站建成。
1898年——特斯拉注冊了無線控制技術(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湖里進行了遙控自動化小艇的實驗,取得極大成功)。
特斯拉利用一臺小型機電振蕩器制造了一次小型地震。
冬天,特斯拉展出機器人自動船。
1899年~1900年——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進行實驗,并成功制造出球狀閃電。
1899年——7月3日,特斯拉造成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大停電。
1900年——特斯拉得到了1000英尺的強大放電,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達成人造閃電效應。
1901年~1905年——特斯拉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造沃登克里弗塔。
1903年——7月的數(shù)個夜晚,特斯拉基于沃登克里弗塔制造幾百英里半徑范圍的人造閃電,點亮天空。
1906年——沃登克里弗塔停工。
特斯拉發(fā)明無葉渦輪機。
1909年~1922年——特斯拉注冊了機械方面的專利(泵、流速計、無葉渦輪)。
1910年——特斯拉摯友馬克·吐溫去世。
1915年——諾貝爾獎基金會承認特斯拉和愛迪生曾是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首選人物。
1917年——沃登克里弗塔轟塌。
特斯拉獲得由美國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授予的愛迪生獎章。
1928年——特斯拉的空中運輸裝置的專利申請獲批。
1931年——特斯拉在75歲生日之際收到包括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阿瑟·H·康普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威廉·亨利·布拉格等數(shù)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賀信。
特斯拉提出兩項從自然界汲取能量的計劃:地熱蒸汽利用和海水發(fā)電。
1934年——特斯拉寫成詩作《奧林匹亞雜語片段》。
特斯拉獲得約翰·斯科特獎章。
1935年——特斯拉宣布,他的發(fā)明“死光”不是死亡射線,而是帶電粒子束。
1936年——特斯拉完成《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
1937年——特斯拉摯友霍布森和羅伯特·安德伍德·約翰遜相繼去世。
特斯拉獲得南斯拉夫最高榮譽——白鷹大獎章,以及捷克的白獅大獎章和布拉格大學的榮譽學位。
特斯拉獲得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
1942年——7月8日,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受到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的拜訪。
1943年——1月7日晚,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6歲。
1月中旬,特斯拉的葬禮在紐約曼哈頓的圣約翰大教堂舉行。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康普頓和詹姆斯·弗朗克聯(lián)合發(fā)表頌詞,總統(tǒng)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tǒng)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以及副總統(tǒng)亨利·A·華萊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9月,萬噸商船“尼古拉·特斯拉”號自由輪下水。
美國最高法院撤銷馬可尼勝訴的原判,裁定特斯拉為無線電的發(fā)明者。
1956年——7月,特斯拉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之際,人們對特斯拉的認識和研究迎來一場國際性的復蘇。
1957年——特斯拉的骨灰被運回貝爾格萊德。
1960年——慕尼黑的國際電工委員會確定特斯拉為磁感應強度的國際科學單位。
1975年——特斯拉被正式引入美國國家發(fā)明家名人堂。
研究領域
交流電系統(tǒng)、無線電系統(tǒng)、無線電能傳輸、球狀閃電、渦輪機、放大發(fā)射機、粒子束武器、太陽能發(fā)動機、X光設備、電能儀表、導彈科學、遙感技術、飛行器、宇宙射線、雷達系統(tǒng)、機器人……
主要成就
交流電系統(tǒng)
交流電,簡稱為AC。交流電也稱“交變電流”,簡稱“交流”。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壓或電流。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電流。當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后,產(chǎn)生交流電流的方法則被發(fā)現(xiàn)。早期的成品由尼古拉·特斯拉、邁克爾·法拉第與波利特·皮克西等人開發(fā)出來。其中,波利特·皮克西在1832年基于邁克爾·法拉第的原理制造了第一臺交流電機。
1882年,英國電工詹姆斯·戈登建造了大型雙相交流發(fā)電機。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與塞巴斯蒂安·費蘭蒂開發(fā)早期交流發(fā)電機,頻率介于100赫茲至300赫茲之間。
1891年,尼古拉·特斯拉取得了“高頻率”(15,000赫茲)交流發(fā)電機的專利。
而1891年后,多相交流發(fā)電機被用來供應電流,此后的交流發(fā)電機的交流電流頻率通常設計在16赫茲至100赫茲間,搭配弧光燈、白熾燈或電動機使用。
尼古拉·特斯拉雖然不是交流電發(fā)動機的最早發(fā)明者,但其對交流電的的改進如同瓦特對蒸汽機的改進一樣,有杰出的貢獻。1886年,特斯拉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公司,特斯拉電燈與電氣制造公司。但是投資商不同意特斯拉關于交流電發(fā)電機的計劃。在1887年,他組裝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達, 并在1888年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作了演示。同年,他發(fā)展了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并且開始在西屋電器與制造公司位于匹茲堡的實驗室與喬治·威斯汀豪斯一起工作。威斯汀豪斯聽取了他的關于利用多相系統(tǒng)遠程傳輸交流電的想法。
1888年,愛迪生買通美國某些州政府官員,把當?shù)厮佬逃山g刑改為交流電電刑。并雇用小學生,抓貓狗來用特斯拉的交流電做實驗,把貓狗電死,來顯示特斯拉的交流電的危害,打擊特斯拉交流電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在19世紀80年代末,愛迪生推廣用直流電來提供電力分配比特斯拉與威斯汀豪斯所推廣的交流電來比,更有效果,因此特斯拉與愛迪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競爭對手。直到特斯拉發(fā)明了異步電動機,交流電遠距離高壓傳輸?shù)膬?yōu)點也就體現(xiàn)出來,同時也解決了機器不能用上交流電的問題。由于“電流之戰(zhàn)”緣故,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幾近破產(chǎn),因此在1897年,特斯拉用自己的專利使用費替威斯汀豪斯緩解了一下危機。
X射線研究
在早期的研究中,特斯拉制定了許多實驗來產(chǎn)生X射線。特斯拉認為用他的電路,“我的儀器可以產(chǎn)生的愛克斯光(即X射線)的能量比一般儀器可以產(chǎn)生的要大的多!
