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成 - 簡介
1996年12月26日,國際著名學者盛成,這位年近百歲、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貢獻的“世紀老人”,默默地走完了其具有傳奇色彩的漫長的人生旅程,用盡他生命中最后一絲氣力,實踐了一位東方赤子的“歸一”的人生理想。
盛成先生是本世紀中國一位集作家、詩人、翻譯家、語言學家、漢學家為一身的著名學者。1899年2月6日,他出生于江蘇儀征的一個家境沒落的漢學世家。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便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1911年,在光復南京的戰(zhàn)役中,盛成被譽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并受到孫中山先生的褒獎和鼓勵。
1914年,盛成考入上海震旦大學讀法語預科。三年后,他考入長辛店京漢鐵路車務見習所任職。在“五四”運動中,盛成與北大學生一起沖擊東膠民巷,火燒趙家樓,后來他被推舉為長辛店鐵路工會的代表。在這次運動中,盛成與周恩來、許德珩等學運領袖,結為親密的戰(zhàn)友。1919年年底,盛成滿懷著尋求科學救國之道的理想,登上了“勒蘇斯”號郵輪,開始充滿艱辛的留法勤工儉學之旅。
他先進入法國蒙彼利埃農業(yè)?茖W校學習蠶桑學,后又轉入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和蒙彼利埃大學學習,并獲得高等理學碩士學位。二十年代初,盛成加入了法國社會黨,并參與創(chuàng)建了法國共產黨,是該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他憑借自己所具有的崇尚自由和熱愛藝術的個性,很快又加入到超現(xiàn)實主義“達達”運動的波瀾之中。留法勤工儉學的歲月中,他不僅積極參加歷次維護留法學生合法權益的斗爭,而且以非凡的勇氣投身于國際左翼進步組織的社會活動中。1927年,盛成應法國文豪羅曼·羅蘭的邀請,出席了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婦女自由和平促進大會”。但是由于盛成的言行和思想與當時完全聽命于蘇共的法國共產黨存在很多分歧,使得他最終告別了政治舞臺。在一陣迷惘之后,他開始潛心于學術研究領域。
盛成 - 成長經(jīng)歷
1928年,盛成應聘到巴黎大學主講中國科學課程。在這段時間里,盛成深深地領悟到東西方思想相通之處,他獨具慧眼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天下殊途而同歸!睆拇,這便成了盛成為之奮斗終生的最高理想目標。由此應運而生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我的母親》,1928年在巴黎出版后立即震動法國文壇,西方報刊紛紛給予介紹和評述。詩人瓦雷里為該書撰寫了一篇長達十六頁的萬言長序,盛贊這部作品改變了西方人對中國長期持有的偏見和誤解。該書還得到著名作家紀德、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羅素等人的高度評價;并先后被譯成英、德、西、荷、希伯萊等十六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發(fā)行。
三十年代初,盛成從海外載譽歸來。他先后到北京大學、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和蘭州大學執(zhí)教?箲(zhàn)期間,他一度投筆從戎,擔任過上海十九路軍政治部主任和武漢全國文藝界抗敵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等職。1948年,盛成應聘到臺灣大學擔任教授,他一邊從事教學,一邊從事國學研究。由于思想進步他受到當局的迫害和校方的排斥。1965年,盛成脫離臺灣來到美國。在美期間,他用英文寫成《歐陽竟無傳》。不久,盛成再度來到法國南部,專門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和學術研究。他的著作被收入法國中小學課本,同時還發(fā)行了由他本人親自朗讀的教學錄音帶。六十年代,他還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約請,把《老殘游記》譯成法文出版。
1978年10月,這位在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幾經(jīng)周折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盛成先生歸國后,長期在北京語言學院擔任一級教授。八十年代,進入耄耋之年的盛成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馬來語與漢藏語系的比較研究。1985年,法國密特朗總統(tǒng)授予這位“世紀老人”法蘭西榮譽軍團騎士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文化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貢獻。盛成,這位學貫中西、飽經(jīng)滄桑的東方赤子,不僅為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與交流做出巨大貢獻,而且親身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近百年歷史的風風雨雨。他在歷次社會變革與政治運動中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成為秉承“五四”傳統(tǒng),畢生追求自由民主思想、反對強權壓迫的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中的行動楷模。