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沄 - 本人簡介
1962年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本科畢業(yè),1965年吉林大學甲骨文金文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1973年至今在吉林大學任教。教授,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社聯副主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考古學評議組成員。從事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方向的教學和研究。
"
代表性著作 : "《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
代表性論文 : 說"書契"
專業(yè)(網站用) :
所教課程 : 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
研究方向 : 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
林沄 - 成就
兼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在中國古代史方面的主要論著有:《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tài)》,《古文字研究》第1輯, 1979年;《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6輯, 1982年;《關于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6年第6期;《讀詩札記》,《史學集刊》1991年第3期;《天亡簋“王祀于天室”新解》,《史學集刊》1993年第3期等。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及政府特殊津貼。林沄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素以治學勤奮嚴謹、博聞強記著稱,并通曉英、日、俄、朝等多種語言。1962年,林先生由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畢業(yè)后,師從著名甲骨文和商史學家、吉林大學教授于省吾先生攻讀甲骨文金文專業(yè)研究生,1965年畢業(yè)當年即發(fā)表《說王》一文,為學術界樹立了將考古證據與文獻記載相結合研究歷史問題的典范。此后至今,林先生從這一獨特視角不斷進行學術耕耘,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商代的社會形態(tài)與家族形態(tài)、周代禮制的興衰演變,以及先秦時期北方和東北地區(qū)的民族與文化構成等重大領域,都提出了影響深遠、自成一家的學術觀點,為中國先秦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代表作收入《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目前,林沄先生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評議組成員、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考古學科組評審委員、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和中國史學會、考古學會、古文字學會理事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