他還談到用他的電路和單節(jié)點X射線產(chǎn)生設備在工作時的危害。在他許多調查這種現(xiàn)象的記錄中,他歸結了導致皮膚損傷的許多原因。他認為早期的皮膚損傷并不是X射線所引起的,而是臭氧的產(chǎn)生與皮膚接觸,和一些亞硝酸接觸所致。特斯拉錯誤地認為X射線是由分離的粒子組成的。
特斯拉完成了一些實驗,并先于倫琴證實了他的發(fā)現(xiàn)(包括拍攝他的手的X射線照片,之后他將照片寄給了倫琴),但沒有使他的發(fā)現(xiàn)眾所周知,他的大部分研究資料在1895年3月的第五大道一次實驗室大火中給燒毀了。
無線能量傳輸
特斯拉的發(fā)電機于1895年被其改進,改進中考慮到了液態(tài)空氣。特斯拉知道,根據(jù)威廉·湯姆森(開爾文)的發(fā)現(xiàn),液態(tài)空氣重新氣化時會吸收的并可以用來驅動東西的熱量,要比理論上產(chǎn)生的要更多。
特斯拉早在1891年證實了無線能量傳輸,特斯拉效應(以此紀念特斯拉)是用來闡述這種類型的電導應用的術語。
1899年,特斯拉遷往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因為那里有可以讓他做高頻高壓實驗的地方,并開始在那兒搞研究。在實驗室中,特斯拉制造出了人造閃電。特斯拉也有研究大氣層電力,觀察他用接收器收到的閃電訊號。特斯拉聲稱他這時觀測到駐波。在科羅拉多實驗室里,他“記錄”到他相信是外太空電波的訊號,不過他的言論和數(shù)據(jù)被當時的科學界否決了。他提到他接收器的數(shù)據(jù)中有著重復的訊號,跟他已經(jīng)提及過的雷電及土壤干擾上得到的訊號本質上很不同。后來,他更明確地重提那些訊號是一組組地出現(xiàn)。特斯拉后來屢次嘗試向火星發(fā)訊。
無線電發(fā)展
在1891年7月31日,35歲的特斯拉加入美國國籍。同年在紐約第五大道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此之后,他在紐約的休斯頓街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那里他用機電振蕩器進行了機械共振實驗,他使周圍的一些建筑物產(chǎn)生了共振,引來了警方。
特斯拉結識了美國世紀雜志(The Century Magazine)的編輯羅伯特·安德伍德·約翰遜。與此同時,他也受吠陀哲學(即印度哲學)哲學家辨喜的影響,到后來他接觸印度教吠陀思想,以至于特斯拉開始用梵文來命名他的有關物質與能量的基本概念。
當特斯拉36歲時,第一次獲得了多相電源系統(tǒng)的專利權。他繼續(xù)研究了旋轉磁場。1892至1894年,特斯拉擔任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副主席和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學會的先驅人,也就是后來的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1893年至1895年,他在研究高頻交流電。他用圓錐形的特斯拉線圈制造出了百萬伏的交流電,他研究了導體中的“集膚效應”,設計了調諧電路,發(fā)明了無繩氣體放電燈,并無線發(fā)射了電能,造了第一臺無線電發(fā)射機。
人造閃電
1899年,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進行研究。
在實驗室中,特斯拉成功制造出人造閃電。
特斯拉通過自己的接收器觀察了閃電并研究了大氣電。
特斯拉研究如何無線傳輸能量與電力。他在自己的實驗與發(fā)現(xiàn)的基礎之上通過計算得出地球的共振頻率接近8赫茲。20世紀50年代,研究人員證實電離層的空腔諧振頻率在此范圍之內(后來稱之為舒曼共振)。
特斯拉于1900年1月離開了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在科羅拉多的實驗為特斯拉下一個計劃做好了準備,建立一個無線能量發(fā)射設施,也就是后來的沃登克里弗塔。
沃登克里弗塔
1901年,特斯拉開始建造沃登克里弗塔。1902年6月,特斯拉將實驗室從休斯頓街移到了沃登克里弗塔。此塔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拆除而報廢。
尼亞加拉水電站
如果大家曾到過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相信大家都會為這幅壯麗的奇觀而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數(shù)以萬噸的河水從四方八面匯流,以山崩地裂之勢傾瀉下來,河水猛然沖擊的隆隆聲響,令人生畏。在這條川流不息的河流里,蘊藏著意想不到的豐富資源。
1897年,舉世知名的尼亞加拉水電站中,第一座10萬匹馬力的發(fā)電站建成,成為35公里外的紐約州水牛城的主要供電來源。其后十多座大大小小的發(fā)電站相繼建成,每日所生產(chǎn)的電力足以供應美國紐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總需求的四分之一。至今,這項建成足足超過100年的電力建設仍然運作如常,從未間斷地產(chǎn)出天然能源,可謂是人類近百年科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這項科學上的百年奇跡,就是天才科學家特斯拉在三十多歲時的一項設計,當中共運用了他9項專利發(fā)明,包括特斯拉所發(fā)明的交流電發(fā)電機和交流電輸電技術。
其實在當時的工商業(yè)、公共設置和家用電器,都使用著費用高昂的直流電。因為在電路上的損耗,使用直流電時必須每隔一公里便建設一套發(fā)電機組。所以在建造尼亞加拉水電站時,如將電力以直流電方式傳送,輸電至35公里以外的紐約州水牛城,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設尼亞加拉水電站時,美國人采用了特斯拉發(fā)明的交流電供、輸電技術,用高壓電來實現(xiàn)了遠距離供電。這項劃時代的發(fā)明,不僅解決了尼亞加拉水電站作遠距離供電的難題,并且?guī)Ыo人們一個既方便又便宜的用電環(huán)境。
后來,人們在尼亞加拉瀑布的公羊島上樹立了特斯拉的銅像,以紀念他的貢獻。
飛爐與飛碟
1928年,特斯拉的小型飛機“飛爐”專利(1655114號專利,空中運輸裝置)獲批,但因為缺乏研制費用而沒能制成樣機。在現(xiàn)代技術文獻中,這種根據(jù)特斯拉設計出來的飛機衍生而出的后代被稱為垂直起落飛機(VTOL)。
特斯拉還曾設計一種”沒有機翼,沒有副翼,沒有螺旋槳,沒有其他外部裝置的飛機“!彼娘w行速度極高,完全通過反作用實現(xiàn)續(xù)航和驅動,既可以通過機械方式又可以通過無線方式來控制,安裝一定裝置后,可以發(fā)射導彈非常精確地擊中數(shù)千英里之外的預定目標”。但是特斯拉的碟狀飛行器也僅有設計圖,沒有成型品。
世界系統(tǒng)
世界系統(tǒng)是特斯拉經(jīng)過長期持續(xù)的研究和試驗獲得的幾項獨創(chuàng)性發(fā)現(xiàn)的綜合成果。這個系統(tǒng)不僅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方式瞬間精確地將任何類型的信號、信息、文字傳遞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而且可以在不改動現(xiàn)有設備的情況下,實現(xiàn)現(xiàn)有電報、電話,以及其他信號站點之間的互通互聯(lián)。例如,通過它,當?shù)氐囊粋電話用戶可以呼叫地球上的任何一位電話用戶。利用成本不會髙于手表的接收器,就可以讓用戶在陸地或者海上的任何地方接聽任何距離之外的講演或者音樂會。
1.特斯拉變壓器:這個裝置是電磁振動領域的革命性發(fā)現(xiàn),其重要意義堪比火藥對于戰(zhàn)爭的劃時代價值。特斯拉利用這一裝置產(chǎn)生的電流是普通技術手段產(chǎn)生電流的很多倍,并產(chǎn)生了一百多英尺的火花現(xiàn)象。
2.放大發(fā)射機:這是特斯拉的最佳發(fā)明,是為了激發(fā)地球電磁場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變壓器,用于電能傳輸,其傳輸距離必須使用天文級望遠鏡才能看到。通過使用這種神奇裝置,特斯拉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一種電力效應,其強度超過了閃電,通過的電流足以點亮環(huán)繞地球的200盞白熾燈。
3.特斯拉無線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含一系列新技術,是唯一以無線手段和低廉經(jīng)濟成本遠距離傳輸電能的手段。特斯拉在科羅拉多建立了試驗站,已經(jīng)通過仔細研究和測算證明,該系統(tǒng)可以傳輸任何規(guī)模的能量,而損失不會超過百分之幾。
4.個性化藝術:特斯拉的這個發(fā)明相對于原始調諧來說,就像精美發(fā)達的語言之于含混不清的表達那樣先進。它實現(xiàn)了信號或報文傳輸?shù)慕^對保密性,以及積極和被動方面的絕對排他性。也就是說,信息傳輸人發(fā)出的信號毫無干擾,也不可能被其他人干擾。每一個信號都像一個具有絕對明確身份的個人,在無任何哪怕是最微弱相互干擾的情況下,可以同時操作的信號站和設備數(shù)量是無限的。
5.陸地駐波:這個偉大的發(fā)現(xiàn),通俗一點兒來說,就是地球會對有限波長的電力振動作出反應,就跟音叉對音波做出反應是一個道理。這些電力震動強度很大,足可以激發(fā)地球的電磁場,對商業(yè)或很多其他領域有重要用途!暗谝皇澜缦到y(tǒng)”電站可以在九個月內投入運行。利用這個電站,我們可以獲得1000萬馬力的功率,可以非常低廉的成本為無數(shù)技術活動服務,包括:
1 ) 世界上已有電報交換機或交換站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
2 ) 建立一種機密的,不受干擾的政府電報服務系統(tǒng);
3 ) 世界上現(xiàn)有的電話局和電話站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
4 ) 利用電報或電話與新聞界連接,實現(xiàn)一般性新聞的廣泛傳遞;
5 ) 建立私人專用的情報傳遞“世界系統(tǒng)”;
6 ) 世界所有股票報價系統(tǒng)的互聯(lián)與操作;
7 ) 建立音樂廣播等用途的“世界系統(tǒng)”;
8 ) 利用成本低廉的普通時鐘,在不需要特別管理的前提下實現(xiàn)天文級精度時間的顯示;
9 ) 在世界范圍內傳遞打印或手寫字符、信件或支票等文件;
10) 建立世界航海服務系統(tǒng),使輪船在沒有指南針的條件下,準確把握航向;準確測定船只位置、時間和其他信息;避免撞船或災難的發(fā)生;
11) 初步建立世界范圍內的印刷系統(tǒng);
12) 在世界范圍內復制、傳送各種照片、圖像或記錄。
PS:特斯拉的世界系統(tǒng)因為沃登克里弗塔項目的終止而沒有完成。
軼事典故
天才之處
由于家境貧寒,父親希望小尼古拉子承父業(yè)當一名神職人員,但小尼古拉卻對神靈無動于衷,立志當電氣工程師,并因此常常和父親發(fā)生沖突。17歲前的特斯拉“中了邪”般地沉浸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幻想里,腦袋里經(jīng)常浮現(xiàn)出種種異常奇怪的現(xiàn)象。17歲時,特斯拉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充分利用想象力,完全不需要任何模型、圖紙或者實驗,就可以在腦海中把所有細節(jié)完美地描繪出來,和實際情況沒有絲毫差別。后來特斯拉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依靠這種能力。特斯拉說:“從具有可行性的理論到實際數(shù)據(jù),沒有什么東西是不能在腦海中預先測試的。人們將一個初步想法付諸實踐的過程,完全是對精力、金錢和時間的浪費”。
特斯拉每天只睡2個小時,最終獨自取得700多項發(fā)明專利。為了獻身科學研究事業(yè),終身不娶。除了是一位科學家,他還是詩人、哲學家、音樂鑒賞家、語言學家。他精通八種語言:塞爾維亞語、英語、捷克語、德語、法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拉丁語。
人格魅力
不同凡人的真摯,謙遜,優(yōu)雅,慷慨,自信,剛強,純樸,誠實。安靜,近乎靦腆,溫恭有禮,親切友善。文質彬彬,很有教養(yǎng),穿著考究,舉止高貴。談吐幽默,反應敏捷,處事低調紳士,落落大方。
放棄專利
特斯拉一生的發(fā)明見證著他對社會無私的貢獻。雖然他一生致力不斷研究,并取得約1000個專利發(fā)明。但他晚年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jīng)濟拮據(jù)。雖然有不少企業(yè)家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可是晚年的他依然為著人類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和發(fā)明。
在特斯拉眾多的發(fā)明里,最惠及大眾的莫過于其發(fā)明的各種交流電機了。在世界每一角落,經(jīng)貿的發(fā)展、科學的進步和生活的享受都離不開交流電的幫助。2003年年末的美國大停電和歐洲大停電,就曾陷社會和經(jīng)濟于大癱瘓。早在1882年,特斯拉已經(jīng)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高頻交流電機,更于1885年發(fā)明多相電流和多相傳電技術。
愛迪生發(fā)明直流電后,電器得到廣泛應用,而同時電費卻十分高昂,所以經(jīng)營輸出直流電成為了當時最賺錢的生意。1885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并在其支持下于1888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的社會。在1893年5月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照明,成為”電流之戰(zhàn)“的贏家。事后,特斯拉取得了尼亞加拉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
從此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在當時每銷售一馬力交流電就必須向特斯拉繳納2.5美元的版稅。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當時一股財團勢力要挾特斯拉放棄此項專利權,并意圖獨占牟利。經(jīng)過多番交涉后,特斯拉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條件是交流電的專利將永久公開。從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再沒有專利,成為一項免費的發(fā)明。如果交流電的發(fā)明專利不送給全人類免費使用,則每一馬力交流電就將給他帶來2.5美元的“專利費”,他將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至今塞爾維亞的紙幣上仍然印有尼古拉·特斯拉的頭像。
天才埋沒
關于一個如此超前高產(chǎn)的天才發(fā)明家和科學家被世界所遺忘,有人認為這是由于特斯拉與愛迪生的合作,以及他和愛迪生的行事風格迥異所致。愛迪生善于商業(yè)運作,有經(jīng)營頭腦,而特斯拉只顧埋頭發(fā)明,從不考慮用自己的專利發(fā)財。在給愛迪生“打工”期間,愛迪生承諾在特斯拉幫他改進發(fā)電機后會支付他5萬美元,然而愛迪生欺騙了特斯拉,這導致了特斯拉憤而辭職。還有人認為,特斯拉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過于超前,在當時很難被人接受,他本人及其成果成為科學界爭議的對象,有的甚至將他的成果稱為“偽科學”。也有人感嘆道,特斯拉生不逢時,“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的光環(huán)遮住了“有爭議”的特斯拉。特斯拉逝世后,有關他的許多資料和數(shù)據(jù)大多遺失,即便在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里收集的15萬件展品中,也很少有關于特斯拉的科研數(shù)據(jù)資料。
1960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計量大會上,磁感應強度的單位被命名為特斯拉,以紀念在電磁學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美籍塞爾維亞發(fā)明家、電氣工程師。
家族成員
尼古拉·特斯拉的父親名為列維連恩·米路丁·特斯拉(Reverend Milutin Tesla),是一位在斯雷姆斯基卡爾洛夫奇教區(qū)的塞爾維亞東正教教堂的牧師。其母親名為杜卡·曼迪奇(Duka Mandic),是一位塞爾維亞東正教神父的女兒,擅長制作一些家庭手工工具。她能背許多塞爾維亞史詩,但從未學過認字。特斯拉為五個孩子之一,有一個哥哥丹尼爾(Daniel,在尼古拉5歲時死于騎馬意外,終年12歲)和三個姐妹米爾卡(Milka)、安吉麗娜(Angelina)和馬瑞卡(Marica)。
科學遺產(chǎn)
尼古拉·特斯拉1943年1月7日在紐約人旅館3327房間死于心臟衰竭。因為拒絕出售他的交流電專利,特斯拉非常窮困,并在死后留下了一大筆債務。在那一年的晚些時候,美國高等法院決定維持特斯拉的專利號。
盡管是美國人,但在特斯拉的死被公開之后,外國人財產(chǎn)保管處仍封存了他的研究資料。在他去世前,特斯拉仍然在繼續(xù)他對死光武器的研究。美國政府沒有找到安全的原型裝置(實際上,特斯拉并沒有成型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被宣布為最高機密。
由于他的研究的潛在重要性,特斯拉的家人和南斯拉夫大使館一直努力從美國當局取回這些物品。最終,他的侄子薩瓦·科薩諾維奇取得了他的一些私人物品的所有權。
特斯拉的葬禮于1943年1月12日在紐約曼哈頓的圣約翰大教堂舉行。他的骨灰于1957年被安葬于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
主要論著
論文集
《A New System of Alternate Current Motors and Transformers》1888年
《Phenomena of Alternating Currents of Very High Frequency》1891年
《The Tesla Effects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Potential Currents》
《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e Currents of Very High Frequency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Methods of Artificial Illumination》1891年
《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e Currents of High Potential and High Frequency》1892年
《On Light and Other High Frequency Phenomena》1893年
《O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nergy of the Hertz Resonator》1892年
《Tesla’s Oscillator and Other Inventions》1895年
《Earth Electricity to Kill Monopoly》1896年
《On Electricity》1897年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s for Electro-therapeutic and Other Purposes》1898年
《Plans to Dispense With Artillery of the Present Type》1898年
《Tesla Describes His Efforts in Various Fields of Work》1898年
《On Current Interrupters》1899年
《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Human Energy》1900年
《Tesla’s New Discovery》1901年
《Talking With Planets》1901年
《Inventor Tesla’s Plant Nearing Completion》1902年
《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1904年
《Electric Autos》1904年
《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 as a Means for Furthering Peace》1905年
《Tuned Lightning》1907年
《Tesla’s Wireless Torpedo》1907年
《Possibilities ofWireless》1907年
《The Future of the Wireless Art》1908年
《Mr. Tesla’s Vision》1908年
《Nikola Tesla’s New Wireless》1909年
《Dr. Tesla Talks of Gas Turbines》1911年
《Tesla’s New Monarch of Machines》1911年
《The Disturbing Influence of Solar Radiation On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nergy》1912年
《How Cosmic Forces Shape Our Destinies》1915年
《Some Personal Recollections》1915年
《The Wonder World To Be Created By Electricity》1915年
《Nikola Tesla Sees a Wireless Vision》1915年
《Tesla’s New Device Like Bolts of Thor》1915年
《Wonders of the Future》1916年
《Electric Drive for Battle Ships》1917年
《Presentation of the Edison Medal to Nikola Tesla》1917年
《Tesla’s Views on Electricity and the War》1917年
《Famous Scientific Illusions》1919年
《The True Wireless》1919年
《Electrical Oscillators》1919年
《Rain Can Be Controlled and Hydraulic Force Provided》1920年
《When Woman is Boss》1926年
《World System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nergy》1927年
《Nikola Tesla Tells of New Radio Theories》1929年
《Our Future Motive Power》1931年
《Tesla Cosmic Ray Motor May Transmit Power ’Round Earth》1932年
《Pioneer Radio Engineer Gives Views On Power》1932年
《The Eternal Source of Energy of the Universe, Origin and Intensity of Cosmic Rays》1932年
《Tesla ’Harnesses’ Cosmic Energy》1933年
《Tesla Invents Peace Ray》1934年
《Tesla on Power Development and Future Marvels》1934年
《Dr. Tesla Visions the End of Aircraft In War》1934年
《The New Art of Projecting Concentrated Non-dispersive Energy Through Natural Media》1935年
《A Machine to End War》1935年
《Tesla Predicts Ships Powered by Shore Beam》1935年
《Tesla Tries to Prevent World War II》1944年
《Mechanical Therapy》
《My Inventions》
《My Inventions》是特斯拉在63歲時完成的自傳,1917年8月~1919年7月,在《Electrical Experimenter》發(fā)表,共分為6篇文章,里面回憶了他60余年來的部分生活和經(jīng)歷。
1、My Early Life(我的少年生活)
2、My First Efforts At Invention(我早期的發(fā)明努力)
3、My Later Endeavors(我是如何構想旋轉磁場的)
4、The Discovery of the Tesla Coil and Transformer(發(fā)明特斯拉線圈和變壓器)
5、The Magnifying Transmitter(放大發(fā)射機)
6、The Art of Telautomatics(自動遙控的藝術)
《The Dynamic Theory of Gravity》
早在1894年,特斯拉就在《紐約時報》上首次論述他的關于光、物質、以太和宇宙的理論。
1931年,特斯拉在75歲生日之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正試圖駁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證明那是錯誤的。特斯拉說,他的解釋沒有愛因斯坦的那么復雜,一旦準備完畢可以完全公諸于世時,大家將會看到他的結論是有根有據(jù)的。
1936年,80歲壽辰之際,特斯拉發(fā)表了一份共計10頁的論文。這份論文從未全文出版過,它是特斯拉的大統(tǒng)一場理論。他說,這一理論“對天體在其影響下的運行,給予了如此令人滿意的說明,以致那些毫無根據(jù)的推測和錯誤的概念,諸如彎曲空間,可以就此終結”。然而,在他的關于天體物理學和天體力學的眾多論著中,這一引力理論從未被闡明過。
在論文中特斯拉闡述道,彎曲空間是完全不會發(fā)生的,因為作用和反作用是共存的,一個彎曲會被拉直所抵消。不承認以太的存在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想解釋任何關于宇宙的現(xiàn)象都將是不可能的。盡管愛因斯坦帶來了一場革命,但特斯拉仍然確信,“物質當中沒有能量,能量是從周圍環(huán)境中獲得的”。他認為,這既適用于最龐大的天體,也嚴格適用于分子和原子。然而,這一次,他錯的離譜。
這份論文題為《The Dynamic Theory of Gravity》,就是所謂的《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其實正確譯法應為《引力的動力學理論》,這個理論被譽為是大統(tǒng)一場理論的先驅。
另外,特斯拉在81歲時發(fā)表了一份聲明《Prepared Statement by Nikola Tesla》來宣傳《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
與愛因斯坦的理論不同的是:特斯拉的理論是一個基于牛頓的萬有引力延伸出來的理論。這個理論從沒被正式出版過,而在特斯拉逝世后美國政府將他的研究報告列入絕密檔案。雖然我們仍然能夠找到少量曾引用過這篇論文的內容,但其整體內容還是未知。
特斯拉這個理論的中心思想,認為以太是存在的,而且是引力的存導介質,而不是引力場;而透過電磁場的高速轉動,可以帶動以太旋轉,從而改變引力的大小與方向。
謠言澄清
腦力智商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智商500,700,甚至上千;特斯拉大腦潛能開發(fā)100%;特斯拉的腦域開發(fā)與常人截然相反,正常人一般使用左前腦和右后腦,而特斯拉的腦檢圖顯示,他常常使用右前腦和左后腦。
謠言澄清
這根本是子虛烏有,沒有任何證據(jù)可以表明特斯拉的智商有準確數(shù)據(jù)或者他的大腦潛能開發(fā)程度,而所有的正規(guī)資料都沒有提到特斯拉做過腦檢。
預知能力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擁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
謠言澄清
特斯拉相信唯靈論和精神靈異現(xiàn)象,他曾經(jīng)歷超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在他的母親病逝時,他在一種類似于夢的虛幻中看到了母親的天使形象唱著圣歌離去,當他醒來時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他知道母親去世了。這樣預知預見的情況發(fā)生過不止一次。特斯拉宣稱,“我的大腦就像一臺接收器”。盡管如此,他在給他的朋友維爾瑞克的信中寫到:“那些招魂術士愚蠢至極,他們竟然會宣稱我收到的信息完全正確,但是作為一個極端唯物論者,我感到受了傷害……”事實上,特斯拉年輕時曾經(jīng)迷戀賭博,而他的結果是大輸特輸。而特斯拉的一生中也曾經(jīng)有過許多錯誤的判斷和不切實際的主張。
特斯拉預言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雖然J·P·摩根在1911年訂了泰坦尼克號的頭等套房,但是后來他一直在法國度假),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以及太陽系是被制造的都是假的。特斯拉真正的預言是母親去世,1890年紐約曼哈頓火車事故和現(xiàn)代部分科技的應用。
逝世年齡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享年87歲。
謠言澄清
特斯拉生于1856年7月10日,逝于1943年1月7日,沒有到87歲生日。
通古斯大爆炸
網(wǎng)絡傳言
通古斯大爆炸是特斯拉制造的。
謠言澄清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發(fā)生在俄羅斯通古斯河附近的巨大爆炸事件。爆炸的TNT當量約為15到20百萬噸,威力大約是廣島核彈的1000倍。關于通古斯爆炸原因的假說很多,包括天體空中爆炸、彗星撞擊、天然氫彈、反物質爆炸、外星飛船墜毀等等!巴ü潘勾蟊ㄓ商厮估奈值强死锔ニ䶮o線電能傳輸實驗造成”,這一傳言始于奧利弗·尼徹爾森1990年在《命運》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后來他又對其進行了修改,認為特斯拉有動機和能力制造通古斯大爆炸。
1、1908年的沃登克里弗塔
首先,1908年,也就是通古斯爆發(fā)的當年,沃登克里弗塔已基本停用,很難進行大規(guī)模的實驗。特斯拉的研究資金主要來源于摩根對其發(fā)展全球廣播系統(tǒng)的贊助和特斯拉的交流電機專利(摩根是美國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頭,曾經(jīng)擁有影響美國經(jīng)濟的實力,泰坦尼克號就是由他的財團出資修建)。1901年,馬可尼的無線電設備實現(xiàn)跨洋傳送,對特斯拉的全球廣播系統(tǒng)研究造成很大的打擊。由于不堪承受巨額的電費和看似無底的投資,摩根于1904年撤出了資金。1905年,特斯拉的交流電機專利也到期了,特斯拉再也無力負擔沃登克里弗塔的費用。到1906年,實驗室的員工全部撤出,沃登克里弗塔基本停用。
2、電能真的能到達通古斯嗎?
懷疑特斯拉導致通古斯大爆炸的“證據(jù)”之一是:通古斯所在緯度與特斯拉的電塔所在緯度相同。但實際上,電塔建造地紐約長島和科羅拉多與通古斯在緯度上并不接近。此外,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shù)亩ㄏ蛐院懿,所以利用它實現(xiàn)遠距離精確打擊很困難,而且由于無線電能傳輸?shù)膹浬⑿,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即使沃登克里弗塔曾瞄準通古斯發(fā)射過高聚能電磁波,也無法以可觀的能量到達遠在一萬千米以外的俄羅斯。
輕度腦力影響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能夠“沒有障礙地進入空間和時間旅行”,“大腦能改變電子的行為”,“可以運用腦力改變數(shù)千公里外水的物理性質”。還創(chuàng)造了“超長意識軸”、“內視”等名詞,聲稱“腦脈沖可以讓激光束發(fā)生偏轉”,“宇宙空間中存在著一個神秘的數(shù)據(jù)庫”,“每個電磁粒子都是帶有智能的生命”。
謠言澄清
這些荒誕不經(jīng)的說法來自2009年6月CCTV10科教頻道《人物》欄目曾播出的兩集紀錄片《科學超人尼古拉·特斯拉》。央視紀錄片由兩種語言組成(俄語和英語),而且拍攝風格不盡相同。事實上,該記錄片是由俄國自由作家兼編導維塔利·普拉夫迪夫切夫拍攝的“紀錄片”《特斯拉:世界之王》和PBS紀錄片《特斯拉:閃電的主人》拼湊而成的,其中的主要線索來自俄國編導的“紀錄片”。怎么來介紹這位編導呢?只能說他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對特異功能、外星生命、歷史之謎、陰謀論等話題特別感興趣,這從他拍攝的其他作品就可以感受出來:《通古斯入侵一百年》、《第三帝國的飛碟》、《月球秘密區(qū)》等。這樣的影片作為科普材料在教育頻道播出,沒有起到傳播科學知識的作用,反而誤導觀眾接受了許多不實的錯誤信息。
“宇宙空間中存在著一個神秘的數(shù)據(jù)庫”這句話的確是特斯拉所說,由特斯拉最后20年的摯友、普利策獎得主約翰·奧尼爾公布,但特斯拉并不是指宇宙中確實存在一個數(shù)據(jù)庫或信息場,這是特斯拉的宇宙全息論。“每個電磁粒子都是帶有智能的生命”是特斯拉的某種比喻,20世紀上半葉的科學術語有限,特斯拉便用詩人的語言來描述。雖然他在理論描述方面存在一些破綻,但是思想?yún)s深邃無比。
諾貝爾獎
網(wǎng)絡傳言
1912年(或1915年),由于特斯拉和愛迪生在電力方面的貢獻,兩人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兩人都拒絕領獎,理由是無法忍受和對方一起分享這一榮譽;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創(chuàng)立開始的三十年里,特斯拉一個人就被評選出九次,與愛迪生一起二次,而他把這十一次的諾貝爾獎全部讓賢。
謠言澄清
這些說法為虛假。根據(jù)諾貝爾獎官網(wǎng)的資料證實,19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尼爾斯·古斯塔夫·達倫,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廉·勞倫斯·布拉格,愛迪生是在1915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和“諾貝爾化學獎提名”,特斯拉是在193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但是,諾貝爾獎基金會曾承認特斯拉和愛迪生是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首選人物。
特斯拉、愛迪生共同被授予諾貝爾獎,特斯拉十一次諾貝爾獎九次讓賢兩次拒絕,皆為無稽之談。
葬禮細節(jié)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的大腦被摘去研究。
謠言澄清
特斯拉的葬禮于1943年1月12日4點鐘在紐約曼哈頓的圣約翰大教堂舉行,有兩千多人前來參加。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分坐在教堂的兩邊,威廉·T·曼寧主教要求兩派同意不發(fā)表任何政治性講演。葬禮開始時由曼寧主教講話,他用英語,結束時則由杜桑·蘇克列托維奇教長講話,他用塞爾維亞語。出席葬禮的巴爾干外交官有弗迪奇大使,克羅地亞省長(原任南斯拉夫總理),以及糧食和建設部長。科薩諾維奇當時是一個新設的重要貿易代表處的負責人,這天由他擔任主祭人。斯維西同他一起就坐前排。拉多博士身患重病,不能前來出席葬禮和參加扶靈。美國科學界和工業(yè)界前來參加扶靈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埃德溫·H·阿姆斯特朗教授,通用電氣公司的E·F·W·阿歷山大遜博士,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哈維·倫奇勒博士,加諾·鄧恩工程師,以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登天文館館長W·H·巴頓。紐約市政會主席紐波德·莫利斯領頭扶靈。
特斯拉遺體完整且被火化,骨灰于1957年被運回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
佛性科學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與靈修,“佛性科學”。
謠言澄清
特斯拉曾經(jīng)跟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即辨喜)接觸過,向他學習瑜伽以及了解一些印度教思想。于是,這件事被一些人篡改,說特斯拉創(chuàng)立了“佛性科學”,他的“精神靈性已經(jīng)達到了最高境界”。這些毫無根據(jù)的說法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而謠言之源就是2009年6月CCTV10科教頻道《人物》欄目曾播出的兩集紀錄片《科學超人尼古拉·特斯拉》。
死亡原因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是被間諜暗殺(或毒死);FBI沒有抄沒特斯拉的文件;FBI在旅館3328房間監(jiān)視特斯拉。
謠言澄清
特斯拉最后十年一直住在紐約人旅館3327房間,隔壁3328房間是他的研究室。
1943年1月7日晚,特斯拉在睡眠中逝世。1月8日清晨,一位名叫阿麗絲·莫娜罕的女仆發(fā)現(xiàn)了特斯拉的尸體,接著由助理法醫(yī)H·W·溫布萊驗尸,確定死亡時間為1943年1月7日晚10點30分,死亡原因為心臟衰竭。特斯拉摯友肯尼斯·M·斯威茲和特斯拉的侄子薩瓦·科薩諾維奇接到通知去處理特斯拉后事。接著有人打電話通知了聯(lián)邦調查局。1月9日,F(xiàn)BI授權外國人財產(chǎn)保管處封存了特斯拉的所有遺產(chǎn)(特斯拉是美國公民,外國人財產(chǎn)保管處介入不合法)。
《信息自由法》披露,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國家檔案與記錄局(NARA)、俄亥俄州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均持有特斯拉的研究資料。
死光武器
網(wǎng)絡傳言
美國沒收了特斯拉的“死光”武器;美國克利夫蘭的一位科學家經(jīng)過多次實驗之后成功制造了死光武器;特斯拉發(fā)明了標量波武器(量子勢武器)。
謠言澄清
二戰(zhàn)期間,特斯拉常常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談論發(fā)展可以融化飛機的死光武器。他在1935年發(fā)表的題為《一部結束戰(zhàn)爭的機器》的雜志文章里指出,他的發(fā)明“死光”不是死亡射線,而是帶電粒子束。然而,從來沒有人見過他所謂的死光武器。1943年,特斯拉去世后,約翰·G·特朗普博士奉聯(lián)邦政府之命參加了對特斯拉科學論文資料的檢查工作,根據(jù)知情人所述去克林頓州長旅館地下室檢查存放特斯拉生前所說的裝著死光武器的箱子,打開后發(fā)現(xiàn)是一個用于惠斯頓電橋電阻測量的多級電阻箱,19世紀末每一個電氣實驗室都有的一個普通而標準的工具。最終,奧尼爾和斯威茲兩人都推斷出:特斯拉所謂的秘密武器不過是“一派胡言”。
但是,特斯拉似乎并不全是在空談。
1945年9月5日,推進和配件分部設備實驗室的霍利德上校,給華盛頓外國人財產(chǎn)辦公室的洛伊德·L·肖里斯寫了一封信,證實他已與費茨格拉德談過話,并且要求將特朗普從特斯拉財物中挑出并作了摘要說明的物證影印成復制件給他。信中談到,這些材料考慮在“該部門的國防項目上”使用,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退回。這是外國人財產(chǎn)保管處或者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任何其他機構最后一次承認,他們擁有特斯拉關于粒子束武器的資料。
五角大樓后來成立了一個新的軍事服務機構——美國航天司令部(U.S.Space Command)。這個部門擁有的主要武器,就是從“宇宙戰(zhàn)列艦”發(fā)射的激光和粒子束武器。國防部的一份報告也像特斯拉的文章一樣,把粒子束比作“定向閃電”,但是他們沒有明確承認,這種武器實際上已經(jīng)研制成功。
粒子束武器計劃的發(fā)展現(xiàn)狀是很難估計的,因為有關的一切都是高度機密。顯然,這種武器涉及的工藝技術是非常復雜、非常困難的,因此人們懷疑其是否切實可行。但是,許許多多專家依然辛勤研究這一問題。與此同時,聯(lián)邦政府的各個機構,一直在仔細監(jiān)視其他國家在這一領域里的活動。的確,在美國,至少近25年來,一直在認真討論有無可能建立一個粒子束武器家族的問題。
一般認為,特斯拉的死光武器與激光有關,實際上并沒有充分的跡象表明或暗示是特斯拉率先研究了激光,他的死光武器似乎只和高能粒子束有關。
另外,特斯拉發(fā)現(xiàn)了標量波,但他從來沒有研究過標量波武器(量子勢武器)。
統(tǒng)一場論
網(wǎng)絡傳言
尼古拉·特斯拉和《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與火星登陸、人造星球、空間傳送、時間旅行、引力門系統(tǒng)、引力墻、光子墻或粒子墻有關。
謠言澄清
《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是特斯拉的大統(tǒng)一場理論,中心思想是以太論。一切關于特斯拉研究或《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涉及火星登陸、人造星球、空間傳送、時間旅行、引力門系統(tǒng)、引力墻、光子墻或粒子墻的說法均為虛假,并且在任何英文資料或者其他原始資料里面都找不到相關內容。在網(wǎng)上,《引力的動態(tài)理論》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曠世巨作”,實際上這個理論并沒有這樣一個稱號。
電學成就
網(wǎng)絡傳言
特斯拉制造出了1億伏特、10億伏特甚至更高的電壓。
謠言澄清
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特斯拉利用圓錐形線圈最高制造出了1200萬伏特的電壓。特斯拉宣稱,1億伏電壓絕對能實現(xiàn)。但據(jù)考證,特斯拉一生得到過的最高電壓為2000萬伏特。特斯拉逝世后,他的學生、馬薩諸塞州的物理學家羅伯特·戈爾卡實施了一項“特斯拉工程”,建造了一臺放大發(fā)射機,放電電壓高達2200萬伏特。
社會評價
在美國,特斯拉在歷史上或通俗文化上的名聲可以媲美其他任何發(fā)明家或科學家。1893年他成為電流之戰(zhàn)的贏家后,就成為了美國最偉大的電氣工程師而備受尊敬。他許多早期的成果變成現(xiàn)代電子工程的先驅,而且他的許多發(fā)現(xiàn)極具開創(chuàng)性和重要性。在公元1943年,美國最高法院承認他為無線電的發(fā)明者。
在使用電的現(xiàn)代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看見特斯拉的遺產(chǎn)。特斯拉晚年被視為一個瘋狂科學家并由于宣稱可以創(chuàng)造怪異的科學發(fā)明而被注意。他的許多成就已伴隨著一些爭議被應用,去支持著許多的偽科學,如幽浮理論和新世紀神秘理論。特斯拉被當代的欽佩者譽為“創(chuàng)造出二十世紀的人”。他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偉人。
他的夢想就是給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特斯拉從不在意他的財務狀況,終因窮困且在被遺忘的情況下在1943年1月7日的紐約人旅館孤獨地死于心臟衰竭,享年86歲。去世之后,特斯拉的成就慢慢被世人所忽視。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他的公眾名望出人意料地上演了王者歸來。在2005年,他被電視節(jié)目“最偉大的美國人”(美國在線和探索頻道共同開展)列為前100名,這張名單是由公眾投票產(chǎn)生。
雖然特斯拉給人們留下了很多疑問與不解之謎,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個對人類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超人。
衍生文化
尼古拉·特斯拉曾于許多不同的大眾文化中出現(xiàn),例如書、電影、廣播、電視、音樂、劇院演出、漫畫以及電子游戲。由于人們對于他一生都缺乏了解,這讓他成了一個很適合戲劇性的小說的悲劇又富有靈感的角色。特斯拉尤其適合有關他的研究的科幻故事。尼古拉·特斯拉所發(fā)明的技術的影響是許多種類科幻小說的主題。
后世紀念
非凡的影響力
尼古拉·特斯拉被他的敵人稱作瘋子,被欽服他的人稱為天才,被世人公認為一個謎。而毫無疑問,他是一位開拓性的發(fā)明家,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令人驚嘆、甚至是讓世界改頭換面的裝置。特斯拉不僅發(fā)現(xiàn)了旋轉磁場——這是大多數(shù)交流電機器的基礎,更將我們帶向了機器人、計算機以及導彈科學的基本所在。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所有這些裝置的創(chuàng)造并無理論在先。他的天賦幾乎是超自然的,他輝煌、熱切燃燒的一生以及所有天才幾乎都有的神經(jīng)官能癥,使其受擾于一系列的強迫癥和恐懼癥,并偏愛于憑腦海中的形象所見達成的試驗方法。與此同時,他也是一位受人喜愛的社會人士,受到各色人等──包括馬克·吐溫和喬治·威斯汀豪斯等名人的欽佩,以及一大批社交名媛的愛慕。
特斯拉博物館
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塞爾維亞語:Музе? Николе Тесле / Muzej Nikole Tesle),建于1952年,位于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用來紀念并展示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事跡。1957年,特斯拉的骨灰被運回,安置其中。博物館收藏有約160,000件原始文獻和約5,700件其它物品。2003年,由于特斯拉對世界的電氣化和未來的技術進步做出重要貢獻,這座博物館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